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度中国汽车制造行业研究报告.doc
《第一季度中国汽车制造行业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季度中国汽车制造行业研究报告.doc(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制造行业研究报告 目录第一章 2009年一季度中国汽车行业外部环境分析8一、经济周期对行业的影响分析8二、财政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分析9三、货币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分析9四、产业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分析10五、行业外部环境综合评价16第二章 2009年一季度中国汽车行业经营情况分析18一、一季度中国汽车行业业整体经营情况分析18(一)行业产值分析18(二)行业经营效益分析19(三)行业运行周期判断20二、一季度中国汽车行业市场供需情况分析21(一)行业结构分析21(二)产品产量分析22(三)产品需求分析24(四)产品进出口分析27三、一季度中国汽车产品价格走势分析28四、一季度中
2、国汽车行业财务分析29(一)行业偿债能力分析29(二)行业盈利能力分析30(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31(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31五、一季度中国汽车行业经营水平综合评价32第三章 2009年一季度中国汽车行业区域竞争力分析34一、一季度中国汽车行业区域竞争力排名34二、行业竞争力排名前五位的区域分析35(一)吉林省汽车行业竞争力分析35(二)上海市汽车行业竞争力分析37(三)广东省汽车行业竞争力分析39(四)山东省汽车行业竞争力分析41(五)江苏省汽车行业竞争力分析42第四章 2009年一季度中国汽车行业产业链分析45一、汽车制造产业链结构分析45二、上游行业及其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分析45(一)原材
3、料对汽车制造产业价值链的影响45(二)主要原材料市场分析46(三)原材料对汽车生产成本的影响49三、下游行业及其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分析52四、产业链风险综合评价52第五章 2009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分析54一、不同规模企业竞争格局分析54(一)不同规模企业对比分析54(二)大型企业经营水平变动分析55(三)中型企业经营水平变动分析56(四)小型企业经营水平变动分析58(五)不同规模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59二、不同所有制企业竞争格局分析60(一)外资企业占主导地位60(二)私营企业快速成长61(三)不同所有制企业竞争力评价62三、中国汽车企业竞争风险综合评价62第六章 2009年一季度中国汽车
4、行业贷款情况分析64一、中国汽车行业信贷资金占用情况分析64二、行业信贷资金投向分析64(一)行业贷款主要投向整车制造和零部件行业64(二)行业贷款仍主要投向汽车强省65三、中国汽车行业融资需求与特征分析66(一)存货资金占用情况及融资需求分析66(二)应收账款资金占用情况及融资需求分析67(三)项目投资及融资需求分析67四、行业贷款客户结构分析68五、行业贷款情况总体判断69(一)行业贷款情况汇总分析69(二)行业贷款资金风险评价70第七章 2009年一季度中国汽车行业授信指引71一、目标区域市场指引71二、目标细分产品市场指引71三、目标企业指引72第八章 2009年一季度中国汽车行业风险
5、预警及评级73一、一季度中国汽车行业风险预警73二、一季度中国汽车行业风险评级75图表目录图表 1:2003-2009年中国汽车行业销售收入与GDP增速季度对比8图表 2:成品油供应价格调整表9图表 3:调价前后国内成品油出厂价格对比9图表 4:汽车购置税调整前后对照表11图表 5:2000-2008年轻卡和微客销量占比情况12图表 6:对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可能的补贴14图表 7:对客车可能的补贴标准14图表 8:部分推出新能源客车发展规划的企业(按地区)14图表 9:行业外部环境风险模型16图表 10:2009年一季度中国汽车行业外部环境风险评级17图表 11:2007-2009年2月中国汽
6、车行业产值季度走势18图表 12:2007-2009年2月中国汽车行业出口交货值季度走势19图表 13:2007-2009年2月中国汽车业销售收入与利润季度变化20图表 14:2008年2月-2009年2月乘用车产销量及同比增长20图表 15:2009年1-2月不同排量乘用车产销量及同比增长21图表 16:2009年1-2月中国汽车行业构成情况22图表 17:2007-2009年2月中国汽车月度累计产量及同比增长23图表 18:2007-2009年2月中国不同排量汽车月度累计产量及同比增长23图表 19:2009年1-2月中国汽车不同车型月度及累计产量与同比增长23图表 20:2007-200
7、9年2月中国汽车月度累计销量及同比增长25图表 21:2009年1-2月中国不同排量汽车月度及累计销量及份额比较25图表 22:2009年1-2月中国汽车不同车型月度及累计销量与同比增长25图表 23:至2010年底4万亿元投资的重点投向和资金测算26图表 24:2007-2009年2月中国汽车月度累计进口量27图表 25:2007-2009年2月中国汽车月度累计进口量同比增长情况27图表 26:2007-2009年2月中国汽车月度累计出口量情况28图表 27:2003-2009年3月中国汽车价格指数走势29图表 28:2009年一季度中国汽车行业偿债能力分析30图表 29:2009年一季度中
8、国汽车行业盈利能力分析30图表 30:2009年一季度中国汽车行业业营运能力指标31图表 31:2009年一季度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能力指标32图表 32:2009年一季度中国汽车行业经营风险评级32图表33:2009年一季度中国汽车业全国各省市竞争力排名34图表 34:2009年1-2月吉林省汽车产量及与全国对比36图表 35:2009年1-2月吉林省汽车制造主要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37图表 36:2009年1-2月上海汽车产量及与全国对比38图表 37:2009年1-2月上海市汽车制造主要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38图表 38:2009年1-2月广东省汽车产量及与全国对比40图表 39:200
