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电动助力转向.doc
《毕业设计(论文)电动助力转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电动助力转向.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第一章 绪论1.1 引言汽车工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汽车转向器作为汽车的重要零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我国在发展汽车零部件的政策规划中,已将转向器列为优先发展的25种汽车关键零部件之一。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汽车转向系统已从传统机械转向、液压助力转向(Hydraulic Power Steering)、电控液压助力转向(Electric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发展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lectric Power Steering,简称EPS),最终还将过渡到线控转向系统(Steer By Wire)。在
2、国内EPS已成为现代汽车新技术的研究热点。EPS采用电动机直接提供助力,助力大小由电控单元(Electric Control Unit,简称ECU)控制。它不仅能节约燃料,提高主动安全性,且有利于环保,是一项紧扣现代汽车发展主题的高新技术,所以一经出现就受到高度重视。国外各大汽车公司对EPS的研究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一直都没有取得大的进展,其主要原因是EPS的成本太高。然而近几年来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电子元器件价格的不断降低,大幅度降低EPS的成本己成为可能,加上EPS具有一系列较之传统转向系统不可比拟的优点,使得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所以EPS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1.
3、2 国内外电动助力转向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目前,EPS技术日趋成熟,国外新生产的轿车一半以上都装备EPS。国外研发生产EPS的企业主要有美国的德尔福(DELPHI)、天合(TRW),日本光洋(KOYO)、精工(NSK)、昭和(SHOWA),德国的采埃孚(ZF),英国的卢卡斯(LUCAS)等,它们都已具备大规模批量生产的能力。由于技术保密等原因,国内对EPS控制技术的研究工作刚刚起步,主要处于试验室研发阶段。清华大学对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的基本助力控制,回正控制和阻尼控制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基于PID算法的控制策略,台架试验和道路试验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策略能够实现基本的转向助力功能,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
4、成果。吉林大学就EPS的匹配设计、转向性能的客观评价进行了研究,探讨了EPS助力特性与车型的匹配原则;分析了电动助力转向对汽车转向性能的影响,提出从转向轻便性、转向回正性、转向盘中间位置区域性能、转向盘振动、随动灵敏度和助力特性等方面进行EPS转向性能的客观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设计了基本助力控制的增量式PID控制算法,并进行了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证明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华中科技大学在汽车转向力矩、转向路感、EPS的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影响转向力矩的主要因素,对转向力矩的测试曲线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了解析拟合,为设计助力特性图提供了依据;对EPS进行了动力学建模,分析了影响路感的主
5、要因素;采用基于混合灵敏度的设计方法,并利用MATLAB软件的鲁棒控制工具箱,获得了满足干扰抑制和鲁棒稳定性要求的控制器,仿真结果证实了控制器良好的鲁棒性能。江苏大学对EPS参数对转向轻便性能、跟踪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天津大学对EPS的助力特性、随从特性、转向路感及系统稳定性条件进行了理论研究521。1.3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关键技术及控制难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与汽车操纵稳定性、转向轻便性、路感以及舒适性和安全性密切相关。该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有:对汽车EPS的数学模型研究、控制算法研究、助力特性的研究。许多参考文献在推导数学模型过程中忽略了其非线性环节,而且抛开汽车单独研究转向系统,所建立的数
