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含油泥砂处理工艺方案设计.doc
《论文含油泥砂处理工艺方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含油泥砂处理工艺方案设计.doc(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 科 毕 业 论 文题 目:含油泥砂处理工艺方案研究 学生姓名:陈发坤学 号:08042102专业班级: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08-1班指导教师:金有海教授 王振波教授 2012年6月19日摘 要含油泥砂是油田、炼化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富含矿物油的黑色粘稠状固体废弃物,它来源广泛、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危害性大。目前,国内外对含油泥砂的处理方案很多,但是这些方案都存在着诸多弊端,很多方案尚处于试验理论阶段未得到实践运用。总之,对含油泥砂的处理还没有真正找到一种被公认的、普遍适用的方案。因此,在能源越来越短促、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如何处理含油泥砂依然是困扰着每个油田、炼厂的难题。本文对含油泥
2、砂的基本性质进行了概括,并对当前国内外含油泥砂的主要处理工艺方案进行了总结、对比。最后综合研究,本着经济高效、绿色环保的理念,设计出了固化焚烧法,基本上对含油泥砂实现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关键词:含油泥砂;基本性质;工艺方案;固化焚烧法 ABSTRACTOil-sands is a black sticky solid waste which produced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oil fields or oil refineries. They have wide resources, complex compositions and grea
3、t harm. At present, whether domestic or abroad, there are many process schemes about how to deal with the oil-sands, but they all have some disadvantages and many of them are still at the experimental stage without practice. In short, we have not really found a recognized, universally applicable pro
4、cess scheme for oil-sands. Therefore, nowadays, with the increasingly short of energy and the increasingly high demand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ow to deal with oil-sands is still a problem which puzzled each oil fields and oil refinerie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basic nature of the oil-san
5、ds and the major process scheme in the curren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oil-sands treatment fields, and compares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t last, through comprehensive study, obeying the concept of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 designed the curing incinerati
6、on, it basically realizes the oil-sands reduction, recycling and safe disposal.Keywords: oil-sands; basic properties; process scheme; curing incineration目录第1章 前言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21.3 研究内容2第2章 含油泥砂基本性质32.1 含油泥砂的定义32.2 含油泥砂的来源32.2.1 原油开采过程产生的含油泥砂32.2.2 油田集输中转过程产生的含油泥砂32.2.3 炼油厂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含油泥砂32.3 含油
