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柴油机空冷器的设计.doc
《毕业设计(论文)柴油机空冷器的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柴油机空冷器的设计.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 要柴油机气缸中的空气密度不仅决定于增压空气压力,而且还与进入气缸的气温有关。新鲜空气在涡轮增压器中虽提高了压力,但气温也伴随着空气压缩而上升,气体热胀的结果抵销了气压升高的一部分效果。实践表明:如使进入气缸前的增压空气冷却,则柴油机增压的效果会更好。例如,进入气缸的增压空气每降温10C,约可使柴油机功率提高2.53,油耗降低23克马力小时,排气温度降低,柴油机受热机件酌热状态得到改善涡轮叶片也可在接受的排气温度下工作,这使得柴油机的工作可靠性和经济性有所提高。因此,在增压器压气机蜗壳出口到进入柴油机气缸之间的空气通道上有必要设置增压空气中间冷却器(简称中冷器)。课题主要任务就是在6135柴
2、油机的废气涡轮增压系统中如何设计配置中间空气冷却器,从而使其在任何工况下都能获得比较理想的工作状态,并寻求在拖拉机上配用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的增压中冷器设计成果。关键词:柴油机;空冷器;涡轮增加Abstract Cylinder diesel engine in the air density is determined not only boost air pressure, but also with the temperature into the cylinder. Fresh air in while in the turbocharger increases pressure, co
3、mpressed air is accompanied by temperature rise, the result of thermal expansion of gas more than offset the higher part of the pressure effect. Practice shows that: if so pressurized air into the cylinder before the cooling, the supercharged diesel engine with better results. For example, pressuriz
4、ed air into the cylinder every cool 10 C, about diesel power could increase 2.5 to 3%, fuel consumption decreased 2 to 3 g / hp-hr, lower exhaust temperature, engine heat to heat the discretion of the state to improve parts. Turbine blades can also be accepted to work under the exhaust temperature,
5、which makes the engine work has increased the reliability and economy. Therefore, scroll turbocharger compressor cylinder diesel exports to enter the air channel between the need to set the pressurized air intercooler (the intercooler). The main task is to issue emission 6135 diesel turbo system, ho
6、w to design configure the middle of the air cooler, so that it can be in any condition more satisfactory working conditions, and seek the tractor is equipped with exhaust gas turbocharger Turbocharged diesel engine design results. Key words: diesel engine; air cooler; turbine to increase 目 录第一章 引言11
7、.1 本课题的意义及现阶段发展的趋势11.2 课题的提出和主要任务31.3 增压中冷器的主要性能参数4第二章 增压中冷器的概述52.1 中冷器的冷却方式及结构52.1.2 中冷器的冷却方式5212 中冷器的结构622 板翅式热交换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723 增压中冷器采用板翅式结构的优缺点14第三章 中冷器的设计计算153.1 原始参数1532 几何结构尺寸确定和计算:163.3 传热系数计算173.4 用对数平均温差法校核散热面积193.5 用效率()传热单元数(NTU)法校核增压193.7 压力校核20第四章 结论21参考文献22致 谢23第一章 引言1.1 本课题的意义及现阶段发展的趋势能
