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doc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1 绪论11 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的拥有量也在急剧增加。目前,市场上以燃油汽车为主,燃油汽车的不断增加,不仅加剧了环境的污染,也严重的威胁到了能源安全,使用替代能源将成为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EV,Electric Vehicle)1,作为清洁、高效、智能的汽车,可有效的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是燃油汽车理想的替代品。目前,电动汽车尚不如燃油汽车技术完善,而制约电动汽车推广的最主要问题是动力电源的寿命短,使用成本高,电池储容量小。因此电池组的有效管理对电动汽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准确估算电动汽车电池SOC,可以提高动力电池的能量效率,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2、而影响SOC准确计量的因素很多,其中开路电压、自恢复效应、温度、充放电电流、老化程度等都与SOC密切相关,本课题将对电动汽车电池SOC进行估算研究。随着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将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以及减少环境污染。12 动力电池SOC的定义电池荷电状态SOC(State of Charge)2是一个相对量,表示电池目前的剩余电量与电池的额定电量的比值。是描述电池状态的一个重要参数。通常把一定温度下的电池充电到不能再吸收能量的状态,定义SOC为1;而将电池再不能放出能量的状态,定义SOC为0。SOC的理想定义和实车环境下的SOC的计算方法是有差别的。从能量的角度定义SOC: (1-1)其中,E1为
3、已放出能量,E0为总的可用能量。 (1-2)其中、分别为描述放电倍率、环境温度和循环工作次数的参数。从电量的角度定义SOC: (1-3)日本本田公司电动汽车EV plus定义SOC: (1-4)剩余容量=额定容量-净放电量-自放电量-温度补偿容量 (1-5)由于SOC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不同的电动汽车对SOC的定义使用形式也不一样。13 动力电池的估算方法目前SOC估算方法有:放电实验法、Ah计量法、开路电压法、负载电压法、内阻法、线性模型法、神经网络法、卡尔曼滤波法3。1.3.1 放电实验法放电实验法采用恒定电流进行连续放电,放电电流与时间的乘积为剩余电量。该方法适用于所有电池,但是需要大
4、量的时间,电池进行的工作也要被迫中断,所以放电实验法不适合行驶中的电动汽车,可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的检修。1.3.2 Ah计量法如果充放电起始状态为SOC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o,那么当前状态的SOC为: (1-6)Cn为额定容量;I为电池电流;为充放电效率。1.3.3 开路电压法开路电压法在数值上接近电池的电动势。MH/NI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开路电压与SOC关系的线性度不如铅酸电池好,但在充电初期和末期可根据对应关系估算SOC。该方法需要电池长时间静置,而电池恢复稳定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测量不方便,所以只适用于电动汽车驻车状态。1.3.4 负
5、载电压法电池放电开始瞬间,电压迅速从开路电压状态进入负载电压状态,在负载电流保持不变时,负载电压随SOC变化的规律与开路电压随SOC的变化规律相似。该方法能够实时估算SOC值,但实际应用时,剧烈波动的电池电压给负载电压应用带来了困难。1.3.5 内阻法内阻是电池内部化学反应的表现,也是反映电池寿命的重要指标。电池内阻有交流内阻和直流内阻之分,它们都与SOC有密切关系。电池交流阻抗可用交流阻抗仪来测量,受温度影响很大。实际测量中,将电池从开路状态开始恒流充电或放电,相同时间里负载电压和开路电压的差值除以电流值就是直流内阻。准确测量电池单体内阻比较困难,这是内阻法的缺点。1.3.6 线性模型法该方
6、法是基于SOC变化量、电流、电压和上一个时间点SOC值,建立的线性方程: (1-7) (1-8)为当前时刻SOC值,为SOC变化量,U和I为当前时刻的电压和电流值,为系数。1.3.7 神经网络法神经网络具有非线性的基本特性,具有并行结构和学习能力,对于外部激励,能给出相应的输出,它可以模拟电池的动态特性,估算其SOC值。神经网络法适用于各种电池,但是需要大量参考数据进行训练,估计误差受训练数据和训练方法的影响很大。1.3.8 卡尔曼滤波法卡尔曼滤波法的核心思想,是对动力系统的状态做出最小方差意义上的最优估算,应用于电池SOC估算,电池被看成动力系统,SOC是系统的内部状态。卡尔曼滤波法是近年才
