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气动技术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与展望本科毕业论文.doc
《液压与气动技术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与展望本科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压与气动技术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与展望本科毕业论文.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校代码:10206学生学号:151104212 白城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液压与气动技术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与展望Application and Prospect of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technology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液压与气动技术在工程机械上显得日益臻熟。液压与气动技术突破了传统,采用了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摩擦磨损技术、可靠性技术及新工艺和新材料,提高了液压与气动系统和元件的质量和水平,涌现了新的结构和产品。液压与气动技术上的成熟使得其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其具有的一
2、系列的其它技术所不具备的优点奠定了其在工程机械上的地位。液压与气动技术是在世界工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的,世界工业的发展为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土壤,液压与气动技术逐渐的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通过调查后发现,液压与气动技术在未来不可能有太大的技术层面的突破,其主要的发展趋势将主要集中在减少能耗、主动维护和机电一体化能几个方面。但是仍然可以确定的是液压与气动技术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关键词:液压与气动;机械工程:新技术;机电一体化 Abstract With z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techno
3、logy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ppear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Hydraulic and pneumatic breaks through the tradition and adopt the automatic control technology,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the friction ,wear reliability technology,new techenology and new material that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the
4、hydraulic and pneumatic system and components and level. The mature of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technology makes it is very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engineering machine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s industrial technology,hydraulic and pneumatic techenology also is constantly improving.Thr
5、ough the survey,we can find that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technology in the future there will not be too much of a technical breakthrough.the main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active maintenance will focus on 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lectrical integration of several aspects.But what is certain
6、 is still the application of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technology in engineering machineru will be more and more widely. Keywords Hydraulic and pneumatic;Mechanical engineering;the new technology;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tegration目录摘要2Abstract3第一章 概述51.1 液压与气动简介51.2 液压与气动的发展历史51.2.1 我国目前的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基本
