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车身概论.doc
《第一章车身概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车身概论.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车身概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汽车已成为极为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和现代社会的象征,汽车工业在带动其它各行业的发展中,已日益显示出其作为支柱产业的作用。车身,作为汽车上的三大总成之一,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并越来越处于主导地位。(发动机、底盘、车身)据统计:客车、轿车、专用车车身质量占整车整备质量的4060%;货车车身质量占整车整备质量的1630%;各类车身的制造成本,则高于上述比例。车身的定义:运送人、货物或各种生产、生活资料的具有特定形状的结构。车身的特点:10、是使生产工艺、壳体力学、人体工程学、工业设计、材料学、运输学、心理学、经济学、销售学等众多各不相同的学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工
2、业产品,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20、车身的发展取决于科学技术水平和物质技术条件; 舒适性30、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货物完整性 保护乘员安全40、汽车的更新换代,关键在车身;50、车身是汽车工业中一个最年轻而又发展迅速的分支;60、整车生产能力的发展取决于车身的生产能力,汽车的更新换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车身;70、对销售和用户心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80、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品:技术密集型大量采用最尖端技术,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高自动加工、装配线、机械手、机器人等;劳动密集型相当一部分仍需手工完成车身钣金件的手工打磨、补焊、涂胶、内饰及附件装配等。可以说,汽车工业发展到现
3、在(支柱产业),其重中之重为车身。车身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汽车工业水平,要求高、投资大、技术难度大。车身技术的开发历来为发达国家所重视。我国车身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近二十年的事,水平十分落后,尚不完全具备设计开发能力,任务十分艰巨。但近年来,通过技术引进,合资合作,特别是几大轿车基地的建设,已使我国的车身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1-1 轿车车身的演变轿子轿式马车汽车车身。早在5000年前的古代,世界上就有轿子出现,成为奴隶主或有一定地位的人的乘坐工具;3000年前,随着动物的训化,牛车、马车开始出现。一、第一辆汽车1886年,世界第一辆汽车诞生,当时仅在马车上装发动机,解决动力问题,设计师全力以赴解决动
4、力、传动装置和操纵机构。19081921年,开始提出车身的年代。1908年,美国威尔工程师在福特T型车上首次采用了轻合金桁架式框架,配上了当时最现代化的门、窗等现代车身开始出现。二、马车型汽车我国古代早有 “轿车”一词,是指用骡马拉的轿子。当西方汽车大量进入中国时,那时汽车的形状与我国古代的“轿车”相似,并与“轿车”一样让人感到荣耀。于是,人们就将当时的汽车称为轿车。最早出现的汽车,其车身造型基本上沿用了马车的形式。1908年福特推出T型车时,车身由原来的敞开式改为封闭式,其舒适性、安全性都有很大提高。马车型汽车 1910年的福特T型马车型车身的代表三、箱型汽车1912年,福特对T型汽车的生产
5、工艺进行了极大的改进,从此,汽车车身完全形成,并为人们所认可。此时,车身的造价已超过底盘,如何改进车身制造的问题被提到了首位。而大量生产的结果,造成了生产过剩,随之而来的必然是要求汽车美化的运动。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1915年生产出一种不同于马车形的汽车,其外形特点很像一只大箱子,并装有门和窗,人们称这类车为“箱形汽车”。 1928年,汽车车身迎来了一个新的转折:美国首先对车身制造的大量生产方式进行了规划和改革运用大型冲压件组成带门洞的全金属车身。钢板冲压车身所有构件各部分组焊。结果:减少了零件和连接件数量;减少了昂贵的手工工序; 成本降低了劳动量。四、甲壳虫型汽车20年代末30年代初:接触点焊
6、技术开始用于车身连接,从而改进了车身的连接方式降低了劳动量,消除了以往薄板焊接变形现象。一直沿用至今。1934年,流体力学研究中心的雷依教授,采用模型汽车在风洞中试验的方法测量了各种车身的空气阻力,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试验。1934年,美国的克莱斯勒公司首先采用了流线形的车身外形设计。1937年,德国的费尔南德保时捷开始设计类似甲壳虫外形的汽车。从20世纪30年代流线形汽车开始普及到40年代末的20年间,是甲壳虫形汽车的“黄金时代”。大众甲壳虫,甲壳虫型车身的代表五、船型汽车上世纪50年代:出现了承载式车身与无车架结构相结合的汽车车身的制造和用途发生了根本改变:既是底座,又是汽车的骨架和主要构件
