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ABS试验台的设计.doc
《汽车ABS试验台的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ABS试验台的设计.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汽车ABS试验台的设计参考文献黎军 汽车制动电子控制系统检测与维修【M】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4 1邯郸北方学校编 怎样维修汽车ABS ASR 和SRS系统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18-99 4周志立 徐斌 卫尧 现代汽车技术丛书-汽车ABS原理与结构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1【1】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高峰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3【2】国产轿车ABS系统检修手册/李东江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8【3】怎样维修ABS、ASR和SRS系统/邯郸北方学校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9【4】汽车ABS、ASR和ESP维修图解/鲁植雄
2、主编.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72埃克霍恩. 克林恩乔克. 厄尔贾维克. 汽车制动系统.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81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高峰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3【2】国产轿车ABS系统检修手册/李东江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8前言ABS试验台的主要设计难点在与对道路情况的模拟,目前的试验台只能模拟出几种典型的道路状况,用以检测ABS的性能。未来可能会向拥有完整路谱的试验台发展,这样的试验台更加接近原车的情况,会增加颠簸、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功能,力图更真实地还原道路情况。第一章 前言第一节 汽车制动系统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汽车ABS试验台设计的意义第二
3、章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原理与维修第一节 ABS的发展第二节 ABS系统概述第三节 ABS的基本工作原理第四节 ABS故障诊断步骤第五节 ABS系统检修注意事项第三章 桑塔纳2000Gsi防抱死系统(ABS)的结构原理 第一节 桑塔纳2000Gsi防抱死系统(ABS)的基本组成及原理 第二节 桑塔纳2000ABS的结构特点第三节 桑塔纳2000 ABS系统主要部件结构和工作原理第四节 桑塔纳2000 ABS控制原理与控制过程第四章 桑塔纳2000轿车ABS的故障诊断第五章 桑塔纳2000 ABS故障诊断试验台的设计 第一节 试验台设计方案 第二节 桑塔纳2000 ABS故障诊断试验台介绍 第三
4、节 桑塔纳2000 ABS故障诊断试验台检测实例结论参考文献致谢前言ABS的研究应用始于20世纪三十年代,最初应用于飞机和火车上国外对汽车ABS的研究应用始于20世纪五十年代,但由于当时的ABS系统存在种种缺陷而未得到广泛的应用直到1978年ABS系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德国的Robert Bosch公司与奔驰公司合作研制出三通道四轮带数字控制器的ABS系统并批量装于奔驰轿车上由于微电子处理器的引入,使ABS系统开始具有了智能。从而奠定了现代ABS的基础和基本模式。1980年以后,ABS在技术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许多汽车零部件公司纷纷开始生产ABS产品目前汽车新车的ABS装车率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
