QSY10392005装配通用技术条件(可编辑) .doc
《QSY10392005装配通用技术条件(可编辑)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SY10392005装配通用技术条件(可编辑) .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Q-SY1039-2005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Q/SY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 1039-2005 代替Q/SY 1039-2003装配通用技术条件20050730发布 20050810实施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发 布Q/SY 1039-2005前 言本标准是参照JB/T 5945-1991工程机械 装配通用技术条件,并结合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装配工艺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公司发展需要而制定的。本标准由三一重工研究院本院提出。本标准由三一重工路面机械有限公司研究院和三一重工研究本院共同起草。本标准由三一重工路面机械有限公司研究院负责解释。本标准由三一重工研究院本院归口。本标准为首次修订
2、,原Q/SY 1039-2003装配通用技术条件作废,自2005年8月10日起实施。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建辉。IQ/SY 1039-2005装配通用技术条件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产品装配中的基本术语、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本企业机械产品的装配。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后,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0095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GB/T113
3、65 锥齿轮和锥双曲面齿轮精度JB/T5000.11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配管3 术语和定义3.1 装配按规定的技术要求,将零件或部件进行配合和联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的工艺过程。3.2 装配基准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产品中的相对位置所采用的基准。3.3 配作以已加工件为基准,加工与其相配的另一工件,或将两个 或两个以上 工件组合在一起进行加工的方法。3.4 配套将待装配产品的所有零、部件配备齐全。3.5 部装把零件装配成部件的过程。3.6 总装把零件和部件装配成最终产品的过程。4 技术要求Q/SY 1039-20054.1 一般要求配的零件及部件 包括外购件和外协件 ,必须具有检验部
4、门的合格证方能进行装配。漆的零部件,在油漆干透之前,不得进行装配。 零部件在装配前,必须将型砂、铁屑、飞边、毛刺、油污、灰尘、泥沙等杂物清除干净,其配合面及摩擦面,不允许锈蚀,划痕、碰伤及检验时所划的标记,配合面应用油 煤油、柴油、汽油 清洗,干后根据情况涂适量的润滑油(脂)。零件的油孔、油槽应清洁畅通。 对于装油嘴的螺纹孔,在装配前必须提前攻出,油路在装配前必须用压缩空气吹净,然后用油枪注入润滑油、脂,看是否畅通,直至见清洁润滑油、脂为止。 各种密封装置装配前,接触面必须涂以润滑油,毛毡圈须油浸后方可以装入,装配后注入适量机油。 用虎钳夹工件时,凡对有粗糙度的表面必须用铜钳口,以及其软金属代
5、替,以免装工件夹出伤痕。 箱体、阀体等零件与其它零件连接处必须紧密,装配后不允许加工与内腔相通的孔。 装配过程中的机械加工如钻孔、攻丝等应符合机加工通用技术的规定; 焊接应符合焊接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零部件装配后,各润滑处必须注入适量的润滑油。 装配后的部件,必须细致检查各部规定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规定,以及漏缺件现象,不经检验合格的部件不许进入下道工序,已检验合格的部件不许随便拆卸。 每个装配步骤完成后应及时、认真填写装配质量记录表。 在装配过程中不得随意打磨焊缝,除图纸规定可以打磨的除外。4.2 紧固件的装配 照图样及技术文件上规定等级的紧固件装配,不允许用低性能的紧固件代替高性能的紧固件。
