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3钢电火花表面强化研究—混粉准干式工作介质条件下Al粉粒度对H13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毕业论文.doc
《H13钢电火花表面强化研究—混粉准干式工作介质条件下Al粉粒度对H13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13钢电火花表面强化研究—混粉准干式工作介质条件下Al粉粒度对H13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毕业论文.doc(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毕 业 论 文专 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班级学号: 0813-01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二一三年六月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H13钢电火花表面强化研究混粉准干式工作介质条件下Al粉粒度对H13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EDM surface hardening of H13 steel powder mixed quasi-dry conditions, the working medium Al powder particle size on the microstru
2、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13 steel effect专业班级:材料0813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学 院:机械工程学院 2013 年 6月摘 要本文采用混粉准干式电火花表面强化技术对H13钢进行了表面强化组织及性能的研究。在实验验过程中,添加粉末粒度为2.3 m和1.5 m的Al粉,通过调整电火花表面强化工艺参数,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对强化层表面和侧面的组织形貌、结合状况进行观察、分析,通过显微硬度仪对强化层表面进行检测,得到表面强化的最优参数,探索研究Al粉末粒度对混粉准干式电火花表面强化H13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粒度为1.
3、5 m的Al粉,正极性加工放电参数为20.8 A、50 s、50 s时,强化层层组织较(2.3 m)致密、均匀,显微硬度较高;随着添加粒度增大,强化层的孔隙率增加,显微硬度降低;采用粒度为1.5 m的粉,显微硬度最高,达到1220 HV,强化层组织也较致密,这是混粉准干式电火花表面强化添加Al较理想的粒度。关键词:Al粉;粒度;混粉准干式;H13钢ABSTRACT In this paper, quasi-dry powder mixed EDM surface enhancement technology, the H13 steel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
4、s of the surface strengthening research. In the experimental test procedure, add the powder particle size of 2.3 m and 1.5 m of Al powder by adjusting spark surface hardening process parameters, the use of optical microscop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side reinforcing layer surface morphology
5、, combined with the observation status , analysis, microhardness tester right through the strengthening layer surface to detect surface hardening obtained optimal parameters,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Al powder size on quasi-dry powder mixed EDM surface hardening of H13 steel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
6、rties. Studies show that the particle size of 1.5 m of Al powder, a positive polarity discharge machining parameter is 20.8A-50 s-50 s, the strengthening layer compared to tissue (2.3 m) dense, uniform, high hardness; with the addition increase in grain size, the porosity of the reinforcing layer in
7、creases the microhardness decreased; using a powder particle size of 1.5 m, maximum microhardness, to 1220 HV, the reinforcing layer is more dense tissue, which is a dry powder mixed EDM surface quasi-adding Al to enhance the ideal size.Key Words:Al powder; granularity; powder mixed quasi-dry; H13 s
