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典型金属材料的热处理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doc
《毕业设计(论文)典型金属材料的热处理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典型金属材料的热处理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前言 钢的热处理是将钢在固态下加热到预定的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以预定的方式冷却到室温,来改变其内部组织结构,以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热加工工艺。常用的钢的热处理工艺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及表面热处理等加工工艺。 热处理是机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中的重要工序。适当的热处理不仅可以消除铸、锻、焊等热加工工艺所造成的缺陷,细化晶粒、消除偏析、降低内应力,使组织结构和性能更加均匀。而且还可以使工件表面具有抗磨损、耐腐蚀等特殊物理性能。因此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力学性能,延长机器零件的使用寿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而,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工厂里一直由工艺员制定热处理工艺。这不仅浪费了人力、
2、物力;而且对于缺乏热处理经验的生产者还可能制定出不恰当的热处理方案,从而造成生产上的损失。 基于上述原因,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热处理工艺专家系统。本系统可以根据用户提供的零件信息,自动推理出最恰当的热处理工艺,并确定相应的保温温度、保温时间等参数。在得到用户的调整后,系统自动绘制出热处理工艺卡片,并将工艺卡中的有关信息存贮,以便以后需要时进行使用和研究。第一章 绪论1.1热处理技术的发展 在从石器时代进展到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过程中,热处理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早在公元前770至前222年,中国人在生产实践中就已发现,铜铁的性能会因温度和加压变形的影响而变化。公元前六世纪,钢铁兵器逐渐被采用,
3、为了提高钢的硬度,淬火工艺遂得到迅速发展。中国河北省易县燕下都出土的两把剑和一把戟,其显微组织中都有马氏体存在,说明是经过淬火的。随着淬火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淬冷剂对淬火质量的影响。三国蜀人蒲元曾在今陕西斜谷为诸葛亮打制3000把刀,相传是派人到成都取水淬火的。这说明中国在古代就注意到不同水质的冷却能力了,同时也注意了油和水的冷却能力。中国出土的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4)中山靖王墓中的宝剑,心部含碳量为0.150.4%,而表面含碳量却达0.6%以上,说明已应用了渗碳工艺。但当时作为个人“手艺”的秘密,不肯外传,因而发展很慢。1863年,英国金相学家和地质学家展示了钢铁在显微镜下的六种不同
4、的金相组织,证明了钢在加热和冷却时,内部会发生组织改变,钢中高温时的相在急冷时转变为一种较硬的相。法国人奥斯蒙德确立的铁的同素异构理论,以及英国人奥斯汀最早制定的铁碳相图,为现代热处理工艺初步奠定了理论基础。与此同时,人们还研究了在金属热处理的加热过程中对金属的保护方法,以避免加热过程中金属的氧化和脱碳等。18501880年,对于应用各种气体(诸如氢气、煤气、一氧化碳等)进行保护加热曾有一系列专利。18891890年英国人莱克获得多种金属光亮热处理的专利。二十世纪以来,金属物理的发展和其他新技术的移植应用,使金属热处理工艺得到更大发展。一个显著的进展是19011925年,在工业生产中应用转筒炉
5、进行气体渗碳 ;30年代出现露点电位差计,使炉内气氛的碳势达到可控,以后又研究出用二氧化碳红外仪、氧探头等进一步控制炉内气氛碳势的方法;60年代,热处理技术运用了等离子场的作用,发展了离子渗氮、渗碳工艺 ;激光、电子束技术的应用,又使金属获得了新的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方法。 热处理工艺种类繁多,现在常用的热处理工艺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及表面热处理等工艺。在机械制造业中,通过热处理才能充分发挥材料的潜能,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1.2 CAPP的发展趋势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CAPP开发的深入以及企业的需求,CAPP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其发展趋势如下:1、实用化。实用化CAPP系统,应人
