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判定教学设计方案.doc
《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判定教学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判定教学设计方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创新杯”教师说课比赛机械基础教学设计方案课 题: 6.2.2 铰链四杆机构类型判定授 课 人: 张秀红授课班级:09钳工班(20人)授课时间:一课时(45分钟)工作单位:青海省西宁市大通职业技术学校 使用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 划新教材机械基础6.2.2 铰链四杆机构类型判定教学设计方案设计思想:通过对旧课的复习,熟悉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特性及作用。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依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通过提出问题,模型展示、多媒体动画演示使同学们具有感性认识,便于掌握基本概念。然后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设计,巩固所学
2、知识。最后,再在本节内容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讨论展示设计成果,激活学生思维,展开大脑风暴,将“死”知识,“活”运用,最终将学生对知识的追求推向更高的境界。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课题是: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判定,它是继学习了铰链四杆机构的三种基本形式,在熟悉了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和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学习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判定。该部分的学习可以为后面学习含有一个移动副的四杆机构和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提供基本模式和理论基础。因此本次课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本章重要内容之一。二、学习者分析:1、认知特点: 授课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钳工班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强,初中毕业,
3、生产实践少,所以理解抽象的机械理论知识比较吃力。但是由于机械专业的需要,使他们对机械基础课有着极大的兴趣。 2、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熟悉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和特性,会判断四杆机构的类型,会制作铰链四杆机构模型,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3、本课应获得能力训练 : 通过本节的学习强化动手实践的能力、训练判定四杆机构的类型的能力。三、教学目的及要求、本着贯彻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心理特征,我制定以下教学目的:(一)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判定方法(二)能力目标:1、具有判定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能力。2、 会动手制作铰链四杆机构
4、模型。(三)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会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的联系,认识机构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及热爱劳动的情操。四、授课类型:新授课五、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为了更好的诠释教材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1、教学重点: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判定 2、教学难点:曲柄存在的条件 3、关 键 点:机构是否满足杆长和条件六、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问题引导法、直观演示法、动手设计法、成果展示法。问题引导法-符合教学原则,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直观演示法-使学生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同时,为掌握理性知识创设条件。动手设计法-通过动手设计形式获取知识
5、,使知识的掌握更牢固。成果展示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小团体训练、拓展训练这些新的教学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调动学生对知识的兴趣,近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七、学法指导: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本节课教师不仅要在新课学习中指导学生运用仔细观察、分析讨论、概括归纳的学习方法,还要在思考练习和拓展性训练中巡回指导,着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这样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八、教具准备:1、平面四杆机构实物教具、多媒体。2、展示板、五种长度不同的杆件(供学生使用)。3、教学参考书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铰链 机构 类型 判定 教学 设计方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56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