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桥壳疲劳试验机的控制部分设计.doc
《驱动桥壳疲劳试验机的控制部分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驱动桥壳疲劳试验机的控制部分设计.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驱动桥壳疲劳试验机控制部分设计摘要汽车的驱动桥位于传动系的末端,其基本作用是增大由传动轴或直接由变速器传来的转矩,将转矩分配给左、右驱动车轮,驱动汽车行驶。驱动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总体质量,而驱动桥壳质量在驱动桥总成质量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有必要设计驱动桥壳疲劳检测机,对驱动桥壳的质量进行检测,本文就是设计驱动桥壳疲劳检测机的控制部分。本课题对于驱动桥桥壳疲劳试验具有现实意义,通过液压伺服作动器来模拟汽车行驶时的载荷情况,然后对驱动桥壳进行疲劳分析,以此来试验是否满足安全需要,并以此进行改进,最终设计出合乎生产需要的驱动桥桥壳。本论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电路,程序,驱动加载控制系统。首先设
2、计出符合要求的电路,其次编写出能够控制电路运行的程序,最后对驱动桥壳进行加载驱动,来完成试验。关键词:驱动桥壳;疲劳检测;控制系统AbstractVehicle drive axle at the end of transmission, the basic role is to increase the transmission came directly from the drive shaft or torque, the torque distribution to the left and right drive wheels, drive the vehicle. Drive ax
3、le assembly quality directly affects the overall quality of cars, but the quality of the drive axle housing quality in the drive axle assembly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design axle fatigue testing machine, the drive axle housing quality testing, this is the design
4、 of axle fatigue testing machine control section.Therefore, the subject of the drive axle housing on the fatigue test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rough the hydraulic servo actuator to simulate the vehicle driving load conditions, then the fatigue analysis of drive axle housing in order to test whet
5、her security needs, and This was improved in line with production of the final design of the drive axle housing needs.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circuit, program, drive load control system. First design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ircuit, followed by preparation of a running
6、 program to control the circuit, and finally loaded on the drive axle, to complete the test.Keywords: drive axle housing; fatigue detection; control system1.引言1.1国内外研究状况驱动桥桥壳是汽车上的主要零件之一,它既是底盘中最为主要的承载部件,又是汽车运动的主要传力部件,同时还是驱动桥中其他总成(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等)的外壳,对它们起到安装支撑和保护的作用。因此,驱动桥的强度和疲劳寿命是设计时必须加以考虑的重要指标之一。桥壳在使用过
7、程中承受的交变载荷造成的结构疲劳损伤是桥壳的主要损伤形式之一。当这种损伤积累到一定极限的时候,将会产生局部的微观裂纹,随着裂纹扩展,最后产生宏观的裂纹使产品损坏。机械可靠性研究,主要以产品的寿命特征作为研究对象,而疲劳是机械结构和零部件的主要破坏形式,据统计有80以上的机械失效都源于疲劳破坏,这是由于大多数机械结构和零部件都工作在循环载荷下造成的。1疲劳寿命是汽车零部件的主要设计目标之一。引起结构疲劳失效的交变载荷的峰值往往远远低于静态断裂分析估算出来的安全载荷。如果系统部件不具有足够的疲劳强度, 可能会引起结构的永久性破坏,并产生对生命的潜在威胁。据统计, 约有50% - 90%的机械结构破
8、坏是属于疲劳破坏。因此, 承受交变载荷的零部件的疲劳强度和寿命预测是现代汽车生产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关于动载荷引起疲劳失效的机理问题直至现在尚不能做出明确的解释,人们研究疲劳寿命仍然要通过试验完成。早在1871年德国工程师August Wohler就提出了表征循环应力与寿命之间关系的S-N曲线和疲劳极限的概念。1910OHBasquin提出了金属S-N曲线的经验规律,指出应力对疲劳循环数的双对数坐标图在很大的应力范围内表现为线性关系。这一理论沿用至今,仍然是寿命预测的根本理论。但S-N曲线只能预测恒幅对称循环应力下的寿命,对于变幅应力下的寿命却不能直接应用。对此,MAMiner在1945
