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申请书.doc
《数控机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申请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机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申请书.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XX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申 请 书中心名称:XX市数控机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 XXXX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主管部门: 山东省XX县科学技术局 申报日期: 2012 年 8 月 24 日XX市科学技术局二一二年制一、 组建中心的目的、意义(重点说明:本技术领域的确切定义;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组建工程中心的必要性、可行性;预期经济效益及对行业进步的推动作用等。)技术领域的确切定义: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
2、的程序,并将其译码,从而使机床动作并加工零件。数控机床的组成在数控机床加工中,数控铣削加工最为复杂,需解决的问题也最多。除数控铣削加工之外的数控线切割、数控电火花成型、数控车削、数控磨削等的数控编程各有其特点,伺服系统的作用是把来自数控装置的脉冲信号转换成机床移动部件的运动。具体有以下部分构成:主机:他是数控机床的主体,包括机床身、立柱、主轴、进给机构等机械部件。他是用于完成各种切削加工的机械部件。数控装置:是数控机床的核心,包括硬件(印刷电路板、CRT显示器、键盒、纸带阅读机等)以及相应的软件,用于输入数字化的零件程序,并完成输入信息的存储、数据的变换、插补运算以及实现各种控制功能。驱动装置
3、:他是数控机床执行机构的驱动部件,包括主轴驱动单元、进给单元、主轴电机及进给电机等。他在数控装置的控制下通过电气或电液伺服系统实现主轴和进给驱动。当几个进给联动时,可以完成定位、直线、平面曲线和空间曲线的加工。辅助装置:指数控机床的一些必要的配套部件,用以保证数控机床的运行,如冷却、排屑、润滑、照明、监测等。它包括液压和气动装置、排屑装置、交换工作台、数控转台和数控分度头,还包括刀具及监控检测装置等。编程及其他附属设备:可用来在机外进行零件的程序编制、存储等。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机电工业是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装备的部门,是现代经济的支柱产业。当今世界,工业发达国家都是机电工业强国,而且都
4、是机电设备出口大国,这绝不是偶然的。机电工业的发达与否,是一国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而机床行业又是机电工业的基础行业,是向机电工业(以及其他加工工业、国防工业)提供加工装备的部门,是“支柱的支柱”。当今机床行业,计算机数控化以成为技术进步的大趋势。数控机床是电子信息技术和传统机械加工技术结合的产物,它集现代精密机械、计算机、通讯、液压气动、光电等多学科技术为一体,具有高效率、高精度、高自动化和高柔性的特点,是当今机械制造业的主流装备。数控机床大大提高了机械加工的性能(可以精确技工传统机床无法处理的复杂零件),有效提高了加工质量和效率,实现了柔性自动化(相对于传统技术基础上大批量生产的刚性自动化
5、),并向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所以,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数控技术,是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和核心。一国数控机床的水平和拥有量,已经是衡量当今制造业水平、工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指标。组建工程中心的必要性、可行性: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能有效解决我国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从而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要实现农业产业化,必须进行农业产业机构调整。农业机械的发展推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配套的各式各样的农业机械,调整和优化农机化的发展结构和布局,促进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业化、现代化转化。让传统农业转变为市场经济下的全方
6、位的市场农业。农业机械是先进农业技术的物化成果和实施载体,离开了农业机械这一先进的生产手段,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就很难大范围实施,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必须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用机械装备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如种植,收获、精深加工、包装、保鲜、运输等。农业机械化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生产手段,是实施先进的农艺技术、养殖技术、精深加工技术的桥梁和纽带,是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物质保证。 农业机械是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必须要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粮食产量。我市作为全国商品粮基地之一,要使粮食增产离不开农业机械,农业
7、机械是抢农时、夺丰收的重要保证,同时增强了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和农产品质量,提高农机化水平是保护和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 农机化的发展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 农业机械化能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能把大量农村劳动力从繁重体力劳动中释放出来,加快农村劳动转移的步伐。农业生产的全程机械化促进全面实现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趋势,同时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机械化,既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又能延长产业链,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促进