6、 图样和技术文件规定涂锁固胶的紧固件,在装配前应去除油污。 在装配过程中,不得碰伤螺栓、螺钉的螺纹部分。 螺栓、螺钉头部与螺母的端面,应与被紧固的零件平面均匀接触,不应倾斜,也不允许用锤敲击使两平面接触。 扳手手柄不可任意加长,以免拧紧力矩过大而损坏扳手和螺栓螺母。有规定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应采用力矩扳手紧固。未注明拧紧力矩要求时,拧紧力矩可参照表1。Q/SY 1039-2005帽时,不准用扁铲或锤子敲打螺帽,以免将丝扣打坏,装卸圆螺母时,不准用扁铲或其它零件来打击圆螺母凹口处。表1 普通螺栓拧紧力矩螺栓性能等级屈服强度N/mm2螺栓公称直径mm68101214161820拧紧力矩N?m4.62
7、40451012202536455570901101201501702105.63005712152532455570901101401501902102706.848079172333455878931241451931992642823768.8640912223045597810412416519325726435437650210.990013163036657811013018021028033038045054065012.910801621385175100131175209278326434448597635847性能等级屈服强度N/mm2螺栓公称直径mm2224273036拧
8、紧力矩N?m4.624023029030037745053054068090011005.6300290350370450550700680850112014006.84803845124886507149529691293169422598.86405126836518689521269129317232259301210.9900740880940112014001650170020002800335012.91080864115210981464160621422181290838125082 各种止动垫圈在螺母拧紧后,应随即弯转舌耳。螺栓头部防松保险铁丝应按螺纹旋向穿装缠牢。用双螺母且
9、不使用粘结剂防松时,应先装薄螺母,用80左右的拧紧力矩拧紧后,再用100的拧紧力矩拧紧厚螺母。 遇到拧入困难的螺纹连接,不可强行拧入,应重新攻丝或加润滑油。 原则上,装配时不能使用活动扳手,必须使用时,应让其固定钳口承受主要作用力,钳口的开度应适合螺母对边间距尺寸。不同规格的螺栓或螺母,应选用相应规格的活动扳手。 螺栓、螺母紧固时严禁使用不合适的旋具与扳手。拧紧成组的螺栓的螺母时,应根Q/SY 1039-2005据被连接件的形状与螺栓或螺母的分布情况,按一定顺序,逐次 一般23次 均匀拧紧,保证所有螺钉或螺栓有相同的预紧力。在拧紧长方形布置的成组螺栓时,就应从中间开始,逐渐向两边对称地扩展拧紧
10、;在拧紧圆形或方形布置的成组螺栓或螺母时,必须对称地进行,如有定位销,应从靠近定位销的螺钉或螺栓开始拧紧。4.3 滚动轴承的装配 装轴承前应检查轴承座内孔、轴的外径与轴承的配合公差,符合图纸规定时方可进行装配。 和滚动轴承配合的轴颈表面,不许有伤痕及锈斑,和轴承配合之零件的棱角、毛刺、砂子等须用细锉、刮刀及砂布打光,用油洗净擦于方能进行装配。 为避免将轴承弄脏,必须在装轴承前才能从包装中取出,如包装未破坏,保护油未硬化变质,轴承可不清洗,否则一律清洗。清洗时应注意,如轴承是用防锈油封存的,可用汽油或煤油清洗;如用厚油或防锈油脂封存的,可用轻质矿物油加热溶解清洗(油温不超过100)。把轴承浸入油
11、内,待防锈油脂溶化后即从油中取出,再用汽油或煤油清洗。 轴承用温差法热装配时,应将轴承加热90100后进行装配,用油加热时,轴承不能直接与油槽底部接触。轴承冷装时,其冷却温度不应低于-80。带防尘盖或密封圈的轴承不能用温差法装配。 轴承用压入法装配时,应用无冲击负荷的装置或简易工装进行装配。不允许通过滚动体传递压力。如必须用手锤敲打,则应准备专用胎具,严禁用手锤及硬金属直接打击轴承,打击力应均匀分布在带过盈的座圈上。 安装轴承时,应将带标记端面朝外。 采用润滑脂的轴承,装配后在轴承空腔内应注入相当于空腔容积6580的清洁润滑脂。 凡稀油润滑的轴承,不准加润滑脂。 轴承内圈装配后,必须紧贴在轴肩
