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气悬架试验系统方案设计.doc
《汽车空气悬架试验系统方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空气悬架试验系统方案设计.doc(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汽车空气悬架试验系统方案设计任务书填表须知:1本任务书所列各项由指导教师详细填写,以便学生全面了解和正确执行。本任务书经学院、系(教研室)审定后,送教学科一份,发给学生一份。2学生接到任务书后,应制订好工作计划,填写开题报告,认真进行毕业设计,并按规定时间完成。任务书所列各项内容不得涂改,因特殊情况需要变动的必须经系(教研室)负责人、教学院长审核同意。3本任务书中“ ”内容为填表解释。毕业设计完成后,本任务书装订在设计前面,交学院存档。一、基本情况1、学院专业: 学院 专业。2、选题名称: 汽车空气悬架试验系统方案设计 。3、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职称: 。4、协助指导教师: ;协助指导教师职称
2、: 。5、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6、导师团成员: 。助教及助教以下职称的指导教师需导师团成员指导7、作业期限: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8、作业地点: 。9、选题性质: 科研 生产 其它 。10、选题出处:填写毕业设计选题的具体来源,例如科研项目名称、生产项目名称等 车辆半主动悬架智能控制器研究(校创新基金CX2004-05) 。二、审批情况1、系(教研室)意见:经论证,该毕业设计任务书 填“符合/不符合”人才培养方案要求。 系(教研室)负责人: 年 月 日2、学院审批意见:经审核, 填“同意/不同意”下发该任务书。 教学院长签字或学院盖章: 年 月 日三、毕业设计任务1、总体要求进行
3、毕业设计的时间为16周。学生依据导师给定的选题,能编写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书,独立进行资料的收集、加工与整理,能综合运用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必要的实验、测试、分析,解决设计问题,正确绘制有关图表,独立撰写并答辩。2、设计内容及具体要求主要包括对前言、环境概况、设计依据、设计立意、总体设计及功能、规划、附图、附表等的要求1、 对目前国内外汽车空气悬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阐述建立汽车空气悬架试验系统进行空气悬架的性能研究和进行可控空气悬架研究和开发的目的、意义。2、 在熟悉空气悬架原理和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四分之一车辆模拟空气悬架试验系统的方案设计。系统应设计成可控的空气悬
4、架系统。3、 整个方案设计应包括台架的总体结构设计;各种元件的正确选型和论证,如空气压缩机、调节装置;信号采集系统的布置等。4、 依据汽车理论关于车辆模型简化的理论,并参照目前国内外相似试验系统的设计资料,设计出符合要求的试验系统。5、 整个设计应结构简洁、经济合理、整个装置及测试仪器便于拆卸和安装。6、 整个系统应设计合理,便于信号的采集。7、 主要设计参数:簧载质量ms为160kg,非簧载质量mu为20kg,悬架空气弹簧刚度在正常振动幅度内约为10000N/m,轮胎刚度kt为100000N/m。8、 画出试验系统总体布置图,重要零件的零件图。9、 图纸要求:工程制图标准。10、 按毕业设计
5、撰写规范按时撰写毕业设计,提交电子文档一份。3、指定阅读的参考文献原则上要求中文文献不低于10篇,外文文献不低于5篇1、陈家瑞.汽车构造(下册 ) M.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2、英Dave Crolla,喻凡.车辆动力学及其控制M.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3、余志生.汽车理论(第3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4、张庙康,胡海岩.车辆悬架振动控制系统研究的进展J. 振动、测试与诊断, 1997,3 .5、方子帆等.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研究进展J.重庆大学学报,2003,1.6、喻凡,黄宏成,管西强.汽车空气悬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汽车技术,2001,第8期.7、俞德孚.车辆悬架减振器的理
6、论与实践.兵工学报坦克装甲车与发动机分册,1988(3):25-27.8、王望予汽车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5月.9、陈兴林,胡树华.汽车空气悬架的应用发展与我国汽车业的应对策略. 汽车科技,第4期,2004年7月.10、解福泉.关于主动式汽车空气悬架的控制技术研究. 交通标准化,2006年8期.11、倪建华等. 一种新型的磁流变阻尼器及其在半主动控制车辆悬架中的应用研究.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04年1月,第23卷第1期.12、周立开,陈龙等. 车辆半主动悬架的试验研究.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2005年6月, 第31卷第3期.13、JDCarlson and B.F.Spencer J
7、r.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Dampers For Semi-Active Seismic Control. In the 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tion and Vibration Control, September 1-6, Chiba, Japan, 1996, Vol. , pp. 35-40.14、 Lord Corporation, 15、F. Goncalves, J. H. Koo, and M. Ahmadian, “Experimental Approach