5、家已超过90%以上。在发展过程中,ABS体积逐步减小,重量逐步减轻,控制和诊断功能逐步增强。ABS除本身朝着集成化、低价格、大批量的方向发展外,还在原系统基础上进行了扩展现在的ABS以集成了EBD(电子制动力分配)、EDS(电子差速系统)、ASR(驱动防滑)和ESP(电子稳定性程序),并向更高级的EHB(电液制动)和EMB(电机制动系统)发展ABS发展概况几项新技术ESP,是目前最为先进的主动操纵动力系统,防范驾驶险情于未然ESP是下列功能的综合: ABS Anti-lock Brake System EBD Electronic Brake force Distribution TCS Tr
6、action Control System AYC Active Yaw Control系统不停地评价从轮速传感器、转向轮传感器、偏转速度和横向加速度传感器送来的数据,并且比较驾驶输入和车辆当前实际状态。当发现了不稳定状态比如一个突然的规避动作,系统将在瞬间作出反应,调整不同车轮上的制动力、调整引擎扭矩,稳定车辆。电液制动EHB EHB提升了液压制动系统的技术潜力:轮缸和踏板之间的液压管路被信号传输线所代替,和传统的制动系统操作相比,踩下EHB踏板,指令即以电信号形式传输给液压单元的电子控制器,控制器计算出最优的制动压力,然后给制动钳以相应的液压。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 EPB包含一个电子控
7、制器和一个机电中央促动器,通过Bowden索控制一对伺服制动器或组合卡钳。和传统驻车制动相比,EPB的优点有:提升操作安全性;操作简单;没有手柄或足柄;诊断系统;缩减安装劳动量;调试简单;行车制动失效时作应急制动;通过和ESP相连的行车制动系统实现应急制动功能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的作用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已经逐渐成为了现代汽车的基本配置。很多人都认为配备有ABS的车辆更安全,刹车性能更好,这种认识是错误的。配备有防抱死制动系统的车辆确实比未配备该系统的更安全,原因在于其可以在刹车时更好的控制车辆的行驶方向,增强车辆的稳定性,从而避免不必要的交通事故,而并不是增强了刹车性能。 ABS防抱死制动
8、系统的功用就是在汽车制动过程中,当车轮滑移超过稳定界限时,ABS将自动减小制动压力,以减小车轮制动器制动力,从而减小车轮滑移率;而当车轮滑移率低于稳定界限时,又自动增加制动压力,以增大车轮制动器制动力,从而增大车轮滑移率。其滑移率 (Vt-Va)/Vt100 式中:-滑移率; Vt-汽车的理论速度; Va-汽车的实际速度。 据试验证实,当车轮滑移率1520时附着系数达到最大值,因此,为了取得最佳的制动效果,一定要控制其滑移率在1520范围内。 在汽车的制动过程中,ABS不断高速制动压力,使车轮滑移率始终保持在20%左右,以便获得最大纵向附着系数,防止汽车侧滑或失去转向能力,提高汽车制动时的方向
9、稳定性,ABS就是这样使汽车在制动时,充分利用车轮的附着力,使车轮处于最佳制动状态,缩短制动距离,同时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 ABS控制模块监控车轮速度,控制每个制动器的制动压力。因此,在紧急状况或较滑的路面上行驶时,ABS增大车辆制动时的控制能力。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无法防止由于不当或危险驾驶而导致的意外。尽管在紧急制动时可以提高车辆稳定性,但还是避免不了意外。因此应保持与前车之间的安全距离。在恶劣路面上行驶时,请慢速行驶。在下列路面环境下,装配有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的车辆的制动距离可能比未装配此装置的车辆的制动距离长: 崎岖、有沙石或覆盖积雪、雨水的路面 安装有车
10、轮防滑链的情况下行驶 凹凸不平的路面千万不要用加快车速或转弯的方式来测试ABS的安全性能,这样做会危及您与他人的安全。 当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工作时,制动踏板会产生轻微的振动,方向盘会产生轻微抖动,并且发动机舱内会发出“ 咔咔响”的声音,这是正常的现象,恰恰表明该系统正常运作。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是现代轿车上比较普遍的主动安全装备,当驾驶者紧急制动时快速踩下制动踏板后,前轮不会抱死,转向能力依旧存在,那就完全可以在制动时采取转向措施避开前方的危险,保证汽车的方向稳定性。ABS最重要的功能并不是为了缩短制动距离,而是为了能够尽量保持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而始终踩住刹车踏板不放的正确制动动作是
