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培训教材.ppt
《艾滋病培训教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滋病培训教材.ppt(1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培训教材,河北省性病艾滋病预防监测中心 2004年,艾滋病-提纲,定义、发现和命名 HIV/AIDS流行简况HIV/AIDS的传染源HIV传播途径影响HIV/AIDS流行的因素病原特点HIV/AID临床过程HIV/AIDS实验室检查诊断依据AIDS/HIV治疗,定义、发现和命名,定义: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2、。通过性接触、血液途径和母-婴传播而感染。发现::AIDS于1981年在美国被发现,首见于男同性恋者。1983年法国 Montanier博士分离到该病病毒。命名:这种病毒曾称为淋巴腺病相关病毒(LAV)、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型(HLTV-)等。1986年7月国际AIDS病会议上命名为HIV。1986年法国又发现另一型HIV,称其为HIV-2。此前的一型,称为HIV-1,全球HIV/AIDS简况-1,1981年2004年,全球累计HIV/AIDS约6000万,尚存活的HIV感染者有3800万人。全球因艾滋病死亡累计人数2180万。2004年6月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发表的2004年全球艾滋病报告
3、中称2003年共有约500万人感染了HIV,有近300万人死于AIDS。当前,全球平均每天新增HIV感染者17000人。当今,平均每分钟有5人死于AIDS。,艾滋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目前依然是艾滋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感染人数稳定在2500万。南非仍是世界上HIV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达到了530万。部分高感染率国家的全民感染率仍保持在30%以上。例如,博茨瓦纳成人感染率40,津巴布韦33,高发病地区的平均期望寿命减少 15岁。,亚洲是全球艾滋病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亚洲是全球艾滋病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到2003年年底,共有740万HIV感染者亚洲在2003年新增病例数超过1
4、10万。印度紧随南非之后,感染人数位居全球第二,达到 510万。有关专家估计印度将在2006年前后超过南非,成为感染者人口最多的国家。由于人口众多,经济落后,亚洲防治艾滋病的前景不容乐观。,东欧和美国,东欧由于注射式吸毒人群的大幅增加导致艾滋病发病率增长了1/4。在美国,2003年累计约95万人携带HIV病毒,而在2001年为90万。一半以上的新感染者发生在非洲裔美国人中间。,部分国家HIV流行率和传播途径(到2000年)国家 估计感染者 流行率 性途径 静脉嗜毒 人口数(千)柬埔寨 170000 2.7+10,515 缅甸 510000 2.0+46,765 泰国 670000 1.8+59
5、,159 印度 3900000 0.7+960,178 新几内亚 15000 0.6+4,500 尼泊尔 54000 0.5+22,592 马来西亚 42000 0.4+21,018 越南 122000 0.3+76,548 新加坡 3900 0.2 3,439 巴基斯坦 73000 0.1+143,831 印度尼西亚 100000 6百万,我国HIV/AIDS流行形势和特点,中国HIV/AIDS流行形势-1,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传入的艾滋病病人。1985-2003年年底,全国检测发现并报告HIV感染者累计62159例。1985-2003年年底,累计AIDS病例8742例,累计死亡2359例
6、(其中AIDS死亡2152例)。2003年全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检测各类人群11911362人次,报告HIV感染者21691例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3.6%2003年报告AIDS病人6120例,报告死亡1147例,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33.4%,中国HIV/AIDS流行形势-2,从1985年到现在,我国HIV传播经历了传入期(19851990)、扩散期(19911994)、快速增长期(1995年至今)。国内外专家估计,目前实有存活的感染者84万,其中AIDS 8万。我国的HIV/AIDS,在亚洲位居第二位,全球第14位。估计到2010年我国实有感染者数可能达1501000万。中国艾滋病防