8、for Finding the Response Time of MR Dampers for Vehicle Applications,” DETC 2003 19th Bienni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Vibration and Noise, September, 2-6, 2003 in Chicago, IL, USA.16、J.H. Koo, F. Goncalves, and M. Ahmadian, Investigation of the response time of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dampers. Ad
9、vanced Vehicle Dynamics Laboratory,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Virginia Tech, Blacksburg, VA 24061-023817、Grosby M J, Karnopp D C. The Active Damper -A New Concept for Shock and Vibration Control. The Shock and Vibration Bull, 1973, 43(4):119-133.Jing Zhou, Peizhi Zhang. Digital Control o
10、f an Automotive 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ME561 Design of Digital Control Systems(Final Report), 2003,4.18、K Yi, B S Song. A new adaptive sky-hook control of vehicle semi-active suspensions. Proc Instn Mech Engrs, 1999, 213 Part D04298.4、备注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其他要求及说明等附录:毕业设计(论文)评分标准一、计分方法评定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采用五级记分制(优
11、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和评语相结合的办法。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成绩各占40%、20%和40%。二、评语内容1、毕业设计(论文)是否达到任务书的要求,有何特点和独创性。2、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验、设计、分析与研究探讨问题的能力。3、毕业设计(论文)的正确程度、实验意义、图表质量和文字表达能力。4、答辩时报告和回答问题的情况,以及毕业设计(论文)中的表现和工作态度等评语由指导教师评写,经答辩委员会(组)主席或教研室(组)主任审改后,填入有关表格中。三、评分标准1、优秀全面正确地按任务书的要求完成了设计(论文)任务。能创造性地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设计(论文)的基本论点、结论、方案、
12、图表、说明等均论述有据,质量较高,并能应用先进技术。独立工作能力较强。答辩时概念清楚,能正确回答与本课题有关的全部问题。2、良好较全面地按任务书的要求完成了设计(论文)任务。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设计(论文)的基本论点、结论、方案、图表、说明等基本正确,质量较好。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答辩时概念清楚,能正确回答与本课题有关的主要问题。3、中等能按任务书的要求完成设计(论文)任务。设计(论文)中一般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设计(论文)的基本论点、结论、方案、图表、说明等质量尚好,但有非原则性错误。具有初步的独立工作能力。答辩时概念清楚,基本上能正确回答与本课题有关的主要问题。4、及格基本上
13、能按任务书的要求完成了设计(论文)任务。设计(论文)和图表质量一般,非原则性错误较多。独立工作能力一般。答辩时概念基本清楚,尚能正确回答与本课题有关的最基本的问题。5、不及格未能按任务书的要求完成设计(论文)任务,或依赖教师和同学勉强完成了设计(论文)。设计(论文)和图表的质量不符合要求。答辩时概念不清,不能正确回答与本课题有关的最基本的问题,或有原则性错误。四、评分要求评分要严肃认真,坚持标准,实事求是,力求反映学生的真实业务水平。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主要依据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和答辩的情况,不涉及学生的其它因素。各课题组的评分标准应该一致。一个教学班的评分应符合“正态分布”的一般规律。
14、毕业设计(论文)的评分和评语,均装入学生档案。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不及格的按我校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处理。 摘 要本论文根据有关汽车模型简化的理论,在现有的四分之一模拟悬架机械装置的基础上,用空气弹簧代替普通螺旋弹簧设计空气悬架试验台系统。本试验台实现的是悬架的刚度可调。设计一个副气室,通过一个步进电机控制主、副气室间通路的大小来实现空气弹簧刚度的调节。本试验台由空气压缩机、滤清器、安全阀、空气弹簧、减振器和其它的相关部件组成机械振动系统,由传感器、ECU和执行元件组成测控系统,利用传感器采集信号,通过计算机处理,控制高度阀和步进电机,从而使簧上质量的高度和振动频率都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本
