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课件】第六章 直流和脉流牵引电动机的试验.doc
《【机械课件】第六章 直流和脉流牵引电动机的试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课件】第六章 直流和脉流牵引电动机的试验.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肚第六章 直流和脉流牵引电动机的试验为了使机车具有优良的牵引性能,保证牵引电动机的质量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因此,在牵引电动机制造和检修过程中,每一工序之后都要进行检查性的测量和试验。电机组装就绪准备送出成品时,还要将电机置于专用试验设备上,按照国家对该类型电机的技术要求进行严格的试验,以评定该电机的装配质量及其技术性能。本章介绍牵引电动机的试验项目,分析直流牵引电动机的试验线路,讨论直流牵引电动机的试验方法,并简要介绍脉流牵引电动机的试验线路。第一节 直流牵引电动机的试验项目铁道部部颁标准“机车电机试验方法直流电机”(TB1704-2001)中规定,牵引电动机的试验分为例行试验、型式试验和研究性
2、试验3种。一、例行试验例行试验也称为出厂试验,这是每一台电机出厂时都必须进行的试验,其目的是确定该电机制造、修理和装配的质量,检验其工作特性、部件温升、换向性能及绝缘性能等是否符合技术要求。例行试验项目的一般试验程序为:(1)电机外观检查及其外形尺寸和安装尺寸的检查;(2)绕组在实际冷态下直流电阻的测定;(3)小时定额下的温升试验;(4)速率特性曲线绘制;(5)超速试验;(6)电枢绕组匝间绝缘介电强度试验;(7)换向器跳动量检查;(8)换向试验;(9)绕组对机座及绕组相互间绝缘电阻的测定;(10)绕组对机座及绕组相互间绝缘介电强度试验;(11)其他在供需双方协议书中规定的例行试验项目。每台牵引
3、电动机的例行试验结果,必须按规定格式认真填写试验记录。二、型式试验型式试验又称为鉴定试验,按照技术标准规定,牵引电动机凡遇下列情况之一均应进行型式试验。(1)新产品试制完成时;(2)电机设计或工艺上的变更足以引起某些特性或参数发生变化时,则应进行有关的型式试验;(3)当检查试验结果与以前进行的型式试验结果发生不允许的偏差时也应进行型式试验。总之,型式试验的目的是对该类型电机作较详细深入的研究,以鉴定试验的结果与设计数据是否相符,从而对改进该项电机的结构参数、工艺等提供试验数据,每次型式试验的电机不得少于两台,而且当电机大量生产时,每隔半年或定期进行抽试。(1)型式试验的内容除了检查试验中所有试
4、验之外,还包括以下项目:(2)换向器室内空气静压力头与通风空气量关系的测定(仅适应于强迫通风的电机);(3)确定用以进行温升例行试验的小时定额电流;(4)连续或断续定额下的温升试验;(5)牵引电动机发热及冷却曲线簇的绘制;(6)特性曲线绘制;(7)最佳换向区的测定;(8)起动试验;(9)断开和接上电源试验(仅适应于直接或间接接触网供电的直流和脉流电动机);(10)湿热试验(允许按部件检查);(11)耐振强度试验(允许按部件检查);(12)重量测定(仅适应新产品试制完成时)。研究性试验是为了获得补充资料而作的有选择的特殊试验,试验项目和方法在供需双方协议书中有明确规定。以上列出了牵引电动机例行试
5、验和型式试验的项目。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必须遵守上述规定程序依次逐项进行,这是因为电机的工作特性、换向性能及绝缘性能都与温度有关,因此,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完成后,必须先做做温升试验,再做电机在热状态下的其他试验项目。另外,用于铁路干线的电力机车、内燃机车及动车上的直流和脉流牵引电动机的电压主和电流中都具有高次谐波分量,因此某些项目的试验条件则有所不同,例如:脉流牵引电动机型式试验中的速率特性测定、换向试验等既要在直流工况下进行,又要在脉流工况下进行;其温升试验和效率特性的测定必须在具有实际脉动频率和电流脉动系数的脉动电流下进行等。第二节 直流牵引电动机的试验线路直流牵引电动机的负载试验线路可以分为
