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技术员上下模作业流程与要求.doc
《注塑技术员上下模作业流程与要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塑技术员上下模作业流程与要求.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注塑技术员上下模作业流程与要求1,生产前的准备1.1生产前首先察看注射设备是否与模具设计相符:核对模具周界、厚度、定位圈、浇口套、顶出孔距和模具其他数据是否符合所用设备。并熟悉模具结构及注意事项,确认模具吊装向上标志。1.2核对所用塑料是否符合模具设计和定单计划要求。2,上模2.1 模具吊装时,必须使用吊环,严禁将水管接头和螺栓当作吊装挂具使用,吊环尺寸必须正确、吊环必须拧紧。深度应大于螺纹直径的1.5倍,吊装过程中人不能位于模具下方。2.2 模具吊装时,动静模连接紧固板必须连接可靠。2.3 上模人员根据模具和设备特点,选择压板、螺栓及垫块、助力器、定位圈、扳手等按定置管理要求分类放置在专用工
2、具车上,推至规定区域。2.4 上模人员应检查并清理注塑机动、静模座板及导轨的灰垢使之清洁、干净,将注塑机动、静板磕、碰伤处理光洁,并根据模具形状检查注塑机顶出杆排列,应优先按长方形四根顶杆排列且与模具顶杆孔位置相符。调节注塑机顶出杆高度使其一致并固定可靠,高度差控制在0.1mm范围内。以保证制品被顶出时受力均匀一致。2.5 上模人员在模具起吊时确认吊装平衡,安全可靠,方可起吊,起吊过程要注意确保人身、设备、模具安全。2.6 将模具吊入注塑机动、静板之间,使定位圈与塑机定位孔以及模具顶出孔对正,调节模具使模具与螺栓间隔均匀一致平衡后,用手动将模具夹紧。2.7 模具安装到注射机上,紧固力要足够,模
3、具不能错位;如用压板紧固应加垫片,紧固螺钉的旋入位置应以靠近模体为宜,紧固螺钉数量要足够且布置的位置应使模具受力均匀,垫块应与模具前后固定板厚度保证一致,强度可靠,且按杠杆原理放在压板另一端下部,使压模力最大;严禁用螺母代替垫块压模,以保证模具紧固可靠。大型模具动模则应紧固6-8块压板以防模具由于自重下垂,影响模具使用精度和使用寿命。2.8 安装紧固后应检查并调整模具主流道中心线与注塑机中心线处于同一条线上。 2.9 用手动将模具缓慢启开,根据模具特点用洁净针织布或脱脂棉将成型面或分型面以及三板结构模板面遵循由上而下,先内后外原则擦拭干净,接好换水管,禁止将水溅在成型面上,将顶出系统顶出确认顶
4、出动作顺畅、抽芯顺畅,并按润滑保养规定检查模具,上模完毕。3,润滑保养3.1 模具润滑前应将所润滑的部位用洁净的棉纱擦干净,清除铁沫等杂质,然后用专用工具涂洁净的钠基润滑脂或顶杆润滑剂润滑,以免润滑部位有杂质充当研磨砂影响模具使用精度,润滑时应均匀涂一层薄油膜,特别是靠近成型部位的润滑点要用棉纱将润滑脂渗透后涂一层很薄的钠基润滑脂以免挤出污染塑件。3.2 导柱、导套定位锁面的润滑首先应将柱与套定位锁面分别用棉纱擦干净,然后用毛刷(洁净的)蘸少量洁净的润滑脂均匀涂一层油膜。3.3 顶块、顶杆、复位杆类润滑应用洁净的毛刷蘸少量洁净的润滑脂均匀涂一层油膜。3.4 成型部位顶杆顶块的润滑要用少量的顶针
5、润滑油润滑。3.5 抽芯滑块部位的润滑要将抽芯滑块抽出,将抽芯滑块滑动部位以及对应的滑动槽用洁净的棉纱擦干净后分别将块及槽涂一层均匀薄油膜后,将抽芯滑块安装到限位。以防斜导柱折断事故发生。3.6 模具的分型面及模板面研合面应用煤油或工业丙酮将分型面及模板面上的料沫,冷料丝、铁渣、灰渍、污垢等杂质擦拭干净。3.7 模具的限位螺钉、限位杆、限位导柱上的限位盘、锁模器以及顺序开模机构的销钉、螺栓,顶块上的顶杆应保持齐全紧固。冷却水道及水咀的检修排除阻塞物及水垢等杂物,必要时用盐酸蚀通水道后用空气压缩机吹净杂质并作水压试验达到无漏且水道畅通无阻。模具上铭牌标识齐全、清晰明了。3.8 对于顶出机构(如杆