7、开始的,该方法适用于各种电池,尤其适用于电流波动比较剧烈的混合动力汽车电池SOC估算。 电动汽车电池SOC估算的方法很多,由上述介绍可知,不同的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Ah计量法适用于所有的电动汽车电池,是目前最常用的办法之一。开路电压法在充电初期和末期估算效果比较好,常和Ah计量法结合使用。负载电压法很少应用到实车上,但常用来作为电池充放电截止的判据。内阻法存在争议,在实车上应用较少。线性模型法、神经网络法和卡尔曼滤波法是近来发展起来的新方法,这些方法常被结合起来提高SOC估算的结果准确度。14 本文研究的基本内容及意义本文第一章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主要估算方法和意义,并对SOC给出了不同的定
8、义;第二章对电动汽车的发展史进行概述,主要阐述了发展电动汽车的意义和目前电动汽车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第三章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的原理,以及影响电池SOC的不同因素;第四章分析了神经网络的特点,学习算法,以及我们对神经网络结构的设计;第五章具体给出运用神经网络法对电池SOC进行估算的过程。准确估算电动汽车电池SOC,可以帮助我们及时了解到电池所处的状态,准确预测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以及防止电池的过充电或过放电,延长电动汽车电池的寿命。所以准确估算电动汽车电池SOC对于电动汽车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 电动汽车发展史概述21 电动汽车发展史概述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电动汽车的崛起。电动汽车的历
9、史并不比内燃机汽车短,它也是最古老的汽车之一。电动车由美国人托马斯-达文波特和苏格兰人罗伯特-戴维森在1842年研制,他们首次使用了不可充电电池。20世纪初,安东尼电气、贝克、底特律电气 、爱迪生、Studebaker和其它公司相继推出电动汽车,电动车的销量全面超越汽油动力汽车。电动车在19世纪20年代大获成功,销量在1912年达到了顶峰。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汽柴油机成为主流。电动车在20世纪初迎来成功之后,很快又失去了成长的势头。 电动汽车数年都没能取得技术上的突破,而内燃机汽车却得到迅猛发展。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电动汽车逐渐被内燃机汽车替代。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电动汽车的复苏。
10、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能源危机令电动车再次得到业界的重视。在1990年的洛杉矶车展,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罗杰-史密斯(Roger Smith)发布了Impact纯电动概念车,并宣布通用汽车电动车将实现量产,并上市销售。上世纪90年代,汽车制造商们对于节省燃油和减少排放的环保车型的兴趣有所下降。在美国市场,SUV越来越受到欢迎。进入21世纪之后,面对全球范围日益严峻的能源形势和环保压力,电动汽车(EV,Electric Vehicle)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体,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4。22 电动汽车国内外发展现状2.2.1 目前我国电动汽车发展情况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国电动汽车自主创新取得了重
11、要突破,自主开发的产品开始批量化进入市场,发展环境逐步改善,产业发展具备了较好基础,具有了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比较优势。电动汽车的核心是动力系统电气化。我国电动汽车开发高起点起步,围绕重点目标和核心技术,建立起了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三类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和产学研合作研发体系,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为整车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20022008年,我国在电动汽车领域已获得专利1796项,其中发明专利达940项。我国自主研制出容量为6Ah-100Ah的镍氢和锂离子动力电池系列产品,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接近国际水平,同时突破了安全技术瓶颈,在世界上首次规模应用于城市公交大客车;自主开发的20