9、9年1-2月广东省汽车制造主要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40图表 40:2009年1-2月山东省汽车产量及与全国对比41图表 41:2009年1-2月山东省汽车制造主要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42图表 42:2009年1-2月江苏省汽车产量及与全国对比43图表 43:2009年1-2月江苏省汽车制造主要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44图表 44:汽车行业产业链结构图45图表 45:2005-2009年3月汽车用钢主要品种价格走势46图表 46:2009年1-3月国际原油价格走势47图表 47:2005-2009年3月主要城市合成橡胶价格走势48图表 48:2007-2009年3月天然橡胶期货价格走势48图
10、表 49:2006-2009年3月主要城市汽车用塑料价格走势49图表 50:油价对汽车行业的主要传导机制50图表 51:部分主要产品与布伦特原油价格的相关性50图表 52:油价对汽车行业成本的传导途径51图表 53:2009年一季度中国汽车企业对上游原材料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判断51图表 54:2006-2009年2月消费者预期和信心指数变化52图表 55:一季度中国汽车行业产业链风险评级52图表 56:2007-2009年2月中国汽车行业不同规模企业销售份额季度变化54图表 57:2007-2009年2月中国汽车行业大型企业盈利能力季度变化55图表 58:2007-2009年2月中国汽车行业大型
11、企业利润季度走势55图表 59:2007-2009年2月中国汽车行业大型企业销售额季度走势56图表 60:2007-2009年2月中国汽车行业中型企业盈利能力季度变化57图表 61:2007-2009年2月中国汽车行业中型企业利润总额季度走势57图表 62:2007-2009年2月中国汽车行业中型企业销售额季度走势58图表 63:2007-2009年中国汽车行业中型企业盈利能力季度变化58图表 64:2007-2009年中国汽车行业中型企业利润季度走势59图表 65:2007-2009年2月中国汽车行业小型企业销售额季度走势59图表 66:2007-2009年2月中国汽车行业不同类型企业销售收
12、入构成季度变化60图表 67:2007-2009年2月中国汽车行业不同类型企业出口构成季度变化61图表 68:2007-2009年中国汽车行业外资企业盈利能力季度变化61图表 69:2007-2009年中国汽车行业私营企业盈利能力季度变化62图表 70:一季度中国汽车行业企业竞争风险评级63图表 71:2008年5月-2009年2月中国汽车行业利息支出季度变化64图表 72:2009年1-2月全国汽车制造各细分行业利息支出对比65图表 73:2009年1-2月汽车业行业利息支出的区域投向65图表 74:2007年-2009年2月中国汽车行业产成品资金占用情况67图表 75:2007年-2009
13、年2月中国汽车行业应收帐款资金占用情况67图表 76:2009年一季度中国汽车行业主要投资项目情况67图表 77:2008年5月-2009年2月中国汽车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利息支出分析69图表78:2009年一季度中国汽车行业贷款情况汇总表69图表79:一季度中国汽车行业贷款资金风险评级70图表 80:一季度中国汽车行业目标区域市场指引71图表 81:一季度中国汽车行业目标细分产品市场指引71图表 82:一季度中国汽车行业目标企业市场指引(分规模)72图表 83:一季度中国汽车行业目标企业市场指引(分注册类型)72图表 84:2009年一季度中国汽车行业风险因素识别与预警73图表 85:2009
14、年一季度中国汽车行业风险评级75第一章 2009年一季度中国汽车行业外部环境分析一、经济周期对行业的影响分析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的特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汽车开始大量进入家庭,自2002年汽车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兴主导产业,其与宏观经济的相关度逐渐提高,至2008年,汽车产业与宏观经济发展的相关度已经非常一致。当前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加深,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明显减缓,外部环境的持续恶化,内部以房地产和出口产业为核心的支柱产业的持续低迷,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仍十分严峻,2009年一季度,我国宏观经济延续了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下行走势,1
15、-2月全国工业增速仅3.8%,创下最近7年的新低,GDP同比增长6.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5%。鉴于汽车产业与宏观经济的正相关性,我国汽车市场需求持续下滑,导致景气依然处于下行区间。图表 1:2003-2009年中国汽车行业销售收入与GDP增速季度对比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银联信二、财政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分析2009年一季度,对汽车制造行业有影响的财政政策主要为成品油价格上调。3月24日,发改委发出通知,根据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结合近一段时间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决定提高成品油价格,汽、柴油供应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90元和180元,调整后的汽、柴油供应价格分别为每吨5730元和499
16、0元。图表 2:成品油供应价格调整表单位:元/吨品种调整前供应价格调整后供应价格供军队等部门用90号汽油()(标准品)54405730供军队等部门用0号柴油(标准品)48104990供军队用灯用煤油48305020供军队用海军燃料油34603590航空汽油(标准品)56005900数据来源:发改委 银联信图表 3:调价前后国内成品油出厂价格对比数据来源:银联信从长期来看,油价并非是汽车消费的决定性因素,汽车销量和GDP增速、人居可支配收入相关性极高,而油价和汽车销量增速的相关性并不高。但成品油价格上涨将影响消费结构,短期抑制消费需求,使得小排量车使用成本具有优势。然而目前油价处于低位,此次成品
