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封钢圈拉深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
《油封钢圈拉深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封钢圈拉深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冲压课程设计(油封钢圈) 学 校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 专 业 :10机制(2)班 姓 名 :周天坤 学 号 :10530076 完成日期:2013年12月5号油封钢圈拉深模具设计摘要:油封钢圈拉深模具的设计是集落料、拉深、冲孔三道工序为一体的复合型模具。经过一些相关资料的查询,推算出该型号的油封钢圈可用复合模具一次成型。并且采用复合模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的质量也能达到所需要求。此套模具的设计一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先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接着对工艺方案进行了比较,最终确定采用拉深复合模加工制件工艺方案。第二部分,设计模具的结构,首先计算主要工作零件的尺寸,选取合适的模具外形尺寸,
2、确定凹凸模工作部分尺寸。然后确定进料方向以及定位方式。确定卸料方式。最后根据各个部件的不同要求制定加工工艺。关键词:复合模;分析计算;模具结构设计;制定工艺0.前言模具在现代生产中,是以其特定的形状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原材料成形,是各种工业产品制造的重要工艺设备。模具设计制作的要求是:尺寸精确、表面光洁;结构合理、生产效率高、易于自动化;制造容易、寿命高、成本低;设计符合工艺需要,经济合理。 模具结构设计和参数选择须考虑刚性、导向性、卸料机构、定位方法、间隙大小等因素。模具上的易损件应容易更换。在大批量生产中应采用高效率、高精度、高寿命的模具。冲压拉深复合模,可采用硬质合金作为镶块,以提高寿命。在
3、小批量生产和新产品试制中,应采用结构简单、制造快、成本低的简易模具,如组合冲模、薄板冲模、聚氨酯橡胶模、低熔点合金模、锌合金模、超塑性合金模等。模具已开始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即通过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一整套系统对模具进行最优化设计。这是模具设计的发展方向。 冷作模具长时间使用后必须磨刃口,研磨后刃口面必须进行退磁,不能带有磁性,否则易发生堵料。弹簧等弹性零件在使用过程中弹簧最易损坏,通常出现断裂和变形现象。采取的办法就是更换,在更换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弹簧的规格和型号,弹簧的规格和型号通过颜色、外径和长度三项来确认,只有在三项都相同的情况下才可以更换。模具使用过程中冲头易出现折断、弯曲和啃坏
4、的现象,冲套一般都是啃坏的。冲头和冲套的损坏一般都用相同规格的零件进行更换。冲头的参数主要有工作部分尺寸、安装部分尺寸、长度尺寸等。紧固零件,检查紧固零件是否松动、损坏现象,采取的办法是找相同规格的零件进行更换。压料零件如压料板、优力胶等,卸料零件如脱料板、气动顶料等。保养时检查各部位的配件关系及有无损坏,对损坏的部分进行修复,气动顶料检查有无漏气现象,并对具体的情况采取措施。如气管损坏进行更换。冲压模具技术的发展应该为适应模具产品“交货期短”、“精度高”、“质量好”、“价格低”的要求服务。达到这一要求急需发展如下几项:(1)全面推广CAD/CAM/CAE技术,模具CAD/CAM/CAE技术是
5、模具设计制造的发展方向。随着微机软件的发展和进步,普及CAD/CAM/CAE技术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各企业将加大CAD/CAM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的力度;进一步扩大CAE技术的应用范围。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正使CAD/CAM/CAE技术跨地区、跨企业、跨院所地在整个行业中推广成为可能,实现技术资源的重新整合,使虚拟制造成为可能。 (2)高速铣削加工,国外近年来发展的高速铣削加工,大幅度提高了加工效率,并可获得极高的表面光洁度。高速铣削加工技术的发展,对汽车、家电行业中大型型腔模具制造注入了新的活力。(3)模具扫描及数字化系统,高速扫描机和模具扫描系统提供了从模型或实物扫描到加工出期望的模型所需的诸多
6、功能,大大缩短了模具的在研制制造周期。工件的零件图:如图1-1所示生产批量:大批量材料:08钢材料厚度:1.8mm 图1-1 工件图1拉深件工艺性分析(1)拉深工序:落料、拉深、冲孔;(2)材料分析:为08钢,此钢的抗剪强度310MPa;抗拉强度为390MPa;伸长率为32%。此种材料有足够的强度,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拉深。(3)结构分析:结构相对简单,拉深件底部圆角r1=4mm大于工件的料厚,无需加整形;工件的中间的底孔径d=9mmd1-2r1(d1拉深件内圈直径21.4mm,r1拉深件底部圆角4mm)可以拉深冲孔一次成形。(4)精度分析:精度等级为IT6到IT7之间,为保证精度,取
