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具半径补偿在数控加工中的应用毕业设计论文.doc
《刀具半径补偿在数控加工中的应用毕业设计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刀具半径补偿在数控加工中的应用毕业设计论文.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刀具半径补偿在数控加工中的应用【摘要】:在数控铣床进行内外轮廓加工时,因为铣刀具有一定的半径,所以刀具中心轨迹与工件轮廓不重合。如果再加工过程中不考虑刀具半径,直接按照工件轮廓编程是比较方便的,而加工出来的零件外型尺寸会变小(也就是小了一圈 ),内孔或槽的会变大(也就是说尺寸大了一圈 ) 为此必须是刀具中心沿工件轮廓的法向偏移一个刀具的半径值 , 而如果按照偏移后的尺寸来编程又会是编程变得复杂化 ,并且刀具出现磨损时还得修改程序 。 因此就引入了刀具的半径补偿 。 应用刀具的半径补偿功能时只需要按照轮廓进行编程 , 然后将刀具半径输入数控系统中,执行程序时在调用刀补,数控系统会自动计算刀具中心
2、轨迹进行刀具半径补偿,从而加工出符合要求的零件。当刀具在半径方向磨损时无需修改程序,只要将改变了的半径值重新输入数控系统即可,使编程工作大大简化。实践证明灵活的应用刀具半径补偿功能 ,合理的设置刀具半径补偿值,在数控加工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刀补 刀具 加工 铣削 半径引 言在20世纪6070年代的数控加工中还没有刀具补偿(简称刀补)的概念,编程人员不得不根据刀具的理论路线和实际路线的相对关系进行编程,既容易产生错误,又使得编程效率很低。当刀具补偿概念出现并应用到数控系统中后,编程人员就可以直接按照工件的轮廓尺寸进行程序编制。在数控铣床上进行工件轮廓的数控铣削加工时,由于存在刀具半径,
3、使得刀具中心轨迹与工件轮廓(即编程轨迹)不重合。如果数控系统不具备刀具半径自动补偿功能,则只能按刀心轨迹,即在编程时给出刀具的中心轨迹,如图1所示的点划线轨迹进行编程。其计算相当复杂,尤其是当刀具磨损、重磨或换新刀而使刀具直径变化时,必须重新计算刀心轨迹,并修改程序。这样既复杂繁锁,又不易保证加工精度。当数控系统具备刀具半径补偿功能时,数控程序只需按工件轮廓编写,加工时数控系统会自动计算刀心轨迹,使刀具偏离工件轮廓一个半径值,即进行刀具半径补偿。图1 刀具半径补偿1.刀具半径补偿要了解刀补在数控加工中的应用首先要知道刀补在加工过程中的处理方法 1.1、基本轮廓处理要根据轮廓尺寸进行刀具半径补偿
4、,必需计算刀具中心的运动轨迹,一般数控系统的轮廓控制通常仅限于直线和圆弧。对于直线而言,刀补后的刀具中心轨迹为平行于轮廓直线的一条直线,因此,只要计算出刀具中心轨迹的起点和终点坐标,刀具中心轨迹即可确定;对于圆弧而言,刀补后的刀具中心轨迹为与指定轮廓圆弧同心的一段圆弧,因此,圆弧的刀具半径补偿,需要计算出刀具中心轨迹圆弧的起点、终点和圆心坐标。尖角处理在普通的CNC 装置中,所能控制的轮廓轨迹只有直线和圆弧,其连接方式有:直线与直线连接、直线与圆弧连接、圆弧与圆弧连接。图2所示为直线与直线连接时各种转接的情况,编程轨迹为OA AP或者OA AF。 图2直线至直线左刀补情况(a)、(b)缩短型转
5、换 ;(c)伸长型转换 ;(d)插入型转换 图 (a)、(b) 中,AB 、 AD 为刀具半径值,刀具中心轨迹 IB 与 DP 的交点为 C ,由数控系统求出交点 C 的坐标值 , 使实际刀具中心轨迹为 IC CP。采取求交点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内轮廓加工时刀具的过切现象 。 由于 IC CP 相对于 OA 与 AK 缩短了 CB 与 DC 的长度,因此这种求交点的内轮廓过渡称为缩短型转换,这里求交点是核心任务。 图(c)中, C 点为 IB 与 DK 延长线的交点,由数控系统求出交点 C 的坐标,实际刀具中心轨迹为 IC CK 。同上道理,这种外轮廓过渡称为伸长型转换。 图(d)中,若仍采
