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壁式机器人设计说明书.doc
《爬壁式机器人设计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爬壁式机器人设计说明书.doc(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 前 言1.1 立项背景2010年3月29号,吉林省长春市一大型商品集散地昨晚20时发生火灾。经过十几个小时的紧张救援,长春市天元商厦火情得到控制。在此期间,长春、吉林两市出动消防车超过60辆,消防官兵200多人,全力扑救。但由于该大厦是木制框架结构,存放的又多为家居易燃品,加上楼外广告牌遮挡等问题,使得灭火工作一度进展困难。长春市消防支队张璐文:这儿有一些广告牌子,组织了喷水,如果没有广告牌,火早就控制住了!2007年日时分许,温州市鹿城区人民路温富大厦的裙楼一楼“朵朵鲜”花店突发火灾。由花店包花纸和塑料花的燃烧导致大量的浓烟涌入二楼的舞厅。当时舞厅内有人左右,大部分逃生,但有人因一氧化碳
2、中毒窒息死亡。花店里共有人,人逃生,人烧死。过火面积平方米!据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火灾7.4万起,死亡655人,受伤297人,直接财产损失6.6亿元!不仅我国,在世界上消防工作也是一个大难题,各国政府千方百计地将火灾的顺势降到最低,然而并未取得显著性效果,面对无情的火灾,各国已将目光对准了消防机器人。1984年11月,在日本东京的一个电缆隧道内发生了一起火灾,消防队员不得不在浓烟和高温的危险环境下在隧道内灭火。这次火灾之后,东京消防部开始对能在恶劣条件下工作的消防机器人进行研究,目前已有五种用途的消防机器人投入使用。11.2 同类产品比较遥控消防机器人:1986年第一次使
3、用了这种机器人。当消防人员难于接近火灾现场或有爆炸危险时,可使用这种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装有履带,最大行驶速度可达10公里/小时,每分钟能喷出5吨水或3吨泡沫。喷射灭火机器人 :这种机器人于1989年研制成功,属于遥控消防机器人的一种,用于在狭窄的通道和地下区域进行灭火。机器人高45厘米,宽74厘米,长120厘米。它由喷气式发动机或普通发动机驱动行驶。当机器人到达火灾现场时,为了扑灭火焰,喷嘴将水流转变成高压水雾喷向火焰。消防侦察机器人:消防侦察机器人诞生于1991年,用于收集火灾现场周围的各种信息,并在有浓烟或有毒气体的情况下,支援消防人员。机器人有4条履带,一只操作臂和9种采集数据用的采集装
4、置,包括摄像机、热分布指示器和气体浓度测量仪。攀登营救机器人:攀登营救机器人于1993年第一次使用。当高层建筑物的上层突然发生火灾时,机器人能够攀登建筑物的外墙壁去调查火情,并进行营救和灭火工作。该机器人能沿着从建筑物顶部放下来的钢丝绳自己用绞车向上提升,然后它可以利用负压吸盘在建筑物上自由移动。这种机器人可以爬70米高的建筑物。 救护机器人:救护机器人于1994年第一次投入使用。这种机器人能够将受伤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机器人长4米,宽1.74米,高1.89米,重3860公斤。它装有橡胶履带,最高速度为4公里/小时。它不仅有信息收集装置,如电视摄像机、易燃气体检测仪、超声波探测器等;还有2只机
5、械手,最大抓力为90公斤。机械手可将受伤人员举起送到救护平台上,在那里可以为他们提供新鲜空气。2此外,正对在坡度很陡的外壁上进行作业的高危险性,一种能在避免上贴附并能移动进行作业的爬壁机器人也受到关注,其需求的对象如:用于核电站路新内壁上清除污染物的机器人;用于放射性废液储存罐焊缝检查的壁面移动机器人;用于自动检查大型煤气球灌哈风的机器人;用于消防急救的壁面移动机器人等。3壁面移动机器人必须具有两个基本功能:在壁面上的吸附功能和移动功能。按吸附功能分类:真空吸附和磁吸附两种形式:真空吸附法又分为单吸盘和多吸盘两种结构形式,具有不受壁面材料限制的优点,但当壁面凸凹不平时,容易使吸盘漏气,从而使吸
6、附力下降,承载能力降低;磁吸附法可分为电磁体和永磁体两种,电磁体式维持吸附力需要电力,但控制较方便。永磁体式不受断电的影响,使用中安全可靠,但控制较为麻烦。磁吸附方式对壁面的凸凹适应性强,且吸附力远大于真空吸附方式,不存在真空漏气的问题;壁面行走机构的任务是将携带的作业装置运送到壁面的要求位置。按照作业对象的性质,对行走机构提出的基本功能要求出越障能力外,还应具备全方位转向功能,以便转向和行走方向偏离时的方位校正。行走机构有车轮式、履带式和腿足式,分两足和多足等。车轮式移动速度快,控制灵活,但维持一定的吸附力较困难;腿足式移动速度慢,但负载能力强;履带式队壁面的适应性强,且着地面积大,但不易转
7、弯。此外,还有步进式、蠕动式、混合式和蛇行式移动方式等,适合于各种特别的场合。4由于本次设计主要针对高层建筑的外壁,考虑到壁面的非磁性,应选择真空吸附方式,用真空吸盘实现吸附。针对真空吸附方式,将各类爬壁机器人优缺点及各种爬壁机构性能比较列表如下:表1-1 各类爬壁机器人优缺点比较Table1-1 All kinds of climbing robot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真空泵喷射器车轮式移动速度快,转向方便,着地面小,无须加供气装置,但要求壁面有一定光滑度,越障能力低移动速度快,控制方便,维持吸附力较困难,能力低,噪音大,徐供气设备,可达高真空,对壁面适
