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毕业设计(论文)高性能液压站设计【全套图纸】.doc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高性能液压站设计【全套图纸】.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毕业设计(论文)高性能液压站设计【全套图纸】.doc(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绪论3第一章 我国液压行业发展概况41.1发展历程41.2 目前状况51.3 液压气动技术发展趋势61.3.1 影响发展的主要因素61.3.2 今后发展走势7第二章 液压泵站的介绍10第三章 泵站的设计及元件和辅助件的选择113.1 液压泵和电机的选择113.1.1 液压泵的选择113.1.2计算液压泵所需电动机的功率123.1.3联轴器133.1.4传动底座133.2 油箱的设计143.2.1油箱的作用及分类143.2.2油箱容积的确定153.2.3油箱的结构163.3 管路的计算173.3.1管子内径和壁厚的计算方法173.3.2安装油管时的注意事项183.4 阀板的设计203.4.
2、1阀板的设计步骤203.4.2本设计中主要用阀213.5 加热器的选择243.6 冷却器的选择253.7 蓄能器的选择263.7.1蓄能器的用途263.7.2蓄能器的类型和特点263.7.3蓄能器的计算273.7.4检查蓄能器充气压力的方法293.8 过滤器的选择303.9 自过滤系统33第四章验算系统的技术性能354.1系统的压力损失计算364.1.1管路的沿程压力损失Pf364.1.2局部压力损失Pr364.1.3阀类元件的压力损失Pv364.2液压冲击计算374.2.1液压冲击的定义374.2.2液压冲击的危害374.2.3冲击波的传播速度374.2.4液压冲击的最大压力升高值的计算38
3、4.3液压系统的发热温升的计算39参考文献40致谢41绪论 液压传动是一种传动形式,也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它利用液体的压力来传递能量,与纯机械系统相比有许多优点,近年来发展较快,随着各项技术的完善,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和计算机的结合也由拼装、混合到整合,步步深入,在尽可能小的空间内传递尽可能大的功率并加以精确的控制, 液压传动已经位居各种传动之首。这些情况使液压传动中的元件类型、油路结构、系统设计和制作工艺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改变了人们对它进行的认识、分析和综合的方式方法。随着液压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工业发展的需要,液压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各行业的液压系统也各有特点
4、。在这次设计过程中,得到了各位老师和同学的大力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受自身水平所限,设计中难免存在缺点和不足,恳请各位老师批评和指正第一章 我国液压行业发展概况1.1发展历程 我国液压(含液力,下同)、气动和密封件工业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为起步阶段;6070年代为专业化生产体系成长阶段;8090年代为快速发展阶段。其中,液压工业于50年代初从机床行业生产仿苏的磨床、拉床、仿形车床等液压传动起步,液压元件由机床厂的液压车间生产,自产自用。进入60年代后,液压技术的应用从机床逐渐推广到农业机械和工程机械等领域,原来附属于主机厂的液压车间有的独立出来,成
5、为液压件专业生产厂。到了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特别是在为第二汽车制造厂等提供高效、自动化设备的带动下,液压元件制造业出现了迅速发展的局面,一批中小企业也成为液压件专业制造厂。1968年中国液压元件年产量已接近20万件;1973年在机床、农机、工程机械等行业,生产液压件的专业厂已发展到100余家,年产量超过100万件,一个独立的液压件制造业已初步形成。这时,液压件产品已从仿苏产品发展为引进技术与自行设计相结合的产品,压力向中、高压发展,并开发了电液伺服阀及系统,液压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气动工业的起步比液压稍晚几年,到1967年开始建立气动元件专业厂,气动元件才作为商品生产
