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基于IE的FL公司车削加工车间工作改善研究.doc
《工业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基于IE的FL公司车削加工车间工作改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基于IE的FL公司车削加工车间工作改善研究.doc(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名称:基于IE的FL公司车削加工车间工作改善研究年 级:2003级 本科 专科学生学号:20035686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学生单位: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学生专业:工业工程 教师单位:工业工程教研室西 南 科 技 大 学 教 务 处 制基于IE的FL公司车削加工车间工作改善研究摘要:伴随中国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绵阳市富临精工机械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门为汽车生产配件的零部件企业,在生产规模急速扩大的同时,生产管理的落后成为了制约生产发展的一大障碍。随之而来的是订单任务无法按时完成,交货期被迫延迟,企
2、业信誉受到严重影响,经过研究分析有必要在生产作业方面加以改善。本文通过积极运用工作研究中的方法研究以及作业测定两大技术重点对富临精工机械有限公司车削加工车间首要产品-挺柱体的生产作业进行了改善性研究分析,并提出了改善方案。通过工作改善研究,有效的提高了瓶颈工序的的作业效率,降低了作业疲劳,减少了用工工时,降低了挺柱体的生产节拍,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关键词:工业工程;工作研究;作业改善;劳动标准An ameliorative research on the Turning Workshop of FL Company based on IEAbstract:As the rap
3、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Auto Industry, car part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re also facing perfect opportunities. Fulin Precision Machining Co.,Ltd, which is specialized in producing car parts and located in Mianyang, finds that the low-efficiency in both producing and managing a huge handicap to get
4、better with the soar in producing scale. As a result, orders are not be able to be fulfilled on time, deliveries are always forced to be delayed, what is even worse, the credit of the company is affected. In order to turn the tables, its quite urgent to make some improvement in manufacturing process
5、 after certain analysis. In this paper, Work Study, including two technical methods:Method Study and Work Measured, are extensively used to do ameliorative researches on the staple products in the Turning Workshop of Fulin Precision Machining Co.,Ltd. Ultimately, an ameliorative project is introduce
6、d.It shows that, through the ameliorative research, the working efficiency in bottle-neck-procedure i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working fatigue is alleviated, time consumed is lessened, pace in producing is slow down, as a result, productivity is improved and production cost is reduced. Key words: IE
7、; Work Study; improvement of work; Labor Standards目 录第1章 绪论1 1.1 课题背景1 1.2 国内外工作研究发展状况2 1.2.1 国外工作研究发展状况2 1.2.1 国内工作研究发展状况3 1.3 选题意义6 1.4 研究方法6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6第2章 工作改善理论研究及评价标准8 2.1 IE简介8 2.2 工作研究9 2.3 方法研究11 2.3.1 程序分析11 2.3.2 作业分析11 2.3.2 动作分析12 2.4 作业测定12 2.4.1 预定标准时间法13 2.4.2 MOD法简介13第3章 车削加工车
8、间现状分析17 3.1 FL公司简介17 3.2 车间生产现状分析17 3.3 挺柱体的生产作业分析20第4章 现场作业改善方案23 4.1 改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23 4.2 挺柱体生产作业程序分析24 4.3 镗内孔、切槽作业改善39 4.4 切小槽、倒角动作研究 42 4.5 改善方案的评价与实施50 4.5.1 改善评价50 4.5.2 实施与展望52结论53致谢54参考文献55第1章 绪 论1.1 课题背景伴随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的高速发展,中国的经济飞速前进,经济的发展充分带动了汽车产业的发展,进而使得汽车零部件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加入WTO来,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经受住了考验,其
