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钢件和锻钢件检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铸钢件和锻钢件检验.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节 铸钢件和锻钢件检验一铸钢件检验船用铸钢件是指用于制造船体结构、机械结构、锅炉、压力容器和管系用的铸钢件等。船用铸钢件一般较多的用来制作尾柱、尾轴管、挂舵臂、螺旋桨轴架、锚、阀件等。船用铸钢件应由船级社认可的铸造厂进行制造。所用铸件由船级社认可的制造厂提供,有的大型船厂设有船级社认可的铸造车间直接生产船用铸钢件。因此,船厂对铸钢件检验也有两种形式,对于前者需检查材质证件、船检证书、实验报告和实物标记,并经型外观质量检验;对于后者,实际是工厂能力及制造过程检验。下面将着重介绍工厂人客车件检验的程序和方法。(一) 铸钢件检验程序和方法1、 船用产品检验的申请 凡属船用产品的铸钢件,铸造厂和制
2、造铸钢件前必须先向船级社申请船用产品检验,同时向船级社提供该铸钢件的图样。当申请得到核准后,铸钢件生产过程的检验工作由铸造厂检验部门和船级社两级进行。2、 外观质量检验(1)铸钢件表面精舍当处理。如经酸洗、局部打磨、喷丸、喷砂或钢丝刷清理等清整后。可借助小锤等工具或用视觉进行外观计量检验。铸钢件表面不得有气孔,裂缝、缩孔、夹杂、结疤,以及影响铸钢件实际使用的其他缺陷。(2)铸钢件表面的粗糙度按国际或按标注图样的要求进行验收。(3)铸钢件外形尺寸按国际或按图样的要求进行验收。3、化学成分分析检验铸钢件应采用镇静钢制成。成平铸钢件的化学成分应按熔炼炉次取样进行检查。各种牌号的铸钢件均应按人级船舶的
3、相应标准进行验收。在核查化学成分时,还应注意各种船用铸钢件在规范中的特殊要求,在船体结构用铸钢件的含锰量应不小于3倍实际含碳量。机械结构用铸钢件,当用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铸钢件以焊接方式焊成整体时,其含碳量应不超过0.23%等等。4、 铸钢件的热处理及力学性能试验每个或每批铸钢件应能提供足够的实验材料,以符合规定的实验和可能进行的的复试的需要。试件可与铸钢件一起整体浇铸或附带于铸钢件的本体上,也可从铸件的浇到中取出,试件厚度应不小于30mm。对簿壁淬火加回火铸钢件,事件厚度至少为20mm,并且与铸钢件的厚度相适应。试件在热出理炉完成后才能与铸件本体分离,并打伤船级社的代号钢印等标记,制备试样进行
4、力学实验时,一般均需通知验船师参加监督检验。铸钢件力学性能试验的规则及实验结果按人级船舶的相应标准进行验收。5、 无损探伤检验铸钢的无损探伤按船级社统一的标准进行检查。(1) 磁粉探伤或渗透检测 铸钢件表面可按规范或图样的规定进行磁粉探伤或着色检查,以检查铸钢件表面是否存在缺陷。这些检查部位一般指: 1、所有填角和截面突变处; 2、用气割或碳弧气刨加工过的部位; 3、组装时焊接过的部位; 4、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承受高应力的区域。 上述检测不可采用干粉法进行磁粉检测,且一般用在言传是在场时进行。 (2)对铸钢件的下列部位应进行超声波检测 1、图纸上所知名的部位; 2、组装时焊接过的部位; 3、根
5、据经验又可能出现严重内缺陷的部位。 超声波检测完毕,制造厂应提交报告,检测结果应符合船级社接受的有关标准要求。 (3)铸钢件的射线检测,可按超声波检验的规定部位进行。射线检测工艺应经本社同意,检测结果应符合船级社接受的有关标准要求。(4)压力试验 当船级社或其他技术条件有要求时,铸钢件还应在最后验收之前,在验船师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压力试验。6、 船用产品质量检验标记及证书船用铸钢件经外观检验、热处理、理化试验后无损探伤试验合格后,船厂检验员应对铸钢件在进行一次表面质量和几何尺寸的复验,再确认所有结果均符合船级社规范后,提交验船师实物认可。 实物标记。铸造厂对经社检验合格的每一铸钢件或每批铸钢件,
6、应至少在一个位置清晰地标上船级社的标志和以下的标记:(1) 炉罐号或供查阅此铸钢件制造过程的识别标志;(2) 本社负责检验的单位及其钢印;(3) 负责检验的验船师的印章;(4) 试验试验压力(如有时)(5) 最后检验的日期。 认可时应备齐铸钢件的化学成分报告、热处理报告、力学性能报告和无损探伤报告。并将船级社的标记拓印后随整理好的质量证明文件一并交验船师,由船级社颁发船用产品检验证书。 (二)铸钢件缺陷修补检验 船用铸钢件的缺陷可能在外表检查时发现,也可能在热处理或机加工后发现,铸钢件如有影像质量的缺陷,应才应机械加工,批凿、打磨、气割或碳弧气刨方法予以除去,对于铸钢件缺陷修补后的检验规定如下
7、: 1、铸钢件缺陷剔除后,应进行无损检测以证实缺陷已被完全消除。如剔除缺陷所产生的浅槽或凹坑,对铸钢件的使用无不良影响,可将其打磨成光滑的圆弧表面,但应经验传世检查和验收。 2、采用气割或碳弧气刨铲除重要的缺陷时,可是铸钢件的化学成分,缺陷的大小和性质,进行必要的预热。 3、凡你采用用焊补方法对铸钢件的缺陷进行修补时,应将所探明缺陷的数量、大小和部位的草图以及焊补工艺规程,提交本社认可。 4、焊补应按照认可的工艺规程,有考试合格的焊工在在平焊位置或能保证焊补质量的位置进行,并避免气候条件的不利影响。 5、铸钢件缺陷的焊补应采用经认可的低氢型焊接材料,其焊缝的熔敷金属应具有不低于铸钢件母材的力学性能。焊补之前,应进行焊接工艺认可实验,以证明所采用的焊接工艺能保证预期的焊接性能。 6、所有合金钢铸钢件在焊补前均应进行适当的预热,碳钢和碳锰钢铸钢件也可根据其化学成分、缺陷的大小和位置进行预热。如果拟焊补的是重大缺陷,则在焊补前,铸钢件应进行细化晶粒处理。 7、焊补完毕后,铸钢件应按本章有关要求,进行温度不低于300度的消除应力热处理。焊补面积小且机械加工又进行到最后阶段的铸钢件,可采用局部消除应力热处理。 8、在焊后热处理以后,焊补处及其邻领进的母材应打磨光滑,并根据原来缺陷的数量,大小和部位的草图,用适当的无损检测作进一步的复查,以确保缺陷全部消除。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52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