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火花深孔套料加工系统设计.doc
《电火花深孔套料加工系统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火花深孔套料加工系统设计.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郑州科技学院专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电火花深孔套料加工系统设计学生姓名 谢国芳 专业班级 机电一体化技术班 学 号 010409114331 所 在 系 电子工程系 指导教师 吕刚磊 完成时间 年 月 日 电火花深孔套料加工系统设计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火花加工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电火花加工技术具有电极制造简单、电极与工件间宏观作用力小、可控性好等优点,它已经成为机械制造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借鉴现代切削加工机床的发展经验,电火花成形加工设备向数控化方向发展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一方面应以高精度、高速度、自动化为追求目标,以技术优势占
2、领市场;另一方面应充分考虑设备的性能价格比,通过对机床功能的合理定位,进行结构改进和模块化设计,采用开放性的数控系统,提高机床设计的合理性,以最低的价格和足够的功能向用户提供可满足不同加工需要的各类电火花成形加工机床。由于电火花加工具有一定的优势,在深孔套料加工中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所以本文对电火花加工系统进行了研究,主要是对硬件和软件部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对电火花加工机床的电气部分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该机床数控程序的开发,数控程序实现了电极振动式进给的控制方法,提高了加工效率。数控程序主要包括上位机操作管理编辑模块和运动控制卡的实时控制模块。关键词:电火花加工/控制系统/喷油孔/运
3、动控制器electronic deep hole in a set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system design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difficult and complex process the material part of the surface finishing the effective use of processing. electronic and judging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processi
4、ng technology has electronic electrodes creating a simple, are connected to the workpiece between small and the resultant electronic better advantages, it has become national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manufacturing found wide application using the amount of processing the dev
5、elopment of modern tools electronic, concreteWhen the subject of the design concept of this program are: to 74LS112 dual JK flip-flop composed of digital logic circuits control program. Because use of microcontroller design complexity and expensive, so I chose to use digital circuit designKEY WORDS
6、process control systems of control the movement of the hole with a目 录中文摘要I英文摘要II1 绪论11.1 电火花加工技术的发展11.2 电火花加工的原理及特点11.3 电火花孔加工及应用32 电火花深孔套料加工系统的硬件设计42.1 加工机床硬件结构设计42.2加工系统基座设计52.3 加工系统的摆臂设计72.4 硬件设计小结83 电火花深孔套料加工系统的软件设计103.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103.2电火花深孔套料加工系统的设计103.3 本章小结11致 谢15参考文献161 绪论1.1 电火花加工技术的发展 电火花加工是
7、利用浸在工作液中的两极间脉冲放电时产生的电蚀作用蚀除导料的特种加工方法,又称放电加工或电蚀加工,英文简称EDM。 作为先进制造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特种加工技术,尤其是电火花加工技术,自20世纪40年代开创以来,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成为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进人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航空和航天技术、材料科学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电火花成形加工技术也朝着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虽然一些传统加工技术通过自身的不断更新发展以及与其它相关技术的融合,在一些难加工材料加工领域(尤其在模具加工领域)表现出了加工效率高等优势,但这些技术的应用没有也不可能