9、年,提出了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建立了多级应力下的疲劳寿命模型3,从而解决了变幅载荷下的寿命预测问题。1954年,LFCoffin和SSManson又提出了表征塑性应变幅与疲劳寿命CoffinManson公式,从而,形成了适于塑性变形状态下的疲劳寿命估算的局部应变法。4从另一方面,在1960年至1970年前后,EBHaugen、EBStulen、DKececioglutlo、AMFreudenthali5等人,在疲劳可靠性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突破,将静强度应力强度干涉模型用于疲劳可靠性设计中,将经典的应力强度干涉模型中静强度概率分布变为在指定寿命下的疲劳强度的分布,将静应力的概率分布变为
10、疲劳应力的概率分布,逐渐完善了用应力与强度干涉关系进行疲劳可靠性设计的一套方法,并提出了著名的疲劳可靠性应力强度干涉模型6,为疲劳可靠性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此后,关于机械可靠性设计与疲劳问题的理论与应用方面的研究更是吸引了众多研究人员,研究主要集中在干涉模型的推广和可靠度的计算方法方面。7自从人们发现了利用试验这一手段来研究和探索材料的特性以来,各种用于加载试验的设备和系统不断产生,其性能不断完善,试验手段不断拓展。但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各种新柏料的强度试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关心的不单是试件在恒定载荷下的强度,而目还关心它们在某种规律下被加载时的表现。
11、要完成特定规律下的加载控制,靠传统的控制方法实现起来是比较复杂的,尤其是对于某些复杂的加载过程来说,传统的控制系统是难于实现的。让人感到庆幸的是,人类文明已经进入计算机时代,计算机的应用已走入科研和生产的各个领域,并在这些领域为我们开辟了许多新的发展空间。和其它许多科研领域一样,材料的强度实验也进入了计算机时代。计算机参与控制的疲劳强度试验系统是一种软硬件结合的控制系统,相对于传统的控制系统而言,其优势是不言而喻的。首先,它可以完成较为复杂的控制过程:其次,它的造价较低,随着计算机产业的飞速发展,硬件产品的成本逐年下降,现在,我们只要花费较小的代价就能构建功能较为全面,能完成较为复杂试验过程的
12、控制系统;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计算机参与构成的实验控制系统具有试验结果的存储和分析功能,使得此类系统能为研究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试验数据和结果分析,从而大大缩短试验周期,提高试验效率。由此看来,开发操作简便,功能强大的试验控制系统是有其实际意义的。在六七十年代,多数试验机是采用传统的机电控制手段实现对试验过程的控制,对此类设备中普遍存在操作过程烦琐、试验精度不高、试验数据的保存不便和处理不及时等问题,上述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试验机的使用和发展。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国外的一些厂家己经将计算机控制技术引入疲劳试验领域,试验机产业就其规模、品种、先进程度、销售量而言以美国,
13、德国、日本等国为领先水平。比较知名厂家有:美国的MTS公司、奥尔森公司(OLSEN)和总部设在美国的英斯特朗(INSTRON)公司;德国的MFL公司、申克(SCHENCK)公司、沃尔伯特(WOLPERT)公司和茨维克(ZWICK)公司;网本的岛津公司、东京衡机公司、东洋精机公司以及松泽公司等等。我国对试验机领域新仪器和新设备的研制起步较晚,直到七十年代,长春试验机厂研制出50吨动静万能试验机,长春试验机所以及济南、天水红山试验机厂研制出电液伺服试验机,才把我国动态试验机研究水平提高了一大步。近年来圈内试验机行业正加快步伐,广泛采用计算机控制、电液伺服、高精度测力和测变形技术,研制出各种金属和非
14、金属的疲劳试验仪器和工况动态力学试验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部分设备还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也使我国的试验领域得到了进一步扩展。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试验机水平还相差较远,因为相关领域如电液伺服阀、伺服液压缸、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相对比较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试验机行业的发展,部分关键零部件仍需进口。因此,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实现全部产品和零件国产化,仍是我国试验机行业今后的奋斗目标。不同类型的疲劳试验须用与之相适用的疲劳试验机来完成。疲劳试验机的种类很多,分类也很复杂,可以归纳为下列几种类型:按照试验目的可分为:一般目的和特殊目的两种疲劳试验机;按照载荷类型可分为:轴向加载疲劳试
15、验机、弯曲疲劳试验机、扭转疲劳试验机和弯扭组合疲劳试验机;按照载荷产生的方式可分为:恒定力加载的疲劳试验机、曲柄偏心机构加载的试验机、电磁激振加载的试验机、液压加载的试验机、气动加载的试验机和电液气动加载的试验机;按照试验机工作特性可分为:共振式和非共振式疲劳试验机:按照载荷谱的类型可分为:试件、零部件以及全尺寸(整个结构如飞机)疲劳试验机。对特定的疲劳试验,应根据其试验特点选用与之相适用的疲劳试验机。否则,得出的试验数据可能会与实际情况不符,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对于驱动桥壳的疲劳试验除了现场试验外还有道路模拟试验,道路模拟试验就是通过试验设备对车辆道路试验进行模拟,是在试验台上对道路条件和试验
