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专业毕业论文.doc
《汽车制造专业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制造专业毕业论文.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车辆碰撞痕迹的鉴别与分析【摘要】事故发生后,无论是机动车辆之间,还是车辆与固定的物体、或车辆与行人之间,甚至车辆自身的事故,都会或多或少的在车体上留下种痕迹。 【关键词】:碰撞接触点 碰撞痕迹 碰撞鉴别和作用目录1.车辆碰撞的概念和成因32.车体上的碰撞痕迹42.1车体痕迹的形成特点43.碰撞接触点的判断53.1汽车碰撞固定物体53.2汽车正面相撞53.3追尾相撞53.4侧面相撞54.通过碰撞接触点来分析事故64.1判断碰撞接触点的依据64.2通过碰撞机理和车体损伤程度来分析事故65.车辆痕迹的勘验和鉴定8致谢9参考文献101.车辆碰撞的概念和成因u 车辆碰撞痕迹概念:车体碰撞痕迹是车辆发生碰
2、撞事故后,在车体上造成的变形、擦划、凹陷或破裂印痕。u 车辆碰撞痕迹-成因:车体碰撞的部位、形状、大小可用以推断碰撞时的相对车速、确定碰撞点、痕迹成因等。对于碰撞痕迹,应将一次碰撞与二次碰撞区别开来。一次碰撞与事故构成有关,而二次碰撞则是事故后果的一部份。2.车体上的碰撞痕迹车辆互撞或车辆碰撞固定物体,一般都会造成车体变形或破损。在一般碰撞事故中汽车前面的保险杠、叶子板、水箱护栅等部位,可找出凹陷的痕迹。凹陷的位置和大小对判断碰撞对象及碰撞接触部位十分有用;从凹陷的程度也可推断碰撞时相对速度的大小。对于碰撞痕迹,应注意将第一次碰撞与其后的第二次碰撞区别开来。第一次碰撞与事故成因有关,而第二次碰
3、撞则是事故的后果。 n 1.车体碰撞痕迹是车辆在事故中与其他车辆、物体、人体碰撞而形成并遗留在车体的印痕。n 2.最常见的车体碰撞痕迹有:刮擦痕、撞击痕、撞折痕、分离痕迹、刺沟痕迹等。n 3.车体碰撞痕迹是交通事故鉴定检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1车体痕迹的形成特点多变性:车体痕迹在事故中的形成机理十分复杂。有的是第一次碰撞形成的,有的是第二次和第三次碰撞形成的,还有的是第一次和第二次碰撞共同形成的等等。这一点要求鉴定人员刻苦钻研痕迹理论,掌握痕迹的形成机理和变化的因素,提高检验水平。广泛性:车体痕迹在交通事故现场出现的频率很高,几乎所有的碰撞事故都有车体痕迹的出现:这为我们对车体痕迹的检验提
4、供了有利条件。主体性:车体痕迹一般都为主体痕迹,具有一定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有清晰可见和不易被破坏的特点。这要求我们在检验鉴定时要对痕迹的表面、底部和侧面进行全面的检验。不仅要横向观察,还要顺向观察,要检查痕迹的轮廓形态,还要检查痕迹中不同部位上的形状反映和特征表现。遗留物和附着物多:检查车体痕迹时,经常会在痕迹中或痕迹的周围发现遗留物和附着物。它一般来自于另一车辆或受害者身上、衣服上遗留下来的残留物质,在尸体或人体的损伤部位也会遗留下痕迹、客体分离出的附着物。对其进行物理和化学分析,有利于痕迹物证的全面利用。从总体上说,对车体痕迹的检验,可以确定肇事车辆的肇事过程,为正确确定事故责任和事故处
5、理提供依据。3.碰撞接触点的判断3.1汽车碰撞固定物体 汽车碰撞固定物体时,无论碰撞后固定物(包括停驶的车辆)是否产生位移,用固定物体原始位置与汽车的接触点就能确定碰撞接触点。 3.2汽车正面相撞 汽车正面相撞时,由于两车均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后两车的停驶位置一般不会偏离原先的行驶方向。通常,当两车变形相当时,冲量大的车将使冲量小的车由碰撞位置后移,故碰撞位置应在冲量大的汽车保险杠后方。由于碰撞瞬间车辆前轴负荷突变以及碰撞力可能使前轮轮胎产生横向挫滑的结果,前轮胎将在路面上留下较正常轮印宽而重的挫痕。因此,轮胎挫印的位置,可作为判断碰撞接触点的依据。另外,还可根据碰撞掉落的前灯玻璃等掉落物体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车 制造 专业 毕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58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