6、、块、孔、槽等),模板面、分型面、研合面和抽芯机构,导向定位机构,浇注系统、热流道系统、排气系统以及镶块和成型部位的起刺点、锈点碰伤、划伤处以及被铆或挤压部位,用锉或油石、水砂纸等工具检修平整,顺光去除4, 生产4.1 使用前必须仔细阅读技术资料,清楚模具技术参数,严格按技术参数进行调试。4.2 带测温装置的模具必须使用测温表。4.3 需用加热器加热的模具,加热时应将模具闭合,以利于模具均匀受热。4.4 热流道模具在每次使用前,必须检验热电偶是否有效,检验加热线路是否畅通,接线是否正确。热流道的加热导线不允许挤压。4.5 注塑前必须将模具擦洗干净,并做以下工作: 1)将顶出机构顶出,将导柱、导
7、套、顶出杆、回位杆等活动部位涂加润滑油。 2)合模前检查分型面、排气槽、型腔清洁、干净,没有异物,成型部位清洁时要轻轻擦拭,不能划伤成型面。 3)空车试模,检查以下部分工作状况: A:模具调试时,应将模具开闭2-3次,确认无误后方可正式调试,调整顶出距时,应从小到大逐渐加大,最后达到要求。严禁顶出距超出设计顶出距,因为这样对模具的损坏是十分严重的。 B:模具顶出时应观察各个顶出部分是否同时顶出,如果不同时顶出要停车检查排除,顶出机构和回位机构要滑动平稳、灵活、无卡滞且无异响、间隙适当。合模后顶出机构和回位机构必须返回原始位置。 C:导柱、导套导向顺利,定位可靠。 D:闭模后,各承压面(或分型面
8、)之间不得有间隙。 E:如果是采用弹簧回位的模具,则在机床顶出杆回位的同时,模具的顶出机构应同时返回原始位置。 F:检查液压抽芯油缸出入口连接是否正确,动作是否正常。 G:检查热流道液压缸出入口连接是否正确,动作是否正常。 H: 检查冷却水连接是否正确。4.6 调试注塑模时,应按循序渐进原则,逐渐加大注射压力与料量至所需要求,严禁首次注射过盈涨模,以确保模具安全及精度。4.7 生产或试模过程中,当浇口或其他部位粘模时,粘料取出过程,不允许将模具成型表面擦、划伤。4.8 若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操作人员应及时反馈,模内落入异物应及时清除。4.9 生产过程中在注塑机上维修模具时,必须挂维修牌标识,
9、且将塑机马达关闭切断电源,严禁将维修工具、脱模剂瓶、抛光油石等物品放在模具内,严禁在模具上存放物品,更不得保存放水杯、饭碗之类物品,清洗塑件或带水应远离模具,以防锈蚀模具。4.10 每工作4小时就必须对导柱、导套、小导柱、小导套、复位杆、顶杆等活动部位涂加润滑油。4.11 根据模具的工作时间检查弹簧的工作状态,对已经疲劳、断裂的定期更换,使其回位迅速、准确,确保顶杆和型芯等不受损坏。复位弹簧更换时要选用标准件,两端不能打磨、割断。直径超过20mm的弹簧要检查内部导向杆是否弯曲4.12 定期检查冷却水嘴密封性,如达不到要求应及时更换。每工作一个月就要对水孔进行一次清除水垢和除锈。4.13 定期检
10、查液压部分密封性,如达不到要求应及时更换密封圈。4.14 气体辅助成型模具的气针、密封圈要及时更换。使用过程中,每两天就要用酒精清洗气针。4.15 生产任务完成最后一模时,应检查末件质量、检查模具良好状况。4.16 注塑机上模具停用时(一天以上)必须将成型部位做好防护,喷防锈剂将模具关闭。4.17 模具管理员对模具使用中的违章现象应及时制止纠正做好记录并反馈。5, 下模:5.1 卸模人员根据模具规格、特点选择卸模专用工具,按定置管理要求放到专用工具车上,推到定置区域,卸模后的压板、螺栓、垫块等以及工具放在专用车上,保持场地整洁。5.2 按模具特点做好成型部位的防护并按润滑保养规定保养模具。5.