7、治中长期规划提出,2010年艾滋病感染者要控制在150万。,1985-2003年全国HIV感染者历年报告分布,中国累积报告的HIV感染者按年龄分布图1985 2003,中国累积报告的HIV感染者按性别分布图1985-2003年,2003年全国累计报告HIV感染者按传播途径分布,中 国 艾 滋 病 流 行 特点-1流行加速,疫情快速增长,自1985年我国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的流行呈快速上升趋势,中 国 艾 滋 病 流 行 特点-2全国分布,地区流行强度差别大,艾滋病疫情地域分布不均,呈聚集性分布,注射毒品的人群:广西,云南,广东,新疆、四川五省2003年报告的HIV感染者共8 780例
8、,占2003年报告总数的40.4%既往有偿献血员人群:河南、安徽、湖北等中部地区HIV感染者为发现的既往有偿献血员人群为主。河南省今年对本省艾滋病进行多次专题流调,在报告的8738例HIV感染者中有7862为既往有偿献血员。河南省今年报告HIV感染者占全国全年报告总人数的40%,中 国 艾 滋 病 流 行 特点-3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大多分布在农村,城市 30,农村70,感染者城乡分布,感染者年龄分布,20-39岁 82,40岁以上 11,20岁以下 7,中 国 艾 滋 病 流 行 特点-4,局部地区面临艾滋病发病、死亡高峰,2001年前后艾滋病发病和死亡比较(病例报告),76,24,72,2
9、8,1998-2000,2001-2003,中 国 艾 滋 病 流 行 特点-5,疫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 主要依据是:监测哨点结果显示卖淫妇女平均艾滋病感染率不断上升1995-2000年哨点监测全国卖淫妇女平均艾滋病感染率,感染率,中 国 艾 滋 病 流 行 特点-6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广泛存在,全国历年报告感染者中母婴传播的比例(1998-2003年),百分比,中 国 艾 滋 病 流 行 特点-7母婴传播的比例逐年增加,部分地区婚检人群发现较高的感染率 2002年,在云南孕产妇哨点326人的检测,发现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达到1.2。,HIV/AID流行病概述,HIV/AIDS的传染源
10、,传染源意义-取决于排毒数量、传染源人数、隐蔽性、接触机会。传染源种类-*HIV感染者的传染源意义大*窗口期时 抗-HIV(-),病毒基因(+),P24抗原(+),病 毒分离(+)*潜伏期时 抗-HIV(+),病毒基因(+),P24抗原(-),病 毒分离(+-)*AIDS病人,相对于感染者的流行病学意义较小 抗-HIV(+),病毒基因(+),P24抗原(+),病毒分离(+),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1,病毒在机体中的分布和排出:血液 组织器官;精液 阴道分泌物 乳汁 唾液 泪液传播途径:*性传播:性接触人群 性接触方式 性病与艾滋病感染相关。男传女多于女传男(1/100和1/200),有性病者比
11、无性病者感染HIV机率高218.5倍*男男性接触传播机率高于异性性接触*女女性接触传播有报道,机率低*异性肛交比生殖器交危险度大,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2,*血液传播:血液污染(输血感染机率95%)注射器污染(扎毒感染机率45%)刺破皮肤黏膜的侵入性操作(机率0.3%)组织器官移植或人工受精也可传染。*母-婴传播:胎内 产程 母乳(综合感染机率有抗病毒治疗时10%30%,无治疗30%50%),为静脉注射毒品,暗中购买,不致传播HIV的途径或方式,日常工作:电话、办公用品、门把手等日常生活:共餐、被褥、洗浴用具、拥抱、握 手、便具、气溶胶、以及其他一般 生活接触体育活动:体育锻炼、共同游泳等吸血
12、昆虫:HIV感染阈值低、在昆虫体内不繁 殖、在昆虫的喙上存活时间短,影响HIV/AIDS流行的因素,个人因素:性观念-婚前 婚外 多性伴 吸毒恶习生活水平:影响文化水平和生活稳定 饱暖思淫欲人口流动:感染机会增加生产就业: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法律约束:约束行为,镇慑非法政府重视与多部门预防控制国家财力支持,病原概述,病原特点,形态与结构:HIV呈 球形,100140nm,RNA型逆转录病毒;HIV-1主要抗原-gp160(gp120和gp41)、P24 等;HIV-2关键抗原为gp36。病毒与疾病关系:HIV的gp120同机体的靶细胞的CD4-受体结合-侵入靶细胞-病毒复制-寄存和致病*HIV的