8、小城镇建设。农机化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近几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的长足发展,不仅明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我国农业生产的综合生产能力,而且增强了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快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的技术改造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如:粮食生产机械化、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养殖业生产机械化、设施农业机械化、农产品加工机械化、农田水利工程机械化等。2010年7月,国务院制定下发了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意见着眼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大局,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我国农机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扶持政策等方面的新要求。这有利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
9、化和农机工业发展,意味着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同时也加大了农机生产、销售的监管力度。同时,对农机制造行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国家支持三农和农机购置补贴的各项优惠政策的推出和实施,我们XX市农机行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是农机流通企业较多,制造企业较少,发展不尽平衡,且在农机制造企业中目前只有我们和肥城市畜丰农牧机械有限公司出产整机设备,肥城市畜丰农牧机械有限公司以免耕播种机为主导产品距离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产品还有很大差距。山东XX光明农机配件公司、XX市恒丰农机配件有限公司等厂家是以农机配件的制造和销售为主,其他的农机公司主要以营销为主。因此,建设农业机
10、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搭建技术合作平台,是改变农机行业各自为战,形成“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合力的直接途径;是改变目前农机制造企业技术薄弱,增强我市农业机械制造和流通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迫切需要;是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产品性能和质量的关键方法;是促进农机化事业发展,为我市农业生产服务,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农民增产增收的有效手段。因此,建立农业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充分发挥我市农机科研和企业单位的各自优势,加强各企业、院所及高校的联合,整合各方优势,形成发展合力,必将对农机科技成果转化,农机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农机科研开发人才培养和我市农机化事业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山东宁联机械制造有限公
11、司是集科研开发、农机制造、国家贸易、职业培训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XX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被评为“中国农机行业AAA信用企业”、“中国专利山东省明星企业”、“山东省农业机械文明单位”、“XX市十大农机诚信经营优质服务企业”。被山东大学定为社会实践基地和高新技术示范基地,并联合成立了“XX县宁联职业培训学校”,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目前,公司产品已涉及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从种植到收获的全程机械化。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22名,中心科研人员84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博士1人、硕士3人。有70多项科技成果获国家专利,5项科技成果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承担国家火炬计划、星火计划各1
12、项。公司已与山东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山东省农机研究所等院校建立长期的稳固的合作关系。依托公司建立农业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凭借技术优势,搭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技术合作平台,促进农业机械行业科技进步,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具有可行性。预期经济效益及对行业进步的推动作用:据初步预计,建立农业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后,每年可取得科技成果不少于10项,申请专利不少于8项,开发符合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农民急需的高新技术产品不少于5项。预计新产品可新增销售收入6000万元,利税1400万元,新增技术性收入1800万元,且对周边上游下游企业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主要表现
13、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成果指导企业产品发展方向,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担负了企业的研发工作,让企业留出更大精力从事生产制造,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三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指导企业生产,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应用,可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四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对企业技术工人的职业培训,提高员工队伍整体技能素质。五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络高校、院所的专家、教授,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六是通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支持,为同行业企业提供技术和培养技术人才,致力于新技术、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研
