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8051F007的晶振温度补偿系统设计毕业论文.doc
《基于C8051F007的晶振温度补偿系统设计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C8051F007的晶振温度补偿系统设计毕业论文.doc(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C8051F007的晶振温度补偿 系统设计 院、 系: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科专业: 自动化 学 生: 学 号: 040403132 指导教师: 基于C8051F007的晶振温度补偿系统设计摘 要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对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体积、功耗等技术指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形式的发展,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C80F007芯片新型微机补偿晶体振荡器(MCXO),介绍了系统构成及硬件工作原理,同时给出了详细的软件设计方法。通过对一系列补偿温度点的温度值和控制电压值的标定,确定出温度-电压曲线拟合参数,进而实现对控制电压的补偿。本文所设计的微机补偿晶
2、体振荡器具有频率稳定度高、体积小、功耗低、使用方便、非常适合自动化批量生产等特点,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关键词: C8051F007 温度补偿 频率稳定度The Design Of Crystal Oscillat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System Based On C8051F007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performance of Crystal oscillator which is stability,volume and low power consuption
3、need be improved greatly.To adapting to the situations development,Microprocessor compensation crystal oscillator (MCXO) based on C8051F007 i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This thesis introduces the architecture of MCXO system,the principle of the hardware and detailed design method of the software.Cali
4、brate a series of control voltage U and the value of the temperature of the compensating temperature dot.Gain the temperature_voltage curvature fitting parameter,accomplish the compensation of the control voltage.The MCXO designed in the thesis has lots of advantages in terms of high frequency-tempe
5、rature stability,small size low power consumption,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pratical for mass production.Possess great expanding and applicative value.Key Words: C8051F007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frequency stability目 录摘 要(I) (II)1 绪论(1)1.1课题背景(1)1.2 研究意义(1)1.3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1)1.4 研究内容(2)1.5 论文结构(2)1.
6、6 小结(2)2 微机补偿晶体振荡器硬件系统设计(3)2.1系统的总体设计(3)2.1.1系统组成原理及框图(3)2.1.2系统性能指标(3)2.2压控晶振电路的设计(4)2.2.1晶体振荡器的选择(4)2.2.2压控晶振电路概述(4)2.2.3主振电路分析(4)2.2.4实用电路(5)2.3 温度传感电路(6)2.3.1 芯片选择(6)2.3.2 DS18B20的特性(6)2.3.3 测温原理(6)2.4 微处理器C8051F007(7)2.5 JETG调试电路(9)2.6 外接按键(9)2.7电源接口电路(9)2.8小结(10)3 MCXO补偿电压的算法分析(11)3.1补偿原理概述(11
7、)3.2最小二乘曲线拟合(11)3.3小结(12)4 微机补偿晶体振荡器的程序设计(13)4.1单片机初始化程序(13)4.2温度测量程序(14)4.2.1 DS18B20控制步骤如下(14)4.2.2 程序流程图及其调试程序(17)4.3 FLASH存储程序(23)4.3.1 FLASH存储的调试程序(24)4.4 D/A转换程序(26)4.5 外接按键程序(27)4.6 曲线拟合程序(28)4.7小结(31)5 系统程序调试(32)5.1程序调试环境(32)5.2 程序调试方法及步骤(33)5.2.1 温度采集模块调试(33)5.2.2 FLASH存储模块调试(33)5.2.3 D/A转换