6、机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符合工艺设计人员的设计习惯,设计结果能正确指导生产,并且具有很好的柔性。2、工具化。开发应用面广,适应性强的CAPP系统,即大力发展工具型CAPP系统。3、集成化。计算机集成制造是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作为集成系统中的一个单元技术,CAPP系统的集成化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4、智能化。CAPP系统必将在获取、表达、和处理各种知识的灵活性和有效性上有进一步的发展,如模糊技术、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专家系统技术的应用,使CAPP系统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5、网络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CAPP系统网络化也是必然的趋势。6、先进性与实用性的统一。尽管目前开发的CAPP系统约有200多种
7、,但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情况并不理想,暴露出“先进的不实用,实用的不先进”等问题,影响了CAPP系统的推广和普及。因此,在以后系统开发中一定要兼顾先进性和实用性。 7、集成化和标准化的统一。集成化是CAPP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CAD/CAM真正集成的关健也是CIMS应用中的一个“瓶颈问题”。而产品数据棋型的定义和数据交换机制是实现集成的关键,它们能否实现标准化将决定CAPP系统的通用性和开放性。因此在研制和开发CAPP时,要在标准化协议的基础上考虑系统的集成性。否则又将导致自动化“孤岛”的出现。8、智能化与人机一体化的统一。片面地追求高度的自动化水平和信息的集成度,结果势必造成系统的研制和
8、运行的难度增大。因此按照“智能代价说”的观点,应该建立一种“人机一体化”的智能化系统,充分发挥人的智能优势,以合理的代价实现较高的智能。1.3选题依据 热处理可以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消除残余应力和改善金属的切削加工性,是机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中的重要工序。适当的热处理不仅可以消除铸、锻、焊等热加工工艺所造成的缺陷, 细化晶粒, 消除偏析, 降低内应力, 而且还可以使工件表面具有抗磨损、耐腐蚀等特殊物理性能。因此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力学性能, 延长机器零件的使用寿命,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 工厂里一直由工艺员制定热处理工艺。这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 而且对
9、于缺乏热处理经验的生产者还可能制订出不恰当的热处理方案, 从而造成生产上的损失。因此,需要利用金属材料的热处理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来提高生产效率。如今,利用数据库技术研制开发了“典型金属材料的热处理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的专家系统 ,该系统以材质、性能要求、有效尺寸及其它辅助参数来确定出合理的热处理工艺 ,可以提高产品质量、拓展计算机在热处理中的应用专家系统作为一项崭新的技术,还处在不断发展时期,因此,专家系统的结构也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根据现有的发展状况,一般认为,热处理专家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知识表示和推理机制两个方面,由于材料和热处理领域的特殊性,热处理专家系统有其自身特点。在知识表示方面
10、,热处理使用的常规数据,包括材料牌号、零件及产品名称、工件类型及尺寸、工艺规范、化学成分、抗拉强度、冲击韧度、硬度、淬透性、相变动力学数据等,一般以数值形式表示,所以热处理专家系统通常采用关系型数据库系统保存知识,利用数据库技术实现数据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插入热处理领域知识和热处理专家知识,实现专家系统的知识表示。这样就可以根据用户提供的零件信息, 自动推理出最恰当的热处理工艺, 并确定相应的保温温度、时间等参数; 在得到用户调整后, 系统自动绘制出热处理工艺卡, 并将工艺卡中的有关信息存贮, 以便以后需要时进行使用和研究。 将数据库与热处理工艺相结合,是现在热处理工艺的发展趋势,同时,
11、有助于热处理工艺的进步和发展,有利于工艺的确定。通过计算机辅助工艺,可以提高零件的力学性能和产品质量,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以及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新的热处理技术和工艺的发展,提高热处理好的产品的性能,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获得尽可能好的产品。第二章 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2.1 CAPP的简介2.1.1 CAPP的定义CAPP(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是指借助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支撑环境,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逻辑判断和推理等的功能来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借助于CAPP系统,可以解决手工工艺设计效率低、一致性差、质量不稳定、不易达到优化等问题。CA