9、虽不像整车产业那样风云变幻,但挑战与问题依然存在。 一方面,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正处在新一轮的发展高峰期。本土化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产业全球化,国际采购商对中国汽车零部件的青睐以及国家“十一五”规划对全面提升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力的定位,为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大好机遇。 据估计,“十一五”期间,中国的零部件产业市场将会达到35%的年增长率。2010年之前,中国零部件的出口额将达到400亿美元。另一方面,原材料的价格不断上涨,成本压力加大以及跨国巨头的强势竞争给本土零部件企业带来了严峻考验。据统计,在全国50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中,目前已有1200多家是外商投资企业,超过15,跨国汽车零
10、部件集团在华独资和合资企业在我国已形成列强环蚀之势。随着海外企业纷纷进军中国内地市场,必将对本土零部件企业构成新一轮的挑战。国内零部件产业发展潜力虽说巨大,但由于产业基础较差,与国际巨头实力差距很大。专家认为,中国零部件产业需要克服的困难还很多,在整体规模及产业结构、质量控制、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还面临很大的挑战。缺乏强大的零部件产业支撑的汽车工业是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汽车产业,如何使汽车零部件业与整车业同步发展,已经成为业内人士共同关注的热点。专家强调,国内零部件产业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实现规模经营,多品种配套,特别是要紧密配合整车企业品牌建设战略,通过共同合作,提高竞争力,逐步打造中国
11、汽车零部件产品“成本、品质、高新”的A级形象1。产业后发国家技术创新成本的优势持续释放,决定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将会成为世界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发展日益明显、国家政策鼓励、以及民族汽车产业迅猛发展的条件下,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突破瓶颈,走上一条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1.2 国内外工作研究发展状况工作研究在国外的发展与应用已有上百年历史,作为IE应用最基础最广泛的技术之一,它起源于泰勒的“时间研究”与吉尔布雷斯的“动作研究”,后经巴恩斯,莫吉森等人的发展完善,成为一门在现代工业管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的科学。60年代后工作研究进入了成熟期,自
12、此工作研究技术不断创新,引入了计算机辅助方法。国外各工作研究相关的软件企业和机构也纷纷崛起,研制开发了一批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的应用软件。而国内在工作研究的发展与应用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工作研究软件的研发方面更是乏善可陈。现阶段工作研究主要包括:程序分析、动作分析、时间分析、稼动分析、生产线平衡等方面。1.2.1 国外工作研究发展状况工作研究自十九世纪末被创立以来,在西方工业化国家就有着快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管理手段的更新,工作研究的具体内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早期以个别人、个别作业的工作方法研究为主,现已发展为操作系统设计、作业方式设计以及生产线的组识设计等方面的
13、研究;早期以直接时间测定为主的时间研究,现已发展为包括直接时间定额、预定动作时间制、标准时间和宽放时间的确定等方面的研究;此外,现代工作研究还包括作业环境和疲劳的研究。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将现代工作研究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工作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工序设计、作业改进、小组作业设计、人机作业设计、流水线组织设计、作业时间测定、标准时间的制定和宽放时间的确定等。另一部分为扩大的工作研究内容,包括随着办公事务自动化的发展,有关办公事务的组织、事务信息处理系统、办公事务环境、事务处理能力及时间等业务管理;原以作业人员为中心的生产线组织设计随着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的引入,出现了自动化生产线、柔性制造系统和工
14、厂自动化,其中的生产组织设计包括对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的微细动作分析设计等2。6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工作研究领域,出现了一些进行流程分析、动作研究和时间标准制定与管理的计算机软件系统。软件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工作研究技术已从最初的现场手工记录工作过程发展到可以借助数码相机或摄像机等设备辅助纪录,一些研究机构还利用3D人体模型或机器人来进行动作轨迹的研究。工作研究软件更是层出不穷,而且功能越来越强大,操作界面也日益人性化。大多数现代工作研究软件都支持Windows平台,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研究人员无需额外的培训,这是新一代工作研究软件的特点;网
15、络化和分布式工作研究系统也成为了重要趋势;有的系统还配有便携手持终端采样系统,为亲临现场的研究人员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同时也提高了采样数据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国外的工作研究软件公司和机构非常多,其产品的功能和应用范围也各有特色。如:Interval Systems公司的AccuStudy是一个运行在手持平板电脑,用来替代手写板和马表的动作时间研究软件系统,曾一度被称为“The biggest advancement in time study since the stopwatch”Applied Computer Services Inc.公司的Business Pro是基于Windows平台的