6、和销售。含橡塑密封、机械密封和柔性石墨密封的密封件工业,50年代初从生产普通o型圈、油封等挤压橡塑密封和石棉密封制品起步,到60年代初,开始研制生产机械密封和柔性石墨密封等制品。70年代,在原燃化部、一机部、农机部所属系统内,一批专业生产厂相继成立,并正式形成行业,为密封件工业的发展成长奠定了基础。 进入80年代,在国家改革开放的方针指引下,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基础件滞后于主机的矛盾日益突出,并引起各有关部门的重视。为此,原一机部于1982年组建了通用基础件工业局,将原有分散在机床、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等行业归口的液压、气动和密封件专业厂,统一划归通用基础件局管理,从而使该行业在规划、投资、引进
7、技术和科研开发等方面得到基础件局的指导和支持。从此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先后引进了60余项国外先进技术,其中液压40余项、气动7项,经消化吸收和技术改造,现均已批量生产,并成为行业的主导产品。近年来,行业加大了技术改造力度,19911998年国家、地方和企业自筹资金总投入共约20多亿元,其中液压16亿多元。经过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一批主要企业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工艺装备得到很大改善,为形成高起点、专业化、批量生产打下了良好基础。近几年,在国家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方针指引下,不同所有制的中小企业迅猛崛起,呈现出勃勃生机。随着国家进一步开放,三资企业迅速发展,对提高行业水平和扩大出口起着重要作用。目前
8、我国已和美国、日本、德国等国著名厂商合资或由外国厂商独资建立了柱塞泵/马达、行星减速机、转向器、液压控制阀、液压系统、静液压传动装置、液压件铸造、气动控制阀、气缸、气源处理三联件、机械密封、橡塑密封等类产品生产企业50多家,引进外资2亿多美元。 1.2 目前状况 经过40多年的努力,我国液压、气动和密封件行业已形成了一个门类比较齐全,有一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据1995年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统计,我国液压、气动和密封件工业乡及乡以上年销售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国营、村办、私营、合作经营、个体、“三资”等企业共有1300余家,其中液压约700家,气动和密封件各约300余家。按1996年国
9、际同行业统计,我国液压行业总产值23.48亿元,占世界第6位;气动行业总产值4.19亿元,占世界第10位。 通过技术引进,自主开发和技术改造,高压柱塞泵、齿轮泵、叶片泵、通用液压阀门、油缸、无油润滑气动件和各类密封件第一大批产品的技术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并可稳定的批量生产,为各类主机提高产品水平提供了保证。另外,在液压气动元件和系统的cad、污染控制、比例伺服技术等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果,并已用于生产。目前,液压、气动和密封件产品总计约有3000个品种、23000多个规格。其中,液压有1200个品种、10000多个规格(含液力产品60个品种、500个规格);气动有1350个品种、8000多个规格;
10、橡塑密封有350个品种、5000多个规格,已基本能适应各类主机产品的一般需要,为重大成套装备的品种配套率也可达60%以上,并开始有少量出口。 我国液压、气动和密封工业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主机发展需求,以及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主要反映在产品品种、性能和可靠性等方面。以液压产品为例,产品品种只有国外的1/3,寿命为国外的1/2。为了满足重点主机、进口主机以及重大技术装备的需要,每年都有大量的液压、气动和密封产品进口。据海关统计及有关资料分析,1998年液压、气动和密封件产品的进口额约2亿美元,其中液压约1.4亿美元,气动近0.3亿美元,密封约0.3亿美元,比1997年稍有下降。
11、按金额计目前进口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约为30%。1998年国内市场液压件需求总量约600万件,销售总额近40亿元;气动件需求总量约500万件,销售总额7亿多元;密封件需求总量约11亿件,销售总额约13亿元。 1.3 液压气动技术发展趋势 1.3.1 影响发展的主要因素 (1)企业产品开发能力不强,技术开发的水平和速度不能完全满足先进主机产品、重大技术装备和进口设备的配套和维修需要; (2)不少企业的制造工艺、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都较落后,加上质量意识不强,导致产品性能水平低、质量不稳定、可靠性差,服务不及时,缺乏使用户满意和信赖的名牌产品; (3)行业内生产专业化程度低,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复严重