12、或定矩环上,圆锥滚子轴承和向心推力轴承与轴肩的间隙一般不大于0.05mm,其它轴承不得大于0.1mm。 可拆卸的轴承在清洗后必须按原组装位置组装,不准混淆或颠倒。 向心推力球轴承,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双向推力球轴承安装后,轴向游隙应符合表2的规定,双列圆锥滚子轴承装配时,轴向间隙应符合表3的规定。 轴承装配后,应能均匀灵活地回转。在正常工作情况下,轴承温升不得大于50,最高温度不得大于80。Q/SY 1039-2005表2 轴向游隙轴承内径向心推力球轴承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双向推力球轴承轻系列中及重系列轻系列轻宽中及 中宽系列轻系列中及重系列300.020.040.050.06 1500.07 18
13、00.09 2000.13表3 轴向间隙轴承内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轴向间隙一般情况内圈比外圈温度高200.20.30.4.4 滑动轴承的装配 轴套在装入前应将油沟按图纸规定做出,用手工剔出的油沟边须倒圆角,轴套及轴瓦上的油槽必须平滑光洁。 油沟一定要通过轴套油孔,图纸无规定时油沟不许剔到头,要适当留一小段,油孔必须与轴套外油槽相通。Q/SY 1039-2005 轴套在装入轴承座时,应用无冲击负荷的装置进行安装,且不得歪斜。须用手锤打入时,其中间必须垫以软金属垫和导向心轴或导向环,打击力应均匀分布在圆周上。轴套是薄壁零件,压入后易变形,因此,压装后要用铰削、刮削或滚压等方法,对轴套孔进行修配。轴套
14、修整后,沿孔长方向取二、三处,作互相垂直方向上的检验,以测定轴套孔的尺寸是否合格,合格后方可进行装配。 对于过盈量较大的轴套装配,可采用液氮冷却进行装配。 冷装轴套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检查好各部尺寸,将轴套先放入冷却桶内,然后加放液态氮,在2米内禁烟火和带油脂物品。冷却时间,铝套不少于15分钟,铜套不少于20分钟,200以上的铜套,以及各种规格钢套不少于30分钟。轴套冷却后迅速装入,避免用锤敲打,不能直接用手拿取冷却后的轴套,以免手冻坏。 轴瓦与轴承座、盖装配时,应使轴瓦背与座孔接触良好,装轴瓦前应将轴承座毛刺清除于净,涂好显示剂,将瓦放入轴承座 注意成组装配 ,轴瓦接触面 重负荷在2/3左右,
15、轻负荷在1/2左右 分布均匀的片接触。如不符合要求,厚壁轴瓦以座孔为基准修刮轴瓦背部,薄壁轴瓦不便修刮,需进行选配。 为达到配合的紧密,保证有合适的过盈量,薄壁轴瓦的剖分面应比轴承座的剖分面略高一些,一般应高出0.050.1mm。 轴瓦与轴颈的接触角,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4 轴瓦与轴颈接触角轴的转速r/min接触角度50070100 50060 80 轴瓦与轴颈的接触斑点应符合表5的规定。 在正常工作情况下,轴承温升不允许超过50,最高温度不得大于80。表5 轴瓦与轴颈接触斑点轴的转速r/min100 100500 50010002525mm2面积上 个 3457810.4.10 装配后,
16、轴必须能灵活运转。轴的轴向间隙应符合表6的规定。Q/SY 1039-2005表6 轴的轴向间隙(mm)轴承间距离400 400630 6301000 10001600min0.200.300.500.75轴向间隙0.400.601.01.604.5 键、销的装配 装配时,不得用锤直接敲击键,敲击时,应在配合面加润滑油,中间垫以软金属或不易损伤键表面的垫块,或用铜棒、加软钳口的台虎钳将键压入轴槽,使之与槽底良好接触。 间隙配合的花键和滑动键,装配后须自如移动,不许有局部卡住和松紧不匀的现象。 键的底部应与轴槽底部贴实,键的顶面应与轮毂槽底有0.30.5的间隙,在键长方向与轴槽留0.1mm的间隙。
17、要的键连接,装配前应检查键的直线度,键槽对轴心线的对称度和平行度。 试配并安装回转套件时,键与键槽的非配合面应留有间隙,保证轴与回转套件的同轴度;套件在轴上不得有周向摆动,以免在机器工作时引起冲击和振动。接装配时,要用涂色法检查楔键上下表面与轴槽毂槽的接触状况,要求接触率大于65%。其余不接触部分不应集中于一段。若接触不良,可用锉刀或刮刀修整键槽。接触合格后,用软锤将楔键轻敲入键槽,直至套件的径向、轴向都可靠紧固。钩头楔键装配后,端面应与轮毂端面有一定的距离,以便拆卸。 销连接时,圆柱销依靠少量过盈固定在孔中,对销孔的尺寸、形状、表面粗糙度等要求较高,销孔在装配前必须铰削。通常被连接件的两孔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QSY10392005装配通用技术条件可编辑 QSY10392005 装配 通用 技术 条件 编辑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60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