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面弯板的加工工艺及模具毕业设计(含外文翻译).doc
《三面弯板的加工工艺及模具毕业设计(含外文翻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面弯板的加工工艺及模具毕业设计(含外文翻译).doc(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报告题 目 三面弯板零件的加工工艺及模具设计 专 业 名 称 机 电 一 体 化 班 级 学 号 0 9 90 2 1 1 8 学 生 姓 名 刘 星 指 导 教 师 柴 京 富 老 师 填 表 日 期 2012 年 4 月 24 日 南昌航空大学高职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I、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三面弯板的加工工艺及模具设计II、毕 业设计(论文)使用的原始资料(数据)及设计技术要求:1. 三面弯板零件图2. 材料为 Q235钢板3. 零件设计和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合理4. 模具设计要求满足加工工艺,并且结构紧凑,重量轻,便于移动,操作简单,安全III、毕 业设计(论文)
2、工作内容及完成时间:1. 收集有关资料,写出开题报告 (2周)2月13日-2月26日2进行工艺方案设计并编制加工工艺规程 (2周)2月27日-3月11日3进行模具设计方案的选择及设计计算 (3周)3月12日-4月01日4绘制模具装配图及其部分零件图 (4周)4月02日-4月29日5. 外文资料翻译(不少于6000实词) (1周)4月30日-5月06日6撰写毕业论文 (3周)5月07日-5月27日7准备毕业答辩 (2周)5月28日-6月08日 、主 要参考资料:【1】濮良贵等主编.机械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翁其金等主编.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3】模具实用技术
3、丛书编委会编.冲模设计应用实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4】王先逵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5】A H BURR.MECHANICAL ANALYSIS AND DESIGN.1981,ELSEVIER高等职业技术 学院 机电一体化 专业 099021 班 学生(签名): 刘 星 日期: 自 2012 年 2 月 13 日至 2012 年 6 月 8 日 指导教师(签名): 柴京富助理指导教师(并指出所负责的部分): 系(室)主任(签名): 附注:任务书应该附在已完成的毕业设计说明书首页。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设计(论文)题目:三面弯板的加工工艺及模具设计一选题依
4、据及意义 1.主要依据 冲压是一种先进的金属加工方法,生产效率高,加工成本低,材料利用率高,产品尺寸精度稳定,操作简单,容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大量生产。但对冲压生产而言,单工位模具结构单一,生产效率低,而且钣金件不能过于复杂,否则就需要多副单工模具才能实现。如果采用级进模进行生产,就可以改变这些缺点。级进模的特点是生产效率高,生产周期短,占用的操作人员少,非常适合大批量生产。 2.意义 本课题对级进模的应用进行研究,其研究意义如下: 通过对三面弯板零件进行详细分析,确定零件的冲压工艺方案并制定零件的制造工艺,通过课题让我们能够掌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冲压模具设计和制造的一般方法
5、,对零件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工艺计算及模具设计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并学会对模具设计资料的检索与整合以及对已有资料的充分合理利用,实践性课题是对学生理论学习水平的实践和检验,可对以后从事类似的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实践意义,级进模是由多个工位组成,各工位按顺序关联完成不同的加工,在冲床送料按照一个固定的步距将材料向前移动,本次设计在一副模具上就可以完成两个工序,由冲孔,落料组成。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 级进模制造技术的研究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产品生产日益复杂与多样化,产品性能正在和质量 也在不断提高,因而对冲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冲压技术自身也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为了适应
6、大批量高,高效率生产的需要,在冲压模具和设备上广泛运用了各种自动化的进出料机构,对于大型冲压件,例如汽车覆盖件,专门配置了机械手或机器人,这不仅仅提高了冲压件的生产品质和生产率,而且也增加了冲压工作的安全性。在中,小件的大批量生产方面,现已广泛应用多工位级模,多工位压力机或高速压力机。在中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方面,正在发展柔性制造系统。为了适应多品种生产时不断更换模具的需要,已成功的开发出快速换模系统。 2.多工位级进模的发展趋势 随着工业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冲压产品生产正呈现多品种,少批量,复杂,大型,精密,更新换代速度快的变化特点,冲压模具正向高效,精密,长寿命,大型化方向发展。为适应市场变化
7、,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制造技术的迅速发展,冲压模具设计制造技术也正由手工设计,依靠人工经验和常规机械加工技术向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数控切削加工,数控电加工为核心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技术转变。 随着计算机的深入使用,我国不少企业已经在尝试或开展计算机辅助冲压工艺设计CAPP系统已从工艺设计发展到工艺信息的管理。设计方法也从派生式,混合式,创成式三种CAPP系统并举的局面向智能化的混合式方向发展。但很多地方需要设计人员的决策和经验,真正使用的基于知识的大型复杂冲压件CAPP系统尚未建立,由于冲压工艺设计过程的复杂性和模糊性,想要全面有效的解决问题需要一种新型智能型工程设计方
8、法,即基于知识工程的KBE技术及信息管理技术综合应用到冲压工艺设计中,建立智能优化的CAPP系统,并实现与CAD/CAE/CAM及管理额集成化,将是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本课题研究内容 本次设计的内容为三面弯板零件的加工工艺及模具设计,重点介绍零件的设计,零件的机加工艺、冲压模具的设计,最后画出零件图。 四本课题的研究方案 本次设计按照工艺分析工艺方案确定模具结构设计的思路进行。1) 方案对比该工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可以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模。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级进冲模,采用级进模生产2)方案分析