12、0kW以下永磁无刷电机、交流异步电机和开关磁阻电机,电机重量比功率超过1300w/kg,电机系统最高效率达到93;自主开发的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先进,效率超过50%,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车用百千瓦级燃料电池发动机研发、制造以及测试技术的国家之一。混合动力汽车在系统集成、可靠性、节油性能等方面进步显著,不同技术方案可实现节油10%-40%;纯电动汽车技术在国际上处于先进水平,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纯电动客车实现了规模应用,小型纯电动轿车批量出口欧美;燃料电池汽车可靠性明显提高,无故障间隔里程与国外同步达到3000公里,燃料经济性国际领先。2.2.2 国外主要国家电动汽车发展情况目前世界各国著名的汽
13、车厂商都在加紧研制各类电动汽车,并且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和突破。从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整个形势来看,日本是电动汽车技术发展速度最快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特别是在混合动力汽车的产品发展方面,日本居世界领先地位。1997年12月,丰田汽车公司首先在日本市场上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批量生产的混合动力轿车PRIUS。继PRIUS混合动力轿车之后,丰田汽车公司还推出了ESTIMA混合动力汽车和搭载软混合动力系统的CROWN轿车。此外,本田汽车公司开发的Insight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也已投放市场,供不应求。美国的汽车公司在电动汽车产业化方面比来自日本的同行逊色不少,三大汽车公司仅仅小批量生产、销售过纯电动汽车。现已
14、推出三款混合动力概念车GMPrecept、FordProdigy、DaimlerchryslerDodgeESX3。23 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源,在电动汽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有效管理和监控电池一直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是电动汽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池管理系统主要有三个功能:(1)精确监测电池电压、电流和温度参数,这是电池管理系统有效运行的基础和关键;(2)在监控正确参数的前提下,应用一定的算法准确预测出电池电量状态;(3)建立起一个四通八达的数据传递通道,实现电动汽车内部部件间,内部与外部计算机的数据通讯和处理。 在电池管理系统中,
15、电池电压的精确测量和剩余电量的准确预测是管理系统亟待突破的两个技术关键。在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电池的端电压变化只有数十毫伏,因此电池电压检测需要很高的精度,否则就无法正确判断电池的工作状态。而且电池在线充、放电时电压、电流都会产生波动,汽车内温度变化及电磁干扰对电压检测产生较大的影响,要使电压测量达到要求的精度比较困难。而目前应用在剩余电量预测方面有许多种算法,由于对电池内部运行机理的复杂性以及状态的不可确定性,一般建立在实验数据上的算法更为准确,对不同类型和安时数的电池而言算法可能不同,因此专用性较强。2.3.1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 电动汽车的发展不断成熟,但也还有很多问题没有
16、解决,例如如何提高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和舒适性,电池的剩余电量的指示,电池如何在变化的气候条件下工作,如何对电池快速充电。电池的数量有限,充放电并不均衡。如何有效地利用电池的能量,延长电池的寿命。电动车还有能量回收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涉及到电池的能量管理和整车的能量管理。与电机、电机控制技术、电池技术相比,电池管理技术还不是很成熟。电池自身的性能参数影响电池的寿命,但电池本身的问题不在电池管理的范围之内。电池外部因素也影响电池的寿命,如电池的充电参数,包括充电方式、充电电流、充电结束电压;电池的放电参数,包括电池的放电电流、放电深度、脉冲电流等;电池的温度;对电池维护的方式和频率。从电动汽车的使用
17、过程中发现,单个电池的寿命远比电动汽车中的电池长,借助电池管理系统(BMS),还可以优化电池的外部参数,大大增加电池的寿命。要实现这些功能就应建立一个电池监测和控制系统,其功用是通过监测和控制单个电池的性能,最大化电池的充放电效果。它是一个基于微处理器的适时监测系统,每个不良电池的情况都应及时显示在驾驶员仪表板上。预测电池每个循环可提供的电量及回收制动的能量所产生的电量,并控制放电深度和充电时和制动回收能量时的过充电。电池监测和控制系统是一个随车系统,因此电池的状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本文主要运用神经网络法估算电动汽车电池SOC,通过实验不断优化参数使得剩余电量预测更为准确。24 发展电动汽车的