6、学模型很难准确反映EPS的实际动态特性,所以建立完善的数学模型才能尽可能多的反映系统的动态特性。汽车的行驶工况多种多样,EPS工作时不但受到来自地面随机干扰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同时还由于其一般安装在发动机附近,发动机发出的热辐射与电磁干扰对整个系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些因素都对EPS系统的控制策略的选择提出很高的要求。随着PID控制理论、动态补偿理论、自适应控制理论、鲁棒控制理论等控制理论的发展,为该系统的成功开发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助力特性关系到转向轻便性与路感,目前国内外对路感问题的研究手段主要以试验为主。助力特性是EPS的控制目标,助力特性是否合理决定着EPS的助力性能。EPS的助力特性属
7、于车速感应型,主要分为全速型和低速型两种。全速型是指EPS在任何车速下都提供助力;低速型是指EPS只有低速时才提供助力,当车速超过某一预定值时,EPS停止工作。低速型的优点是对系统的要求相对较低,缺点是不能改善汽车高速操纵稳定性。全速型的优点是能改善汽车高速操纵稳定性,缺点是对系统的要求相对较高。1.4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方案EPS系统包括三大部分:转向轴、转向器和电动机。考虑到可能的影响因素,该系统的输入包括转向盘力矩、传感器噪声、路面扰动及各部件的非线性摩擦等,输出包括电动机所需的助力力矩、电机转角、转向器位移、转向盘转角等。当前EPS系统的控制器的设计通常是建立在系统
8、的简化和精确模型的基础之上,因此系统的鲁棒性较差。由于模型的简化必然要带来模型的截断误差,同时系统精确的模型对环境的适应性差。EPS系统对电动机的控制与常规的电动机控制不同,它不但需要考虑电动机的控制,更重要的是必须满足EPS系统的控制要求 。为了满足该系统的特性,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分为三种基本控制三种补偿,即助力控制、回正控制、阻尼控制、摩擦补偿、阻尼补偿及惯性补偿。常规控制实现对转向系统的助力,回正控制改善转向系统转向后的回正性能,阻尼控制可有效抑制电机的超调,三种补偿克服了由于该系统的非线性因素所造成的电机响应慢、助力特性变差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在控制系统中,实现控制的核心是准确求出助力特
9、性,即转向盘力矩和电机助力力矩之间的关系。不同车速时的助力特性不同。传统的解决办法是按照车速分段拟合,得到不同车速所形成的曲线。使用该曲线计算会由造成一定的助力盲区,从而形成一定的控制误差。 1.5电动助力转向的发展前景 首先,EPS的应用范围将会进一步拓宽,将作为标准件装备在汽车上,并将在动力转向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目前,在全世界汽车行业中,电动转向系统每年正以9%10%的增长速度发展,年增长量达130万150万套,到2008年EPS系统的全球销量将增长到3000万套。按此速度发展,用不了几年的时间,电动转向将会完全占领轿车市场,并向微型车、轻型车和中型车扩展。其次,尽管EPS己经达到了其最初
10、的设计目的,但仍然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提高现在应用的EPS系统性能的可靠性、降低生产成本等。另外,电动机本身的性能及其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匹配都将影响到转向操纵力、转向路感等问题,因此进一步改善电动机的性能是下一步努力的一个主要方向。第三,未来的EPS将向电子四轮转向的方向发展,并与通过总线技术电子悬架、发动机电子控制等一起统一协调控制汽车的运动。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今后有可能取消转向系统的机械部分而采用所谓的线控转向系统。这将是EPS的未来10年的发展方向。概括地说,今后电动助力转向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是:改进控制系统的性能、提高系统可靠性和降低控制系统的制造成本。只有进一步改进控制系
11、统的性能,才能满足更高档车的使用要求,只有降低成本才能在大多数汽车上得到广泛应用。1.6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首先对EPS的工作原理及国内外现状作了分析,建立了EPS的数学模型,具体分析了EPS的动态特性中的助力特性,同时介绍电动转向中的三种控制模式:助力控制模式,回正控制模式,阻尼控制模式,通过数学模型和PID控制理论进行仿真分析,讨论了EPS系统的主要参数变化对其系统性能产生的影响,最后得出本文结论及其展望。(1)论述了EPS系统的特点、主要类型以及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为本文的完成做好了铺垫;(2)对EPS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各部分特点和选用进行了介绍,并对EPS系统助力特性进行分析,