8、源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九五”期间我国大力推进节能技术进步,加强节能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缺电、缺水、缺油严重。节约能源成为各国的当务之急,当然实现节能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由于世界上燃煤、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有限而面临着能源短缺的局面,各国都在致力于新能源开发,因而热交换器的应用又与能源的开发(如太阳能、地热能、海洋热能)与节约紧密相联系。所以,热交换器的应用遍及动力、冶金、化工、炼油、建筑、机械制造、食品、医药及航空航天等各工业部门有它不但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通用设备并且在某些工业企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中冷器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极为普通,例如涡轮增压的发动
9、机为何会比普通发动机拥有更大的动力,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其换气的效率比一般发动机的自然进气更高。当空气进入涡轮增压后其温度会大副升高,密度也相应变小,而中冷器正是起到冷却空气的作用,高温空气经过中冷器的冷却,再进入发动机中。如果缺少中冷器而让增压后的高温空气直接进入发动机,则会因空气温度过高导致发动机损坏甚至死火的现象。所以现在增压中冷器的发展已经越来越显著的影响到柴油机的工作效率热交换器的应用方面还有动力工业中锅炉设备的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电厂热力系统中的凝汽器、除氧器、结水加热器、冷水塔;冶金工业中高炉的热风炉,炼钢和轧钢生产工艺中的空气或煤气预热;制冷工业中蒸汽压缩式制冷机或吸收式制冷
10、机中的蒸发器、冷凝器;制糖工业和造纸工业的糖液蒸发器和纸浆蒸发器,都是热交换器的应用实例。在化学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的生产过程中,应用热交换器的场合更是不胜枚举。在航空航天工业中,为了及时取发动机及辅助动力装置在运行时所产生的大量热量,热交换器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在各个生产领域中,要挖掘能源利用的潜力,必须合理组织热交换过程并利用和回收余热,这往往和正确地设计与使用热交换器密不可分。 根据热交换器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它应满足多种多样的要求。一般来说,对其基本要求有: (1)满足工艺过程所提出的要求,热交换强度高,热损失少。在有利的平均温差下工作。 (2)要有与温度和受力条件相适应的不易遭到
11、破坏的工艺结构制造简单,装修方便经济合理,运行可靠。 (3)设备紧凑。这对大型企业、航空航天、新能源升发和余热回收装置更有重要意义(4)保证较低的流动阻力,以减少热交换器的动力消耗。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技术的现代化,热交换器技术的研究必须满足各种情况特殊而又条件苛刻的要求。因而各国在组织大规模工业生产的同时,都很重视热交换器的研究。并组织了较强的专业研究中心。例如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在传热工程领域内出现了有影响的两大国际性研究集团,即1962年成立的美国传热研究公司(H eat Transfer Research Inc,简称HTRl)和l968年成立的英国传热及流体流动服务公司(Hea
12、I Transfer & Fluid Flow Service,简称HTPS。)在我国也有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通用机械研究所等一些单位。在热交换器的研究和设计方面进行了多年的工作,推动了我国热交换器的设计和改进、技术标淮的制订和推广。热交换器的发展为传热学研究提供了日渐广泛而深刻的课题而传热学的研究又为热交换器在传热性能和设计方面提供切实有效的数据和计算方法。因此热交换器相传热机理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促进、不可分割的。当前世界上每年发表有关传热及传热设备的文章约在六、七千篇以上,一些国际性传热会议、国内学术讨论会(例如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及各有关分会的学术讨论会、有关行业的学术讨论会上都有一定数量的
13、热交换器讨论专题)国内还曾多次举行热交换器研究的学术会议,均反映了传热学及传热设备的研究一直受到学术界和工程界的普遍重视。20年代末期,荷兰WerksFoor(韦克斯浦尔)公司成功地制造了一台四冲程、十字头式、用活塞下部作增压泵的机械增压柴油机,并将其安装在安格洛萨克桑石油公司的“梅加拉号”油轮上,取得预期效果。与此同时,人们用外部传动的罗茨鼓风机或离心式压气机等来提高进入气缸的空气压力。1927年,在智利海拔1200m的一个电站,有七台MAN公司的B6V90型柴油机采用了电力传动罗获鼓风机增压,每台柴油机功率为1100kw。近10多年来,随着直喷和电控技术的出现,车用汽油机性能有了很大提高,
14、欧、美、日的发展趋势相同。以日本为例,增压车用汽油机,最大平均有效压力由1986年的176MPa变为1995年的2.00MPa,提高382;最大升功率由1986年的772kw/L变为1995年994kw/L,提高286。与此同时,货车汽油机的涡轮增压器寿命已达100万km。欧、美、日的汽车排放法规越来越严。CO,HC,NOx的排放值与未控制前比较:美国下降95、96和90;日本下降95、96%和92;欧洲下降85和78(HC十NOx)。目前,我国增压技术已步人一个新的阶段,生产规模、工艺水平、匹配技术等方向都有所进步,主要表现在:1)生产能力有较大幅度增长。2)涡轮增压器性能有较大幅度改善。3