12、,地区和企业之间产品趋同,盲目竞争,相互压价,使企业效益下降,资金缺乏、周转困难,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投入不足,严重地制约了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以及竞争实力的增强; (4)国内市场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国外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参与竞争,加上国内私营、合作经营、个体、三资等企业的崛起,给国有企业造成愈来愈大的冲击。 1.3.2 今后发展走势 社会需求永远是推动技术发展的动力。降低能耗、提高效率、适应环保需求、机电一体化、高可靠性等是液压技术继续努力的目标,也是液压产品参与市场竞争的关键。综合国内外专家的意见,走向二十一世纪的液压技术不可能有惊人的技术突破,应当主要靠现有技术的改进和扩展,不断扩大其应用
13、领域以满足未来的要求。其主要的发展趋势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减少能耗,充分利用能源;、控制污染;、故障诊断和主动维护;、机电一体化,实现液压系统柔性化和智能化;、液压CAD技术,尤其是CAD/CAM/CAPP的推广应用;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 具体来说: 1减少能耗,充分利用能量液压技术在将机械能转换成压力能及反转换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但一直存在能量损耗,主要反映在系统的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上。如果全部压力能都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将使能量转换过程的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为减少压力能的损失,必须解决下面几个问题:减少元件和系统的内部压力损失,以减少功率损失。主要表现在改进元件内部流道的压力损失,采用
14、集成化回路和铸造流道,可减少管道损失,同时还可减少漏油损失。减少或消除系统的节流损失,尽量减少非安全需要的溢流量,避免采用节流系统来调节流量和压力。采用静压技术,新型密封材料,减少磨擦损失。发展小型化、轻量化、复合化、广泛发展3通径、4通径电磁阀以及低功率电磁阀。改善液压系统性能,采用负荷传感系统,二次调节系统和采用蓄能器回路。为及时维护液压系统,防止污染对系统寿命和可靠性造成影响,必须发展新的污染检测方法,对污染进行在线测量,要及时调整,不允许滞后,以免由于处理不及时而造成损失。2主动维护液压系统维护已从过去简单的故障拆修,发展到故障预测,即发现故障苗头时,预先进行维修,清除故障隐患,避免设
15、备恶性事故的发展。要实现主动维护技术必须要加强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当前,凭有经验的维修技术人员的感宫和经验,通过看、听、触、测等判断找故障已不适于现代工业向大型化、连续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必须使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现代化,加强专家系统的研究,要总结专家的知识,建立完整的、具有学习功能的专家知识库,并利用计算机根据输入的现象和知识库中知识,用推理机中存在的推理方法,推算出引出故障的原因,提高维修方案和预防措施。要进一步引发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通用工具软件,对于不同的液压系统只需修改和增减少量的规则。另外,还应开发液压系统自补偿系统,包括自调整、自润滑、自校正,在故障发生之前,进市补偿,这
16、是液压行业努力的方向。3机电一体化电子技术和液压传动技术相结合,使传统的液压传协与控制技术增加了活力,扩大了应用领域。实现机电一体化可以提高工作可靠性,实现液压系统柔性化、智能化,改变液压系统效率低,漏油、维修性差等缺点,充分发挥液压传动出力大、贯性小、响应快等优点,其主要发展动向如下:(1)电液伺服比例技术的应用将不断扩大。液压系统将由过去的电气液压on-oE系统和开环比例控制系统转向闭环比例伺服系统,为适应上述发展,压力、流量、位置、温度、速度、加速度等传感器应实现标准化。计算机接口也应实现统一和兼容。(2)发展和计算机直接接口的功耗为5mA以下电磁阀,以及用于脉宽调制系统的高频电磁阀(小
