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容器结构设计与制造》习题答案(第四篇).doc
《塑料容器结构设计与制造》习题答案(第四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塑料容器结构设计与制造》习题答案(第四篇).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塑料容器结构设计与制造习题答案(第四篇) 一、 名词解释: 1 发泡成型使气体分散在固相聚合物中形成无数发泡孔的轻质高分子材料的成型方法。 2 表面金属化在塑料制品表面镀一层牢固的金属,使塑料赋予金属的性质的技术。 3 吹胀比是指吹塑模腔径向最大直径和管状型坏外径之比。 4 拉伸取向分子在拉伸力作用下,沿受力方向排列。 5 模压成型将粉状、粒状或纤维状物料放入成型温度下的模具型腔中,然后闭模加压,而使其成型并固化,开模取出制品的方法。 6 发泡倍率气相与固相体积之比。 7 流动取向分子在成型过程中,沿流动方向排列。 8 旋转成型把粉状或糊状(液状)的树脂计量后(按制品重量计量),置于滚塑模中,
2、通过加热模具并滚动旋转(纵、横向旋转),使模内树脂熔融塑化到流动状态,靠自身重量作用,而均匀地分布满模具型腔的各个部分,经冷却定型,脱模即得制品。 9表面涂饰在塑料容器表面涂抹以流动状态的涂料,使其干燥硬化后,形成一层薄膜来保护、美化制品的技术。 10引伸比制品深度与宽度或直径之比。 11真空成型法是把热塑性塑料板、片固定在模具上,用辐射加热器进行加热,加热至软化温度,用真空泵把片材和模具间的空气抽掉,借助大气的压力,使板材覆盖在模具上而成型的方法。 12表面烫印借助热和压力的作用,使烫印箔上的热熔胶熔化,将装饰层与制品粘接在一起,使制品表面呈现各种色彩的图案,花纹,文字,标记的装饰方法。 1
3、3注射成型将粉状或粒状塑料从注射机的料斗送入加热的料筒内,加热熔融塑化后,借助柱塞或螺杆的推力,物料被压缩并向前移动,通过料筒前端的喷嘴,以很快的速度注入温度较低的闭合模腔中,经过一定时间的冷却定型后,开启模具即得制品的方法。 14热成型将热塑性塑料片材夹在框架上加热至软化温度(至热弹态),在外力作用下(如用柱塞、模芯机械的方式;或用真空产生的气压差、压缩空气等气动方式),使加热软化的片材压在模具的轮廓上,冷却而得到容器的一种方法。 15延伸比是指制品长度与型坯长度之比。 二、 填空题: 1 采用可发性粒料成型泡沫塑料制品,形成制品壁厚的必要条件是 至少三粒发泡粒子并列 。 2 常用的机械整饰
4、方法有锉削、磨削、抛光、滚光、喷砂 。 3 多层吹塑的目的有提高塑料容器的物理机械性能、改善容器性能、使容器具有遮光性、 使容器具有绝热性、使容器降低可燃性和提高容器的适印性 。 4 注射机合模系统的作用是 实现模具的启闭、保证成型模具可靠地锁紧 和 顶出制品 。 5 凸台设计的目的是 提高制品的强度、提供支撑面和承受应力与应变 。 6 常用的塑料着色方法有粉末着色、色浆着色、色母料着色 和 颗粒料着色 。 7 模塑螺纹的成型方法有用螺纹型芯或型环成型、用瓣合模成型 和 强制脱模 。 8 影响注射制品尺寸精度的因素有模具因素、工艺因素、材料因素、设计因素和使用条件 。 9 塑料制品设计中尽可能
5、避免侧孔侧凹的目的是简化模具、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 10热成型的方法有真空成型法和加压成型法 。 11塑料包装容器按成型方法可分为箱、盒类、瓶类 、大型桶、罐类、半壳状容器、软管类 和集装箱、托盘类六大类。 12塑料包装容器设计的一般原则是从塑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塑料的成型性及成型工艺性、塑料成型后的收缩性、塑料容器的形状和成型模具的总体结构五方面考虑。 三、 简答题: 1 塑料包装容器结构设计的内容包括哪三大方面?具体是指哪些? 答案要点: 塑料包装容器结构设计的内容包括三大方面:功能结构设计、工艺结构设计和造型结构设计。 具体是指: 功能结构设计:是塑料包装容器结构设计的核心,是与包装容器