13、嗜细胞特性-T4细胞;T4细胞破坏导致免疫功能减低;侵犯神经细胞。*HIV的长期寄生性-长潜伏期。*HIV抗原的变异性-碱基配对发生错误,导致基因指导 合成抗原的变异,产生的抗体不能中和变异了的HIV,意味抗体阳性机体依然带HIV。,电镜下的HIV,HIV-1结构模式图,HIV复制,HIV-1血清亚型、抵抗力,血清亚型:根据gag和env区基因的序列,HIV-1分为三个群和若干亚型,即M群、O群和N群。根据env区基因的序列又将M群分成A、B、C、D、E、F、G、H、I、J十个亚型。O群分为O1、O2、O3;N群内有N亚型。HIV-2,现已知至少有A、B、C、D、E和F6个亚型。我国流行的HI
14、V-1中,以B、C亚型为主。抵抗力-低于乙肝病毒。5630分钟、100立即灭活;乙醚、丙酮、2%次氯酸钠、10%漂白粉液、2%戊二醛及4%的福马林等能迅速灭活。对乙醇和紫外光不敏感。,HIV/AIDS临床概述,HIV/AID临床过程,病毒侵入血液 皮肤黏膜破损窗口期从病毒侵入到检测证实感染所需的时间,检测抗体的方法阳转需2周到6个月,通常212周。潜伏期病毒侵入到出现临床症状的时间。6个月到10年以上,一般5到8年。疾病期出现临床症状到疾病全愈或死亡的时间,2年左右。疾病基本特征:持续发热 淋巴结肿大(腹股沟处除外)腹泻 消瘦合并症:机会性感染 非机会性感染 肿瘤 神经系统症状,HIV感染/A
15、IDS分类(美国CDC)-A,病期分组 特 征 组 急性感染阶段-一过性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 症,HIV抗体(-)组 无症状感染阶段-HIV抗体(+)组 进入AIDS早期。持续性淋巴腺病-持续性全身性 淋巴结肿大,腹股沟部位以外,3个以上,直径1Cm,持续3个月以上无其它原因。组 AIDS早期和病期。*A亚型:非特异性全身症状-持续(1个月以上)性发 热、腹泻、体重减轻10%以上而无其它原因*B亚型:神经系统症状-痴呆、脊髓病、末稍神经 病,HIV感染/AIDS分类(美国CDC)-B,*C亚型:继发感染*C1 特定的继发感染性疾病-卡氏肺囊虫肺炎、慢性 隐孢子虫病、弓形体病、类圆线虫病、念珠菌
16、病、隐球菌病、组织胞浆菌病、鸟结核分支杆菌病、巨细胞病毒感染、慢性播散性疱疹病毒感染及进 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C2 其它继发感染性疾病-口腔毛状粘膜白斑病、带 状疱疹、复发性沙门氏菌血症、奴卡氏菌病、结 核及口腔念珠菌病*D亚型:继发肿瘤-主要有卡波济(Kaposi)肉瘤、非柯 杰金淋巴瘤、脑原发性淋巴瘤*E亚型:其它并发症-不属于上述亚型的并发症,如慢性 淋巴性间质肺炎、全身疾病但不限于A亚型者、除 外C亚型的继发感染者、除外D亚型的肿瘤者,临床基本特征的进一步说明-1,感染的急性期:在感染后16周发生。发热、多汗、肌痛、消化道症状、无渗出性咽炎,可有头痛、怕光、脑膜刺激征。淋巴结肿、皮疹、
17、偶见肝脾肿。淋巴细胞总数先下降后升高、血沉快、外周血见异形淋巴细胞、p24抗原(+)。无症状感染期:急性期症状持续约2周消失。HIV抗体陆续阳转,临床同健康人一样。部分感染者继续淋巴结肿大。AIDS早期:出现AIDS相关综合征,相当于 CDC分类中的组和组的A、B亚型临床表现和出现所指疾病的特征,以及血小板减少性紫斑,血小板多10万/mm3。,临床基本特征的进一步说明-2,AIDS疾病期(晚期):相当于CDC分类中的组C、E亚型所指感染及疾病的相应特征。*关于发热-一般为低、中热,波状热或稽留热型。*关于腹泻-一般为溏便,35次/日。*关于淋巴结肿大-腹股沟以外,如在颈上、耳后、锁骨上、腋下、
18、滑车等部位发现,多为对称性,无粘连、无明显压痛、无化脓。*关于合并感染-在CDC分类中所列病毒、细菌、原虫等感染,大多是机会性感染,也经常合并非机会感染。各种感染有反复发生、渐次加重和多种感染同时发生的特点。,消瘦无力,已不能自己起床,肺囊虫孢子,小儿AIDS的特殊表现,生长、发育异常神经系统损害多为HIV直接引起的脑病慢性腹泻多肺部感染多是死因卡波济(Kaposi)肉瘤少见检验证实新生儿的HIV感染或AIDS,不可仅依据抗-HIV阳性,HIV/AIDS实验室工作,HIV/AIDS实验室检查-1,1.抗-HIV初筛试验和确证实验:*试剂选择-初筛试剂应敏感、经济、用仪器简单;-试剂标准-HIV
19、-1和2试剂,注册,批批检,防伪;-确证实验-确证试验应能检测HIV-2抗体。HIV-1的关键条带为 gp160 gp120 gp41 p24;HIV-2为有gp36。*报告的规定-检前咨询,保密,初筛阴性可报告,阳性或可疑阳性的必须做确证实验,慎重通知给本人或其家属。,HIV/AIDS实验室检查-2,2.方法:初查用-ELISA、斑点实验、PA、免疫荧光试验。确证用-免疫印迹(WB)。3.免疫功能指标:CD4计数(正常值400/mm3,CD4/CD82)。4.AIDS相关疾病的临床和针对性试验室方法。,HIV感染检测初查实验方法及原理-1,间接凝集实验:载体吸附或包被抗原,遇到抗体时借助抗原