7、状况71.2.2我国液压与气动的发展阻力81.2.3未来的发展趋势8第二章 液压与气动技术102.1 液压传动系统102.1.1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102.1.2液压传动的组成112.1.3组成122.1.4液压传动的优点122.1.5液压传动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132.2气压传动系统142.1.1概念142.1.2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142.1.3气压传动的系统组成142.1.4气压传动的分类152.1.5气压传动的利弊162.1.6气压传动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17结论17致谢18参考文献18第一章 概述1.1 液压与气动简介液体静压力传动原理是在17世纪时提出来的一项技术原理。这项技术是一项新兴的
8、技术,不但在农业生产中广为应用,甚至在工业上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发展重工业能力的重要标志。液压传动技术在很多领域都有所应用,应为其具有的独特能力。在一般的行业当中,液压传动技术主要是应用在机械上。例如动力机械当中的工程类、建筑类、汽车类、农业类等;应用于钢厂炼钢的用来冶炼金属的机器、上下运送货物的电梯等;还有战斗时用来操纵战斗机器的火控系统、船舶等用来减少摇摆的装置、飞机用来训练的模拟器、飞机起落架的液压器和陀螺仪装置等;船舶用来起重的吊车、开关门仓时的吊机等;火力或者水力发电机厂用来调速的的装置等。气压的应用虽说不如液压普遍,但是在好多领域气压的应用却比液压来的多。气压技术作为工业发展的基本组
9、成部分,在食品制造、包装、纸质印刷业、棉业纺织、橡胶制造、车辆制造、钢铁冶炼、电子技术、机械工程等诸多方向都有应用。不仅如此,气压传动技术在很多尖端领域也占有一席之地,比如航空航天领域和我国的核电行业能方面均体现了不俗的能力。1.2 液压与气动的发展历史 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诞生在英国,当时的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不仅带动了工业的发展,而且发明了很多有用的技术。世界上的第一个以液压机为代表的水压机就是在英国诞生的,水压机的诞生标志着液压技术的兴起,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起点,但是水压机有其不足之处,其介质水正是最大的弊端,于是在很多年后,把液压机的水介质改为了油介质,因为油介质能够把液压系统的优点
10、发挥到极致,应为在很多技术层面上,水是不能满足液压系统工作的,这些都需要液压油来完成。在二十世纪20年代左右的时间里液压传动技术才得到了发展,而液压元件的工业化生产阶段则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二十年间里,其中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维克斯发明了一种液压泵,这种液压泵叫做压力平衡式液压泵,这种液压泵为近代工业在液压传动奠定了基础。和液压传动不可相离的的技术之一便是能量波的传递,这项理论技术为两者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石,使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进步。美国在反对纳粹的战争当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主要表现在美国的军工基础上。美国的军工基础有很多机床就是采用了液压传动技术,可见液压传动基础打赢了战争,同
11、时战争也发展了液压传动技术。相对美国的液压传动技术的快速发展,日本的液压传动技术则显得苍白许多,比较先发展的美欧等国家晚了将近二十多年。虽然日本的起步晚,但是日本对工业的敏锐嗅觉还是帮助日本的液压传动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日本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成立了“液压工业会”更加使得日本的液压技术如虎添翼,在未来的多年时间内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气压传动同液压传动一样有着一样的命运,它们同是在十八世纪产业革命的开始就参加到了工业生产当中去的。其中最为简单的气压技术在工业中的例子就是开矿用的机器风钻,火车刹车装置气刹等。但是其正真的应用于工业行业的时间比较近,是发生在最近几年的时间内的。因为其廉价的成本,
12、所以国内外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左右发最为迅速,更加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情是液压传动元件的发展速度甚至已经超过了液压元件,气压技术跟是脱离液压技术的成为了独立的技术。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并没有新的技术突破,仍然是集中在几个技术的更新发展阶段。例如提高其元件的寿命,降低其工作噪音,提高其工作效率,提高元件的转速等等几个方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它们跟微电子技术的契合,和机电一体化等使得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在未来的行业中大显神威,使得其更加能够被准确的控制。 在最近的几年时间内,液压与气动技术在冶金自动生产线,数控加工中心,工程机械等重工业和航空航天,微电子技术,原子能等新兴技术领域的应用使其得到了更加广阔
13、的发展。把液压与气动技术推向了有一个高峰,主要来说其工作领域在工程机械和冶金机械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1)冶金机械冶金机械的改造和发展为液压和气压传动的元件密封提供了很大的市场空间。冶金行业对液压与气压传动的使用率较高,主要表现在矿山设备中使用的大量柱塞泵,油缸,比例阀,伺服阀,液压系统总成及气动元件。(2)机床我国机床需要液压系统,而液压系统则是更加广泛应用于与机床工价的夹紧,工作台的移动等场合。随着技术的进步,我国对数控机床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液压与气动技术在我的发展较为缓慢。建国初期自己没有成熟的技术,只能依靠外来的技术支持,发展受到了很大的肘制,大部分都得依靠模仿苏联的机器液压技术起步