6、:直接负载试验线路和反馈负载试验线路两类。对于容量较小的直流牵引电动机,可采用图6-1所示的直接负载试验线路,此时,被试电动机M拖动发电机G作为它的负载,通过调节发电机励磁电流或负载电阻R来调节被试电动机M的负载。这种直接负载试验线路的优点是在调节或计量试验参数时都非常方便,而且其线路与电动机实际运行状态相符。缺点是试验时需要消耗大量电能和增加大容量电源设备的投资。显然,对于大容量的直流牵引电动机来说,采用直接负载试验线路是很不经济的。图6-1 直接负载试验线路目前,大容量直流牵引电动机的试验已广泛采用反馈负载试验线路,其基本原理是:把两台同型号的直流牵引电动机在电和机械方面都耦合起来,使其中
7、一台被试电动机运行,而另一台电机作发电机运行,此时电动机发出的机械能拖动发电机运转,使发电机作为它的机械负载;而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又回送给电动机使用,使电动机成为它的电负载。因此,这两台同型号的电机互为能源,互为负载,在试验时所消耗的电能仅为两个电动机本身损耗之和。显然,反馈负载试验比直接负载试验经济得多,而且被试电动机容量不受限制。反馈负载试验线路有多种形式,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带有升压机的反馈试验线路,但在设备不足或条件限制的情况下,也可采用其他形式的反馈试验线路。一、带升压机的反馈试验线路带有升压机的反馈负载试验线路原理如图 6-2所示。图中M、G为同型号牵引电动机,M为被试电动机,G为陪
8、试发电机,这两台电机的同名端借助联轴器机械耦合,电方面按图6-2连接。其中,电机M与G的主极串励绕组CM与CG反向连接后串联在被试机M的电枢电路中;升压机S串联在陪试机G的电枢电路中。升压机S和线路发电机H均为他励直流发电机,分别由三相异步电动机驱动,它们的励磁绕组TS和TH均由单独的励磁可调电源供电。图 6-2 带升压机的反馈负载试验线路反馈试验时,应先起动升压机S,闭合开关S2,调节S的励磁电流,升压机S产生的感应电势ES向电机M与G的闭合回路中输送电流IB。此时,由于流过电机M与G的电枢电流大小相等,而且两台电机的磁通也大小相等,故对MG机组而言,两台电机产生的电磁转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9、,故MG机组处于静止状态,为机组的起动作好准备。然后起动线路发电机H,闭合开关S1,并调节其励磁电流,使H的输出电压UH逐步达到被试机M的额定电压,则线路电源UH向电机M和G两条支路分别输入空载电流IOM和IOG。此时,在电机M支路中的总电流为: IM=IB+IOM 而在电机G支路中的总电流为: IG=IM-IOG被试机M支路电流IM的增加,使电磁转矩增大;陪试机G支路电流减小,电磁转矩减小,当被试机电磁转矩超过陪试机电磁转矩与两台电机空载转矩之和时,机组开始按规定方向起动。在机组起动的同时,应及时调节升压机S的励磁电流,并使起产生的感应电势ES与陪试机EG同向,且ES+EGUH。按照图6-2
10、中所示的电流方向及电势极性,IG的方向与EG的方向相同,则陪试机G作发电机运行;而IM的方向与EM方向相反,被试机M作电动机运行。被试电动机M的负载电流IM主要取决于陪试机G的负载电流IG,IG的大小为: (6-1)式中 RaS升压机S的电枢绕组和换向绕组的电阻;RaG陪试机G的电枢、换向极及补偿绕组电阻。 由此可见,升压机S在反馈试验线路中的作用是使陪试机G作发电机运行,同时也可用来调节被试机M的负载电流。因此,在试验过程中,过份降低升压机的励增电流是不允许的,因为升压机励磁电流过低时,可能使ES+EFUH,这时电机M与G均为处于空载状态下的串励电动机,机组有飞速的危险。 为此,试验中应特别
11、注意以下几点:(1)机组起动时,应严格按规定顺序操作,即先起动升压机,合上开关S2;后起线路发电机,合上开关S1;试验完成后,应先断开开关S1,后断开开关S2。(2)机组起动的同时,应及时调节升压机励磁电流,使之不能太小,以保证被试电动机M有一定的负载。(3)对于串励直流牵引电动机,升压机应有一定的保护装置,以避免在升压机失压时,造成机组飞速。采用此线路进行反馈试验时,被试电机的各种损耗可以直接由升压机和线路发电机的输出功率来分别确定,因此能很方便地确定被试电机的效率。电机M与G的铁耗及机械损耗由线路发电机供给。因为当断开线路电源UH,仅由升压机的S供电时,机组是无法起动的;只有同时接通线路电
12、源UH后,才能使机组转动起来。因此,两台电机在转动后才产生的铁耗及机械损耗必须由线路电源供给,为此被试电机M的铁耗及机械损耗可确定为线路发电机输出功率PH的一半。电机M与G的铜耗则由升压发电机供给。因为试验线路只有线路电源供电时,电机M、G都处于空载状态(注:试验中绝不允许),只有铁耗和机械损耗,当升压电源同时供电时,M、G才有一定的负载。因此,两台电机在负载后产生的铜耗由升压电源供给,为此被试电机M的铜耗可确定为升压发电机输出功率PS的一半。总上所述,带有升压机的反馈试验线路具有以下优点:(1)被试电动机的工况调节非常简单。改变升压机的励磁电流,就能平滑地调节被试机的负载电流;改变线路发电机
