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2T装、出料机的研制旋转部件设计(全套图纸).doc
《毕业设计(论文)2T装、出料机的研制旋转部件设计(全套图纸).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2T装、出料机的研制旋转部件设计(全套图纸).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2T装、出料机的研制旋转部件设计专业班级:06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4班 学生姓名: CAD图纸,联系153893706摘要 根据设计任务书中给出的技术参数,详细分析了装、出料机的旋转部件的原理和机构,参考悬臂式起重机和各种装卸机械旋转部件的原理并根据锻造车间的特点,通过方案论证以及设计计算最终完成设计任务。装、出料机旋转部件的设计有:回转支承的选型计算、齿轮啮合传动的设计计算、机械臂支座的选用计算、电气控制设计等四部分。回转支承固定在y方向直线运动的小车上选用三排滚柱式回转支承(13)系列,型号为:外齿式132.32.1200.002;固定在台架上的液压马达控制一个小齿轮按行星轨迹绕回转
2、支承运行,回转支承驱动台架360度旋转,转速3r/min;机械臂支座选用轴直径d=50mm的四螺柱滚动轴承座;部分用来控制油泵,大车行走、小车行走的电机电气控制。旋转部件重量2756kg.本设计所遇到的难点有:回转支承选型计算和由于工作台旋转,而引起的控制线路的布线设计问题。经过查阅资料、认真计算最终采用结构牢固的三排滚柱式回转支承(13)系列;为使工作台旋转范围大于360度,在回转支承中间设计一个滑环机械,使来自大车、小车的电源线路通过滑环机械引入电气柜;控制线路也通过滑环机械到达小车和大车的驱动电机,为保证装、出料机的运行安全,在控制电路中还设计了大车、小车、旋转等部件运动的电气互锁电路。
3、经设计小组全体人员共同努力,精心设计,本设计达到了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关键词:锻造 装、出料机 旋转部件 设计Development of feed and exports material machine with 2Trevolving part design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tasks are given in the technical parameter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feed and exports material machine revolving part of the principles a
4、nd institutions, reference cantilever cranes and mechanical handling various components of the rotation principle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rging workshop, demonstrated through the programme And the Design of the final design task.Feed and exports material machine revolving par
5、t design are: Rotary supports the selection, the design of transmission gear meshing, bearing the selection, design, electrical control of four parts. Y slewing bearings in the direction of fixed line movement on the car of choice of three rows of rotating roller bearing (13) series, the model: the
6、tooth-132.32.1200.002; bench fixed in the hydraulic motor control gear on a small planet trajectory Running around the rotary bearing, rotating drive platform supports 360-degree rotation, speed 3 r / min; manipulator supports optional d = 50mm diameter shaft of the four stud rolling; part used to c
7、ontrol pumps, large carts walking, running the car Electric motor control. Rotating parts weight of 2756 kg.The design of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by: Rotating Bearing Selection calculation and due to table rotation, caused by the control circuit wiring design problems. after inspection, careful
8、ly calculated using the final structure of a solid three rows of rotating Roller Bearing (13) series for the rotation of more than 360 workstations, in the rotary bearing the middle of a slip ring mechanical design, from the large carts, vehicles of power lines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electrical
9、 machinery slip ring counter; control line through the slip ring and large carts machinery arrived at the car driven motor, to ensure the equipment, materials to the safe operation of aircraft, also in the control circuit design of the large carts, vehicles, rotating move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