7、。1949年,福特汽车公司推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V8型福特汽车。因为这种汽车的车身造型颇像一只小船,所以人们称它为“船型汽车带有夸张尾翼的船型汽车优点:刚度高,零件数目比非承载式少,工艺性好。 重量轻,各零件寿命得到平衡,经济性改善。六、鱼型汽车1952年,美国通用的别克牌轿车开创了鱼形汽车的时代。从背部看,鱼形汽车和甲壳虫形汽车是很相似的。鱼形汽车同时存在着一些致命的弱点:一是由于鱼形车的后窗玻璃倾斜得过于厉害,致使玻璃的表面积增大了一至二倍,强度有所下降,产生了结构上的缺陷;二是当汽车高速行驶时汽车的升力较大。保时捷的鱼型汽车七、楔型汽车第一次按楔形设计的汽车是1963年的司蒂倍克阿本提。1
8、968年,通用公司的奥兹莫比尔托罗纳多改进和发展了楔形汽车,1968年又为凯迪拉克高级轿车埃尔多所采用。楔形造型对于目前所考虑到的高速汽车来说,无论是从其造型的简练、动感方面,还是从其对空气动力学的体现方面,都比较符合现代人们的主观要求,具有极强的现代气息,给人以美好的享受和速度的快捷感。兰博基尼countach跑车,楔形的车身60年代:探索和采用新型的车身材料。特点:出现了生产批量不大的用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制成的车身; 车身内部装饰广泛应用了人造材料; 外表覆盖层开始采用具有弹性和高度光泽的合成漆; 在客车和部分专用车车身中开始采用铝合金材料。60年代末、70年代初,为解决车身问题开始采用如下
9、技术: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结构分析、性能预测,技术文件管理,自动绘图;开始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经济适用的结构。80年代以来:重空气动力性,降低风阻;乘坐舒适、人机协调;具有风格和个性,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车身中大量采用轻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出现了全塑料车身使整车重量经济性,载重量。保护乘员安全乘客室有足够刚性保护撞车时安全; 前后部有一定的挠性吸能、缓冲。CAD、CAM、CAT在车身设计、制造与试验中得到大量采用。大大缩短了设计、制造和换型周期,降低了制造成本。1-3 我国客车车身发展概况客车是我国当前运载乘客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特别是中、大型客车,由于其运载乘客的数量多,使用经济性好,
10、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以其新颖的造型、精良的制作和优越的性能,体现了当代社会的精神面貌而被人们所喜爱。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客车已经成为集工业艺术、人机工程学、空气动力、制造技术、材料工程和结构设计等学科为一体的现代化工业产品。 我国客车工业真正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只能是对货车底盘进行改装,扣上一个简易的车身。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客车车身设计、制造技术日新月异,已逐步跟上国际的潮流,成为世界客车制造大国,并向世界客车制造强国迈进。 下面我们将根据年代来介绍我国客车车身的演变过程。 1、2040年代,直接将货车的货箱去掉,加装密封型的木质车箱。20世纪2040年代,当时的旧中国还
11、没有汽车工业,但已经有客车营运了,基本上全是城市公共汽车。这个时期的客车车身都是密封的木质车厢,几乎没有发展改进。 2、50年代,借鉴国外客车结构,开始制造去掉货车驾驶室,将发动机罩在车厢内的客车。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汽车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主要集中发展货车,生产的客车仅仅是去掉了货车驾驶室,将客车车身安装到货车底盘上的客车,这一阶段相继自行研制出了多款客车。 1952年自行设计改造的万国牌公共汽车3. 60年代,利用国产CA10底盘,将车架加长,改动变速系统,组织开发了真正的国产客车。 如:JT660长途客车,SK660城市客车。 特点:平头式; 全金
12、属式非承载式车身结构; 整体水平接近国外50年代中期; 改装考虑了中国的道路及使用特点。 4、70年代,交通和城建系统组织开发了661系列客车。 特点:基本结构与660系列相同; 外形更合理,动感更强; 加大了前风窗和侧窗; 进一步改进了底盘 前轴加强、悬架变软, 改进制动。5、80年代90年代客车工业大发展产量、品种大幅度增加,基本满足了我 70年代的公交车国公路客运需要1980全国大、中、轻、微型客车产量10000辆;1993全国产量39.04万辆;其中:大、中型客车2.31万辆; 轻型客车19.77万辆 。 生产厂家增多1980全国客车生产厂家不足40家;1993全国有200余家客车生产
13、厂。 集中度加大集团化趋势加快 全国出现了几家大的客车集团公司,如:中通集团、亚星公司、宇通公司、中国客车工业公司等。 技改资金投入加大,生产工艺、水平提高很快 “六五”、“七五”、“八五”、“九五”期间,全行业资金投入超过200亿元,建成了具有90年代国际水平的客车生产线,促进了产品品种增加和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国家集中资金组织开发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车型,推动了行业水平的提高如:“六五”期间组织开发的JT1118H客车; “七五” 期间组织开发的JT6120客车; “九五” 期间组织开发的JT6110W、JT6110客车;天津客车厂开发的:三峰牌轻型客车等。1986-1987年间组织开发的J