11、让ABS起作用的关键。 ABS故障警告灯突然亮起时不要惊慌,车子的制动系统仍可以工作,将车平稳开到维修站即可;如果ABS和手刹灯同时点亮,则预示车辆的制动系统可能出现严重故障,此时切不可继续行驶,应立即将车减速停靠路边,及时与维修站联系救援。 有ABS的车辆每个轮子上都有ABS传感器,冬季ABS传感器很容易被冰雪覆盖,从而导致ABS失灵,所以冬季及时清洁车轮很重要。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的优点图1 有ABS系统与没有ABS系统图以提高汽车行驶性能为目的而开发的各种ABS装置,其原理是充分利用轮胎和地面的附着系数,主要采用控制制动液压压力的方法,给各车轮施加最合适的制动力。其具有以下优点:ABS系
12、统的第一个优点是能缩短制动距离。这是因为在同样紧急制动的情况下,ABS系统可以将滑移率控制在20%左右,即可获得最大的纵向制动力的结果。ABS系统的第二个优点是增加了汽车制动时的稳定性。汽车在制动时,四个轮子上的制动力是不一样的,如果汽车的前轮抱死,驾驶员就无法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这是非常危险的;倘若汽车的后轮先抱死,则会出现侧滑、用尾,甚至使汽车整个调头等严重事故。ABS系统可以防止四个轮子制动时被完全抱死,提高了汽车行驶的稳定性。资料表明,装有ABS系统的车辆,可使因车轮侧滑引起的事故比例下降8%左右。ABS系统的第三个优点是改善了轮胎的磨损状况。事实上,车轮抱死会造成轮胎杯型磨损,轮胎面
13、磨耗也会不均匀,使轮胎磨损消耗费增加。经测定,汽车在紧急制动时,车轮抱死所造成的轮胎累加磨损费,已超过一套防抱死制动系统的造价。因此,装用ABS系统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ABS系统的最后一个优点是使用方便,工作可靠。ABS系统的使用与普通制动系统的使用几乎没有区别。制动时只要把脚踏在制动踏板上,ABS系统就会根据情况自动进入工作状态,如遇雨雪路滑,驾驶员也没有必要用一连串的点刹车方式进行制动,ABS系统会使制动状态保持在最佳点。注意:ABS系统工作时,驾驶员会感到制动踏板有颤动,并听到一点噪音,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ABS系统工作十分可靠,并有自诊断能力。如果它发现系统内部有故障,就会自动记录,并
14、点燃琥珀色(黄色)ABS故障指示灯,让普通制动系统继续工作。此时,维修人员可以根据记录的故障(以故障码的形式输出)进行修理。第二章第一节 ABS的发展世界上第一具ABS原型机于1966年出现,向世人证明“缩短刹车距离”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投入的资金过于庞大,ABS初期的应用仅限于铁路车辆或航空器。GmbH公司从1970年和奔驰车厂合作开发出第一具用于道路车辆的原型机ABS 1, 该系统已具备量产基础,但可靠性不足,而且控制单元内的组件超过1000个,不但成本过高也很容易发生故障。1973年Bosch公司购得50的GmbH公司股权及ABS领域的研发成果,1975年AEG、GmbH与Bosc
15、h达成协议,将ABS系统的开发计划完全委托Bosch公司整合执行。“ABS 2”在3年的努力后诞生!有别于ABS 1采用模拟式电子组件, ABS 2系统完全以数字式组件进行设计,不但控制单元内组件数目从1000个锐减到140个,而且有造价降低、可靠性大幅提升与运算速度明显加快的三大优势。两家德国车厂奔驰与宝马于1978年底决定将ABS 2这项高科技系统装置在S级及7系列车款上。在诞生的前3年中,ABS系统都苦于成本过于高昂而无法开拓市场。从1978年到1980年底,Bosch公司总共才售出24000套ABS系统。所幸第二年即成长到76000套。受到市场上的正面响应,Bosch开始TCS循迹控制
16、系统的研发计划。1983年推出的ABS 2S系统重量由5.5公斤减轻到4.3公斤,控制组件也减少到70个。到了1985年代中期,全球新出厂车辆安装ABS系统的比例首次超过1,通用车厂也决定把ABS列为旗下主力雪佛兰车系的标准配备。1986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 Bosch公司庆祝售出第100万套ABS系统,随着ABS系统的单价逐渐降低,搭载ABS系统的新车数目于1988年突破了爆炸性成长的临界点,开始飞快成长,当年Bosch的ABS系统年度销售量首次突破300万套。技术上的突破让Bosch在1989年推出的ABS 2E系统首次将原先分离于引擎室(液压驱动组件)与中控台(电子控制组件)内,必须
17、依赖复杂线路连接的设计更改为“两组件整合为一”设计!ABS 2E系统也是历史上第一个舍弃集成电路,改以一个8k字节运算速度的微处理器(CPU)负责所有控制工作的ABS系统,再度写下了新的里程碑。该年保时捷车厂正式宣布全车系都已安装了ABS,3年后(1992年)奔驰车厂也决定紧跟保时捷的脚步。1990年代前半期ABS系统逐渐开始普及于量产车款。Bosch在1993年推出ABS 2E的改良版:ABS 5.0系统,除了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外,ABS 5.0装置了运算速度加倍(16 k字节)的处理器,该公司也在同年年中庆祝售出第1000万套ABS系统。Bosch车厂于2003年庆祝售出超过一亿套ABS系