15、论文首先进行了弹簧的选用并计算以及减振器、传感器、气动元件和步进电机的选用,然后是设计台架总体结构,布置信号采集装置以及校核重要零件,最后是画出总成的装配图、重要零件的零件图。关键词:汽车振动,空气弹簧,可控空气悬架,悬架试验台AbstractThe thesis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which simplifies about the model of vehicle, on the base of a quarter car simulation suspension mechanism rig, the ordinary helical spring is r
16、eplaced by an air spring, and the air suspension testing rig have been designed.The test rig put the suspension rigidity adjustment into practice. Designs an accessory airspace, controls the pipeline size between the main and the accessory airspace with the stepper motor and realizes the air spring
17、variable stiffness. The mechanical vibrating system of the test rig is composed of the air compressor、the filter、the safety valve、the air spring、the shock absorber and other related parts, the measure and control system is composed of the sensor、ECU and the performance element. Using the sensor gath
18、ers signal, then the ECU analyses and controls the height valve and the stepper motor to make the height and the vibration frequency of the objects on the air spring in certain scope. The thesis has first carried on spring selection and calculates as well as the shock absorber, the sensor, the air o
19、perated part and the stepper motor selection, then designs the test rig structure, arranges signal gathering equipment and examine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finally draws the assembly drawing and the detail drawings of the important parts.Key Words: Automobile vibration, Air spring, Controllable air
20、 suspension, The suspension test rig 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绪论21.1空气悬架结构与分类21.2空气弹簧悬架国内外发展历史和现状31.3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4第二章 汽车振动的简化及分析52.1振动的简化52.2车身与车轮双质量系统的振动分析6第三章 空气悬架系统元件概述93.1空气弹簧93.1.1空气弹簧特性103.1.2空气弹簧特性试验123.2减振器143.3高度控制阀15第四章 控制方式184.1最优控制方法184.2自适应控制方法184.3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方法19第五章 信号采集、控制元件的选择205.1试验台信号采集、控制方案设计
21、205.2元件选择205.3信号采集装置的布置及刚度、高度调节22第六章 机械元件的设计、校核236.1空气弹簧设计计算236.1.1空气弹簧刚度计算236.1.2附加空气室设计246.2减振器选择与计算246.3轮胎当量螺旋弹簧的设计、校核256.4 减振器螺栓的校核266.5 立柱的设计266.6 簧上、簧下质量的确定276.6.1簧上质量的确定276.6.2簧下质量的确定28结 论29致 谢30参考文献31附 录前 言汽车空气悬架近几年开始发展迅猛,在空气悬架中,空气弹簧是主要的弹性元件,它代替了传统悬架中的螺旋弹簧,是一种新型的弹性元件,它的刚度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改变,使乘坐舒适性大大
22、提高。不仅如此,配合其特有的高度控制阀,它还可以自动调整车辆高度,增加高速时的行车安全性。与传统汽车悬架相比,空气悬架有许多性能优点是传统悬架无法与之匹敌。本论文首先在熟悉空气悬架各零部件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的基础上,主要根据学校实验室现有的一个四分之一模拟悬架机械装置,针对空气悬架试验台系统的要求对上述四分之一模拟悬架机械装置进行改进和优化,然后对空气悬架总成中的重要零部件进行型号选择和论证,确定整个试验台的功用和结构布局,以方便后期试验台的制造。本论文所涉及的是南京林业大学车辆半主动悬架智能控制器研究(校创新基金CX2004-05)项目中的一部分。姓名:日期:第一章 绪论1.1空气悬架结构与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车 空气 悬架 试验 系统 方案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59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