7、泥砂的特点42.4 含油泥砂的危害4第3章含油泥砂处理工艺方案研究进展63.1 含油泥砂处理方法63.1.1 热水洗法63.1.2 热化学法73.1.3 离心处理法83.1.4 溶剂萃取法93.1.5 生物法113.1.6 热处理法133.1.7 填埋法183.1.8 固化处理法183.1.9 电动力学处理法203.1.10 超声波法203.1.11 冷冻熔融法233.2 含油泥砂处理方法优缺点对比243.3 含油泥砂处理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25第4章 含油泥砂处理工艺方案设计264.1 固化焚烧法的提出依据264.2 固化焚烧法的工艺方案设计274.2.1 燃煤的加工284.2.2 燃煤的利
8、用284.2.3 废气、废渣的处理294.3 固化焚烧法的主要设备选型304.3.1 离心式脱水机304.3.2 粉碎机304.3.3 搅拌机314.3.4 投料机314.3.5 蜂窝煤机314.3.6 输送机324.4 固化焚烧法的应用前景分析32第5章 结论34致谢35参考文献36第1章 前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工业的发展,物质文明的进步,能源、环保已经成为21世纪最主要的议题。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未来世界对烃类需求的不断上涨,未来能源的巨大缺口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从含油泥砂等工业废弃物再回收利用来弥补。含油污泥是指原油或者成品油混入泥土或者其它介质,
9、不能够直接回收利用而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多种形态的混合物,具有含水率高、含油量大以及含有多种大量的有害物质的特点,属高危险污染物。我国己将石油污泥列入国家危险废物目录中,国家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也要求必须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国家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含油污泥等危险固体废物防治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已被列为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工作内容。按照新的法规、标准,许多企业对含油污泥的处理处置很难达到要求;一些企业含油污泥堆存填埋数量巨大,遗留环境污染隐患突出,同时根据新的排污收费标准及计算方法,含油污泥按危险废物1000元/吨的收费,企业排污成
10、本负担加重。随着天然资源的短缺和固体废物排量的激增,许多国家把固体废物作为“资源”积极开展综合利用,固体废物已逐渐成为可开发的“再生资源”。因此,系统性开展油泥治理工艺研究,寻找妥善的处置措施,将对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及保护油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国外很早就开始了含油泥砂处理技术的研究,目前许多处理技术已经较成熟,并进入了应用阶段。如由Paul A.Ruehl等人1发明了一种综合利用油泥的方法:将油泥与水泥生料混合,搅拌均匀,磨成粉末后送入回转窑制取水泥熟料。在烧结过程中,油类物质得到蒸发和完全燃烧。含有二氧化碳和氧化铝的泥土经过锻燃后变成水泥熟料;由Andritz公司开发的Andritz-CP
11、F脱水处理设备已在日本、美国、法国获得应用;热水洗涤法(也称热脱附法)已经被美国环保局定为处理含油污泥优先采用的方法等等。我国对于含油污泥的处理还处于研究阶段,和国外的技术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我国目前也在积极推进各种含油污泥处理技术,保护油田环境。如河北省辛集市的贾茂郎等人2采用含明矾、食盐溶液在加热(7090)条件下,将油泥分散和初级分离,经初级分离的原油又经离心分离后得到进一步净化。采用本方法分离出的原油含水0.5%以下,含杂质1%以下可供炼油厂使用。现在全国各油田在生产过程中都有大量的含油泥砂产生,据统计仅胜利油田每年的含油泥砂产生量就在11万吨左右,含油泥砂的排放已成为危害当地环境