12、PP是将产品设计信息转换为各种加工制造、管理信息的关键环节,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联系设计和生产的纽带,同时也为企业的管理部门提供相关的数据,是企业信息交换的中间环节。2.1.2 CAPP的作用CAPP(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的作用是利用计算机来进行零件加工工艺过程的制订,把毛坯加工成工程图纸上所要求的零件。它是通过向计算机输入被加工零件的几何信息(形状、尺寸等)和工艺信息(材料、热处理、批量等),由计算机自动输出零件的工艺路线和工序内容等工艺文件的过程。 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也常被译为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国际生产工程研究会(CI
13、RP)提出了计算机辅助规划(CAP-computer aided planning)、计算机自动工艺过程设计 (CAPP-computer automated process planning)等名称,CAPP一词强调了工艺过程的自动设计。 实际上国外常用的一些,如制造规划(manufacturing planning)、材料处理(material processing)、工艺工程(process engineering)以及加工路线安排(machine routing)等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指工艺过程设计。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属于工程分析与设计范畴,是重要的生产准备工作之一。 由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
14、统(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的出现,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上与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computer aided design)相接,下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相连,是连接设计与制造之间的桥梁,设计信息只能通过工艺设计才能生成制造信息,设计只能通过工艺设计才能与制造实现功能和信息的集成。由此可见CAPP在实现生产自动化中的重要地位。其中热处理的CAPP系统结构图如图2-1所示。图2-1fig 2-12.1.3 CAPP的基本构成CAPP系统的构成,视其工作原理、产品对
15、象、规模大小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CAPP系统基本的构成模块包括:(1)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协调各模块的运行,使人机交互的窗口,实现人机之间的信息交流,控制零件信息的获取方式;(2)零件信息输入模块。当零件信息不能从CAD系统直接获取时,用此模块实现零件信息的输入;(3)工艺过程设计模块。工艺过程设计模块进行加工工艺流程的决策,产生工艺过程卡,供加工及生产管理部门使用;(4)工序决策模块。工序决策模块的主要任务是生成工序卡,对工序间尺寸进行计算,生成工序图;(5)工步决策模块。工步决策模块对工步内容进行设计,确定切削用量,提供形成NC加工控制指令所需的刀位文件;(6)NC加工指令生成模
16、块。NC加工指令生成模块依据工步决策模块所提供的刀位文件,调用NC指令代码系统,产生NC加工控制指令;(7)输出模块。输出模块可输出工艺流程卡、工序卡、工步卡、工序图及其它文档,输出亦可从现有工艺文件库中调出各类工艺文件,利用编辑工具对现有工艺文件进行修改的到所需的工艺文件;(8)加工过程动态仿真。加工过程动态仿真对所产生的加工过程进行模拟,检查工艺的正确性。 2.1.4 CAPP的基本类型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系统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检索式、派生式、创成式等。 1、检索式工艺过程设计系统是针对标准工艺的,将设计好的零件标准工艺进行编号,存储在计算机中,当制定零件的工艺过程时,可根据输入的零件信
17、息进行搜索,查找合适的标准工艺。 2、派生式工艺过程设计就是利用零件有相似性,相似的零件有相似的工艺过程这一原理,通过检索相似典型零件的工艺过程,加以增删或编辑而派生一个新零件的工艺过程。 3、创成式工艺过程设计系统和派生式系统不同,它是根据输入的零件信息,依靠系统中的工程数据和决策方法自动生成零件的工艺过程。 2.1.5 CAPP的基础技术 CAPP的基础技术包括:成组技术(Group Technology);零件信息的描述与获取;工艺设计决策机制;工艺知识的获取及表示;工序图及其它文档的自动生成;NC加工指令的自动生成及加工过程动态仿真;工艺数据库的建立等。 2.2 CAPP发展简述自从1