9、 方案一: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副模具,成本高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大批量生产的要求; 方案二:该方案经计算可冲孔落料复合完成,只需要一副模具,工件精度及生产效率都较高,工件最大壁厚为7mm,模具强度较好,但模具制造较复杂,调整维修较麻烦; 方案三: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但是制造精度不如复合模,模具制造比较麻烦,调整维修麻烦。3) 方案确定该零件的材料为Q235,较软的碳素钢,强度硬度很低,而韧性较高,有好的深冲,弯曲等冷加工性能,焊接性能。且该零件形状简单,大批量生产,可以考虑采用级进模冲压的形势。该零件尺寸较小,因此加工精度不高,一般冲压都能满足其尺寸精度的要求。综合以上分
10、析,得出结论是:该零件工艺性能较好,适于级进模进行冲压。 五。研究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 1.研究目标,主要特色 通过对工件的工艺分析,确定工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模具工作部分零件的设计(例凸模,凹模),各种固定板的设计和相关尺寸的计算和校准:设计前后工序的关联性及模具的关联性,合理安排工序,尽量使模具的结构更紧密,同时在模具的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到所设计的零件的课加工性,要尽量多的选用标准件,达到规范化设计的要求成为此毕业设计的难点:针对此次模具设计工作量大,工作难度大的特点,拟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pro/E等相关软件来完成模具的设计,从而节省时间和精力:收集相关文献,期刊论文来加
11、以辅助设计;针对自身理论方面的不足将更多的向柴老师请教学习,当然,具体的设计中也要不断的去实践设计的模具的实用性与经济性,使设计更趋于精确化,规范化,系统化。设计中所提供的三面弯板材料为厚度0.5mm的Q235,该零件冲孔落料成形,采用级进模采用完成。 2.工作进程 第一、二周:毕业实习,完成调研报告;第三、四周:方案论证,确定方案,完成外文翻译; 第五、六周:确定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第七、八周:编制冲压工艺规程; 第九、十周:初定模具设计方案,设计计算,画出总装草图; 第十一、十二周:绘制模具装配图及零件图; 第 十三 周:制定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 第 十四 周:撰写设计说明书及相关技术
12、文件; 第 十 周五:交毕业设计; 目 录摘要 . 10 引言. 11 冲裁弯曲工艺分析.2 1.1工件的工艺分析.2 2 工艺方案的分析与确定.3 2.1工序分析.3 2.2可行性工艺方案.3 2.3工艺方案确定.4 2.4模具结构初步确定.4 2.5弯曲件展开尺寸计算.4 3 排样设计 .5 3.1确定排样方式.5 3.2.计算材料利用率.6 4 冲载压力机压力中心计算.7 4.1落料力.7 4.2卸料力.7 4.3冲孔力.7 4.4顶件力.8 4.5弯曲力.8 4.6总冲压力.8 4.7压力中心计算.9 5主要工作部分尺寸计算.10 5.1凹凸模刃楼尺寸计算的依据和计算原则.10 5.2
13、凹凸模刃口尺寸计算方法.10 6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11 7闭合高度计算与冲压机选择.15 7.1闭合高度.15 7.2冲压机选择.15 8凸、凹模结构设计及校核 .17 8.1冲载模工作零件的设计.17 8.2卸料,顶件和推料装置.23 8.3定位元件.24 8.4导向元件.24 8.5模架和模柄的选择.25 8.6模具寿命.25 8.7模具材料的选用.26 9结论.27 9.1总结.27 9.2展望.28结束语.28答谢辞.29参考文献.29 三面弯板冲压工艺编制及模具设计 机电一体化 099021 刘 星摘要:分析了三面弯板的冲压工艺性,介绍了弯板级进模的总体结构与排样方案,通过对弯板
14、模具的设计让我们对模具的认识更深一层次,通过对弯板模具的设计,让我们更透彻了解其结构与作用。实践证明:该模具结构可靠,能保证产品质量,对此类零件的级进模设计有重要参考价值。关键词:三面弯板;级进模;排样设计board of stamping process and mold design Mould 021 liuxingAbstract: analysis of the guard plate stamping process, introduced the fender structure of progressive die and the layout design, through
15、to the guard plate mold design let we die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deeper level, the guard plate mold design, let us more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its structure and function.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die structure is reliable, can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to the kind of progressive di
16、e design is of great reference value.Key words: retaining plate; progressive die; layout design 引言:本课题对级进模的应用进行研究,其研究意义如下: 通过对三面弯板零件进行详细分析,确定零件的冲压工艺方案并制定零件的制造工艺,通过课题让我们能够掌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冲压模具设计和制造的一般方法,对零件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工艺计算及模具设计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并学会对模具设计资料的检索与整合以及对已有资料的充分合理利用,实践性课题是对学生理论学习水平的实践和检验,可对以后从事类似的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实
17、践意义,级进模是由多个工位组成,各工位按顺序关联完成不同的加工,在冲床送料按照一个固定的步距将材料向前移动,本次设计在一副模具上就可以完成两个工序,由冲孔,落料组成。1. 冲裁弯曲工艺分析1.1工件的工艺分析(如图1所示) 图1 三面弯板零件图生产批量:大批量;材料:Q235;材料厚度:0.5mm;制造精度:IT131.1.1冲裁工艺分析1)审图:该工件图外形简单,只需3次U型弯曲即可。 该工件图尺寸标注齐全,有三次弯曲,未注圆角设为。该工件图上标注公差等级采用经济精度IT13级,冲裁加工简单,表面平整,光滑,无毛刺。2)工件图尺寸齐全,无精度要求,选用经济精度IT13级,该冲件材料 Q23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面弯板 加工 工艺 模具 毕业设计 外文 翻译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47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