12、质量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是油田含油泥砂的大量排放污染环境,另一方面是国家环保部门开始对含油泥砂排放征收高额的排污费(1000元/吨),所以无论从环境保护考虑还是从企业的经济利益考虑,含油泥砂的治理都已成为当务之急,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能找到一种环境友好和经济有效的处理方法。为此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多个油田和一些科研单位都对含油泥砂的治理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提出了许多含油泥砂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处理的方法,但由于许多方法不具备简单易行、经济实用和普遍适用性,难于广泛推广应用。基于此,本文将研究含油泥砂的各种处理方案,综合对比各种处理方案的优缺点,力争找到一种经济高效、
13、绿色环保、普遍适用的处理方案。1.2 研究目的与意义含油泥砂虽然对环境危害较大,但同时也是宝贵的二次资源,含有大量的可燃物质。在污水处理系统中污泥含油量约为2%10%;在除砂器、原油处理的压力容器和大罐中所排出的污泥含油量为25%30%;炼油厂排出的污泥中含油量更高达30%35%。因此在对含油泥砂进行无害化处理的过程中,也应该考虑将其资源化,“变废为宝”,综合利用。目前含油泥砂处理方案很多,但是,研究表明这些处理方法普遍存在着原油回收率低、不能满足现行环保要求、处理成本很高、二次污染、操作复杂不具备工业化生产条件等缺陷。另外,鉴于含油泥砂成分复杂,各个油田、炼厂情况不一样:含油泥砂组成成分不一
14、样,含油量高低不一样,堆放时间不一样,其处理方法也不一样。因此,想要很好的处理含油泥砂依然是困扰每个油田、炼厂的难题。本文将主要调查研究各种处理方案的优缺点,力争可以找到一种既经济高效、简单易行,又绿色环保的处理方案。1.3 研究内容目前,含油泥砂的处理方法很多,各有优缺点。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有如下几部分:(1)研究含油泥砂的来源及基本性质。(2)研究含油泥砂的处理方案及各种处理方案优缺点对比。(3)按照简单易行、经济高效、绿色环保的理念,从多种方案中找出最优方案。第2章 含油泥砂基本性质2.1 含油泥砂的定义含油泥砂是油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富含矿物油的固体废物,外观呈黑色粘稠状,主要成分为原
15、油、泥沙和少量的水,随矿场堆积时间的变化其成分有所改变。含油泥砂数量巨大,含有一定量的苯系物、酚类等对人体以及周围动植物有害的有机物,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含油泥砂已经成为油田生产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污染物来源,也是制约油田环境质量提高的一个关键因素。2.2 含油泥砂的来源原油开采、油田集输中转、炼油厂污水处理是产生含油泥砂的三个主要过程。2.2.1 原油开采过程产生的含油泥砂原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泥砂主要来源于地面处理系统:在油田开发特别是油井采油生产和井下作业施工过程中,部分原油放喷或被油管、抽油杆、泵及其它井下工具携带至地面或井场,这些原油渗入地面土壤,形成的油泥称为落地油泥;污水处
16、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泥砂;再加上污水净化处理中投加的净水剂形成的絮体、设备及管道腐蚀产物和垢物、细菌(尸体)等组成了含油泥砂。此种含油泥砂一般具有含油量高、粘度大、颗粒细、脱水难等特点,它不仅影响外输原油质量,还导致注水水质和外排污水难以达标 。2.2.2 油田集输中转过程产生的含油泥砂主要来源于接转站、联合站的油罐、沉降罐、污水罐、隔油池底泥、炼厂含油水处理设施、轻烃加工厂、天然气净化装置清除出来的油沙、油泥,钻井、作业、管线穿孔而产生的落地原油及含油泥砂。油品储罐在储存油品时,油品中的少量机械杂质、沙粒、泥土、重金属盐类以及石蜡和沥青质等重油性组分沉积在油罐底部,形成罐底油泥。2.2.3 炼
17、油厂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含油泥砂炼油厂污水处理场的含油泥砂主要来源于隔油池底泥、浮选池浮渣、原油罐底泥等,俗称“三泥”。这些含油泥砂组成各异,通常含油率在10%50%之间,含水率在40%90%之间,同时伴有一定量的固体。2.3 含油泥砂的特点含油泥砂的主要特点是:1) 含水多、体积大。含油泥砂的水合性和带电性形成了稳定的分散状态。一层或几层水附于颗粒表面,阻碍颗粒相互结合。同时泥沙颗粒一般都带负电,所以含油泥砂大部分颗粒相互排斥。这样就会造成含油泥砂含水多、体积大,占据大量的土地资源。大量未经过处理的含油泥砂已成为油田和炼油厂的沉重负担。2) 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一般由水包油(O/W)、油包水