6、用求 IB 与 DK 交点的方法,势必过多地增加刀具的非切削空行程时间 ,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因此刀补算法在这里采用插入型转换 , 即令 BC=CD=R , 数控系统求出 C 与 C点的坐标 ,刀具中心轨迹为 IB C C DK ,即在原轨迹中间再插入 CC直线段,因此称其为插入型转换。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数控系统对上述伸长型或插入型一律采用半径为刀具半径的圆弧过渡 ,显然这种处理简单些。但当刀具进行尖角圆弧过渡时 ,轮廓过渡点始终处于切削状态,加工出现停顿,工艺性较差。1.2、刀具半径补偿的执行过程刀具半径补偿不是由编程人员来完成的。编程人员在程序中指明何处进行刀具半径补偿,指明是进行左刀补
7、还是右刀补,并指定刀具半径,刀具半径补偿的具体工作由数控系统中的刀具半径补偿功能来完成。根据 ISO 规定,当刀具中心轨迹在程序规定的前进方向的右边时称为右刀补,用 G42 表示;反之称为左刀补,用 G41 表示。刀具半径补偿的执行过程分为刀补建立,刀补进行和刀补撤消三个步骤。第一步为刀补建立,即刀具以起刀点接近工件 ,由刀补方向 G41/G42 决定刀具中心轨迹在原来的编程轨迹基础上是伸长还是缩短了一个刀具半径值。如图3所示。 图3第二步为刀补进行,一旦刀补建立则一直维持,直至被取消。在刀补进行期间,刀具中心轨迹始终偏离编程轨迹一个刀具半径值的距离。在转接处,采用了伸长、缩短和插入三种直线过
8、渡方式。第三步就是刀补撤消( G40 ),即刀具离开工件,回到起刀点。和建立刀具补偿一样,刀具中心轨迹也要比编程轨迹伸长或缩短一个刀具半径值的距离。 1.3刀具半径补偿的建立和取消 1.3.1、刀具半径补偿的建立刀具半径补偿的建立就是刀具从起刀点(起刀点应位于轮廓线以外,距离切入点较近的地方)以进给速度接近工件时 ,刀具中心轨迹从与编程轨迹重合到与编程轨迹偏离一个半径值的过程(如图4) 。图4刀具半径偏置的方向由 G41( 左补偿 ) 和G42 (右补偿)确定建立刀具半径的,下面按照上图假设做此工件外轮廓(按照左补偿)程序如下:G54G40G90G17T=”MILL”(相关刀具)M6G0Z10
9、0M3S800X-10Y-10Z2G1Z-5(深度)F100G41G1X0Y0F120(刀具左补偿)Y50X50Y0G40G1X0Y0(取消刀具补偿)G0Z100M5M30建立刀具右补偿的相关指令与之相似。 1.3.2、刀具半径补偿的取消刀具半径补偿的取消与刀具半径补偿的建立相似,在零件的加工程序的最后一段刀具半径补偿轨迹加工完成以后,刀具撤离工件,回到退刀点在这个过程中应取消刀具半径补偿,其指令用G40退刀点应用于轮廓线之外,可以与起刀点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参照上图4(左补偿)其相关指令如下:G40G1X0Y0G0Z1002.刀具半径补偿功能的应用2.1、刀补功能在刀具的磨损、重磨或者更换中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刀具 半径 补偿 数控 加工 中的 应用 毕业设计 论文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43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