11、3 拆卸冷却水管时,应关掉塑机水嘴开关后拆塑机端水管,将冷却水孔内的水清除干净之后才能卸模,严禁将水溅到模具上。5.4 安装吊环(按上模规定),吊车吊起松紧适宜,方可松开螺帽,取下螺栓压板,用手动开启模板,将模具吊出,严格注意人身、设备、模具安全。5.5 检查模具冷却水是否清理彻底,确认彻底后周边擦拭清洁办理入库。5.6 严禁将未吹水的模具吊入库内。5.7 严禁随意拆卸模具上配件,特别是入库模具。调机时常考虑的注塑成形条件(调机的基本程序及步骤)默认分类 2010-04-06 09:56:43 阅读9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调机时常考虑的注塑成形条件(调机的基本程序及步骤)! p7 G+ _
12、* z% I+ cl7 q8 : Z% g9 k* 温度设定:料筒底温;料筒后、中、前部温度;喷嘴温度;树脂温度;模具温度。9 p3 + J a7 l3 F3 W: ad: h) B3 l1 _ 开闭模设定:开闭模位置及速度的设定(开模动作常分为三段:慢速开模快速开模慢速开模),(对于住友机)闭模末端位置宜采用一个较小值,常取一点几毫米(即高压锁模阶段,用高压将模具锁紧),并且速度亦取较小值,一般不超过20的速度);低压合模位置及压力的设定,锁模动作也分为三段:快速合模低压合模高压锁模。7 a6 P7 N& z% O- gl8 S5 / X: 7 H: f8 v, u7 t& H6 o顶针动作
13、(脱模)设定:包括顶针顶出距离、顶出压力、顶出速度、顶出次数、顶出延迟时间、顶出保持时间、开模过程/完了顶出,回退速度等。顶针动作的设定有时需要配合机械手进行,同时还会影响到成型周期。9 J q5 b x6 Gl8 h7 k+ - Z, Y0 F w1 s8 z时间设定:射出时间/射胶时间;冷却时间;中间时间。0 _6 s. Z- r( P+ Ll4 u% F; # f4 C9 b螺杆(熔胶/计量)设定:螺杆计量位置(熔胶量);螺杆前松退位置、速度;螺杆后松退位置、速度;螺杆转速;熔胶背压。位置(残余量)可确定该产品的实际胶量。4 0 N/ O! u2 L/ U! 0 z; rl) t. R4
14、 S R5 Q- X+ D射出/射胶设定:可分为若干阶段射胶(如2速2压、5速4压等),CPF填充,射胶阶段使用恒定的填充压力。并可设定每一阶段的螺杆位置及速度。最后一段的位置为VP切换位置,注射过程由射出阶段转为保压阶段。缓冲量一般控制在实际加料总量的1020(最好不超过10mm,但也有例外),但对于PP、ABS等,缓冲量可放得大些。$ b3 q; ; 2 E 9 y# g压力b3 ? g* _ w) h R, _4 UZl! P3 G/ g* p_8 f9 V( d) c$ j8 A9 N这里介绍一下啤首件的程序:(模具处于闭模状态)手动将喷嘴前端的冷料射出,手动计量到计量完位置,手动将炮
15、台前进以接触模具浇口套(注意设定(1MPa10.2kgf/cm):射出压力;保压,保压速度,保压时间及保压压力值;螺杆背压。A; ! y) N) z以上参数设定完毕后,可手动将喷嘴前端的冷料射出,随即转为半自动试啤。(试啤前必5 y& e 1 E5 0 C3 h须确认料筒已洗过、料斗内的料已烘干)。,将炮台前进以接触模具前,必须先将模具锁紧)按下半自动生产按钮即可。有些操作,是将“手动将炮台前进以接触模具浇口套”这步省略,即在模具开模,炮台尚未前进时,按下半自动生产按钮,再按锁模按钮。对于油压机、电机的啤首件的程序,都应遵循以上的操作程序。( f; W8 f& ( 3 D8 h! P7 r:
16、6 q4 W可塑化画面(F3):进行全、半自动运转的计量、射出、保压等塑化装置的$ Z: K& r s9 n5 g4 J5 w( l有关设定。亦是调机的关键所在,设定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Y6 7 w, p: c, . r$ _l4 a- z( k1 y. 对于射出、压力、保压速度以及松退速度,即使不使用该功能,也请务; a% 2 L. H8 N$ S1 y+ C必输入大于零的适当数值。7 8 j( R ) q# l5 a* a9 N8 d4 3 m0 Z当射出、压力为零时,将不进行射出动作,射出时间超时后,切换至保 j0 . l6 C) D5 G5 _ h; & B. e压步骤。 Q# r
17、I- N3 ! Jl$ E 4 P7 Kd& g5 V7 d+ Q6 M当保压速度为零时,有时在保压中无法进行压缩。通常请输入与射出步3 D1 Y p1 W% D6 I骤最终阶段相同大小的速度。: Z6 8 L8 T7 S; X- v! U% S2 e7 Zl9 W, L: C! s3 f; _$ c松退速度用于从保压开始向计量步骤的泄压。因此即使当不使用松退功+ M4 nX& |2 R$ 能时也请输入适当的数值,(设置值常为几毫米,后松退较常设为28毫米)7 7 K$ R% F7 Y# f4 ?* _/ t4 X3 h: G- _* e) s* n4 f6 3 b. y |. H上落模之重要