20、和抗体的结合使载体桥联,表现为凝集。间接免疫荧光实验(IFAT):HIV抗体同细胞片中的HIV抗原结合,荧光素标记的抗人抗体同抗体结合,在适当波长的光能激发下产生荧光。,HIV感染检测初查实验方法及原理-2,酶连免疫吸附实验:*间接法-HIV抗体同包被在塑板上的HIV抗原结合,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人抗体同抗体结合,在底物作用下使酶显色。发生显色反应为阳性。*双抗原夹心法-HIV抗原包被塑板,同时加入血清和酶标记HIV抗原,如血清中有特异抗体,包被抗原-抗体-酶标抗原结合,酶与底物作用显色,证明抗体存在。胶体金或胶体硒法人工多酞抗原附于载体,血清中抗体同其结合,加胶体金或胶体硒同蛋白A的结合物,蛋
21、白A同抗体结合而出现显色反应。,间接ELISA原理,双抗原夹心法ELISA实验原理,HIV抗体检测结果的意义,HIV抗体阳性必须以WB的结果为准阳性证实感染 AIDS患者 有传染性阴性否定感染 窗口期 实验有误可疑阳性抗体量低 血清污染或实验质量问题 数月后依然可疑阳性可能是免疫迟钝或其他感染的交叉反应注意:临床对检测对象要咨询,检测HIV感染要掌握“知情同意”的原则和选择合适的时间,要正确解释检测结果。,诊断与治疗,诊断依据,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验。诊断标准:*确证的无症状感染者-HIV抗体阳性*确诊AIDS-HIV抗体阳性者加下列任何一项者:近36个月体重减10%以上且持续发
22、热1个月以上 近36个月体重减10%以上,且持续腹泻1个月上 卡氏肺囊虫肺炎 卡波济(Kaposi)肉瘤 明显的霉菌或其它条件致病菌感染 实验确诊AIDS-HIV抗体阳性,有上述近似表现,并有CD4计数下降及CD4/CD81或全身淋巴结肿大或出现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的症状和体征。,AIDS/HIV治疗,抗HIV药物:*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叠氮胸苷(齐多夫定,AZT或ZDV)、双脱氧肌苷(地丹诺辛,ddI)或双脱氧胞苷(扎西他滨,ddC)、司他夫定(D4T)、拉米夫定(3TC)*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奈韦拉平(Nevirapine)、Dlavirdine、洛韦安(Loviride)*
23、蛋白酶抑制剂:沙奎那韦(SAQ)、英地那韦(IDV)、Ritonavir、Nelfinavir促进免疫功能*-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IL-)关于“鸡尾酒疗法”治疗条件性感染和非条件性感染。治疗肿瘤。,抗HIV药物,类别 简称 通用名 注册名 中文名称NRTI ZDV(AZT)Zidovudine Retrovir 立妥威 齐多夫定 ddI Didanosine Videx 惠妥滋 双脱氧肌苷 地丹诺辛 ddC Zalcitadine HIVID 扎西他滨 双脱氧胞苷 d4T Stavudine Zerit 赛瑞特 司他夫定 3TC Lamivudine Epivir 益平维 拉米夫定
24、 ABC Abacavir Ziagen 赛进 AZT+3TC Combivir Combivir 双汰芝 AZT+3TC+ABC Trizivir Trizivir 三协维NNRTI NVP Nevirapine Viramune 维乐命 奈韦拉平 DLV Delavirdine Rescriptor 苔拉韦定 EFV Efavirenz Stocrin 施多宁 埃弗维伦兹PI SQV Saquinavir Fortovas 沙奎那维 Invirase 沙奎那维 IDV Indinavir Crixivan 佳息患 英(茚)地那韦 RTV Ritonavir Norvir 里托那韦 NFV
25、Neifinavir Viracept 奈菲那韦 APV Amprenavir Agenarase 埃匹那韦 LPV Lopinavir+Ritonavir Kaletra 以上各种药物各有其特点和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使用中应详细阅读有关资料。,抗病毒药物治疗的对象选择,经艾滋病抗体确认实验证实的、年龄1865岁的男女性感染者,可参照下表入选病例筛查标准来筛选治疗对象(见下表),抗病毒药物治疗投药方案,依据可获得的药物资源,参照下列用药方案第一种方案:AZT(齐多夫定胶囊)+ddI(去羟基苷散剂)+NVP(奈韦拉平片)或施多宁第二种方案:d4T(司他夫定胶囊)+ddI(去羟基苷散剂)+NVP(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艾滋病 培训教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54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