18、重要意义随着能源危机的不断加深,石油资源的日趋枯竭以及大气污染、全球气温上升的危害加剧,作为有效缓解环境污染和能源衰竭的电动汽车将成为经济舞台上的主角。电动汽车的发展对经济以及环境的影响意义重大:(1)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目前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太高,燃油车耗油占全国总油耗比例也日益增加。而电动汽车能量来源可以是多样化的,推广电动汽车能够优化能源供应结构,保证经济发展中的能源安全。(2)保护环境,减少碳排放量。电动汽车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是有限的,推广电动企业的发展,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有效缓解大气污染。(3)优化资源配置。我国锂资源、稀土资源储藏量丰富,发展电动汽车可充分利用我国现有
19、的资源。但是目前电动汽车行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寿命短与传统的内燃机相比相差很远。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制造成本居高不下,这将制约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准确估算电动汽车电池SOC,将有效的解决电池的使用寿命等问题。3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31 动力电池的分类动力电池是为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提供能量的蓄电池,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和铅酸电池等56。3.1.1 铅酸电池铅酸蓄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是PbO2,负极活性物质是海绵状的金属铅,电解液是稀硫酸。其反应原理如下: 阳极反应 阴极反应 总反应 铅酸蓄电池是最早发明的二次电池,其开路电压高,价格便宜,放电电压平稳,生产技术成熟,使用可靠,
20、因此一直被范围广的应用。但铅酸蓄电池作为动力蓄电池主要存在循环寿命短、电池自放电较强、比能量低等缺点。由于电极与电解液稀硫酸直接接触,使极板栅很容易被腐蚀,且在电极上会生成紧密的白色硫酸盐外皮,导致电池不能再充电,并且在放电过程中正极活性物质容易脱落,因此循环寿命一般仅为150-300次。铅酸电池安全性好、成本低,在微混和城市型纯电动汽车上具有一定优势。但能量密度低,所以无法在其它类型电动汽车上应用。3.1.2 镍氢电池MH/Ni电池正极的活性物质为氢氧化镍,负极板的活性物质为储氢合金,其反应原理如下: 阴极反应 阳极反应 总反应 镍氢蓄电池的电解液多采用KOH溶液,有时加入少量的LiOH。隔
21、膜采用尼龙无纺布、多孔维尼纶无纺布等。为了防止过充生成气态氢气引起爆炸,电池中设有防爆装置。在充电时,负极析出的氢贮存在储氢合金中,正极由氢氧化亚镍变成氢氧化镍NiOOH和H2O,放电时氧在负极被还原,正极由氢氧化镍变成氢氧化亚镍。镍氢动力蓄电池具有良好的可逆性、高比能量、高功率、适合大电流放电、可循环充放电、无污染等特点,已经被广泛的应用。镍氢电池技术成熟、安全性好,在混合动力的电动汽车领域占据主流地位。但能量密度低,成本高,技术发展较慢,性能也难以进一步提高。3.1.3 锂离子电池由于金属锂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一主族第二位,在金属中具有最负的标准电极电位(-3.045V),以及最小的电化当量
22、(0.259g/Ah),因而与适当的正极材料匹配构成的锂电池,具有比能量高、电压高的特点。以石墨/锂钴氧电池为例,反应原理如下: 负极: 正极: 电池总反应: 与其它二次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具有更良好的综合性能,电池的平均电压为3.6V;与相同瓦时数的镍氢电池相比,重量和体积比镍氢电池小约20%30%,真正达到了高比能量。锂离子电池特点是质量轻、能量大、使用寿命长、工作电压高、低自放电,能够连续、平稳的放电,是目前世界上比能量最高、循环寿命最长的可充电电池之一。因为锂离子电池有以上优势,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研究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锂离子电池性能较好,适用范围也比较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未来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动汽车 电池 管理 系统 设计 毕业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57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