8、模块调试(34)5.2.4 外接按键模块调试(34)5.2.5 曲线拟合模块调试(34)5.3 小结(34)6 总结(35)6.1设计总结(35)6.2设计优化方法(35)6.3小结(35)致 谢(36)参考文献(37)附 录(38)1 绪论1.1课题背景恒温晶体振荡器虽然是频率稳定度最高的晶体振荡器,但是由于其体积大,功耗大,造价高,开机不能立即使用,要预热,因此不可能得到广泛的应用。微机补偿晶体振荡器较好的改善了上述缺点。目前,微机补偿晶体振荡器有两种型式:第一种MCXO可以称为“传统型”。因为它是直接从数字温补晶振升级产生的。近年来,随着IC工艺的飞速发展,这种型式的MCXO在综合指标上
9、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体积、功耗、成本已与模拟温补晶振不相上下,而频率稳定度却高得多,适合于取代模拟温补晶振。第二种MCXO可以称之为“先进型”。在这种类型的MCXO中,普遍采用SC切三次泛音晶体振荡器,双C模自温敏温度传感器,DDS综合器,锁相环等新技术,成为唯一能将频率温度稳定度提高到10-8量级的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它的体积和功耗较模拟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稍大,成本较高,是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的高端产品。1.2 研究意义通信和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正在推动着晶体振荡器市场的急速增长,小型化、高精度始终是晶体振荡器发展的方向。晶体振荡器具有以下发展趋势:(1)小型化、片式化和集成化,以满足便携式产品
10、轻、薄、小的要求。(2)高精度与高稳定度,目前微机补偿晶体振荡器的稳定度为10-7到10-8量级。(3)低功耗,快速启动,低电压工作,低电平驱动和低电流消耗,以满足野外工作时移动通信设备的要求,同时也满足军事上对即时性的要求。(4)低噪声,高频化:在GPS通信系统中是不允许频率颤抖的,相位噪声是表征振荡器频率的一个重要参数。从以上四方面看出,精度高、体积小、功耗低、易于集成化的微机补偿晶体振荡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所述的微机补偿晶体振荡器,与以往相比,采用了功能强大、体积小的新型芯片C8051F007 ,而且自身带有A/ D 和D/ A , 为实现小型化和高精度提供了前提条件。1.3 国内
11、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目前国外的高端微机补偿晶体振荡器通常采用SC切双C模振荡器,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和锁相环(PLL)组成的频率综合器来校正输出频率,并能自动校正晶体老化。它一般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是正常模式,在该模式下输出标称频率同时提供1Hz的同步时频信号输出;另一模式为省功耗模式,该模式下不进行温度补偿或是补偿周期很长,因而功耗很低。国内并未见微机补偿晶体振荡器实用品的报道。目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积极的从事于微机补偿晶体振荡器的研发工作。1.4 研究内容用C8051F007和18b20实现晶体振荡器在-4085的温度范围内频率按给定的误差趋近于标称频率f0技术指标:该晶振振荡频率
12、在-40至+85范围内都能够得到误差补偿; 温度采集误差为0.01 ; 其程序能够自动识别“温度试验标定阶段”及“正常运行阶段” ; “温度试验标定阶段”标定的温度点为26个。1.5 论文结构本文分六个章节来叙述:第一章绪论,介绍了课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内容。第二章叙述微机补偿晶体振荡器的硬件设计,对芯片及电路的介绍。第三章介绍补偿电压的算法和补偿原理。第四章系统软件设计,介绍了系统主要模块的软件信息及编程方法。第五章主要介绍了程序调试的环境,及各个子程序的调试过程。第六章是对整个设计的总结和提出优化措施。1.6 小结本章主要对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领
13、域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以及本论文的结构做出了简要的说明。 2 微机补偿晶体振荡器硬件系统设计2.1系统的总体设计2.1.1系统组成原理及框图本系统“微机补偿晶体振荡器”主要由温度传感电路、压控晶振电路、微处理器及外接按键4部分构成。在后面几节中将对各个部分详细介绍。系统的设计方案如下:首先对一系列补偿温度点的控制电压U和温度值进行标定。标定过程为:在-4085范围内,每5设一个温度测量点,共26个点。在每一个标定点上,通过外接按键调节振荡器的控制电压U,使其振荡频率达到标称频率f0 ,同时对该点的温度及电压值进行存储; 其次,根据得出的26个标定点进行曲线拟合,得出温度补偿曲线的“温度-电压”
14、函数。当曲线拟合结束后,系统对温度实时采集,根据曲线拟合函数即可得到需要补偿的控制电压,进而得出标称频率。系统硬件框图如图2.1所示。18B20把采集到的温度转换为数字量,该数字量经过单总线接口送入CPU;D/A转换把CPU所给的补偿电压输出至压控晶振电路;Flash存储用来储存标定值;键盘用于温度标定控制。电压通过压控晶振电路来控制晶体振荡器的频率。图2.1系统硬件框图2.1.2系统性能指标本方案中,微机补偿晶体振荡器的设计指标为:该晶振振荡频率在-40至+85范围内都能够得到误差补偿; 温度采集误差为0.01 ; 其程序能够自动识别“温度试验标定阶段”及“正常运行阶段” ; “温度试验标定