14、。技术上的真空导致了产量和质量上的落后,所以当时中国的液压元件大多是自产自用,并没有到达出口的标准。我国是农业大国,当时为了实现我国工业大国的梦想,全国掀起了技术学习的热潮,于是逐渐的我国的液压元件有农用机械延伸到工业机械当中去,使得液压得到了专业化的生产,成为了一个较为独立的生产体系。我国的液压元件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是在六十年到七十年代时期,以第二汽车制造厂为代表,在生产机械化的大的浪潮下,我国的液压元件的到了迅速发展,同时我国的中小型企业也成为液压元件的专业制造厂。我国的液压与气动元件的高产值曾经一度达到二十万件:我国的液压与气动的初步产业链的形成的代表是其在农业和工业上的成就,不仅年产量上
15、有所突破,而且专业厂的数量也接近了较高的水准;从七十年代开始,我国逐渐走向有着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之路,逐渐的脱离了那个只会仿制苏联产品的时代,产品的液压能力逐步增高,电液伺服阀及其系统的问世,是我国的液压技术在工程机械上进一步得到了发展。 我国的气压技术发展比液压技术的发展较为缓慢,建厂也比较晚,建立专业性质的气压元件是在六十年代左右,其市场化起步也较慢。初期,气压厂生产的主要元件使用的密封元件的材质主要有石墨密封圈,机械密封,和橡胶密封等较为落后的密封方式;之后我国生产的普通的石棉密封产品,油封技术和普通o型圈技术才成为了我国气压技术产品的真正起步。1.2.1 我国目前的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基本
16、状况在多年的发展之后,我国的液压与气动技术在某些行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我国的液压与气动的密封件行业,油压行业等,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不可否认的是,它们已经逐渐的形成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有一定技术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领军行业。经过一定的数据上的调查和研究我国的液压与启动技术相关的生产厂家已经遍地开花,其中多种经营形式的厂家是我国的一大特色,相关企业达千余家,其中以液压较为分布广泛。并且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的液压行业的总产值达到相当大的比例,居世界前列;气压行业也不遑多让,总产值成绩也相当傲人。(2)我国的液压与气动行业与国能外市场的对接概况 在我国的技术大浪潮中,我国依靠技术引进,自主技术改造,自
17、主技术开发等,提高了我国的液压与气动的技术水平,其中包括有通用液压阀门、无油润滑气动件、叶片泵、和各类密封件等一大批液压与气动元件。在另一方面,我国取得的比较大的成就的领域则是在液压与气动和系统的比例私服技术、控制污染和系统的CAD等方面,且以投入生产。在我国,液压与气动总产品量已超过了3000个种类、其技术规格也已超过了20000个规格。有1300多个是液压或者气压产品、8000多个规格;特别是橡胶密封种类有350个、5000多个规格,早已能够满足我国所有的主积类产品的非特殊需求,并且伴随着少量的对外贸易。 我国的液压与气动技术并不能够满足我国主机的发展需求,并且也不能和有着相当发展历史的欧
18、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但是,我国的液压与气动技术和密封行业仍然获得了较大的成绩和进步。我国和外国的技术差距主要表现在我国产品的可靠性、产品的种类和性能等几个方面。举个例子,液压产品在我国和国外的数量比1:3,并且使用寿命也缩短了一半。根据实地考察,发现我国为了满足技术装备上的需求,每年都需要进口大量的密封件、液压与气动件。1.2.2我国液压与气动的发展阻力 (1)国有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由于改革开放和中国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的快速转变,外国公司谋求巨大利益的前提下,致使国内竞争出现了白热化,给我国的国有企业造成了越来越大的打击,对我国国有企业控股国有资产的能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品
19、牌效益差。我国液压与气动行业的企业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包括技术水平的落后,管理水平的落后和制造装备水平的不及时跟进,再加上产品本省质量上的缺陷,产品可靠性差等一系列的原因,导致了我国企业生产的产品不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 (3)产品的生产标准不统一。由于我国的液压与气动的生产企业的科研生产能力,资金筹集能力的差异性,导致了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模仿,相互竞争,相互压价,直接带来的后果是企业效益的下降。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资金方面的原因带来的技术水平的落后,影响了整体液压与气动行业的整体水平的提高。 (4)竞争压力。最突出的矛盾是我国多种形式的企业结构对我国国有企业造的巨大冲击,其中包括国内的个人企业,公司
20、,国外引进的三资企业等。1.2.3未来的发展趋势跟大多数的国内生产制造行业目前的状况一样,我国的液压与气动,密封产品的市场关系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前我国的制造行业的市场供求关系是供不应求,产品长时间的短缺已经是当时的现状,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我国的液压与气动的生产能力和科研能力大大提高,逐渐的出现了“机构性过剩”的尴尬局面。这个局面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我国的低档次的液压与气动和密件供过于求,但是一些高档次的产品却不能后满足市场的需求,只能依赖于进口,直接伤害了国内企业,造成了我国 GDP的流失 所以为了避免类似的局面出现,我们因该认识到解决我国结构性过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液压 气动 技术 工程机械 应用 展望 本科毕业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54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