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VM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doc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VM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VM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海电机学院成教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题目:V-M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 级 成0956 学生姓名 余金贤 学 号 12 号 指导教师 刘小玲 起止日期: 2011 年 4 月 16 日起至 2011年 5 月 14 日止1.设计主要内容及要求:(1)主要内容试设计一双闭环V-M直流调速系统。采用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二次相电压有效值U2= 110V。已知他励直流电动机参数为PN = 55kW, UN = 440V, IN = 140A, nN =1000r/min。电动机电枢回路总电阻(即电枢电阻,此时忽略整流装置内阻,平波电抗器电阻)R =Ra=0.25
2、,电枢回路电磁时间常数TL = 0.02s,系统机电时间常数Tm=0.0363s,系统飞轮力矩GD2 = 90N.m2时,转速和电流给定电压最大值分别为 =10V, = 10V。(2)要求按工程设计方法设计,使调速系统的电流超调量,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其过渡过程时间s,稳态无静差。2.对设计论文撰写内容、格式、字数的要求:(1)课程设计论文撰写的内容为: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等。应做到文理通顺,内容正确完整。(2)课程设计论文格式可参照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规范。(3)课程设计论文是体现和总结课程设计成果的载体,一般不应少于3000字(一般不超过5000字)。中文摘
3、要本文设计主要介绍了由晶闸管-直流电动机(V-M)组成的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电路原理图及动态结构图,并按工程设计设计法对双闭环系统的ACR和ASR进行设计,在工程设计中阐述了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晶闸管的电压、电流做了额定计算,及平波电抗器的计算,最后得出了双闭环调速系统的主、控电路并作了总结和设计心得。双闭环(转速环、电流环)直流调速系统是一种当前应用广泛、经济、适用的电力传动系统。它具有调速范围广、精度高、动态性能好、易于控制和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也是构成各种可逆调速系统或高性能调速装置的核心。因此双闭环系统的设计最有最重要的实际意义。我们知道反馈闭环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抗扰性能,它对于被反馈
4、环的前向通道上的一切扰动作用都能有效的加以抑制。采用转速负反馈和PI调节器的单闭环调速系统可以在保证系统稳定的调解下实现转速无静差。本设计是基于V-M调速系统的直流电动机可逆调速系统,设计中使用工程法对双闭环调速系统的ACR及ASR进行整定。主电路采用由晶闸管构成的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可逆方案采用两组晶闸管反并联的方式,晶闸管的触采使用由集成芯片TC787构成的触发电路。系统同时还具有过压、过流、缓冲保护等措施。系统不论是稳态性能还是动态性能都满足了设计要求。在系统中设置两个调节器,分别调节转速和电流,二者之间实行串级连接,即以转速调节器的输出作为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再用电流调节器的输出作为V
5、-M的控制电压。从闭环反馈结构上看,电流调节环在里面,是内环,按典型型系统设计;转速调节环在外面,成为外环,按典型型系统设计。为了获得良好的动、静态品质,调节器均采用PI调节器并对系统进行了校正。关键词 双闭环调速系统,电流调节器,抗干扰,晶闸管-直流电动机(V-M)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I中文摘要III目录IV1、任务和要求11.1 设计任务11.2 设计要求11.3 稳态指标:11.4 动态指标12、设计思路22.1 系统总体结构的设计22.2 环节设计、部件选择及参数计算22.3 系统原理图22.4 建立系统动态数学模型33、设计方框图54各系统及其性能指标64.1 典型系统及其参数与性能指