18、965年Niebel首次提出CAPP思想,迄今30多年,CAPP领域的研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期间经历了检索式、派生式、创成式、混合式、专家系统、工具系统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并涌现了一大批CAPP原型系统和商品化的CAPP系统。 在CAPP工具系统出现以前,CAPP的目标一直是开发代替工艺人员的自动化系统,而不是辅助系统,即强调工艺设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但由于工艺设计领域的个性化、复杂性,工艺设计理论多是一些指导性原则、经验和技巧,因此让计算机完全替代工艺人员进行工艺设计的愿望是良好的,但研究和实践证明非常困难,能够部分得到应用的至多是一些针对特定行业、特定企业甚至是特定零件的专用CAPP系统,还
19、没有能够真正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实用的CAPP系统。 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目公司在国内率先提出了CAPP工具化的思想:CAPP是将工艺人员从许多工艺设计工作中解脱出来的一种工具;自动化不是CAPP唯一的目标;实现CAPP系统的以人为本的宜人化的操作、高效的工艺编制手段、工艺信息自动统计汇总、与CAD/ERP/PDM系统的信息集成、具有良好的开放性与集成性是工具化CAPP系统研究和推广应用的主要目标。 工具化CAPP的思想在商业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使得CAPP真正从实验室走向了市场和企业。借助于工具化的CAPP系统,上千家的企业实现了工艺设计效率的提升,促进了工艺标准化建设,实现了与企业其
20、它应用系统CAD/PDM/ERP等的集成,有力地促进了企业信息化建设。 2.3 当前CAPP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1、应用范围偏窄的问题。 目前绝大多数企业,CAPP的应用集中在机械加工工艺的设计。实际上,在制造企业中,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工艺设计通常涉及到产品装配工艺、机械加工工艺、锻造工艺、钣金冲压工艺、焊接工艺、热表处理工艺、毛坯制造工艺等各类工艺设计。CAPP在企业的应用缺乏应有的广度。CAPP应用应从以零组件为主体对象的局部应用走向以整个产品为对象的全生命周期的应用,实现产品工艺设计与管理的一体化,建立企业级的工艺信息系统。 2、应用水平偏浅的问题。 目前绝大部分企业CAPP的应用
21、停留在工艺卡片的编辑、工艺信息的统计汇总、工艺流程和权限的管理与控制方面,有效地提高了工艺设计的效率和标准化水平,这是CAPP应用的基础。但CAPP应用的深度还不够,还不能有效地总结行业工艺 “设计经验”和“设计知识”,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有经验的工艺师匮乏的问题。目前通用的CAPP 系统还无法实现对工艺知识的总结、积累和应用,如何提高CAPP系统的知识水平,实现CAPP的有限智能,是企业关心的问题,也是CAPP软件厂商需要考虑的问题。解决了工艺设计效率、标准化、集成的问题,下一步如何帮助企业总结工艺知识和经验是CAPP应用的关键。 3、基于三维CAD的工艺设计与管理问题。 随着三维CAD在国内制
22、造业的广泛推广应用,三维CAD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我国企业产品设计的主流设计工具。随着设计手段的变革,工艺设计跟着需要变革。工艺如何和三维CAD进行集成,工艺如何基于三维CAD进行加工工艺设计和装配工艺设计等等,目前在很多企业都有迫切的需求。现阶段,CAPP的应用基本上基于二维CAD进行,与三维CAD的集成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待研究和突破。4、CAPP系统与其它应用系统的集成问题。工艺是设计和制造的桥梁,工艺的数据是产品全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数据之一,工艺数据同时是企业编排生产计划、制定采购计划、生产调度的重要基础数据,在企业的整个产品开发及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CAPP需要与企业的各种应用系统
23、进行集成,包括CAD/PDM/ERP/MES等等。由于不少企业CAD、CAPP、ERP的应用是分阶段、不同时期应用的,目前还存在着信息的孤岛,工艺数据的价值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和利用。 5、CAPP与PDM中的管理功能冲突的问题。近年来,随着CAPP功能不断扩展,一些CAPP系统逐渐增加了工艺管理的内容,包括权限管理、流程管理、更改管理,并在工艺部门得到了一些应用。随着企业PDM的实施推广应用,随之带来的不可忽视的问题是:CAPP自身的管理功能和PDM的管理功能发生了冲突。商品化的PDM系统本身提供了完善的角色权限管理、流程管理、任务管理等功能,因此CAPP的工艺管理功能已经与PDM中管理功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典型 金属材料 热处理 计算机辅助 工艺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42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