15、阶段”标定的温度点为26个。2.2压控晶振电路的设计2.2.1晶体振荡器的选择本系统中,我们采用AT切晶体振荡器,标称频率为10MHz,因为和其它切型的晶体振荡器相比,在宽温范围内,AT切晶体振荡器温度频差小,易于制作,且价格低廉。下面给出了AT 切型石英晶体谐振器的频率温度特性曲线如图2.2所示。图2.2 频率温度特性曲线2.2.2压控晶振电路概述压控晶振电路的基本功能是把直流电能转变成具有一定频率与幅度和一定稳定性的交流电能,这种转换是在石英晶体的参与下进行的。其主振电路的作用是将直流能量转换成所需振荡频率(主要取决于石英晶体谐振器)的交流能量,它是晶体振荡电路的核心。振荡电路包括主振级电
16、路、频率放大电路。频率放大电路只对晶体的工作频率放大,而对其它的杂波信号有抑制作用,并增加了负载隔离,有利于电路的稳定性,而且可以使输出的信号更加纯净。2.2.3主振电路分析在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的设计中,主振级电路的设计是个关键。因为性能良好的主振电路,才能保证整个振荡器的工作稳定。否则,无论其它部分工作得怎样好,补偿精度设计的多么高,都没有什么意义。只有在保证主振电路稳定性的基础上,对其频率温度特性进行的补偿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本设计用到的主振电路是其结构与电容三点式相似,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又称考毕兹振荡电路,图2.3为电容三点式原理图。图2.3电容三点式原理图对于三点式振荡电路,只要电路工
17、作在振荡频率上,由巴克豪生准则:“它是指交流通路中三极管的三个电级与谐振回路的三个引出端连接时,只要服从以下规律:与发射结相接的为两个同性质的电抗,而与另一个(接在集电极与基极间为异性质电抗”。可以判定,按这种规定连接的三点式振荡器电路必定满足相位起振和平衡条件。2.2.4实用电路图2.4是实际的压控晶振电路,C8051F007的管脚DAC0与电路相连。图2.4实际的压控晶振电路图中C4,C12,C13是有选择范围的,选择条件是根据设计要求而定。C4是调整变容二极管的压控范围,C12,C13的作用是调整振荡电路振荡频率微调和确保振荡振荡电路起振。我们分析电路图可以看出压控晶振电路是共集电容三点
18、式振荡电路,共基频率放大电路,简称为共集-共基电路。2.3 温度传感电路2.3.1 芯片选择本系统中的温度传感器采用DALLAS 半导体公司生产的数字化温度传感器DS18B20。这是世界上第一片支持“单线总线”接口的温度传感器DS1820 的新一代改进型产品。单线总线独特而且经济的特点,使用户可以轻松地组建传感器网络,为测量系统的构建引入全新的概念。DS18B20 数字温度计是DALLAS 公司最新的单线数字式温度传感器。新的“单线器件”体积更小、适用电压更宽,使用更经济、更灵活。现场温度直接以“单线总线”的数字方式传输,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性,适合于恶劣环境的现场温度测量,如:环境控制、工
19、业系统、消费电子产品、过程监测和控制系统、温度计或任何温度传感系统等。其分辨率的设定及用户设定的最高和最低报警温度存储在EEPROM中,掉电后依然保存。DS18B20 的性能是新一代产品中最好的,性能价格比也非常出色。继“单线总线”的早期产品DS1820 开辟了温度传感器技术的新概念后,DS18B20 和DS1822 使电压、特性及封装又有更多的选择,让我们可以构建适合自己的经济的测温系统。2.3.2 DS18B20的特性a.工作电压范围:3.0V5.5V,测量温度范围:-55+125;b.可以直接从数据线上供电(寄生电源方式);c.独特的一线接口,只需要一条口线和中央微处理机进行通信;d.6
20、4 位的ROM 中存有唯一代表该器件身份的序列号,因而能够允许多DS18B20 可以同时挂接到同一条数据线上,从而使用一个CPU 就能控制分布在一个大面积区域的多个DS18B20,占用微处理器的端口较少,可节省大量的引线和逻辑电路;e.在-10+85温度范围内能达到0.5的测量精度,在-55+125的温度范围内测量精度为2;f.程序可选温度分辨率(最小可为0.0625);g.最大转换时间为750 ms;h.用户自定义的非易失性报警温度设置;i.封装方式可选:8-pin SO,8-pin SOP 和3-pin TO-92。2.3.3 测温原理DS18B20的核心功能是其直接数字温度传感器。温度传
21、感器的分辨率是用户可配置的9,10,11,12位,其相对应的增加量为0.5,0.25,0.125和0.0625。在电源上升沿默认的协议是12位。DS18B20的上升沿是处在一个低电平的空闲状态;用来初始化温度测量和A/D转换,控制器必须发出温度转换命令44h。转换结束后,得到的数据存放在暂存器2字节的温度寄存器里,并且DS18B20返回它的空闲状态。如果DS18B20由外部电源供电(见图2.5),在转换温度命令后控制器能够发出“读时间隙”;并且DS18B20通过在温度转换过程中传送0,温度转换结束后传送1来作出响应。如果DS18B20由寄生电源供电,由于在整个温度转换过程中总线必须由一个强的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C8051F007的晶振温度补偿系统设计 毕业论文 基于 C8051F007 温度 补偿 系统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54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