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成型设计 液态金属的结晶过程、生核过程1.doc
《金属成型设计 液态金属的结晶过程、生核过程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成型设计 液态金属的结晶过程、生核过程1.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次课复习: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 第六章 液态金属结晶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液态金属的结晶过程、生核过程教学要求:掌握结晶的热力学条件和驱动力,了解结晶过程;掌握均质生核和非均质生核的概念,区别与联系;掌握概念:生核率,生核剂,动力生核重 点:均质生核与非均质生核的区别与联系难 点: 均质生核与非均质生核的区别与联系教学手段及教具:讲授,板书,PowerPoint课件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第六章 液态金属结晶的基本原理第一节 液态金属的结晶过程、生核过程(90mins)1. 复习上次课的内容(5mins);2. 液态金属结晶过程(20 mins);3. 均质生核(10mins);4. 非均
2、质生核(35mins);5. 动力生核(10mins);小结,布置作业(10mins)课后作业P127: 2.3.6参考资料见附录1第 17 次课 2 学时第六章 液态金属结晶的基本原理液态金属在通常的冷却条件下几乎都转变为晶体。液态金属转变为晶体的过程称为液态金属的结晶或金属的一次结晶。研究结晶的意义: 决定铸件凝固后的结晶组织 影响冷却过程中的相变,过饱和相的析出 影响铸件热处理过程 影响伴生现象:偏析、气体析出、补缩过程和裂纹形成 对铸件质量 性能及其它工艺过程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章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观点出发,通过生核和生长过程阐述液态金属结晶的基本规律。第一节 液态金属的结晶过程、生核
3、过程一、液态金属结晶过程(一)液态金属结晶的热力学条件:体积自由能:Gr=H-Ts=E+Pv-Ts H: 热焓 T: 热力学温度 S: 熵值 E: 内能 P: 压力 V: 体积体积自由能的变化:体积自由能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其速率取决于S.纯金属液固两相体积自由能GL.Gs随温度的变化如图4-1.T=TO 时,GL=Gs,固,液两相处于平衡。TTO时,GLGs, 不可能结晶。 TTO时,GLGs, 结晶可能自发进行。由液固转变的自由能量值:Gv GL-Gs=Gv=相变(结晶)驱动力对于给定的金属,L T0一定。Gv与T有关 T=T0-T 称为过冷度Gv是相变的驱动力,而此驱动力是由过冷提供的:但
4、:过冷度越大,结晶驱动力就越大 过冷度为零,就没驱动力 液态金属不会在没有过冷度的情况下结晶(二) 液态金属的结晶过程:相变动力学理论:在驱动力Gv作用下,使结晶得以实现,金属原子必须经过一个自由能更高(GA)的中间过渡状态。也就是说,金属原子在转变过程中还必须克服能量障碍GA。如图4-2新旧两相结构上相差较大因而GA较高,如果体系在大范围内同时进行转变,则体系内的大量原子必须同时进入高能的中间状态,这将引起体系自由能的极大增高,因此是不可能的,体系内的起伏现象使转变通过以下省力的方式:液态金属结晶的典型转变方式:(1)体系通过起伏作用,在某些微观小区域内克服能障而形成稳定的新相小质点晶核;新
5、相一旦形成,体系内将出现自由能较高的新旧两相之间的过渡区。(2)为使体系自由能尽可能降低,过渡区必须减薄到最小的原子尺度,这样就形成了新旧两相的界面;然后,依靠界面逐渐向液相内推移而使晶核长大。直到所有的液态金属都全部转变成金属晶体生长,整个结晶过程也就在出现最少量的中间过渡结构中完成。所以,液态金属的结晶过程是通过生核和生长的方式进行的。从以上分析看来:液态金属的结晶过程,是存在相变驱动力(Gv)前提下,需要通过起伏作用来克服两种性质不同的能量障碍热力学能障:界面自由能由被通过于高自由能过渡状态下的界面原子能产 生 影响生核。动力学能障:激活自由能(GA)由金属原子穿越界面过程所引起,取决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属成型设计 液态金属的结晶过程、生核过程1 金属 成型 设计 液态 结晶 过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42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