8、teel目 录1 综述11.1 课题背景11.2 H13钢的研究现状21.2.1 H13钢的成分分析21.2.2 H13钢的特性硬度分析21.2.3 H13钢的热处理工艺21.2.4 H13钢的性能及应用31.3 电火花表面强化处理41.3.1 国内外模具材料与表面处理技术概况41.3.2 模具表面强化技术41.3.3 电火花表面强化51.3.4 极性效应61.3.5 覆盖效应71.4 混粉准干式电火花加工81.5 电火花表面强化三大电参数91.6 YG8电极91.7 本文研究内容和目的102 实验112.1 实验条件112.1.1 实验设备112.1.2 实验材料112.1.3 实验参数12
9、2.2 实验过程122.3 微观组织观察132.3.1 强化层组织观察142.3.2 侧面强化层厚度观察142.4 硬度实验153 混粉准干式电火花表面组织与性能分析163.1 H13钢基体组织及性能分析163.2 添加1号Al粉混粉准干式H13钢组织及性能分析163.3.1 强化层组织形貌分析163.2.2 结合层分析183.2.3 显微硬度分析203.3 添加2号Al粉混粉准干式H13钢组织及性能分析203.3.1 强化层组织形貌分析203.3.2 结合层分析223.3.3 显微硬度分析243.4 添加1号与2号Al粉混粉准干式H13钢组织及性能对比253.4.1 强化层组织形貌分析253
10、.4.1 结合层分析253.4.3 显微硬度分析25结 论27参考文献28附录1:英文资料30附录2:中文翻译43致 谢541 综述1.1 课题背景H13是热作模具钢,在国际上广泛使用,其执行标准GB/T12992000。统一数字代号为A20502;牌号是4Cr5MoSiV1;合金工具钢简称合工钢,是在碳工钢的基础上加入合金元素而形成的钢种,H13钢就是这样一种合金工具钢1。由为它的热强度和硬度较高、耐磨性和韧性好,耐热疲劳性能较好,研究发现H13钢中含有较高含量的碳和钒,使它具有高的淬透性和抗热裂能力,耐磨性好,耐热性。此外,在温度较高时,它不仅还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较高的抗回火稳定性,
11、而且还具有较好的强度和硬度,高的耐磨性和韧性。H13钢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锻模、热挤压模,以及铝、铜及其合金的压铸模1。在实际生产中研究发现:随着锻压冲压技术的发展,冲压机械能力的加大,尤其是在冲压一些形状复杂的工件,加工材料加工难度大时,模具承受的冲击载荷大,摩擦强烈,冷热循环造成应力集中,模具表面高温氧化,很容易出现磨损,崩裂,塌陷2,这些模具失效使模具寿命减少3。H13钢作为做常用的热作模具钢,在制造模具时硬度和强度相对较低,耐磨性较差,满足不了生成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对H13热作模具钢进行表面强化,提高耐磨性,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3。当前针对热模具钢表面强化技术主要有化学热处理、表面涂覆处
12、理和表面加工强化处理这几种方法,其中电火花表面强化处理应用最为广泛4。目前,该工艺在国内外已用于刀具、模具、易磨损件等表面强化,强化后模具、易磨损件的使用寿命明显提高。电火花表面强化技术发展至今电火花表面强化是利用火花放电能量,它的强化原理是: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高硬度、高耐磨、抗腐蚀及热硬性好的合金强化层5。在近年来,在传统的电火花加工技术基础上,出现的一种电火花精加工新技术6,它的加工精度更高,速度更快,人们称之为混粉电火花加工技术。它以去离子水为工作介质,在去离子水中添加硅、铝、钨等导电性微细粉,金属粉末的加入改变了电火花加工的放电状态,提高了加工表面质量,微小裂痕明显减少,同时加工时间大
13、大缩短,显著提高了加工效率7。在一定范围内有效地缓解加工速度和加工表面质量之间的矛盾。混粉准干式电火花加工以去离子水雾为工作介质,去离子水雾中混有微细金属粉末,在加工过程中,去离子水雾喷在工具电极和工件之间,起到冲刷冷却作用,与此同时,雾中的金属粉末会发生融化与电极中其他元素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坚硬的化合物涂覆在工件的表面。经过混粉准干式电火花加工之后,工件的硬度相比基体提高一倍多,表面光整,耐腐蚀性和耐磨性大大提高,受到模具制造业的普遍重视5。本文主要从改变Al粉末粒度,电火花强化参数入手,以YG8为强化电极,以去离子水为加工介质,通过实验加工和数据图表比对的方法,通过对比研究在油中雾中不同电
14、火花加工参数对H13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观察组织,硬度测试,通过反复仔细的比对,从而得到规律性的结果,从数组参数中选出最优组参数,为添加金属粉末混粉准干式电火花表面强化H13钢尽快进入大规模实用阶段做好前期铺垫。1.2 H13钢的研究现状1.2.1 H13钢的成分分析H13钢是C-Cr-Mo-Si-V型钢,其碳含量及合金元素的种类是决定钢的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H13钢在我国一般称作4Cr5MoVSi钢,属于铬系高强韧热作模具钢,此类钢碳质量分数为0.4%,铬质量分数为5%,钢的淬透性好,直径100 mm的棒材在空冷淬火时也可以完全淬透,又称其为空冷硬化热作模具钢1。化学成分(%):C:0.32
15、0.45、S:i0.801.20、Mn:0.200.50、Cr:4.755.50、Mo:1.101.75、V:0.801.20、P小于等于0.030、S小于等于0.030。1.2.2 H13钢的特性硬度分析表1-1 H13钢物理性能表临界点(近似值)/C密度/(g/cm3)Ac1Ac2Ar1Ar2MsMf8609157758153402157.76温度/C20300500700弹性模量(E)/MP210000195000170000160000温度/C20100202002030020400205002060020700线膨胀系数()(10-6 /C)9.110.311.512.212.813