13、的励磁电流,就能调节被试机的端电压。(2)试验所消耗的能量仅为直接负载试验所消耗能量的20%左右。(3)被试电动机的各种损耗可直接由升压机和线路发电机的输出功率来确定。(4)在试验线路中装上转换开关,可使被试机和陪试机互换,两台同型号电机都能在电动机状态下试验,不必在试验台上移动,方便操作。这种反馈试验线路的缺点是,需要大容量的直流发电机组,如果加上其他辅助电机及励磁机组、控制电源等,所需要旋转机组的数量将更庞大,这些数量众多的交、直流旋转电机不仅给设备投资、试验耗电量以及维修等增加了费用,而且整个实验台都将被噪音所充斥,这不但不利于试验,而且污染环境,损害劳动着。基于上述原因,近来一些厂、段
14、已采用了由晶闸管供电装置代替一些直流发电机的反馈试验线路。二、采用晶闸管供电装置的反馈试验线路图6-3 采用晶闸管供电装置的反馈线路图6-3所示为采用晶闸管供电系统的反馈线路方框图,在这一系统中,晶闸管供电装置取代线路发电机和升压机,图中SCR1作为线路电源U1,SCR2则作为升压电源。在这个系统中,线路机组SCR1采用了电压负反馈以使电机在试验时保持某一恒定的电机端电压,为了防止电机直接起动时过大的冲击电流,在系统中引入了电流截止负反馈,因此SCR1供电装置是一个闭环自动调节系统;对于升压机组SCR2装置则只要求改变起端电压以调节负载,无其他特殊要求,为使线路简化,采用开环控制。采用晶闸管供
15、电装置的反馈试验线路优点很多,但起过载能力差,即使是瞬时过电压或过电流,都是可能损坏元件,因此必须采用硒堆和阻容吸收装置进行过电压保护,采用快速熔断器及自动开关作短路保护等,这些都增加了试验线路的复杂性。三、陪试机他励的反馈试验线路图6-4 陪试机他励的反馈试验线路由于条件的限制而难以得到直流高压线路电源时,可采用陪试机他励的试验方法,其试验线路如图6-4所示。图中:M、G为同型号的两台直流牵引电动机,M为被试电动机,陪试发电机G的主极绕组CG改接成他励,有单独的励磁机LG供电,主回路中只串联了一个升压机S。试验时只要调节升压机S和励磁机LG的电压,就可以广泛地调节被试电动机的负载。但是,他励
16、法试验线路如不采取适当措施,电机试验中的调节将十分困难,试验中单独调节升压电源电压或励磁机电压,都会引起被试电动机电压和电流的变化,给电机工作点(电压、电流、转速)的确造成困难。为了改善对被试电动机的调节,该线路中的升压电源必须是具有电压(速度)、电流双闭环调节系统的晶闸管整流电源,以确保在调节升压机电势ES时,使被试机电压改变,而负载电流不变;调节励磁机电势EL时,改变被试机负载电流,而电机电压基本保持稳定。采用这种试验线路时,除了陪试机G的主极绕组铜耗由励磁机LG供给外,两台电机的其余铜耗及全部铁耗、机械损耗均由升压电源供给。由于这两台电机的励磁电流不同,其铁耗与附加损耗也各不相等,因此在
17、求取被试电机的效率时将十分复杂和困难。但由于线路中省去了直流高压电源,使试验线路变得较为简单,因此在不需要精确测定电机效率或仅作为一般性例行试验的情况下,采用这种线路还是简单可行的。目前,在部分有牵引电动机检修能力,需要进行牵引电动机负载试验的厂、段,他励法试验台已陆续投入使用。第三节 直流牵引电动机的试验方法(*)直流牵引电动机的试验是根据铁道部部颁标准“机车电机试验方法直流电机”(TB1704-2001)以及各型牵引电动机试验大纲规定的方法进行。以下按直流牵引电动机例行试验规定的程序,简要介绍其主要项目的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一、试验前的准备1一般性检查一般性检查的目的是检查电机的装配质量,
18、其主要内容包括:外观尺寸检查;各零件连接强度检查;磁极极性与磁极线圈电压降测量;刷架装置检查及换向器工作表面状态检查等。2绕组在实际冷态下绝缘电阻的测定如果绕组表面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之差不大于4K时,即可认为电机处于冷态。绕组绝缘电阻采用1000V兆欧表测量,测量时,兆欧表手柄应匀速转动(一般控制在90-150r/min),并在指针稳定后读数。测量结束,绕组应对地放电。各绕组对机座及各绕组相互间的绝缘电阻应分别测量,测量结果应不低于按下式确定的数值: (6-2)式中 R电机绕组的绝缘电阻;UN电机的额定电压(V);PN电机的额定功率(kW)。3绕组在实际冷态下直流电阻的测定为了用电阻法测定电机
