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证据的概念与属性.ppt
《第五讲 证据的概念与属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讲 证据的概念与属性.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编 证据论,一、证据的概念与属性(第五章)二、证据的种类(第六章)三、证据的分类(第七章)四、证据规则(第八章),第五章 证据的概念与属性,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1.证据的概念;2.我国证据的属性;3.英美法中证据的属性(自学)。,第一节 刑事证据概述,一、证据概念的学理争议,事实说: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根据说:证+据=证明的根据。信息说:记忆了案件事实信息的人或者存储了案件事实信息的物。材料说: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二、我国的证据概念,事实说,走向,材料说,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证据有下列七种:(一)物证、书证;(二)证人证言;(三)被害人称述;(四)犯罪嫌
2、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五)鉴定结论;(六)勘验、检查笔录;(七)视听资料。以上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1996年刑事诉讼法第42条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称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2012年刑事诉讼法第48条规定,2.从证明关系上看,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3.从形式方面看,证据必须具有法定的表现形式和载体。,1.从内容方面看,证据本身是一定的客观
3、存在的事实材料。,证据,就是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相关材料。,二、证据的特性,相关性,合法性,客观性,证据三属性,客观性是指证据本身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不是主观推测、主观想象或者虚构、捏造的东西。(1)一切证据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当事人和办案人员的意志为转移;(2)强调证据具有客观性,并不否认证据的提供、运用具有主观的一面。,(一)客观性,(二)相关性,相关性又称关联性,是指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之间存在客观的必然联系,并对查明案情有实际意义。(1)证据应与案件基本事实相关,如刑事证据对于查明案件事实、确定行为人是否犯罪、犯罪性质及犯罪情节轻重具有实质意义;(2)相关的形式或渠道是多种多样的。,(
4、三)合法性,合法性又称法律性,是指用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并由法定人员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收集。(1)证据应由法定主体提出,是法定人员依法定程序以合法方法收集的;(2)证据必须具备法定的形式;(3)证据必须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案例分析】,某银行被盗,侦查机关将沈某确定为犯罪嫌疑人。在进行警犬辨认时,一“功勋警犬”在发案银行四处闻了闻后,猛地扑向沈某。随后,侦查人员又对沈某进行心理测试,测试结论显示,只要犯罪嫌疑人说没偷,测谎仪就显示其撒谎。关于可否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警犬辨认和心理测试结论均可以 B.警犬辨认可以,心理测试结论不可以 C
5、.警犬辨认不可以,心理测试结论可以 D.警犬辨认和心理测试结论均不可以,【案例分析】,犯罪嫌疑人梁某奸淫幼女一案,案发后,某派出所的联防队员将两名被害幼女招集在一起,向她们询问与案件有关的问题,调取证据。询问结束后,笔录当中均未反映两名幼女在称述案情时有其成年家属或监护人在在场。问:两名被害幼女的称述作为证据,是否具有证明力?为什么?,(一)证据是查明案件的唯一手段;(二)证据是司法公正的基础;(三)证据是进行诉讼活动的依据;(四)证据是促使犯罪分子认罪伏法,保护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保证;(五)证据是对人民群众进行法制教育的生动材料。,三、证据在诉讼中的意义,第二节 刑事证据的种类,刑事证据
6、的种类,是指我国刑事诉讼法根据证据的外部表现形式明文规定的刑事证据类型。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有八种: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称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一、物证,(一)物证的概念 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与痕迹。物证是以其外部特征、物质属性和存在状况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二)物证的特点及作用,(1)是侦破案件的线索和向导;(间接性)(2)是审查和验证其他证据是否真实可靠的客观依据;(稳定性)(3)是促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交代案情的有力武器。(客观性),(三)物证的审查判断,(1)查明物证是否伪造;(
