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缺陷的部分分析.doc
《冷轧缺陷的部分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轧缺陷的部分分析.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辊印 产生原因: a/带钢焊缝过高或清理不平,连轧时引起粘辊。 b/辊子上粘有硬金属物(焊珠、金属屑等)或污垢,轧制或平整时硬物或污物压在钢带表面上,留下压痕。 c/工作辊掉肉。 预防和消除方法: a/按规定停车检查钢带表面质量,发现辊印及时停机处理,严重者及时换辊。 b/平整工作辊粘有污垢,应用清洗剂细净。 c/焊缝光整后吹扫干净,焊缝高度低于母材。 3、浪形 产生主要原因是不均匀变形引起的: a/轧制压力过大,轧辊凸度小,冷却不当,弯辊调整不当,产生两边浪。 b/轧制压力过小,轧辊凸度大,正弯曲过多,负弯曲过小,冷却不当,中间变形大大,产生中间浪。 c/一边压力大或轧辊的温度不均,工作辊水
2、平未调整好,来料厚度不均或镰刀弯,产生单边浪。 d/轧辊温度不均,局部过热,乳化液喷咀堵塞产生二勒浪。 e/轧制品种、规格安排不合理,轧辊过渡磨损,使板形不良。 c/原料板形不良,头尾部无张力情况下产生浪形。 预防和消除办法: a/减少轧制压力或增加前后张力,合理控制辊型,将工作辊中间部分乳化液流量减少增大正弯辊,可消除二边浪。 b/减少轧制压力或将乳化液增大,来料厚度均匀,以改善单边浪。 c/增加轧制压力,加大中部乳化液流量,减少正弯辊或增大负弯辊,可改善中间浪。 d/加大有浪形部位的乳化液流量,检查乳化液咀子是否堵塞,可改善二勒浪。 e/按规定程序轧钢,定期换辊。磨削好工作辊辊型曲线1:增
3、加乳化液的冷却,2:尽可能使用辊径小的轧辊, 3:增大工作辊的磨削凸度 4:增加弯辊力控制 5:压下工艺进行调整横向条纹缺陷特征:带钢宽度方向呈明暗相间的条纹。产生原因:)轧机支承辊使用时间过长。)平整机支承辊使用时间过长。)轧制过程中机架振动(扭振和垂直振动)。)轧辊不圆。)精整初矫压下调节不好。)来料厚度波动。7)工作辊辊径差过大,造成搓轧。亮带缺陷特征:多产生于带钢边部或靠近边部,局部折光率较高。产生原因:1)轧辊不均匀磨损造成2)轧辊局部粗糙度变化反映到板面上的结果热擦痕缺陷特征:冷轧带钢表面存在间断的擦伤痕。产生原因:冷轧润滑液润滑性能不好,或润滑不均造成局部擦伤。防止措施:(1)正确选择轧制油浓度、油种(确保润滑性)。(2)机架负荷分配平衡。(3)正确选择冷却剂温度轧制速度要润滑性能相匹配。乳化液斑缺陷特征:带钢表面呈灰黑色或黄褐色的大小不等迹痕(条状黑色为黑带)。 产生原因:1)乳化液中含杂油量过多。2)轧机出口乳化液吹扫装置效果不良。3)轧机出口设备不净,压缩空气质量不好。防止措施:(1)使用不易氧化的轧制油。(2)带钢温度适当提高。(3)防止最末机架冷却水飞溅到带钢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冷轧 缺陷 部分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41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