18、统,根据ACEA(欧洲车辆制造协会)的调查,今天每一辆欧洲大陆境内所生产的新车都搭载了ABS系统,全世界也有超过60的新车拥有此项装置【3】。第二节 ABS系统概述为了提高汽车行驶性能而开发的各种ABS装置,其原理是充分利用轮胎和地面的附着系数,主要采用控制制动液压力的方法,给各种车施加做适合的制动力。 制动系统的分类1)按制动系统的作用分类 制动系统可分为行车制动系统、驻车制动系统、应急制动系统及辅助制动系统等。用以使行驶中的汽车降低速度甚至停车的制动系统称为行车制动系统;用以使已停驶的汽车驻留原地不动的制动系统则称为驻车制动系统;在行车制动系统失效的情况下,保证汽车仍能实现减速或停车的制动
19、系统称为应急制动系统;在行车过程中,辅助行车制动系统降低车速或保持车速稳定,但不能将车辆紧急制停的制动系统称为辅助制动系统。上述各制动系统中,行车制动系统和驻车制动系统是每一辆汽车都必须具备的。 (2)按制动操纵能源分类制动系统可分为人力制动系统、动力制动系统和伺服制动系统等。以驾驶员的肌体作为唯一制动能源的制动系统称为人力制动系统;完全靠由发动机的动力转化而成的气压制动系统或液压形式的势能进行制动的系统称为动力制动系统;兼用人力和发动机动力进行制动的制动系统称为伺服制动系统或助力制动系统。 (3)按制动能量的传输方式分类制动系统可分为机械式、液压式、气压式、电磁式等。同时采用两种以上传能方式
20、的制动系称为组合式制动系统。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发展趋势(1) 低成本化防抱死制动装置已从高级轿车逐渐向低档轿车普及。今后,为了向普及型轿车和商用车普及,要求ABS小型化、低成本,特别要减少执行元件的数量和传感器的通道数,并简化结构。(2) 传感器等附加装置 现在大多数防抱死系统知北游车轮速度传感器,只用这种信号进行控制,这很难确保不同车辆的防抱死制动性能。为了补偿控制的下降,在车辆上增加了检测前后或横向减速度的G传感器(减速度传感器),提高了发动机怠速升高功能。如果能确保可靠性,这是一项极其有效的措施,不仅能补偿控制功能的不足,而且可以提高整个装置的功能。(3) 复合化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动力源是电
21、动泵。内装执行元件,该动力源被应用在油压增压器中,行程动力源、油压增压器、总泵、电子阀为一体的集中系统。几乎相同的装置被应用在凯迪拉克轿车中,奔驰汽车公司则采用在加速一侧利用ABS的电磁阀和节流阀来控制车轮滑移率的防侧滑系统(ABS)并装用在批量生产的车型中。(4) 将来动向可以预计,今后最新的控制技术是推动传感器技术的高性能,所增加新功能的高级化,尽量向确保必要功能、简化结构以降低成本的二极化方向发展。今后的汽车通过信息收集处理,在安全性、经济性诸方面,可向驾驶员提供尽量多的信息和最佳的适应方法,在这方面,防抱死制动系统担负着重要使命。第三节 ABS的基本工作原理(一)ABS的工作原理汽车在
22、制动过程中,轮速传感器不断把各个车轮的转速信号及时输送给ABS控制单元,ABS控制单元根据设定的控制逻辑对4个转速传感器输入的信号进行处理,计算汽车的参考车速、各车轮速度和减速度,确定各车轮滑移率,并将滑移率与设定的滑移率控制门限值进行比较。如果某个车轮的滑移率超过了控制门限值,ABS控制单元就会发出指令控制液压调节装置,使该车轮制动轮缸中的制动压力减小;如果某个车轮的滑移率还没达到设定的控制门限值时,ABS控制单元就控制液压调节装置,使该车轮的制动压力增大;如果某个车轮的滑移率接近于设定的控制门限值时,ABS控制单元就控制制动压力调节装置,使该车轮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保持一定,从而使各个车轮的
23、滑移率保持在理想的范围之内,防止四个车轮完全抱死。例如某车右后轮将要抱死时,ABS系统会释放右后轮的制动器,使右后轮恢复转动,在右后轮将要恢复转动后,对右后轮的制动器施用恢复,如果右后轮将要再次抱死,ABS系统会再次释放右后轮的制动器。此系统在一秒钟之内重复上述过程许多次,以便发挥制动器的最大潜力,确保车子的稳定和运行。见图2-1。图2-1其中1代表电控单元,2代表执行器,3代表传感器在制动过程中,如果没有车轮趋于抱死,ABS将不参与制动压力控制,此时制动过程与常规制动系统相同。如果ABS出现故障,电子控制单元将不在对液压调节装置进行控制,并将仪表板上的ABS故障警告灯点亮,向驾驶员发出警示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车 ABS 试验台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58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