8、完全取代电火花成形加工技术在难加工材料、复杂型面、模具等加工领域中的地位。相反,电火花成形加工技术通过借鉴其它加工技术的发展经验,正不断向微细化、高效化、精密化、自动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1943年,苏联学者拉扎连科夫妇研究发明电火花加工,之后随着脉冲电源和控制系统的改进,而迅速发展起来。最初使用的脉冲电源是简单的电阻-电容回路。50年代初,改进为电阻-电感-电容等回路。同时,还采用脉冲发电机之类的所谓长脉冲电源,使蚀除效率提高,工具电极相对损耗降低。随后又出现了大功率电子管、闸流管等高频脉冲电源,使在同样表面粗糙度条件下的生产率得以提高。60年代中期,出现了晶体管和可控硅脉冲电源,提高了能源
9、利用效率和降低了工具电极损耗,并扩大了粗精加工的可调范围。到70年代,出现了高低压复合脉冲、多回路脉冲、等幅脉冲和可调波形脉冲等电源,在加工表面粗糙度、加工精度和降低工具电极损耗等方面又有了新的进展。在控制系统方面,从最初简单地保持放电间隙,控制工具电极的进退,逐步发展到利用微型计算机,对电参数和非电参数等各种因素进行适时控制。进行电火花加工时,工具电极和工件分别接脉冲电源的两极,并浸入工作液中,或将工作液充入放电间隙。通过间隙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工具电极向工件进给,当两电极间的间隙达到一定距离时,两电极上施加的脉冲电压将工作液击穿,产生火花放电。在放电的微细通道中瞬时集中大量的热能,温度可高达一
10、万摄氏度以上,压力也有急剧变化,从而使这一点工作表面局部微量的金属材料立刻熔化、气化,并爆炸式地飞溅到工作液中,迅速冷凝,形成固体的金属微粒,被工作液带走。这时在工件表面上便留下一个微小的凹坑痕迹,放电短暂停歇,两电极间工作液恢复绝缘状态。紧接着,下一个脉冲电压又在两电极相对接近的另一点处击穿,产生火花放电,重复上述过程。这样,虽然每个脉冲放电蚀除的金属量极少,但因每秒有成千上万次脉冲放电作用,就能蚀除较多的金属,具有一定的生产率。在保持工具电极与工件之间恒定放电间隙的条件下,一边蚀除工件金属,一边使工具电极不断地向工件进给,最后便加工出与工具电极形状相对应的形状来。因此,只要改变工具电极的形
11、状和工具电极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方式,就能加杂的型面。工具电极常用导电性良好、熔点较高、易加工的耐电蚀材料,如铜、石墨、铜钨合金和钼等。在加工过程中,工具电极也有损耗,但小于工件金属的蚀除近于无损耗。工作液作为放电介质,在加工过程中还起着冷却、排屑等作用。常用的工作液是粘度较低、闪点较高、性能稳定的介质,如煤油、去离子水和乳化液等。 按照工具电极的形式及其与工件之间相对运动的特征,可将电火花加工方式分为五类:利用成型工具电极,相对工件作简单进给运动的电火花成形加工;利用轴向移动的金属丝作工具电极,工件按所需形状和尺寸作轨迹运动,以切割导电材料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利用金属丝或成形导电磨轮作工具电
12、极,进行小孔磨削或成形磨削的电火花磨削;用于加工螺纹环规、螺纹塞规、齿轮等的电火花共轭回转加工;小孔加工、刻印、表面合金化、表面强化等其他种类的加工。 电火花加工能加工普通切削加工方法难以切削的材料和复杂形状工件;加工时无切削力;不产生毛刺和刀痕沟纹等缺陷;工具电极材料无须比工件材料硬;直接使用电能加工,便于实现自动化;加工后表面产生变质层,在某些应用中须进一步去除;工作液的净化和加工中产生的烟雾污染处理比较麻烦。 电火花加工的主要用于加工具有复杂形状的型孔和型腔的模具和零件;加工各种硬、脆材料,如硬质合金和淬火钢等;加工深细孔、异形孔、深槽、窄缝和切割薄片等;加工各种成形刀具、样板和螺纹环规
13、等工具和量具。1.2 电火花加工的原理及特点电火花加工设备属于数控机床的范畴,电火花加工是在一定的液体介质中,利用脉冲放电对导体材料的电蚀现象来蚀除材料,从而使零件的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达到预定技术要求的一种加工方法。在机械加工中,电火花加工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在模具制造业、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下图为电火加工原理图 图111 电火花加工原理图 电火花加工是在如上图所示的加工系统中进行的。加工时,脉冲电源的一极接工具电极,另一极接工件电极,两极均浸入具有一定绝缘度的液体介质(常用煤油或矿物油或去离子水)中。工具电极由自动进给调节装置控制,以保证工具与工件在正常加工时维持一很小的放电
14、间隙(0.010.05mm)。当脉冲电压加到两极之间,便将当时条件下极间最近点的液体介质击穿,形成放电通道。由于通道的截面积很小,放电时间极短,致使能量高度集中(106107Wmm2),放电区域产生的瞬时高温足以使材料熔化甚至蒸发,以致形成一个小凹坑。第一次脉冲放电结束之后,经过很短的间隔时间,第二个脉冲又在另一极间最近点击穿放电。如此周而复始高频率地循环下去,工具电极不断地向工件进给,它的形状最终就复制在工件上,形成所需要的加工表面。与此同时,总能量的一小部分也释放到工具电极上,从而造成工具损耗。从上面的叙述中可以看出,进行电火花加工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必须采用脉冲电源;必须采用自动进给调节装