15、)匹配技术有较大幅度提高.4)增压模拟计算技术进入新的水平。5)增压中冷技术正在深入研究。6)新型增压系统正在积极开发。内燃机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排放也污染了大气。增压是内燃机解决排放的根本技术措施之一,大力推广增压技术将成为我国步人工业先进国家行列的重要标志,其中中冷器的作用很关键。1.2 课题的提出和主要任务柴油机气缸中的空气密度不仅决定于增压空气压力,而且还与进入气缸的气温有关。新鲜空气在涡轮增压器中虽提高了压力,但气温也伴随着空气压缩而上升,气体热胀的结果抵销了气压升高的一部分效果。实践表明:如使进入气缸前的增压空气冷却,则柴油机增压的效果会更好。例如,进入气缸的增压空气每降温1
16、0C,约可使柴油机功率提高2.53,油耗降低23克马力小时,排气温度降低,柴油机受热机件酌热状态得到改善涡轮叶片也可在接受的排气温度下工作,这使得柴油机的工作可靠性和经济性有所提高。因此,在增压器压气机蜗壳出口到进入柴油机气缸之间的空气通道上有必要设置增压空气中间冷却器(简称中冷器)。课题主要任务就是在6135柴油机的废气涡轮增压系统中如何设计配置中间空气冷却器,从而使其在任何工况下都能获得比较理想的工作状态,并寻求在拖拉机上配用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的增压中冷器设计成果。1.3 增压中冷器的主要性能参数增压空气流量 qmb=0.57 (kg/s)中冷器进口空气温度 Tb=160中冷器出口空气温度
17、 Ts=60冷却介质流量 qma=1.14 (kg/s)冷却介质进口温度 Ta1=40增压空气压力损失容许值pb=3000 (Pa)增压空气压力损失容许值=3000 (Pa)增压空气比热容 Cpb=1009 (J/kgK)冷却介质比热容 Cpa=1002 (J/kgK)几何结构尺寸:翅片高H 9.5翅片厚度 0.2翅片间距S 1.4当量直径 2.12内距X 1.4-0.2=1.2单元有效长度L 300内高y 9.5-0.2=9.3(1) 当量直径2.12m(2) 通道的自由流通面积A 0.512(3) n层通道的总传热面积F 326n层通道的一次传热面积 38n层通道的二次传热面积 288.7
18、第二章 增压中冷器的概述2.1 中冷器的冷却方式及结构2.1.2 中冷器的冷却方式目前应用的中冷器都采用错流外冷间壁式冷却方法,根据冷却介质的不同,有水冷式和风冷式两大类。水冷式冷却根据冷却水系的不同又分以下两种方式。 用柴油机冷却系的冷却水冷却这种冷却方式不需另设水路,结构简单。柴油机冷却水的温度较高,在低负荷时可对增压空气进行加热,有利于提高低负荷时的燃烧性能;但在高负荷时对增压空气的冷却效果较差。因此,这种方式只能用于增压度不大的增压中冷柴油机中。 用独立的冷却水系冷却柴油机有两套独立的冷却水系,高温冷却水系用来冷却发动机,低温冷却水系主要用于机油冷却器和中冷器。这种冷却方式冷却效果最好
19、,在内燃机车用、船用和固定用途柴油机中普遍应用。风冷式冷却根据驱动冷却风扇的动力不同分为以上两种方式。 用柴油机曲轴驱动风扇 这种方式适用于汽车用柴油机,把中冷器设置在冷却水箱前而,用柴油机曲轴驱动冷却风扇和汽车行驶时的迎风同时冷却中冷器和水箱。车用柴油机普遍采用这种冷却方式,但在低负荷时易出现充气过冷现象。 用压缩空气涡轮驱动风扇 由压气机分出一小股气流驱动一个涡轮,用涡轮带动风扇冷却中冷器,由于驱动涡轮的气流流量有限,涡轮做功较少,风扇提供的冷却风量较少,显然其冷却效果较差。由于增压压力随负荷变化,因此这种冷却方式的冷却风量也随负荷变化,低负荷时风量小,高负荷时风量大,有利于兼顾不同负荷时
20、的燃烧性能。且其尺寸小,在车上安装方便,在军用车辆上也有应用。212 中冷器的结构风冷式中冷器结构风冷式中冷器是用环境空气来冷却增压后的高温空气,由于热侧和冷侧换热介质均为空气,两侧的对流换热系数在同一数量级,因此两侧的换热面积应大致相同,风冷式中冷器的结构有扁管式板翅式和管翅式几种。扁管式中冷器在扁管外围设有散热片,增压空气在管内流动,冷却空气在管外流动,山于热气侧换热而积太小,使中冷器传热效率低,应用很少。应用较多的是板翅式和管翅式中冷器。 板翅式中冷器 板翅式中冷器的结构是在厚0.50.8mm的薄金属板之间,钎焊由厚0.10.3mm的薄金属板制成的翅片,两端以侧限制板封焊。因各层翅片方向
21、互错90,两个不同方向的翅片分别形成了两种错流换热介质的通道。板翅式中冷器大多用铜和铝合金制造,它结构紧凑,传热而积大,效率高。光直翅片换热系数和阻力损失都比较小,只用在对阻力要求特别严格的场合。为了增强气流的扰动,破坏边界层以强化传热,可以采用锯齿翅片或多孔翅片等翅片型式。其中锯齿翅片对促进流体的湍动,破坏热阻边界十分有效,传热系数比光直翅片高30以上。大多数中冷器都采用锯齿形翅片。 管翅式中冷器管翅式的结构是在板翅式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热气侧通道是多孔的成型管材。与板翅式相比,它的主要优势在热气侧。由于采用成型管材,简化了工艺,避免了翅片和隔板之间的虚焊及工作振动中的脱焊所造成的接触热
22、阻,提高了传热效率和工作可靠性。其缺点是热气侧只能是光直的通道,难以采用扰流措施。目前管翅式中冷器己得到越来越多地应用。水冷式中冷器结构目前普遍使用的水冷式中冷器是采用管片式结构。近几年来俄罗斯引进技术的冷轧翅片管式中冷器由于具有使用可靠性好、传热系数大等优点,也开始受到重视与应用。 管片式中冷器管片式中冷器是在许多水管上套上一层层的散热片,经锡钎焊或堆锡焊焊接在一起。冷却水管和散热片采用紫铜或黄铜制造。水管的排列有叉排和顺排两种,水管截而的形状有圆形、椭圆形、扁管形、滴形和流线形等。其中圆管工艺性和可靠性较好,但空气的流通阻力较大,使空气压力损失较大。滴形和流线形管虽然空气阻力较小,但由于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柴油机 空冷器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56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