14、究、推广和应用,不断带动行业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七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产品用户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降低了企业的售后服务成本,并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利用率,促进农村生产合作组织人员素质的提高。二、国内外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重点说明:国内技术发展水平;市场需求状况;从事本技术领域研究、开发和设计的优势单位及水平比较;与国外的差距等。)一、国内农业机械技术发展水平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工程的扶持,农业机械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与国外技术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种植类机械和收获类机械更为突出。(一)、种植类机械发展现状和趋势1、水稻栽植机械。在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中,水稻栽植机械
15、化提出早,行动迟,步子小,进展不大,尽管在五、六十年代即已提出,历经四十余年周折,至今仍处于三大粮食作物之尾。原因多种多样,农机与农艺的配合不好:我国地域宽、农情复杂;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农村经济基础薄弱:水稻生产环节多、作业工时长、劳动强度大:现有机具价格贵等等。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水稻生产的关注和不断加强机插秧技术的推广力度,江苏、北京、河北以及黑龙江农场系统引进了国外高性能插秧机技术、探索以低投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适应农民需要的捷径,并已取得一定效果,初步克服了品种单广的缺陷。双排插秧器的插秧机、钵苗插秧机、有序浅栽的摆秧机、播秧机、精密抛秧机结构逐渐完善,技术日渐成熟;锥盘式抛秧机已有多
16、点生产。逾越水稻栽植机械化发展关隘,关键是农机与农艺的结合,这是世界各国经验所在,否则是空中楼阁。其次是提高装备的科技含量,机插秧技术推广几十年,技术上存在船板壅泥难题久攻不下,经济因素力求简化的盘育秧方式难以保证规格化秧苗,造成机插秧质量不稳定,以至于极大地影响了其推广。技术与价位仍然是我国当今一个难以逾越的难题。尚处于起跑线上的我国的栽植机械化既要技术的起点高,又要价格适中。技术包括制造与设计两个方面,引进消化的机具性能好、技术含量高,难点在于制造,而制造的决心在于市场与批量。2、播种机。我国的播种机市场以传统的谷物条播机为主,与小型拖拉机配套的播种机及畜力播种机目前仍占主导地位。全国有5
17、00家左右的企业生产播种机,其中只有10家生产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播种机,与小拖配套的播种机和畜力播种机的产量已占到全国播种机产量的90%以上。最近几年,我国的联合作业播种机市场发展也较快,其播种机机具主要有播种一拖肥联合作业机、耕作播种联合作业机、松土施肥覆膜穴播联合作业机和施水播种联合作业机等,目前又发展了铺膜播种联合作业机。另外,精少量播种机具推广势头强劲,小麦精少量播种机和中耕作物精密播种机推广应用迅速。目前国外精密播种机市场已达到相当完善的程度,在精密播种机上除了设有完善的整地、覆土、镇压及施肥、洒农药装置外,其排种装置多采用新的工作原理,包括各种气力式排种原理与机械式排种原理,以保
18、证单粒精密播种。当下我国播种机市场的发展更新速度虽然也很快,但是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播种机的发展趋势是发展联合作业的直接播种。播种联合作业是指在播种的同时,完成耕整地、施肥、喷洒液等作业,其优点是一次可以完成多项作业,作业效率高,保证及时播种。目前国内播种机存在外槽轮排种器工作效果不理想、播种机工作幅宽小、速度慢的问题(二)、收获类机械发展现状和趋势 1、小麦收获机械 。目前小麦联合收获机发展高峰已过。我国小麦机收水平已达到95%,其中,联合收获超过85%以上,小麦联合收割机市场已趋于饱和。但近年技术的更新,产品的换代再次激活小麦收获机市场,20072008年纯小麦收获机绝对需求
19、量仍保持在20000台以上,反映出市场对小麦收获机械仍有旺盛的需求。考虑57年的收获类机械已经进入更新期,据预测正常年份更新量应该在2.5万台左右。2009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建立高能耗农业机械更新报废经济补偿制度。这将推动小麦收获机产品升级换代,今后几年小麦收获机产品仍将保持23万台的绝对需求量。评价小麦收割机的作业效果通常可以用“通、快、净”,三项指标来评价。“通”是收割机作业流程畅通不堵塞,“快”是作业速度快、高效,“净”是损失小、清选干净。从调查中发现,参加跨区作业的机手最关心的收获机的收获效率。因此,小麦收割机产品向大功率、高效率方向发展。 2、水稻收获机械。虽说
20、中国水稻联合收获机市场巨大,适宜机收面积约3.7亿亩,但80%以上的面积集中在南方15个省、市、区,而这些地区的地貌、气候、水稻品种、农艺、经济水平和规模的差别都很大,对机型的要求各不相同。目前,水稻联合收获机保有量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上海三省市,安徽是个新兴的市场,湖南、湖北、江西等市场还没有真正启动,因此,水稻联合收获机市场严格地讲还是一个潜在的、正在发育的市场。在技术方面,双季稻产区水稻联合收获机技术发展向轻型化机型发展,双季稻地区绝大部分田块小,且田块形状不规则,田间道路窄,要求机械转弯灵活、半径小和割幅窄,否则,影响机器的工作效率。而其他地区,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在发展中地区和新开
21、发地区将会有较大的需求;其机型已向宽割幅、大功率、大粮仓、双清选和双割刀等多功能方向发展,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市场需要;半喂入机型也有这一趋势。 3、玉米收获机械。自上世纪80年代初,玉米机收市场就已经启动,但发展速度还较缓慢。2000年以后,全国各地把玉米收获机械化作为农机化发展的重要环节,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形成产销两旺的势头。其中,山东省把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列在七大农业机械化创新示范工程首位,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许多农业机械大户经过农业机械部门的宣传和示范,纷纷增加投入,率先购买玉米联合收获机开展跨区作业,获得了非常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几年的推广,山东目前玉米机收水平只有70%左右,居全国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控机床 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 建设项目 申请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44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