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湿化及其护理方法研究进展杨梅..ppt
《人工气道湿化及其护理方法研究进展杨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气道湿化及其护理方法研究进展杨梅..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工气道湿化及其护理方法研究进展,杨梅,摘要,人工气道的湿化处理关系到通气质量与治疗效果,其中对湿化过程中细节的处理是关系到湿化效果的重要方面。本文就湿化方法、湿化液种类、温度、量及速度方面的最新护理进展进行分析,以为其临床应用和护理提供依据。,2,关键词 人工气道;湿化处理;护理;进展,3,4,人工气道 是经口、鼻或直接经气管置入导管而形成的呼吸通道,以辅助患者通气及进行肺部疾病的治疗,是危重病人抢救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呼吸道黏液-纤毛系统是呼吸道的第一道防线,对于维持呼吸道湿化及维持正常的防御功能起重要的作用。正常呼吸过程中,干燥、低温的空气流经上呼吸道后,逐步变得湿润温暖以利于在肺泡进行
2、气体交换。在正常情况下,呼吸道必须保持一定湿度,才能保证纤毛的正常运动和黏液分泌。人工气道建立后,由于缺少上气道对吸入气体的加温和加湿作用,易引起下呼吸道气管黏膜干燥,分泌物黏稠,从而易于形成痰栓,阻塞气道。由于呼吸道纤毛摆动受损,黏液移动受限甚至气道黏膜上皮发生炎性反应改变,导致肺部感染发生;分泌物黏稠也可阻塞小气道,出现肺不张。气道湿化可以起到稀释痰液、促进痰液及时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气道湿润的作用。所以,合理的人工气道湿化处理是预防肺部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1,6,选择最佳的气道湿化方法是临床护理学中一个值得探索的重要问题。一般护理方法是保持室内温度在2022,湿度在60%70%。定时
3、翻身拍背,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护士要注意观察痰液的颜色、性状、量等,发现患者痰液呈度黏稠时,即采用适宜湿化方法稀释痰液2。,7,1.人工气道湿化的方法,人工气道湿化应该遵循的原则是尽可能模拟或接近正常生理状态,并且能够保证充足的液体供应。目前应用的方法主要有:1.1 加热湿化器1.2 热湿交换器(人工鼻)1.3 雾化加湿 1.4气道滴注湿化法 1.5喷雾器加湿 1.6气泡式湿化器湿化 1.7湿纱布覆盖法 1.8空气湿化,8,加热型湿化器(heated humidifier,HH)湿化,应用HH将水加温后产生蒸汽,混进吸入气中,达到加温、加湿的作用。此方法可使气道内的气体温度达到 37
4、,相对湿度100%,以维持气道黏膜完整,纤毛正常运动及气道分泌物的排出,以及降低 VAP的发生率。带呼吸机病人与不带呼吸机病人都可使用,电热恒温湿化法已是现今最受推崇的一种湿化方法。,提示问题,由于呼吸机管道内外温差,在管路上形成冷凝水,被视为高污染物。因此,呼吸管路的位置应低于气管导管,冷凝水集水瓶应处于整个管路的最低位,以避免冷凝水误吸入呼吸道,导致人工气道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随着 HH与含有单或双加热丝环路的联合使用,使得 HH的环路冷凝物的产生也减少。但研究发现,呼吸机管路有导线存在,在清洁消毒时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在对呼吸机加温导线的细菌培养结果观察到有细菌在其上定植,所以加温导线的存在
5、明显增加了呼吸道的感染率。缩短管道长度、增加管壁厚度、提高环境温度也可以减少冷凝水的产生,降低感染几率。,人工鼻(HME),11,人工鼻(HME)是根据人体解剖湿化系统的机制所模拟制造的替代性装置,可通过保留呼出气体内的热量、水分,对吸入的气体起到加温和湿化的作用,并且能够过滤细菌和尘粒。具有避免湿化过度或湿化不足、无效死腔量少、减少肺部感染等优点。由于HME简单,安全和轻便,因此可广泛用于使用呼吸机、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患者。陈莲芳等3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应用人工鼻湿化效果明显优于湿化灌组。人工鼻的缺点在于不提供额外热量和水气,因此对于痰多黏稠并且存在脱水、低温或肺疾患引起的分泌物滞留患者,人工鼻
6、并不是理想的湿化装置4,缺点:不额外提供热量和水分,有湿化不充分的可能 呼吸道分泌物粘稠的病人 不是理想装置 相对的气道阻力高的病 人不宜使用可,优点:装置的安装、使用和 维修简单 价格低廉 没有电和热的危险 相对的可避免湿化不足 或过度的情况,热湿交换器(人工鼻,HME),雾化加湿,13,雾化分为加温雾化和不加温雾化。从雾化器的类型分,雾化有超声雾化、氧气雾化器雾化、高频振动雾化及喷射式雾化器雾化等。雾化时间长短可以分为持续雾化和间断雾化。加温雾化雾化气流能够避免在人工气道口液滴形成、湿纱布覆盖等引起的不安全因素,有助于保持患者呼吸道正常功能,能使气管和支气管充分扩张湿化,起到较好改善肺部通
7、气的作用5-6。持续雾化会导致患者发生缺氧,所以临床上主张小剂量间断雾化优于持续雾化。但是如果湿化液中加入抗生素尽量不要选用雾化加湿。,14,气道滴注湿化法,主要包括间断气道内滴入和持续气道滴注湿化方法。,15,间断气道内滴入一般是于吸痰前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湿化液直接快速注入。间断推注湿化法易引起患者刺激性咳嗽、憋闷、心率增快、缺氧、血压升高等并发症。陈建芬等7报道将0.9%氯化钠溶液直接泵入气道会导致湿化液进入气道后分布不均,使某些细小支气管得不到充分湿化,同时患者咳嗽或吸痰操作时易脱出,不仅影响湿化效果,还增加感染机会。这提示护理工作者在以后使用气道滴注湿化方法时应更注重于小支气管的充分湿
8、化。,16,持续气道内滴注湿化法使气道始终处于湿化状态,减少咳嗽次数及其对气道黏膜的损伤,因而对气道刺激小,不易引起咳嗽,此法能够有效克服湿化液大量快速注入引起患者呛咳和憋气等症状。因此近年来许多的先进设备应用都采用此项湿化方法。杨晓容8对90例人工气道患者分别进行输液泵控制持续气道内滴注湿化、精密输液器持续气道滴注湿化和间断气道内滴注湿化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进行气道内滴注湿化患者的各项指标如血氧饱和度、带管时间和吸痰次数均优于对照组。贺照球9将精密输液器用于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持续气道内滴注湿化液,发现可有效降低痰液黏稠度,利于痰液排出,他们认为此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17,常用湿
9、化方法,喷雾器加湿 将湿化液加入到喉头喷雾器中,对准套管口挤压气囊,将湿化液喷到气管内,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喷雾给药能够扩大药物在呼吸道中的应用,增加了局部用药疗效,控制局部感染。湿化液在喉头喷雾器中不易被污染,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安全性高,喷出的水珠小而均匀,不易引起呛咳及窒息,其用物经济实惠,湿化液不被浪费,可提高局部用药的疗效,预防感染。喷雾器给药在临床应用较多 气泡式湿化器湿化是最常用的湿化装置,氧气从水下导管通过筛孔 多孔金属或泡沫塑料形成细小气泡,增大氧气与水接触的面积,以达到湿化目的。筛孔越多,接触面积越大,湿化效果越好。有研究表明,气流量越大,氧气与水接触时间越短,湿化效果越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工 气道湿化 及其 护理 方法 研究进展 杨梅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50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