16、.213.5温度/C20200500700导热率()W/(cmC)0.310.300.290.281-2 H13钢力学性能热处理工艺/C抗拉强度/MP屈服强度/MP延伸率/%断面收缩率/%冲击韧度/Jcm-210001040油淬,580600回火160018001400180091245504050由于H13钢含有大量碳和钒,使得该钢具有高的淬透性,抗热裂能力,耐磨性好,具有良好的耐热性,韧性。在较高温度时具有较好的强度和硬度,高的耐磨性的韧性,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较高的抗回火稳定性3。1.2.3 H13钢的热处理工艺H13钢的淬火、回火工艺见表1-3、表1-4。表1-3 H13钢的淬火工艺淬
17、火温度/C冷却硬度(HRC)介质介质温度/C冷却终温10201050油或空气20600室温5658表1-4 H13钢的回火工艺回火目的回火温度/C加热设备冷却回火硬度(HRC)消除应力、降低硬度20580熔融盐浴或空气炉空气47491.2.4 H13钢的性能及应用H13钢的热强度和硬度较高、耐磨性和韧性好,耐热疲劳性能较好,研究发现H13钢中含有较高含量的碳和钒,使它具有高的淬透性和抗热裂能力,耐磨性好,耐热性。此外,在温度较高时,它不仅还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较高的抗回火稳定性,而且还具有较好的强度和硬度,高的耐磨性和韧性2。H13钢适宜用于制造冲击载荷大的锻模,热挤压模,精锻模;铝、铜及
18、其合金压铸模,还可用于制作军事用途和航空工业上的重要构件。1.3 电火花表面强化处理电火花加工(EDM)在机械制造行业已成为对工件进行精密加工的主要方法6。它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加工的模具,由钨碳化物或硬钢制造的模具。这种材料可以在高硬化状态下加工并且由热处理造成的扭曲是可以避免的。虽然电火花加工的材料腐蚀原理存在争议,被广泛接受的原理是在一定的绝缘接介质中通过在电极和工件之间放电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在加工过程中,为了避免电极溶解,绝缘介质的隔热是非常重要的。当电压升高到达到该间隙的击穿电压时,间隙被击穿而产生火花放电。两电极之间金属在这间隙中发生融化。成千上万次的火花放电累积,金属表面也不断被蚀
19、除,这样电极轮廓形状便可复制到工件上而达到加工的目的7。电介质的电阻影响的放电能量和放电时间。如果电阻低,早期的放电会发生。如果是大,在放电火花发生电前电容器将充电达到一个更高值。1.3.1 国内外模具材料与表面处理技术概况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各种先进的模具材料和表面处理技术的引入,我国在在模具材料开发和模具表面强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5,主要表现在:(1)模具钢产量已居世界前列。(2)在冷作模具钢方面开发出了一批高性能的新钢种,如LD、ER5、65NB、GD钢等,这些钢种具有较高的强韧性,较高的耐磨性和良好的综合工艺性能6。在热作模具钢方面,结合国内资源研制了十几种新钢种,如性能优越的5CR。(
20、3)硬质合金和钢结硬质合金制造模具正在走向成熟。(4)广泛采用强韧化处理新工艺。如珠光体组织预处理工艺;细碳化合物和消除链状碳化物组织的预处理工艺;Cr12型冷作模具钢的低温淬火工艺,热作模具钢的中温回火(450 C)等,都显著提高了模具的综合性能和使用寿命。(5)表面处理技术有很大发展。以前主要采用传统的合金元素渗入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现在出现了各种涂覆技术。如热锻模具应用Ni-Co-ZrO2复合电刷镀,可提高模具寿命50%200%;采用化学沉积Ni-P复合涂层,硬度可达到7880 HV,耐磨性相当于硬质合金,对于填充玻璃纤维的塑压铸模有很好的效果7。虽然我国模具材料和表面处理技术有了较大的
21、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1.3.2 模具表面强化技术众所周知,模具在使用过程中承受着各种形式的复杂应力。模具表面开始出现微小裂纹,随着使用时间推移,微小裂纹向外扩展延伸,出现模具的破裂。模具表面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模具的使用及寿命。模具表面强化处理目的:提高模具表面的硬度、强度、耐磨性、耐腐蚀性。几乎所有的表面处理以及表面处理方法均在模具表面处理上得到应用。目前已开发的适合模具表面强化的主要方法5见表1-5。表1-5 模具表面强化的主要方法不改变表面化学成分的方法改变表面化学成分的方法表面新形成覆盖层的方法1. 高频加热淬火1. 渗碳1. 镀金属2. 火焰加热淬火2. 渗氮2.
22、 堆焊3. 电子束相变硬化3. 渗硼3. 电火花强化4. 激光相变硬化4. 渗流4. 化学气相沉积(CVD)5. 加工硬化(如喷丸硬化)等5. 渗金属5. 物理气相沉积(PVD)等6. 复合渗(多元共渗)7. TD法8. 离子注入等1.3.3 电火花表面强化电火花表面强化原理:如图1-1所示。在工具电极和工件之间接上直流或交流电源,由于振动器的作用,使电极与工件之间的放电间隙频繁变化,工具电极与工件之间不断产生火花放电,从而实现对金属表面的强化。图1-1 是金属电火花表面强化加工原理图电火花表面强化是利用工具电极与工件间在气体中产生的火花放电作用,把作为电极的导电材料熔渗进工件表层形成合金化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H13钢电火花表面强化研究混粉准干式工作介质条件下Al粉粒度对H13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毕业论文 H13 电火花 表面 强化 研究 混粉准干式 工作 介质 条件下 Al 粒度 组织 性能 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41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