6、功能有关的要素,如:形状、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螺纹、孔等。 工艺结构设计:是从塑料成型加工工艺的角度考虑,容器设计应考虑的工艺因素,如:壁厚、脱模斜度、加强筋、支承面、圆角等。 造型结构设计:包括容器的表面文字、商标、图案等。 2 塑料着色时,对着色剂有哪些要求? 答案要点: 塑料着色时,对着色剂的要求是分散性好、耐热性好、有一定的耐候性和耐光性、相容性好。 3 中空吹塑成型制品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答案要点: 中空吹塑成型制品的设计原则是: 综合考试功能、外观、可成型性与成本等因素; 吹塑制品的拐角、棱边、凹槽与加强筋要尽可能成较大的圆弧或球面过渡; 避免形状突变; 容器尺寸(壁厚)不宜要
7、求过严。(尺寸精度低)。 4 旋转成型与注射成型、中空吹塑成型的区别有哪些? 答案要点: 旋转成型与注射成型、中空吹塑成型的区别是: 使用粉状或糊状树脂; 树脂在模具内熔融塑化; 使用双轴向旋转模具; 模具不承受压力,也无需安置复杂的水冷却管道。 5 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的模压成型工艺过程是怎样的?有何区别? 答案要点: 热固性塑料的模压成型工艺过程是将粉状、粒状或纤维状物料放入成型温度下的模具型腔中,然后闭模加压,而使其成型并固化,开模取出制品。 热塑性塑料的模压成型有所不同,是先将塑料加入模具型腔中,逐渐加热施压,塑料变成粘流态并充满整个型腔后停止加热,开启冷却装置,待塑料冷却到热变形温
8、度以下后开启模具,取出制品。 区别在于: 前者是先加热模具,再将物料加入成型温度下的模具型腔中,后者是先加料,后加热; 后者有冷却装置,模具复杂些; 后者需交替加热和冷却模具,故成型周期长。 6 注射螺杆与挤出螺杆有何差异? 答案要点: 运动方式不同 注射螺杆既能转动又能作轴向移动,而挤出螺杆不作轴向移动 尺寸参数不同 长径比、压缩比、螺槽深度等不同 螺杆头型式不同 7 引起箱盒类塑料容器侧壁翘曲、内凹的原因是什么?可采取哪些措施预防? 答案要点: 引起箱盒类塑料容器侧壁翘曲、内凹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成型时容器侧壁收缩不均。可采取的预防措施是设计防变形结构。 8 为什么塑料制品不能单纯地靠提高其壁
9、厚来保证强度?还可采取什么措施? 答案要点: 在正常的注射成型条件下,热塑性塑料制品成型,是以制品壁最厚处的中心温度达到成型材料的热变形温度时间为冷却时间的。成型的冷却时间与制品壁厚的平方成正比。当制品壁厚增加1倍时,冷却时间将增加4倍,相反,当壁厚减小一半时,冷却时间可缩短至原来的1/4。对热固性塑料制品来说,因每1mm制品壁厚需要一定的成型时间,制品壁厚越大,所需要的成型时间越长。因此增加塑料制品的壁厚,必然使成型周期延长,生产效率降低。 制品的壁厚与其强度密切相关。对热塑性塑料制品来说,当壁厚在5mm以下时,强度一般随壁厚的增加而增大。但当壁厚大于5mm时,壁厚增大其强度不一定增加,且还
10、会出现如缩孔、塌坑、翘曲、应力、结晶度过大等成型弊病,影响制品的质量。因此靠增大壁厚来提高制品的强度有一定的限度。一般对壁厚较大的制品通常靠设加强筋来保证其强度。 9为什么在塑料容器设计中要考虑加强筋和防变形结构? 答案要点: 塑料容器设计中,为了提高容器的强度,常常采用增大壁厚的方法,但当增大壁厚不能提高容器的强度时,则从结构上考虑增设加强筋来提高容器的强度,同时可改善成型时的流动性。 塑料容器设计中,考虑防变形结构是为了防止箱盒类塑料容器侧壁因成型时容器侧壁收缩不均而引起翘曲、内凹等缺陷。 10在中空吹塑成型中,提高其刚度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要点: 提高容器刚性的措施: 增大壁厚 圆形容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塑料容器 结构设计 制造 习题 答案 第四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48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