7、IT6精度,精度要求较高。根据尺寸8.5的公差为0.2,查表公差等级为IT8,精度要求较高。用较精密的冲压拉深即可完成。(5)结论:此工件形状简单,所用材料及厚度和尺寸精度要求均适合拉深成形工艺要求,所以采用拉深成形工艺,不但可以提高零件的强度和刚性,还可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2拉深工艺方案的确定工艺方案对照见表2-1。表2-1 工艺方案的比较比较项目序号工艺方案排除或选择理由单工序模1单工序模:落料拉深冲孔适于中小批量生产;模具结构简单,但生产成本高而且生产效率低,一次行程只能完成一个工序;同时单工序模很难保证所要求的精度等级。级进模2级进模:落料拉深冲孔对条料宽度或带料要求严格,工件不太平
8、整,有时要校平,同轴度、对称度及位移度误差较大,一般能达到IT11级以下,不适合该工件IT8级左右的要求。复合模3复合模: 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机床一次行程可完成落料、拉深、冲孔三个工序,生产率较高;达到工件八级精度的要求;比采用级进模制造难度低,适于大批量生产。结论:最佳工艺方案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3主要设计计算(1)毛坯直径的计算图 3-1 工件简图如图3-1,根据零件尺寸,其相对高度为:H/d=(8.5-0.9)/(21.4+1.8)=0.328参考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4-2取修边余量=1.0依图样零件计算尺寸: H=8.5-0.9+1=8.6(mm)d=21.4+1.8=23.2(mm)代
9、入公式 D= = =33.58(mm)D取34(mm)(2)排样方式的确定及其计算参考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2-14,确定搭边值=1.5 1=2.5。设计排样图,如图(3-2)所示:图 3-2 排样图条料宽度的确定:参考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2-17取=0.5条料宽(3)拉深次数的计算毛坯的相对厚度: t/D100=(1.8/34)100=5.29参考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4-6得 m1=0.5, m2=0.7,m3=0.75,m4=0.78 d1 =m1D=0.534=1723.2(d)所以一次拉深可以成形拉深系数m=d/D=23.2/34=0.68m14工作零件尺寸计算为了容易保证冲裁,拉
10、深间隙,刃口尺寸计算采用配合加工法计算,先按照工件尺寸计算出基准件的公称尺寸及公差尺寸,然后配制另一个相配件。(1)拉深凹、凸模圆角计算参考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凹模圆角半径按公式 =3.5凸模的圆角半径rp 取工件圆角半径即 rp =4mm(2)拉深凹、凸模工作尺寸计算参考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4-14得拉深单边间隙 Z=1t=1.8mm参考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4-15得d =0.08,p =0.05 dp 凹模的基本尺寸,制件公差,dmin 拉深件内径的最小极限尺寸,dd 凹模的基本尺寸(3)落料凹、凸模工作尺寸计算刃口尺寸有变大(A)、变小(B)和不变(C)三种情况。其计算公式如下:A=
11、(Amax- x)d0B=(Bmin+x)0dC=C平均 0.125一般当冲裁件精度在IT10以上时,x=1冲裁间隙,参考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2-2 取Z=15%.t=0.27参考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2-4,凹、凸模的制造公差按d =-0.02,p =+0.03由于落料尺寸是计算得出的尺寸,因此凹模可直接取计算出来的尺寸,即由凹模尺寸算凸模的基本尺寸为 (4)冲孔凹、凸模工作尺寸计算 5模具结构设计(1)模具类型的选择由拉深工艺分析可知,采用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所以模具类型为复合模。 (2)定位方式的选择因为该模具采用的是条料,控制条料的送进方向采用导料销,无侧压装置。控制条料的送进步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钢圈 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51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