12、包括EPS典型助力曲线、转向系统受力分析;(3)论述EPS系统的控制策略、三种控制模式及补偿控制研究;(4)应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EPS系统模型;(5)加入二自由度角输入模型,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性能的主要评价指标:路感、转向灵敏度及操纵稳定性进行分析; (6)对全文做出总结。第二章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2.1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工作原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不同车上的结构部件尽管不尽一样,但是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它一般是由扭矩(转向)传感器、控制单元ECU、电动机、电磁离合器以及减速机构构成,其结构示意如图2.1所示。图2.1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结构图其基本工作过程是:汽车转
13、向时,扭矩传感器和车速传感器将检测的方向盘转矩、方向信号及车速信号传给控制单元ECU,控制单元根据转矩传感器信号和车速信号确定电动机助力转矩的大小并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给驱动电路,驱动电路提供相应的电压或电流给电动机,电动机再通过离合器、减速机构把助力力矩放大后传递给转向机构拉杆,最终起到为驾驶员提供转向助力的效果,从而使汽车转向轻便。车速越低助力越大,车速越高助力越小。当车速大于一定值时取消助力,将直流电动机反接制动(即利用电动机的反电动势形成一个反向转矩,阻碍电动机转动),目的是使汽车高速行驶时方向感沉稳,保证行驶安全。控制单元在实时分析助力大小的同时,还要检测系统各组成部件的工作情况。当检
14、测到某一组件发生故障时,立即断开电磁离合器,使电动机与原机械转向机构脱离,此时相当于手动转向,并同时驱动故障信号指示灯,输出故障代码。2.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关键部件 2.2.1 扭矩传感器 扭矩传感器用来检测转向盘转矩的大小和方向,它是EPS的控制信号之一。扭矩传感器主要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常用的接触式(主要是电位计式)传感器有摆臂式、双排行星齿轮式和扭杆式三种类型,而非接触式扭矩传感器主要有光电式和磁电式两种。接触式扭矩传感器的优点是成本低,但是测量精度不高,易受温度和磨损的影响。非接触式扭矩的传感器的有点在于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刚度相对较高,缺点是成本太高。所以,成本低廉,测量
15、精度可靠的扭矩传感器才会受到市场欢迎。2.2.2 电动机 电动机的功能是根据电子控制单元的指令输出适当的助力矩,是EPS的动力源。一般采用无刷永磁直流电动机,这是因为无刷永磁直流电动机具有无激磁损耗、效率较高、体积较小等特点。由于控制系统需要根据不同的工况产生不同的助力转矩,要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并容易控制,这些都要求助力电机具有线性的机械特性和调速特性。此外还要求电动机在低转速时转矩大、波动小、转动惯量小。另具有尺寸小、质量轻、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除此之外,在电动机的选择上还要与蓄电池电压、减速比、阻力矩、前轴载荷相匹配。表2.1为不同电动机性能比较。表2.1 不同电动机分类比较成
16、本过载能力可控性平稳性电磁干扰维修性寿命体积效率交流异步电动机低小难较差小易长大低有刷直流电动机较高大易较好严重难短较小高无刷直流电动机高大易好小易长小高2.2.3 电磁离合器 电磁离合器是保证电动助力只在预定的范围内起作用,对电动机起保护作用。当车速、电流超过限定的最大值或转向系统发生故障时,离合器便自动切断电动机的电源,恢复手动控制转向。此外,在不助力的情况下,离合器还能消除电动机的惯性对转向的影响。为了减少与不加转向助力时驾驶车辆感觉的差别,离合器不仅具有滞后输出特性,同时还具有半离合器状态区域。2.2.4 减速机构 减速机构用来增大电动机传递给转向器的转矩。它主要有两种形式:行星齿轮减
17、速机构和蜗轮蜗杆减速机构。行星轮系机构方案适合前轴负荷小且对高速操纵性能要求较高的轿车上,蜗轮蜗杆机构方案适合前轴负荷大转向沉重且对高速操纵性能要求不高的载货汽车上。目前,为了减低噪声和减小振动并减轻系统自重,减速机构多采用树脂材料。2.2.5 电子控制单元(ECU)电子控制单元(ECU)的功能是根据转矩传感器信号和车速传感器信号,进行逻辑分析与计算后,发出指令,控制电动机和电磁离合器的动作。此外,EUC还有安全保护和自我诊断功能,ECU通过采集电动机的电流、发电机电压、发动机工况等信号判断其系统工作状态是否正常,一旦系统发生异常,助力将自动取消,同时EUC将进行故障自诊断分析。ECU通常是一