10、s, such as interlocking circuit.The joint efforts of all the staff of the design team, well-designed, the design of the tasks to the design requirements.Key words forging feed and exports material machine revolving parts design引 言装、出料机是锻造生产中为室式加热炉装出锻件坯料用的常用设备。由于装、出料机的动作灵活、操作简单,不仅可以缩短大量辅助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而
11、且能大大减轻繁重的体力劳动,改善劳动条件,节省人力,因而受到了广大锻造工人的欢迎。本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台额定装载量为2吨的装、出料机的旋转部件,用于锻造生产过程中。其功能为:在大车、小车的配合下,使置于旋转台架上的机械臂部件完成从料场取料,送入加热炉;从加热炉取料,送至锻锤前料台;从锻锤前料台取料,送至成品堆放区的功能。 在进行调研,了解锻造生产过程、锻造生产设备及其工作环境等的基础上,结合毕业设计任务书中的设计依据及要求,对旋转部件方案进行论证,经分析、讨论和设计计算选出了最佳的设计方案。然后分为:回转支承设计、齿轮啮合传动设计、机械臂支座设计、电气控制设计等四部分,分别进行设计、计算,绘制
12、了旋转部件装配图及部分关键零件图,最终完成了旋转部件设计。 本设计说明书介绍了旋转部件论证、分析、计算等过程。第一章 装、出料机的整体论证1.1 锻造车间1.1.1车间特点1、锻造生产是在金属灼热的状态下进行的(如低碳钢锻造温度范围在1250750之间),由于有大量的手工劳动,稍不小心就可能发生灼伤。 2、锻造车间里的加热炉和灼热的钢锭、毛坯及锻件不断地发散出大量的辐射热,锻件在锻压终了时仍然具有相当高的温度,工人经常受到的侵害。 3、锻造车间的加热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尘排入车间的空气中,不但影响作业环境,还降低了车间内的能见度,对于燃烧固体燃料的加热炉,情况就更为严重,因而也可能会引起工伤
13、事故。 4、锻造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如空气锤、蒸汽锤、摩擦压力机等,工作时发出的都是冲击力;设备在承受这种冲击载荷时,本身容易突然损坏,如锻锤活塞杆的突然折断,而造成严重的伤害事故。 5、锻工的工具和辅助工具,特别是手锻和自由锻的工具、夹钳等名目繁多,这些工具都是一起放在工作地点的。在工作中,工具的更换非常频繁,存放往往又是杂乱的,这就必然增加对这些工具检查的困难。当锻造中需用某一工具而又不能迅速找到时,有时会“凑合”使用类似的工具,为此往往会造成工伤事故。 6、由于锻造车间设备在运行中发生的噪声和振动,使工作地点嘈杂刺耳影响人的听觉和神经系统,分散了注意力,因而增加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总之,车
14、间的工作环境相对来说及其的恶劣。1.1.2车间布局由设计任务书中所述:装、出料机的覆盖范围为:25M10M。及长边对加热炉,另一边对成品堆放区;其左端对料场,右端对锻锤前台。由此绘制车间布局图1-1如下:图1-1 车间布局1.2 装、出料机旋转部件论证1.2.1 装、出料机旋转论证装、出料机旋转部件在此工作环境中要在机械臂伸缩、大车行走、小车行走的协作下共同完成从料场取料,送入加热炉;从加热炉取料,送至锻锤前料台;从锻锤前料台取料,送至成品堆放区等一系列动作。同时还肩负着旋转台架上各部件的防止倾倒的任务。除了保证正常的工作运行,更要保证操作人员人身安全。由于料场、炉子、锻锤、成品堆放区在车间的
15、四个方向,这就需要装、出料机的钳爪能够移动到车间的每一个位置,显然结合塔式起重机的构造,在小车上就必须安放一个旋转平台,将钳爪安放在平台上,在平台旋转的工作中,钳爪就会触到车间的各个角落。设计任务书上要求:加热炉口底沿距地面高度1200mm,锻锤前料台高度800mm。基于车间条件的考虑,回转工作台整个回转角度范围为大于360度,这就要求机械臂,工作台,小车,以及大车的高度协调,来满足设计需要。1.2.2 z轴运动机构方案设计考虑到料场、加热炉、锻锤、成品堆放区位于四个方向,机构需要绕z轴旋转360度才能完成工作。如图1-2图1-2 Z轴旋转示意图由机构论证z轴旋转采用工作台在小车上旋转完成,我
16、们考察调研了车载起重机、塔式起重机等设备,决定采用回转支承。将回转支承安放于小车平板和工作台平板之间。如图1-3图1-3 回转支承安放示意图1-小车平板 2-工作台平板 3-回转支承完成z方向的运动采用杠杆。我们在杠杆的转动中心及支点的选择提出了两种方案。方案一:运动中心位于臂筒支脚的顶端,如图1-4 a所示;方案二:运动中心位于臂筒支脚的末端,如图1-4 b所示。方案一中,机械臂完全俯下后机械臂前端所能覆盖到的区域减小L;而方案二中,机械臂完全俯下后机械臂前端所能覆盖到的区域并没有减小。臂筒的支脚设计也有两种。结合方案一支脚如图1-5 a所示,方案二支脚如图1-5 b所示。在两个方案中支脚的
17、跨距与相比,方案二中的支脚可以有更多的增加空间,而方案一中的支脚跨距如进一步的增加则会增大运动中心轴的载荷。如图1-6 所示,支脚的安装点跨距越大,支脚就越靠近工作台中心,这样就会减小支脚对工作平台的载荷。在方案二中支脚的斜向受力还可以保证工作台在旋转的过程中机械臂的稳定性。通过上述讨论,我们采用方案二。关于机械臂的俯仰的原动力,经过调研考察并结合起重机等设备的结构方式,我们采用在机械臂后端安放液压缸来实现。图1-4 机械臂俯仰运动机构图 图1-5 支脚图1-6 支脚安放图工作台要支撑起机械臂,为了机械臂在工作中稳定,其机械臂前端的支撑可分为左右两个,加上后边液压缸的一个支点构成一个三角形,工
18、作起来是相当平稳的。为了更容易操作机器,操作间安放在机械臂的右后侧。油箱安放在机械臂的左后侧。由于工作台要旋转,下面安放回转支撑来完成转动。经过调研,我们选用三排滚柱式回转支承,型号为外齿式132.32.1200.002回转支承,在工作台上安放齿轮,将回转支承带有齿轮的外圈固定于小车平板,内圈固定与工作台底面。工作台上有液压马达控制的齿轮旋转带动回转支承旋转,整个工作台就会旋转。由于工作台上安放的部件比较多,考虑到使用电动机驱动还需要减速、抱闸等附件,占地面积大。所以采用液压马达,体积小且运动灵活。由于工作台转动会对控制线路的布线造成影响,在机械臂的下方,回转支撑的中心部位安放一个滑环,来连接
19、大车、小车通向配电箱的电线。工作台旋转速度为3r/min。第二章 装、出料机回转平台设计2.1 回转支承的选型从节约成本到提高工作效率的观点出发,根据回转支承的结构特点、性能、和适用范围,我们选定三排滚柱式回转支承。三排滚柱式回转支承具有三个座圈上下及径向滚道各自分开,使得每一排滚柱的负载都能确切地加以确定,能够同时承受各种载荷,是四种产品样本中承载能力最大的一种,结构牢固,特别适用于要求较大直径的重型机械,如斗轮式挖掘机、轮式起重机、船用起重机、钢包回转及大吨位汽车起重机等机械上。图2-1三排滚柱式回转支承剖物图 2.2 回转支承的计算回转支承所承受的作用力包括:总轴向力 Fa(),总倾翻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出料机 研制 旋转 部件 设计 全套 图纸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50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