18、(W/O)及悬浮固体组成,是一种较稳定的悬浮乳状液体系。污泥中含有大量老化原油、蜡质、沥青质、胶体、细菌、盐类、酸性气体等,还有投加的各种药剂及形成的絮状体、设备及管道腐蚀产物和垢物等成分。污泥颗粒细小,呈絮凝体状,密度差小(油、水密度接近)、含水率高(一般在40% 90%之间)、持水力强,且充分乳化,粘度较大难以沉降,并且稳定性差,容易腐败和产生恶臭,污染空气,在生产及环保中产生极大的危害性。含油污泥中水一般可分为四种:游离水、絮体水、毛细水、粒子水。存在于污泥絮体空隙之间的游离水,借助污泥固体的重力沉降可部分分离出来;絮体水藏于絮体网络内部,只有靠外力改变絮状结构才能部分分离;毛细水粘附于
19、单个粒子之间,必须施加更大外力,使毛细孔发生变形才能部分去除,粒子水是化学结合水,需要通过化学作用或高温处理,改变污泥固体的化学结构和水分子状态,才能将其去除。污泥中含油一般分为浮油、乳化油、溶解油等,这是使含油污泥粘度大,难于脱水处理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三次采油过程中大量使用各种化学药剂,更增加了处理的难度。3) 有害成分多,危害性大。4) 含有大量的可燃物质。在污水处理系统中污泥含油量约为2%10%;在除砂器、原油处理的压力容器和大罐中所排出的污泥含油量为25%30%;炼油厂排出的污泥中含油量更高达30%35%。在资源如此短缺的今天,如此之高的含油量足以让每个国家为之垂涎。2.4 含油泥砂
20、的危害含油污泥的主要污染物是石油。石油是一种古有烃类和少量其它有机物的复杂混合物,典型样品的烃类组分包括200300种不同的烃,分属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非烃类组分包括环烷酸、酚、杂环氮和硫化物等。含油污泥中的石油在雨水浸泡下流入农田,进入土壤后会影响土壤的通透性。它们粘着于土壤颗粒表面上,改变了土壤性质,破坏了土壤结构及土壤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其富含的反应基能与无机氮、磷结合并限制硝化作用和脱磷酸作用,从而使土壤有效氮、磷的含量减少。低分子烃能穿透到植物组织内部破坏正常生理机制。高分子虽然难以穿透到植物内部组织,但易于在植物表面形成一层粘膜,阻碍植物气孔,影响植物蒸腾、水分吸收、呼吸和光合作用
21、,甚至引起根系的腐烂。石油类物质还可能通过影响土壤酶的活性,从而干扰作物生长。石油类物质流入河流,使水中溶解氧得不到补充。同时,石油本身被微生物降解时,要消耗大量氧气,使水体严重缺氧,水生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石油类物质对人体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石油中的芳香烃类物质对人体的毒性较大,尤其是双环和三环为代表的多环芳烃毒性更大。到目前为止,总共发现了2000多种、四大类可疑致癌化学物质,其中第一类就是以多环芳烃(PAH)为主的有机化合物,在各国的有机污染物控制名单中,这一类物质均被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起致癌作用的多环芳烃可以通过水生生物的食物链富集进入人体,石油进入人体后,能溶解细胞膜,干扰酶系统,
22、引起肾和肝等内脏发生病变并诱发癌症。据报道,水中鱼、贝类对有害物质的富集浓度可达到相应水相浓度的200300倍。含油污泥露天堆放后,石油类物质的轻质组分易挥发,进入大气循环。这些污染物随着大气运动。从一个小的区域,进入更大的空间,伴随着大气循环、地表水循环、地下水循环污染地表径流、深层地下水、土壤、空气。最终污染扩散至更大的区域。含油污泥对石油工业发展也具有危害性:含油污泥的存在使回注水中悬浮物含量严重超标堵塞地层造成油层吸水能力下降注水压力不断升高同时使水井增注措施(主要是酸化)有效期下降,增加了处理费用和工作量。为确保注水水质,防止悬浮物在系统中恶性循环,每天被迫外排大量的污水既造成了水资
23、源浪费又污染了环境。由于大颗粒在沉降罐、净化污水罐、污水池中不断沉积使清罐周期缩短,由投产初期的3年左右缩短到半年左右。清出的大量污泥无处堆放,既污染环境又增加了成本投入。最后,含油泥砂含水多,体积大,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任意摆放,对土地资源也是一种莫大的浪费。总之,含油污泥产生如果不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不仅严重影响原油开采行人员的生命健康,而且含油污泥体积庞大,不但占用耕地,还会对周围土壤、水体、空气都造成污染,伴有恶臭气体产生,污泥含有大量的病原菌、寄生虫(卵)、铜、锌、铬、汞等重金属,盐类以及多氯联苯英、放射性核素等难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质。因此,无论是从环境保护还是从回收能源的角度考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文 油泥 处理 工艺 方案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59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