17、油价格上调幅度较小,累计效应尚未出现,将不会对汽车消费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目前难以成为占据汽车消费量的主导地位。目前汽车消费需求对油价敏感性不高,按照此次成品油上调幅度计算,乘用车用油费用每个月多支出30元左右,商用车则和油价的敏感性相对较高一些。三、货币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分析2009年3月30日,商务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银监会、保监会等八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意见,从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等五个方面提出对汽车消费的支持措施,具体在信贷方面的措施包括:支持发展汽车信贷消费;加大对流通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强汽车金融服务配套制度建设。目前,我国汽车业处于大量进入家庭的发展阶段,市场需求
18、和保有量均在持续快速增长,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汽车业的冲击是短期的,长期来看,市场需求量仍呈大幅增长的态势。通过信贷是促进汽车消费的有效途径。目前,国外买车贷款占总销量50%以上,而国内做得好的也就10%,目前大众汽车通过贷款买车的消费者占该公司总销量的7-8%,而上汽通用和丰田的这一比例在10%左右。虽然在国内汽车企业中表现较好,但是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另外,对流通企业的信贷支持也是有效推动和扩大汽车消费的途径之一。经销商是汽车进入流通环节的重要一环,加大对其信贷支持,一是能够保证其持续稳定经营,对汽车销售是有利的;二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汽车销售渠道的下沉,有助
19、于扩大汽车销售范围,比如农村市场。综合来看,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短期内能够配合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扩大新车和二手车消费,但国内汽车信贷市场仍不成熟,存在较大难度;二是长期有利于汽车产业的稳定发展,尤其是流通环节的规范化发展。四、产业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分析由于外部环境持续恶化,汽车制造业景气持续下滑,同时,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困难加大,鉴于汽车产业的支柱地位,国务院于2009年1月14日原则通过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并于3月20日发布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规划期为2009-2011年,明确了汽车产业发展的八大目标、八大任务和十一项政策措施,对汽车制造业的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
20、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需求。其中,在2009年1月16日国家税务局发布的关于减征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通知中,决定自2009年1月20日至2009年12月31日购置的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暂减按5%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在“汽车下乡”措施中,决定在新增中央投资中安排50亿元资金,对农民购买1.3升及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以及将三轮汽车或低速货车报废换购轻型载货车的,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具体时间为从2009年3月1日至12月31日;在加快老旧汽车报废更新措施中,2009年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资金总额由2008年的6亿元增加到10亿元;在清理取消限购汽车的不合理规定措施中,取消现行包括
21、牌照注册数量、车型限制、各种区域市场保护措施、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外地汽车进城收费,以及其他直接或间接影响汽车购置的不合理规定;在规范和促进二手车市场发展措施中,调整二手车交易的增值税征收方式,倡导汽车品牌经销商开展以旧换新、以旧换旧等汽车置换业务,取消二手车交易市场的不合理收费,降低交易成本。该规划从不同方面促进汽车消费:首先是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销量占整个乘用车的比例达到约70%,是汽车行业的主体;虽然中重卡、大中客等子行业目前销售形势更加困难、下滑幅度更大,但该政策的重点在于保行业销量、保行业增速,同时兼顾调整产品结构,因此,振兴措施未能惠及于此,主要原因在
22、于其合计销量占比只有9%,对于行业整体销量贡献小。图表 4:汽车购置税调整前后对照表资料来源:银联信目前我国现行的车辆购置税税率为10%,其计税价格为车辆不含增值税的价格。以购买一辆10万元的车辆为例计算,消费者在购车环节应缴纳的汽车购置税为10万元(1+17%)10%=8547元。而按照降低后的税率,假如这辆车的排量低于或等于1.6L,它的购置税将为10万元(1+17%)5%=4274元,比原来节省一半,总体成本下降约4.3%左右。受惠于该政策的实施,1月份最后11天,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的上牌量激增1倍,促使1月份的销售量环比增长19%,同比增长1.5%,而1.6升以上的各车型均出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 季度 中国汽车 制造 行业 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57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