18、个8位单片机系统,也有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PS)作为控制单元。控制系统应有强抗干扰能力,以适应汽车多变的行驶环境。控制算法应快速正确,满足实时控制的要求,并能有效的实现理想的助力规律与特性。图2.2显示了控制系统的基本框架。图2.2 ECU控制框架图正是由于系统有了电子控制单元,较其它转向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助力转矩的大小可以根据控制电动机电流或电压调整,所以对电动机的控制尤为关键。因此,一个好的控制策略可以使转向灵敏,路感良好,并使转向系统响应快速。2.3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类型按照电机助力位置的不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可分为转向柱助
19、力式、小齿轮助力式、双小齿轮助力式和齿条助力式四种类型10。如图2.3所示:图2.3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分类2.3.1 转向柱助力式转向柱助力式EPS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拆卸和维修方便的特点。它装在方向盘下面,固定在转向柱一侧,通过减速机构于转向柱相连,周围环境较好,不需要严格的防水、防高温技术。相对于其他EPS,它对转向系统的改动最小,所以最适用于将以前生产的无助力效果的纯机械转向汽车改装成电动助力转向汽车。转向柱式的成本最低,经济性好,目前市场占有量较大。缺点是占用了方向盘下面的空间,助力电动机的振动、噪声很容易传递给驾驶员,传动路线也较长,损失较大,反应不如其他类型快,目负荷较小,所以适合
20、于微型车辆。2.3.2 小齿轮助力式小齿轮助力式转向系统的扭矩传感器、电动机、离合器和转向助力机构仍为一体,只是整体安装在转向小齿轮处,直接给小齿轮助力。小齿轮助力式EPS具有结构紧凑的优点,与转向柱式EPS相比,在不增加质量的情况下,增大了系统的刚度。它安装在驾驶室外,位于发动机室下方,距离前桥很近,环境温度变化大(-3095),环境恶劣,常受到尘土、泥巴和雨水等的腐蚀,要求传感器、ECU、电动机等防水、耐高温性能好。其技术要求比转向柱式高,适用于普及型车辆。2.3.3 双小齿轮助力式也有人把双小齿轮助力式EPS归于齿条式EPS。它改善了齿条的受力情况,使齿条受力均匀,转向系统的刚度进一步增
21、大,传动路线进一步缩短,响应速度加快,是一种较优化的配置,且成本比齿条式EPS低。2.3.4 齿条助力式齿条助力式EPS性能最好,结构最紧读,电动机直接带动齿条助力,其扭矩传感器单独安装在小齿轮处,电动机与转向机构一起安装在小齿轮另一端的齿条处。助力效果最明显,响应时间最短,超调量最小,电动机的振动、噪声都不容易传递给驾驶员。缺点是造价高、成本高、零件结构复杂。随着42 V车载电源的应用,其功率可达到很大值,适用于大功率、大负荷的汽车和豪华轿车。由于目前车载仍采用12V电源,为满足大功率要求,可采用变压技术,把12 V蓄电池电压变成3042V 。目前EPS系统主要应用于微型车上,本文所研究的车
22、型为前轴载荷较大的中型商用车,所用的是转向柱助力循环球式电动助力转向器。它有两级传动副组成:第1级为螺杆及螺母传动副,第2级为齿条及齿扇传动副。扭矩传感器位于方向盘与转向柱之间,电动机的转矩经涡杆、涡轮减速器后带动转向柱转动,同时循环球转向器使转向拉杆转动使车轮转向,从而完成助力转向动作。本文在建模是就采用这种形式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2.4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优点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由转向油罐、转向油泵、高压油管、控制阀及机械转向机构等组成。该系统结构庞大复杂;动力转向器加工精度要求高;转向油泵靠发动机驱动,汽车转向与否均需消耗发动机动力;液压油的渗漏亦为一大困扰,须经常维护保养。因此,液压
23、动力系统在系统布置、安装、密封性、操纵灵敏度、能量消耗、磨损和噪声等方面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与此类转向系统相比,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独特的特点和优势主要体现在:1、降低了燃油消耗液压转向系统需要发动机带动液压油泵,使液压油不停的流动,因而浪费来了部分能量。对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电动机在需要转向操作时才工作,是按需工作型的转向系统,并且能量的消耗与转向盘的转向角及当前的车速有关,转向盘不转向时,电机不工作。实验表明,在不转向情况下,装有电动转向系统的车辆的燃油消耗降低了约2.5%;在转向情况下,燃油消耗降低了约5.5%14。2、转向力矩可随车速变化机械转向和液压转向时,转向机构所获得的转向力矩与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电动 助力 转向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58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