14、T6120客车加快了技术引进和合资合作步伐,使我国客车工业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满足了我国公路客运事业的发展和高速客运的需求如:江苏亚星:德国奔驰客车技术; 安徽淝河:德国凯斯鲍尔客车技术; 西安飞机公司:瑞典Volvo客车技术等。国产客车车身结构出现了大的变化10、由单一非承载式半承载式、全承载式(无车架);20、蒙皮装配由铆点焊;30、结构由冲压式型材骨架式;40、更加注重符合空气动力学的造型;50、将舒适安全放在首位;60、现代设计、试验方法开始在车身设计中全面采用;70、大量采用轻金属和非金属材料: 如Volvo全铝车身。80、更加注意和重视细部设计;90、车窗由铝型材推拉式粘接全密封
15、式;100、中、高档客车全部采用后置发动机布置型式。进入21世纪,我国的客车工业又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建立起了一批合作或合资的客车企业,形成以郑州宇通、苏州金龙、厦门金龙为龙头企业的中国客车业。 目前,我国客车的年产值达300亿元,年销量在10万辆以上,占世界客车产量的1/3。2007年,中国出口客车26876辆,同比增量16081辆,增长149.09%,这个幅度是客车行业销量增长幅度的7倍;出口金额达到66.72亿元,同比增量36.76亿元,增长122.7% ,出口企业31家。 我国客车能够出口国外,说明我国客车的设计、制造、安全性能等已经跟国际接轨。在车身设计制造技术成
16、熟的同时,各客车企业开始注重产品的差异化,形成了不同设计理念,如宇通客车推崇的“耐用是金”、苏州金龙的“安全为本”等,这将更加促进我国客车产品的多元化,促进我国客车技术的不断发展。20012007年我国客车出口数量 具有现代造型特点的客车1-3 车身对整车性能的影响车身对整车性能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决定整车装载质量的大小运输能力的高低客车、轿车车室大小、座数多少;货车驾驶室大小(单、双排座) 货箱大小或容积。2、决定整车的整备质量Go(自重)和造价据统计:小客车:车身约占Go和造价的4060%; 大中型客车:车身约占Go和造价的6070%; 厢式汽车:车身约占Go和造价的4050%。
17、 车身重量装载重,运输效益。整备质量利用系数的提高是现代载货汽车制造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整备质量利用系数越高,该车型的结构和制造水平就越高。 运输成本、售价竞争能力。 3、影响整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Go身G装单位装载量油耗 G装不变,Go身动力性 G装不变,G0身改善发动机工作状态。汽车车身约占汽车总质量的30%,对汽车本身来说,约70%的油耗消耗在车身上。一般来说,整备质量轻的汽车经济性会相对好一些,特别是对于客车来说,车身整备质量占了很大的比重,对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影响更大。轿车整备质量自重每增加40kg,将多耗1%左右的燃油。 车身外形决定了汽车的空气阻力,目前许多轿车的空气阻
18、力系数在0.28-0.3左右,对减少燃油消耗起到很大作用。 试验表明,空气阻力系数每降低10%,燃油节省7%左右。曾有人对两种相同质量、相同尺寸,但具有不同空气阻力系数(分别是0.44和0.25)的轿车进行比较,以每小时88km的时速行驶了100km,燃油消耗后者比前者节约了1.7L。 4、车身形状与汽车的气动阻力密切相关 由:F= CDAVa2 /21.15 (N),可知:流线型系数GD对F有绝对性的影响:迎风面积A不变,CDF。 一般通过道路、风洞试验,计算机摸拟等,最大限度地CD。 F与Va密切相关 Va50km/h F较小; Va50km/hF汽车动力的绝大部分消耗于FQe。 5、车身
19、形状影响汽车高速行驶的稳定性 车身形状决定汽车的侧向几何中心10、当重心点位于中性转向点之前: 前轮侧偏角1后轮侧偏角 2不足转向。20、重心点位于中性转向点之后: 12过多转向特性。30、重心点与中性转向点重合: 1=2中性转向特性。车身形状决定汽车迎风风压中心若设计使风压中心不在迎风面的对称线上,影响直线行驶。车身形状决定汽车的重心高度。6、影响客车的乘卧舒适性、操纵舒适性 若车轮采用独立悬架舒适性取决于车身; 车身总体设计的座椅及其布置 车身隔热性能的好坏 乘卧舒适性 通风及空气调节 操纵舒适性 密封性的好坏、上下车是否方便 仪表、开关及操纵按钮布置是否便于操纵; 驾驶区布置是否合理;
20、视野是否良好观光、采光等。7、与行驶安全密切相关车身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确保发生交通事故时尽可能减少乘员伤亡: 撞车吸能装置; 翻车时保证乘员有最小生存空间刚性; 尽量不给乘员造成二次伤害软化,无尖角。驾驶视野良好:不因视野不足(盲区过大)而造成交通事故行车安全。 驾驶操作舒适、方便: 按人机工程要求设计驾驶区、座椅、仪表等驾驶疲劳,交通事故。8、与整车宜人性密切相关(除舒适性外) 影响人们是否乐于接受外形、色彩、车内布置、内装饰等; 影响环境的美化。9、影响整车的通过能力裙边离地高、前后保险杠离地高等。吉普车的底盘高,车身接近角、离去角离地间隙比较到,通过能力较强。车身(特别是客车车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车身 概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59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