18、步骤要点谈:$ Y5 l# B5 B- . j Y% 5 Gl) R% a! |* k5 s/ | _% : a! a3 T锁模力的调整:(SED系列注射机)其中为额定锁模力。4 * G# b! p# v% s# 1)% _/ Y* B k2 A7 d将控制面板上的运转模式按钮设定为“准备”(standby)。7 X8 b% A* c( 2)3 1 B9 e- H, 8 y关闭安全门。按下开闭模开模按钮开模,直到开模限为止,设定开模限确认动作。(确定画面上部的开模限点亮)/ u4 _A6 M9 g3 g2 U3), l9 u7 H9 U2 W2 按下模厚后退按钮(调模专用),将模厚打开5mm以
19、上。7 % r# 4 W6 N4)5 ! h4 hy) 8 0 e0 l按下开闭模闭模按钮,使得肘节完全伸展(确认画面上部的模全闭指示灯应点亮)。如果不使得模厚后退5mm,则无法完全伸展肘节,确认在3)中的后退模厚。确定模具的固定侧和可动侧在接触面应留有间隙。! Z% a5 Y$ g m0 Q# h4 D5)+ Y$ . 9 / _, g4 F2 X q7 |对于更换画面的锁模力设定必要的锁模力。) r7 _1 Dt- p; Y! w I# k. k3 l- rs6)6 . s8 l& B7 O将运转模式置于“准备”模式,按下锁模力调整按钮。在锁模力的调整中将连续发出提示音。7 a7 Z% O
20、$ M. H/ J5 o7 p, 7) $ BH4 K) a3 D1 |0 k$ Z2 P锁模力调整结束后,提示音停止。按下开闭模闭模按钮,确认画面上部的模全闭应点亮。锁模力的调整结束。% J5 # x8 C& & r( N2 h% M注:锁模力调整前,务必确定当曲轴伸直时(闭模限指示灯亮时),模具的固定侧与可动) b9 a, V$ A1 4 C侧在接触面应留有间隙。+ x, G! v& I o1 h2 _el8 g! p# J0 X% R8 / + T喷嘴中心的确认:1 r* , ?: E; 3 U% P( ?. q在模具浇口部分与模具之间夹持薄纸,模式选择设定为“准备”模式,按下; m%
21、b- B( & K炮台前进按钮使得喷嘴接触进行确认。若薄纸被夹穿有一个完整的小圆孔,则证明喷嘴中心已对正。) O* c0 W$ S, O& L2 H6 p4 N, * h8 K& k( V( Z如果模具的定位环直径符合注射机固定模板的定位环孔径,则无需进行对准中心的调整。但是当模具没有定位环或定位环较小时,需要进行上述的调整。 q, y! M5 j: N; x 7 J: S! D ve; J- j1 c/ j* Yl) 3 _4 O. 6 s清料:(将将热料筒内的熔融塑料排出的操作)/ b) _+ 1 p0 + D, k T1)Q7 y6 A8 1 y7 Q& G自动清料动作:将运转模式设为“
22、手动”模式,确认“更换“画面的设1 d w8 G( y) ?. T# Z. r, B/ I0 , ?4 定程序。按下“塑料更换”按钮,自动清料开始,进行清料次数栏目中设定次数的清料动作。当要在达到设定次数之前需要停止清料时,再次按下塑料更换按钮,清料将立即停止。, S7 K. L1 P) F6 N) h+ O2)2 H9 . ) m, J( v9 w手动射出清料:将运转模式设为“手动“模式,确认”塑化“画面的设4 . X( g% 8 R; k5 U定程序。按下手动射出按钮,在按下该按钮期间进行射出动作。5 m9 v/ 9 m& W$ A& l注:此阶段中,以适当的温度对前次所用的塑料进行清料,
23、以将加热料筒内8 s7 T6 p0 h: B- x! 7 i的塑料全部排出。然后将热稳定性良好的GPPS或PE等塑料投入料斗,在升温结束后进行清料,以置换加热料筒内的塑料,最后在螺杆最前端位置的状态下停止。$ U( ! r: R j7 z& N$ z* U$ d1 i- g- Jl; oV7 j( n# Z6 d! j2 Q& c友信机械手操作要点:) O4 E- h7 v9 t: e1)( A3 g9 _& Y) k( s# p调校机械手之前,必须已经试啤出合格的胶件。- C6 . T3 : Y, 7 N2)4 R- T) ! * u- k+ S! h选择适当模式以配合模具开放后产品和水口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注塑 技术员 上下 作业 流程 要求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51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