16、一系列工作研究模块的集合,包含流程记录和控制,作业测定,标准开发、评价和引用,MRP/ERP支持等,覆盖了作业数据开发和维护的各个方面;MTM协会开发的MTM-LINK系统是应用MTM方法,辅助工业工程师完成工作研究的系统。它主要用于作业标准时间的开发和作业标准数据库的维护3。1976年美国工业工程杂志与博通公司联合对1500家企业工业工程应用情况的调查表明,89%的企业应用工作研究;英国应用工作研究的情况大体与美国相似,据1979年哈里斯对英国401家企业的调查,其中有84%的企业应用工作研究,占应用工业工程各项技术的首位;1981年,路特(Reuter)对企业工业工程应用情况的调查表明,美
17、国90%以上的企业应用工作研究,其中94.2%的企业应用了方法研究,96.3%的企业应用了作业测定,企业的生产率提高51%以上;日本、前联邦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也将工作研究作为工业工程首选技术,其为企业提高生产率达50%以上4。从以上来看,工作研究技术在国外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与创新,信息技术已经全面介入到其各个应用领域,而计算机辅助方法已经成为工作研究发展和应用的趋势。1.2.2 国内工作研究发展状况工作研究在我国的应用可以追溯到八十年代中期。从1985年开始,机电行业部分企业推行了工作研究。根据10个企业,12条生产线试点统计,企业一次投入76万元,每年净增收
18、入2815万元,劳动生产率提高16%-18%,投入效益比为1335。例如,北京机床电器公司运用工作研究,改造三条生产线,产量翻番,年新增产值1165万元,新增利税349万元;成都红光电子管厂推行MOD法,改进20个工序,仅投入9930元就使年增产值840万元,净增利税和节约材料费达363.56万元,投入效益比为1366;大连无线电十三厂应用工作研究,改进收录机装配线,效率从42.7%提高到83.78%,日产量翻一番,由102台提高到204台;上海金陵无线电厂应用工作研究,改造生产线,投入0.36万元,获经济效益81万元;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推行工作研究,一台容声电冰箱的生产节拍从48秒减
19、少到36秒,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达33.3%。冶金行业推行工作研究,也取得了类似效果。如鞍山钢铁公司在炼钢厂、机械厂、选矿厂等20个单位进行试点,通过推行方法研究,改进生产工艺,已取得5392.1万元的经济效益6。目前,工作研究在机械、电子、冶金、航天航空、轻工、化工、建筑等部门的应用已经起步,正在不断普及与发展。然而,工作研究在我国的应用尚不能和西方工业化国家同日而语。目前我国大部分工作研究的实施,基本上还处于手工和经验估计的状态,由人工进行测绘、记录、分析、评价和改进。这样形成的基础数据,其准确性、及时性、规范性和可靠性一般都比较差,很难为各种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支持7。在我国,工作研究的发展
20、和应用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标准化意识薄弱,工作研究不成体系我国一直沿用前苏联的工业体系,人们对效率、标准化的意识比较薄弱。相当数量的企业存在:作业方法缺乏科学性、系统性、标准化,主要凭经验和个人意愿行事;作业方法的改进一般来源于工人自发进行的个人行为;仍然采用粗略的经验估算方法制定时间定额,时间定额标准很不统一等。这些状况导致企业基础数据的实用性和准确性差,无法起到为企业上层提供可靠的决策支持作用8。2、工作研究技术处于手工状态,限制了工作研究的普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技术在工业工程领域内的应用,必然要求提高方法研究和定额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但由于工作研究技术长期
21、以来依赖于人的技能程度,作业方法设计一直由工作研究人员凭借其工作研究知识和生产实践经验,设计各种作业流程并计算其相应工时定额。工作研究人员在设计作业方法和制定工时定额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信息处理、思维决策、数据计算和繁复的文字处理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枯燥繁琐的重复性工作方式逐渐暴露出人工设计的很多缺点:设计时间长,设计效率低;作业标准的一致性差;作业文件缺少定量分析,不能有效的指导生产过程。3、缺乏工作研究软件系统目前,国内外众多软件商在中国投入的软件系统大多集中在CAD、CAPP、CAM、PDM、ERP等热门软件上,而工作研究软件的投入与开发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固然有软件商对这一领
22、域的忽视,但其主要原因却暴露了国内企业对基础数据的漠视态度,对工作研究软件缺乏系统的认识。工作研究的计算机化跟不上,导致了企业基础数据发展的滞后,而高层生产系统,如MRP、ERP等不能够得到准确及时的基础数据支持,致使整个生产系统效率低下9。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其基础数据也越来越庞大,而且基础数据更新速度明显加快,传统手工的工作研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需要。企业对基础数据准确性、及时性和标准化的要求与基础数据传统经验获取手段之间的矛盾已经日益突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国内一些企业开始探索计算机辅助工作研究系统,特别是计算机辅助劳动定额系统。这些系统为企业工作研究的
23、实施带来了一定的方便,但都不成熟,大多处于实验阶段,往往只能适应个别企业工作研究中的部分领域,无法进行推广普及。因此,研制和开发一套完善通用的计算机辅助工作研究系统(Computer Aided Work Study System 简称CAWS系统)是当前我国工作研究领域创新的关键。CAWS系统能够为企业采取科学的作业流程、方法和制定可靠的时间标准、劳动定额提供辅助决策;不但实现工作研究各个应用领域的计算机化,而且能够与其他生产系统高度集成,从而为企业实施方法研究和工时制定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提高企业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及其采集和管理的规范化,并提高工作研究的效率和质量10。总之,对于我国企业,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业 工程 毕业设计 论文 基于 IE FL 公司 车削 加工 车间 工作 改善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43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