17、于3mS)等。(3)液压系统的流量、压力、温度、油的污染等数值将实现自动测量和诊断,由于计算机的价格降低,监控系统,包括集中监控和自动调节系统将得到发展。(4)计算机仿真标准化,特别对高精度、“高级”系统更有此要求。(5)由电子直接控制元件将得到广泛采用,如电子直接控制液压泵,采用通用化控制机构也是今后需要探讨的问题,液压产品机电一体化现状及发展。液压(含液力、下同)、气动、密封件,是各类现代化机械装备的动力,传动与控制的关键基础件。它们直接决定着主机的性能、水平、质量及可靠性。建国以来,与机械工业各类主机相比,本行业起步较晚,其发展已严重影响和制约主机的现代化水平。此问题引起国家领导和上级主
18、管部门的重视,近年来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在规划、引资、引进技术及科研开发等方面得到重点支持。目前液压、气动、密封工业被列为机械工业振兴发展的四大重点之一。 第二章 液压泵站的介绍液压泵站是液压系统的动力源,它向系统提供一定压力、流量和清洁度的工作介质,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液压泵站适用于主机与液压装置可分离的各种液压机械上。液压泵站的结构形式,主要以泵装置的结构形式、安装位置及冷却方式来区分,按泵装置的机构形式安装位置可分三种:(1) 上置立式:泵装置立式安装在油箱盖板上,主要用于定量系统。(2) 上置卧式:泵装置卧式安装在油箱盖板上,主要用于变量泵系统,以便于流量调节。(3) 旁置式
19、:泵装置卧式安装在油箱旁单独的基础上,旁置可装备备用泵,主要用于大容量油箱。按站的冷却方式可分为两种:1. 自然冷却:靠油箱本身与空气热交换冷却,一般用于油箱容量小于250升的系统。2. 强迫冷却:采用冷却器进行强制冷却,一般用于油箱容量大于250升的系统。液压系统通常由以下五个相对独立的单元组合而成,它们是:泵组、油箱组件、控温组件、蓄能器组件及过滤器组件。实际上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合理取舍,设计出与工况相识应的液压泵站。泵组由液压泵、原动机、联轴器、传动底座及管路附件等组成。油箱用于存储系统所需的足够的油液,散发系统工作时产生的一部分热量、分离油液中的气体和沉淀物。控温组件有升温和降温两
20、种控制组件组成。当液压系统的自身热平衡不能使工作介质处于合适的温度范围时,应在液压系统中设置控温组件,使介质温度始终处于设定的范围内。蓄能器组件通常由蓄能器、控制装置、支承台架等部件组成。在液压站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气囊式蓄能器。过滤组件的作用是从液体中分离非溶性固体微粒,防止颗粒污染物对液压元件的磨损和堵塞小截面流道,防止油液本身的劣化变质,保持工作介质的清洁度。第三章 泵站的设计及元件和辅助件的选择3.1 液压泵和电机的选择3.1.1 液压泵的选择选择液压泵的主要原则是满足系统的工况要求,并以此为根据确定泵的输出量、工作压力和结构型式。(1) 确定泵的额定流量泵的流量应满足执行元件最高速度要求
21、,所以泵的输出量Q应根据系统所需的最大流量和泄漏量来确定,即 QKq式中:Q-泵的输出流量(min); K-系统的泄漏系数,一般K=1.1-1.3(管路长取大值,管路短取小值);-执行元件实际需要的最大流量(L/min)由计算所得的流量选用泵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如果系统由单泵供给一个执行元件,则按执行元件的最高速度要求选用液压泵。2. 如果系统由双泵供油,则按工作进给的最高速度要求选用小流量泵;快速进给由双泵同时供油,应按快进的速度要求,求出快速进给的需油量,从中减去工作进给的小流量泵的流量,即为大流量泵的流量。3. 系统由一台液压泵供油给几个执行元件,则应计算出各个阶段每个执行元件所需流
22、量,作出流量循环图,按最大流量选取泵的流量。4. 多个执行元件同时动作,应按同时动作的执行元件的最大流量之和确定泵的流量。5. 如果系统中有蓄能器做执行元件的能源补充,则泵的流量规格可选小一些。6. 对于工作过程始终用节流阀调速的系统,在确定泵的流量时,还应加上溢流阀的最小溢流量(一般取3l/min).求出泵的输出流量后,按产品样本选确定流量等于或稍大于计算出的泵流量Q。值得注意的是:第一,选用的泵额定流量不要比实际工作流量大得太多,避免泵的溢流过多,造成较大的功率损失。第二, 因为确定泵额定流量时考虑了泄漏的影响,所以额定流量比计算所需的流量要大些,这样将使实际速度可能稍大。(2)确定泵的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套图纸 机械 毕业设计 论文 性能 液压 设计 全套 图纸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53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