7、2)查明物证的来源;(3)查明物证同案件事实之间的客观联系。,二、书证,(一)书证的概念 是指以文字、符号、图画等方式所表达的思想和记载的内容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书面材料或其他物品。,【案例分析】,侦查人员在杀人案现场收集到一封信和一张字条,信的内容与案件无关,但根据通信对方的姓名和地址查出了犯罪分子。字条的内容也与案件无关,但根据笔迹鉴定找到了字条的书写人,从而发现了犯罪分子。问:对于本案中的信件和字条分别属于何种证据种类?,【案例分析】,在一起贪污案件的犯罪分子家中,侦查人员发现了一本账册,该账册经过了涂改。根据涂改后的内容,侦查人员推断出了犯罪分子的贪污数额,同时,又根据笔迹鉴定,证明了
8、该涂改系犯罪分子所为。问:本案中的账册属于哪种证据?,(二)书证与物证的异同,(1)同属于实物证据;相同点(2)在某些情况下,物证、书证可 以有同一个载体。(1)书证以其记载的内容来证明案 件事实,物证则以其物质特征 来证明案件事实;(2)某些情况下,书证可直接证明 案件主要事实,物证无论何时 均不能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区别,(三)书证在刑事诉讼中的意义,(1)有些书证能够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可以作为直接证据;(2)书证是审查判断其他证据真实性的重要依据。,(四)书证的审查判断,(1)查明书证的内容的真实性;(2)查明书证是否被伪造、变造,有无非故意的错误;(3)查明书证与案件事实有无
9、因果关系或其他关系。,三、证人证言,(一)证人证言的概念 是指证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1)证人是在诉讼活动开始前便了 解案件情况的人;(2)证人必须是能够辨别是非、能 够正确表达的人;(3)证人是自然人。,证人的条件,(二)证人证言的审查判断,(1)审查证人的资格和品质;(2)审查判断证人与当事人的关系;(3)审查证人证言的来源;(4)审查证人作证是否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5)审查证人感知案件事实时的主客观条件。,(三)新刑事诉讼法的规定,(1)证人出庭作证制度;(2)证人保护制度;(3)证人出庭经济补偿制度。,四、被害人称述,(一)被害人称述的概念 是指被害人就
10、自己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事实和所了解的犯罪嫌疑人的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称述。,被害人称述的内容:(1)关于遭受犯罪行为侵害情况的叙述。(2)对犯罪嫌疑人的控告、揭发。(3)如何惩罚犯罪人的要求或关于损害赔偿的请求(不能作为诉讼证据)。,(二)被害人称述与证人证言的区别(三)被害人称述的特点及意义(1)称述主体的不可替代性;(2)称述内容的复杂性。,(四)被害人称述的审查判断,(1)审查判断被害人与被控告人的关系;(2)审查被害人的思想品德和平时表现;(3)审查判断被害人陈述的内容;(4)审查被害人的精神状态;(5)审查被害人的年龄,要注意未成年被害人陈述的特点。,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
11、和辩解,(一)概念 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案件的有关情况以及自己被指控的犯罪事实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称述。,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认自己犯罪事实的称述;(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说明自己无罪或者罪轻的辩解;(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同案其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事实的检举和揭发。,(二)特点,(1)可以直接证明案件事实;(2)虚假的可能性较大,易反复多变;(3)具有双重的诉讼性质。,(1)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2)既要重视供述,也要重视辩解;(3)严禁刑讯逼供,以非法手段取得的口供应当排除;(4)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没有被告人供
12、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定罪;(5)正确理解“应当如实回答”的规定,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三)适用的原则,刑事诉讼法第54条规定:非法证据排除1.非法证据强制性排除规则: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将某一证据确认为非法证据后,可以将其自动排除在定案证据之外,直接否定其证据的效力。言词证据2.非法证据自由裁量排除规则:人民法院根据某一证据取证行为的违法性、损害的权益及对司法公正的影响等综合考虑后,否定其证据的效力,将其排除在定案证据之外。实物证据,非法证据排除规则,(1)审查判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是否一致;(2)审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是在何种情况下取得的;(3)审查判断犯罪嫌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讲 证据的概念与属性 第五 证据 概念 属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53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