6、标的关系64.1.1 典型型系统64.1.2 型系统的稳态跟随性能64.1.3 型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74.1.4 型系统的频率特性74.2 典型型系统及其参数与性能指标的关系84.2.1 典型型系统84.2.2 性能指标与参数关系95工程设计中的近似处理115.1 高频段小惯性环节的近似处理115.2 低频段大惯性环节的近似处理126各部分电路设计及参数计算136.1电流调节器和转速调节器的设计13已知条件136.2电机基本参数计算147. 电流调节器ACR的设计148转速调节器ASR158.1转速调节器ASR结构168.2转速调节器ASR参数选择17小 结19致 谢20参考文献211、任
7、务和要求1.1 设计任务试设计一双闭环V-M直流调速系统。采用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二次相电压有效值U2= 110V。已知他励直流电动机参数为PN = 55kW, UN = 440V, IN = 140A, nN =1000r/min。电动机电枢回路总电阻(即电枢电阻,此时忽略整流装置内阻,平波电抗器电阻)R =Ra=0.25,电枢回路电磁时间常数TL = 0.02s,系统机电时间常数Tm=0.0363s,系统飞轮力矩GD2 = 90N.m2时,转速和电流给定电压最大值分别为 =10V, = 10V。1.2 设计要求按工程设计方法设计,满足包括稳态误差、超调量、动态过渡时间在内的所有要求的性能
8、指标。 1.3 稳态指标:稳态无静差。1.4 动态指标:电流超调量。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动态过渡过程时间s2、设计思路2.1 系统总体结构的设计速度和电流双环直流调速系统(双环),是由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发展起来的,调速系统使用比例积分调节器,可以实现转速的无静差调速。又采用电流截止负载环节,限制了起(制)动时的最大电流。这对一般的要求不太高的调速系统,基本上已能满足要求。但是由于电流截止负反馈限制了最大电流,加上电动机反电势随着转速的上升而增加,使电流到达最大值后迅速降下来,这样,电动机的转距也减小了,使起动加速过程变慢,起动(调整时间ts)的时间就比较长。在这些系统中为了尽快缩
9、短过渡时间,所以希望能够充分利用晶闸管元件和电动机所允许的过载能力,使起动的电流保护在最大允许值上,电动机输出最大转矩,从而转速可直线迅速上升,使过渡过程的时间大大缩短。另一方面,在一个调节器输出端综合几个信号,各个参数互相调节比较困难。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就应用转速,电流双环直流调速系统。2.2 环节设计、部件选择及参数计算根据总体结构要求设计各基本环节,由于电动机参数已经题意确定,所以需设计的环节主要有:电流、转速反馈环节,比较环节,晶闸管及其触发电路,电流、转速两个调节器等。由于设计时间有限,触发电路的结构可不考虑。最后根据已确定的各环节选择部件及计算参数。2.3 系统原理图系统原理图可以简
10、化。但为了给建立系统动态数学模型打下基础,控制信号、反馈原理信号比较、调节原理和驱动电动机运行原理等都应在系统原理图中表示清楚。一般直流调速系统动态参数的工程设计,包括确定预期典型系统,选择调节器形式,计算调节器参数。如下图(图2-1):预期典型系统选择调节器计算参数图2-1 动态参数设计流程最终结果应满足生产机械工艺要求提出的静态与动态性能指标。在实际应用中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是应用得比较广泛的,而且也是比较典型的一种,也还是构成各种可逆调速系统的核心。2.4 建立系统动态数学模型由转速反馈和电流反馈组成,属于多环控制系统,其动态结构如下图(图2-2):其结构由内到外,一环包围一环,每一闭环都
11、设有本环的调节器,构成一个完整的闭环系统。转速调节器的输出作为电流调节器的输入,而电流调节器的输出则去控制晶闸管整流器的触发装置。从系统结构上看,电流环在里面,称为内环;转速环在外面,称外环。为了使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具有良好的静、动态性能。电流、转速两个调节器一般采用输出带限幅的PI调节器。2-2 双闭环调速系统动态结构图图中 (s)对应于给定转速的控制电压信号;Un(s)对应于实际转速的反馈电压信号;Un (s)对应于转速偏差的电压信号;Ui(s)对应于控制电流的电压信号;Uct(s)对应于脉宽调制器的输入控制电压信号;Ud0(s)PWM驱动电路输出的空载电压;E (s)电动机的反电动
12、势;Id(s)电动机的电枢电流;Idl(s)对应于电动机负载转矩的负载电流;n (s)电动机转轴转速;Ton转速反馈环节滤波时间常数;Toi电流反馈环节滤波时间常数;KPWM, TPWM脉宽调制器和PWM变换器放大倍数与其近似惯性环节时间常数;R电动机电枢回路总电阻;Tl电动机电磁回路时间常数;Tm包括电动机在内的系统机电时间常数;Ce电动机在额定磁通下的电动势转速比;ASR系统的速度调节器;ACR系统的电流调节器;速度反馈系数;电流反馈系数。设计此动态结构图时,应先设计各模块的传递函数并求出各模块的参数和时间常数,再根据“先内环后外环”的原则分别设计ACR和ASR. ACR和ASR的设计是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运动 控制系统 课程设计 VM 闭环 直流 调速 系统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41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