16、特征的再现过程,实质上是对驱动桥实际工作状况的一种仿真过程。道路模拟机是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国外发展起来的一种室内试验技术,目前国内汽车厂家主要采用美国MTS公司及德国Schenck道路模拟机。从输入结构形式看,主要有轮耦合和轴耦合两大类。其特点在于通过计算机控制液压执行机构,再现采样路面的波形或进行功率谱模拟,达到模拟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由于路面不平而产生振动的效果,从而考核被试产品的振动特性或疲劳可靠性。目前的道路试验机已经能够精确地控制工作台面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在室内再现车辆在实际行驶中所遇到的各种复杂工况,比较准确地再现预定路面,从而再现振动环境。8过去我国主要采用对桥壳样品进行
17、台架试验和整车行驶试验来考核其强度和刚度,有时采用桥壳上贴应变片的电测方法,让汽车在选定的典型路段上满载行驶,以测定桥壳的应变力;但这些方法都是在有桥壳样品的情况下才能采用。传统的驱动桥桥壳设计方法,是将其看成简支梁并校核特定断面的最大应力值。但这种方法不可避免的经验性、局限性和盲目性已经暴露出来。9目前对于驱动桥壳的疲劳试验还是有很多分析研究的,比如何泽民等研究了汽车后桥壳垂直弯曲疲劳强度评价方法,孙春方等对PALIO后桥壳进行了应变疲劳分析,王占奎依据后桥载荷谱分析了桥壳的疲劳寿命,高山辉等对XN-1040轻型汽车汽车后桥壳体进行三维有限元应力计算,彭为等基于有限元分析预测了轿车后桥桥壳的
18、疲劳寿命,郑燕萍对汽车驱动桥壳的有限元动态分析,姚晓舸对采用比例伺服系统的驱动桥桥壳垂直弯曲疲劳试验装置研究等等。1.2研究意义一般在汽车生产厂商生产汽车时,都会对其零部件进行静强度计算,这样最终设计出来的零部件一般都会较好的满足静强度要求。然而,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各零部件要受到各种交变载荷,这种交变载荷一般低于拉伸强度极限,在这种交变载荷反复作用下,会发生裂纹萌生和扩展并导致突然断裂,这种现象称为疲劳破坏。驱动桥作为汽车底盘的重要部件,无论是在产品开发阶段还是生产检验阶段,都必须对驱动桥的疲劳性能进行检验。10驱动桥壳设计中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质量小,有足够的疲劳寿命等。合理地设计驱动桥
19、壳也是提高汽车平顺性和舒适性的重要措施。许多厂家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往往根据经验和类比,设计出汽车驱动桥壳,然后进行试产,并进行驱动桥壳台架试验,以对设计进行修正。这是一个反复修改和调整的过程。6在汽车生产制造过程中,驱动桥总成通常作为一个部件由桥总成制造厂提供给汽车主机厂,一般在总成制造厂并没有对桥总成疲劳寿命性能进行检测的环节和手段,无法衡量桥总成装配后的疲劳性能的好坏。现在,越来越多的桥总成制造厂意识到这些问题并逐步重视起来,对新开发产品进行疲劳寿命试验并对批量产品进行抽样检测,使其缺陷和薄弱环节得到充分暴露,以期获得具有针对性的检测数据来研究和改进桥总成在设计、制造及装配工艺中存在的问题
20、,进一步研究并提出修改意见,以提高桥总成的整车装配使用性能。11设计一款疲劳试验机,对驱动桥壳进行疲劳试验,来检验驱动桥壳是否满足使用需求,具有现实意义。2.疲劳试验机总体方案设计疲劳试验机主要解决三个问题:电路,程序,驱动加载控制系统2.1电路电路主要内容是设计出能够带动气缸自动装夹的电路图,采用80C51的单片机来作为电路的核心,控制气缸来对驱动桥壳自动装夹。2.2程序程序主要是用来控制气缸运行的。怎样控制单片机来完成对驱动桥壳的装夹。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设定一个中断操作,当检测到中断发生时,单片机开始控制电磁阀,进而控制气缸完成动作。2.3驱动加载控制系统把驱动桥壳装夹完毕之后,接下来就
21、是试验来。使用伺服作动器来模拟车辆行驶过程中的交变载荷,使用伺服作动器自带的控制器对驱动桥壳施加不同幅值、不同频率、不同波形的载荷,直到桥壳发生疲劳损坏,然后控制器回自动生成报告,完成试验。3.电路设计3.1VISIOMicrosoft Office Visio 2007 是微软公司出品的一款的软件,它有助于 IT 和商务专业人员轻松地可视化、分析和交流复杂信息。它能够将难以理解的复杂文本和表格转换为一目了然的 Visio 图表。该软件通过创建与数据相关的 Visio 图表(而不使用静态图片)来显示数据,这些图表易于刷新,并能够显著提高生产率。使用 Office Visio 2007 中的各种
22、图表可了解、操作和共享企业内组织系统、资源和流程的有关信息。Office Visio 2007 有两种独立版本:Office Visio Professional 和 Office Visio Standard。Office Visio Standard 2007 与 Office Visio Professional 200 7 的基本功能相同,但前者包含的功能和模板是后者的子集。Office Visio Professional 2007 提供了数据连接性和可视化功能等高级功能,而 Office Visio Standard 2007 并没有这些功能。 Office Visio 2007
23、提供了各种模板:业务流程的流程图、网络图、工作流图、数据库模型图和软件图,这些模板可用于可视化和简化业务流程、跟踪项目和资源、绘制组织结构图、映射网络、绘制建筑地图以及优化系统。图3-1 visio界面图使用 Office Visio 2007 中的新增功能或改进功能,可以更轻松地将流程、系统和复杂信息可视化: 借助模板快速入门。Office Visio 2007 提供了特定工具来支持 IT 和商务专业人员的不同图表制作需要。使用 Office Visio Professional 2007 中的 ITIL(IT 基础设施库)模板和价值流图模板,可以创建种类更广泛的图表。使用预定义的 Micr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驱动 疲劳 试验 控制 部分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41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