19、在热态下各绕组的温升,在试验前应先测得绕组的冷态直流电阻及周围冷却空气温度,以便在温升试验后算出电机各绕组的温升。测量绕组直流电阻时,电枢应静止不动,用电压表、电流表法进行测量。用电压表、电流表法测量组直流电阻时,应采用稳定的直流电源,被测绕组应与可变电阻器及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要直接接在被测绕组的出线端上进行测量,如图6-5所示。测量电流通常为被测绕组额定电流的10%以下,通电测量时,电流表、电压表读数要同时尽快读出。改变电流值测量3次,取3次测量求得的电阻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若某次测量求得的电阻值与平均值之差大于2%时,则应重新测量。图6-5 用伏安法测量直流电阻对于牵引电动机的主极
20、绕组、换向极绕组和补偿绕组的电阻,采用电压表、电流表法在被测绕组出线端进行测量。而测量电枢绕组电阻时,应将毫伏表通过金属棒接到预先做有标志的两片换向片上进行测量。如果电刷不提起,毫伏表应接在位于相邻两组电刷中心线下的换向片上。由于电枢绕组的直流电阻较小,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度,电机制造厂在试验时,通常用双臂电桥来测量电枢绕组直流电阻。4空转检查在试验前电机通电空转的目的是为了初步检查电机各部件的装配质量及轴承运转情况,通过空转可以研磨电刷,使电刷接触面更为理想。空转检查时,电机应放置平稳,在低电压、空载、不强迫通风的条件下进速过程行。转速应逐渐上升,在升速过程中注意监视电机的状态,最终使电机在额
21、定转速或最大转速下运行30min。要求电机各部件(电枢、轴承、电刷、磁极、机座)应无异常振动及噪音;轴承、换向器及电刷应无过热现象;电刷与换向器的接触面积应不小于80%。对于需在两个转向运行的牵引电动机,在应正、反两个转向各运行30min。5电机的电刷中性线测定。电刷安装位置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电机的换向质量,因而电机试验前要通过试验使实际的电刷位置与理想的电刷位置之间的差异越小越好。在电刷与换向器接触良好(电刷接触面积达80%以上)的状态下,测定电刷中性线的方法有:感应法、正反转发电机法和正反转电动机法3种。用感应法测定电刷的中性线位置时,电机不必转动,不仅测试方法简便,而且准确性也较高,是目
22、前最常用的一种方法。用感应法测定电刷中性线的方法是:使被试电机的电枢静止不动,在相邻的两组电刷上接上小量程的双向直流毫伏表(或微安表),主极绕组采用他励,通以5%-10%的额定励磁电流,如图6-6所示。借助开关S,交替接通和断开励磁回路时,如果电刷位置偏离电刷中性线,则毫伏表的指针将出现摆动。调整刷架位置,重新进行测量,直到开关接通或断开励磁回路时,毫伏表指针停止摆动或摆动所显示的毫伏数最小(例如小于5mV),此时的电刷位置可以认为是在较理想的电刷中性线上。为确定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可以稍微转动电枢,在不同位置上作几次测量。图6-6 感应法测定电刷中性线6机组的安装及测量仪器的选择将经过上述检查
23、和测试合格的两台牵引电动机吊入试验台位。通过联轴器耦接的两台电机水平、成直线地固定在试验台上,以免试验过程中电机发生振动、跳跃或移动。两台电机按反馈试验线路图连接成试验电路,并接入所需的测量仪表,电气测量仪表精度应不低于0.5级;分流器为0.2级;其他测量仪器为1级,仪表量程应使待测数值在其20%-95%范围内。试验台上应有标准风筒,向两台电机同时供给的需的冷却风量。在完成试验台的安装与调试工作后,方可开始进行电机的小时温升试验。二、小时定额下的温升试验温升试验的目的是检查被试牵引电动机的电枢绕组、定子绕组(主极绕组、换向极绕组及补偿绕组)、换向器和轴承的发热情况。由于这些间件所处位置不同,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课件 【机械课件】第六章 直流和脉流牵引电动机的试验 机械 课件 第六 直流 牵引 电动机 试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54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