15、置,以保持工具电极与工件电极间微小的放电间隙;火花放电必须在具有一定绝缘强度(103107 m)的液体介质中进行。 电火花加工具有如下特点:可以加工任何高强度、高硬度、高韧性、高脆性以及高纯度的导电材料;加工时无明显机械力,适用于低刚度工件和微细结构的加工:脉冲参数可依据需要调节,可在同一台机床上进行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电火花加工后的表面呈现的凹坑,有利于贮油和降低噪声;生产效率低于切削加工;放电过程有部分能量消耗在工具电极上,导致电极损耗,影响成形精度。以下为电火花加工的几种形式的特点: 特点:电火花加工是靠局部热效应实现加工的,它和一般切削加工相比有如下特点: l它能“以柔克刚”,即
16、用软的工具电极来加工任何硬度的工件材料,如淬火钢、不锈钢、耐热合金和硬质合金等导电材料。 2加工过程中没有显著的“切削力”。因而一切小孔、深孔、弯孔、窄缝和薄壁弹性件等,它们不会因工具或工件刚度太低而无法加工;各种复杂的型孔、型腔和立体曲面,都可以采用成型电极一次加工,不会因加工面积过大而引起切削变形。 3脉冲参数可以任意调节。加工中不要更换工具电极,就可以在同一台机床上通过改变电规准(指脉冲宽度、电流、电压)连续进行粗、半精和精加工。精加工的尺寸精度可达0.01mm, 表面粗糙度Ra0.8um,微精加工的尺寸精度可达0.0020.004mm,表面粗糙度Ra0.10.05um。4电火花工加工艺
17、指标,可归纳为生产率(指蚀除速度),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影响这些的工艺因素,可归纳为电极对、电参数和工作液等。当电极对及工作液已确定后,电参数成为工艺指标的重要参数。一般随着脉冲宽度和电流幅值的增加,放电间隙、生产率和表面粗糙度值均增大,由于提高生产率和降低表面粗糙度值有矛盾,因此,在加工时要根据工件的工艺要求进行综合考虑,以合理选择电参数。1.3 电火花孔的加工及应用 电火花加工主要用于模具生产中的型孔、型腔加工,已成为模具制造业的主导加工方法,推动了模具行业的技术进步。电火花加工零件的数量在3000件以下时,比模具冲压零件在经济上更加合理。按工艺过程中工具与工件相对运动的特点和用途不同,
18、电火花加工可大体分为:电火花成形加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电火花磨削加工、电火花展成加工、非金属电火花加工和电火花表面强化等。(1)电火花成形加工 该方法是通过工具电极相对于工件作进给运动,将工件电极的形状和尺寸复制在工件上,从而加工出所需要的零件。它包括电火花型腔加工和穿孔加工两种。电火花型腔加工主要用于加工各类热锻模、压铸模、挤压模、塑料模和胶木膜的型腔。电火花穿孔加工主要用于型孔(圆孔、方孔、多边形孔、异形孔)、曲线孔(弯孔、螺旋孔)、小孔和微孔的加工。近年来,为了解决小孔加工中电极截面小、易变形、孔的深径比大、排屑困难等问题,在电火花穿孔加工中发展了高速小孔加工,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19、(2)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该方法是利用移动的细金属丝作工具电极,按预定的轨迹进行脉冲放电切割。按金属丝电极移动的速度大小分为高速走丝和低速走丝线切割。我国普通采用高速走丝线切割,近年来正在发展低速走丝线切割,高速走丝时,金属丝电极是直径为0.020.3mm的高强度钼丝,往复运动速度为810ms。低速走丝时,多采用铜丝,线电极以小于0.2m/s的速度作单方向低速运动。线切割时,电极丝不断移动,其损耗很小,因而加工精度较高。其平均加工精度可达 0.0lmm,大大高于电火花成形加工。表面粗糙度Ra值可达1.6 或更小。国内外绝大多数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都采用了不同水平的微机数控系统,基本上实现了电火花
20、线切割数控化。目前电火花线切割广泛用于加工各种冲裁模(冲孔和落料用)、样板以及各种形状复杂型孔、型面和窄缝等。 电火花穿孔是电蚀加工申应用最广的一种方法,常用来加工冷冲模、拉丝模和喷嘴等各种小孔。 穿孔的尺寸精度主要取决于工具电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工具电极的横截面形状和加工的型孔横截面形状相一致,其轮廓尺寸比相应的型孔尺寸周边均匀地内缩一个值,即单边放电间隙。影响放电间隙的因素主要是电规准,当采用单个脉冲容量大(指脉冲峰值电流与电压大)的粗规准时,被蚀除的金属微粒大,放电间隙大;反之当采用精规准时,放电间隙小。电火花加工时,为了提高生产率,常用粗规准蚀除大量金属,再用精规准保证加工质量。
21、为此,可将穿孔电极制成阶梯形,其头部周边缩小0.080.12mm,缩小部分长度为型孔长度的1.22倍,先由头部电极进行粗加工,而后改变电规准,接着由后部电极进行精加工。 穿孔电极常用的材料有钢、铸铁、紫铜、黄铜、石墨及钨合金等。钢和铸铁机加工性能好,但电加工稳定性差,紫铜和黄铜的电加工性能好,但电极损耗较大;石墨电极的损耗小,电加工稳定性好,但电极磨削困难;铜钨、银钨合金电加工稳定性好,电极损耗小,但价格贵,多用于硬质合金穿孔及深孔加工等。 用电火花加工较大的孔时,应先开预孔,留适当的加工余量,一般单边余量为0.5lmm左右。若加工余量太大,生产效率低;加工余量太小,电火花加工时电极定位困难。
22、 2 电火花深孔套料加工系统的硬件设计2.1 加工机床硬件结构设计电火花深孔套料加工机床机械部分组成如图2-1所示。 电火花加工机械组成部分2.2 加工系统基座设计底座作为机床的支承件,主要作用是支承其他机床零部件、保持它们的相互位置、承受各种作用力等。如本机床底座支承着摆臂,摆臂传动电机、向传动机构等。支承件上除了装有各种零部件外,其内部空间常作为切削液、润滑液的储存器或液压油的油箱,有时电动机和电气箱也放在它里面。此外,支承件一般附有导轨,导轨主要起导向定位作用,所以支承件还保证其所支承的部件之间有正确的相互位置关系和相对运动轨迹。(1)基座部分结构的基本要求支承件的种类很多,它们的形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火花 套料 加工 系统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46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