8、应性好路带式着地面积大,对壁面适应性强,行走速度快,负载能力大,但转向不易,适于多吸盘结构可将吸盘布置于履带上,个吸盘的真空度由喷射器产生,对壁面适应性强,越障能力大,需供气装置足腿式能跨台阶,但动作是间歇的,速度不快,可以实现多吸盘形式,但负载能力不大,无需供气装置需供气装置,可实现多吸盘形式,间歇动作,真空度高,但噪声大,负载能力小表1-2 各种爬壁机构性能比较Table1-2 All sorts of climbing performance comparison institutions 机械实施控制实施速度运动平稳性转向性能载重自重比越障能力壁面适应性壁面附设要求偏心扭摆式BACDC
9、BBC无多层框架式BBBCAABB无特种履带式DCBBCBCC无独立驱动足式CDDBADAA无轮式及其变形BABBBCCD无轮驱动规行式BAAA无ADD有索吊轨行式AAAA无A无D有*AD(高分低分)目前,在外国,特别是日本,爬壁式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比较突出,主要产品有车轮式磁吸附爬壁机器人,步行式磁吸附爬壁机器人,吸盘式磁吸附爬壁机器人及履带式磁吸附爬壁机器人,因其主要是磁吸附形式,具体结构功能不再详细叙述。5在我国,哈尔滨工业大学从1988年就开始爬壁机器人的研究,山海科技大学、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哈尔滨科技大学等单位也先后开展爬壁机器人的研究。爬壁机器人设计的关键是载
10、体,载体结构不同,爬壁机器人的性能也不同。他们研究的两载体机构有:(1)具有全方位移动功能的爬壁机构;(2)磁吸附壁面移动机构。其中前者采用负压吸附方式,移动机构采用全防车轮,他克服了一半论事行走机构转弯、定位较难的不足。实验证明,这种爬行机构行走灵活,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对壁面适应能力也较强,可由于表面变化不剧烈的各种垂直壁面上的多种作业。6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已先后开发出连个系列的爬壁机器人:单吸盘轮式壁面爬行机器人及磁吸附履带式爬行机器人;上海交大机器人研究所和上海消防联合研制开发了一种集火场探测、消防、有毒、易燃、易爆气体场所探测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消防机器人ZXPJ01型消防机器人,它是一种
11、游览遥控关节移动是机器人,其电源通过电缆传输,关节摆臂除了能够辅助越障外,还能提高它的稳定性,另外还采用了专家决策辅助系统协调操作员进行控制,大大提高了其操纵性和安全性。7由此可见,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爬壁机器人及各种类型的消防机器人已有很大发展,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各种消防机器人都有其局限之处,有的只用于支援消防队员,有的只用于在危险场所,那么针对高层建筑的消防问题,设计一款功能齐全并且可快速到达火灾现场的消防机器人就十分必要了。1.3产品主要功能及技术攻关由上一节的分析比较确定本次设计的机器人采用多层框架式移动机构,其突出的优点是越障能力和承载能力较好。吸附方式采用真空吸盘吸附。初步考虑该
12、消防机器人须事先的主要功能有:移动功能:操作人员通过摇控台远距离控制小风机器人眼高层建筑的外请向上爬行;越障功能:可跨越墙面上不超过50mm的障碍物;安全定位功能:达到发生火灾的窗口,利用自身的吸附功能及机械手能将本体固定在某一合适位置;运送功能:安全地位后,能够通过升降装置将负载及消防设施等运送到窗口;消防功能:通过窗口向发生火灾的室内喷水灭火;红外线探测功能:可探测出屋内可能有的未撤离人员并发出呼唤信号;救护功能:可将运送到窗口的伤员由输送装置安全送到地面;观察功能:头上应装有有摄像机,可以观察火场和机器人本体情况;通信功能:有图像、声音、数据传输功能;预警功能:可探测室内易燃、易爆气体含
13、量,根据探测的结果可以预报紧急情况发生,并有相应应急处理能力。由以上功能初步确定该消防机器人主要有传感系统、控制系统、行走系统、安全救护系统、消防系统及探测警报系统组成。技术攻关:要设计的这款机器人首先在功能上十分齐全,从接受命令开始爬向到位、消防、救护、警报,尤其能够实现在必要时全面方位转向功能及爬行时的跨障功能,以及红外线探测伤员和救护功能,我认为这几方面是主要的攻关项目。2 总体设计2.1 设计任务分析本款壁面移动机器人是为具有窗框结构的粉墙、漆墙、水磨石强等类型避免的高层建筑的消防工作而研究设计的。传统高层建筑的消防工作是由消防员完成,不仅工作条件恶劣,而且效率也不高,因此,这类墙面上
14、的移动机器人开发具有一点的通用性特点。在吸收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兼顾先进性和实用性两方面发出,提出本款机器人的主要性能指标如下:适应避免:具有窗框结构的粉墙、漆墙、水磨石强等类型的壁面;运动速度:无障碍直线行走最大速度20ms;无障碍直线行走平均速度0.67ms;无障碍方位回转速度30s;越障能力:可跨越墙面上不超过50mm的障碍物;机器人本体自重:不大于50公斤;固定后载重:1吨;控制与驱动:计算机控制,伺服驱动;操纵方式:手动遥控和自控。2.2 总体结构基于以上设计任务分析,确定整个机器人系统由几个子系统组成:行走系统、消防保护系统及探测警报系统,如下图所示。行走系统实现了壁面吸附和移
15、动以及必要时的转向功能;消防救呼系统完成机器人本体定位及安全救护功能。无线通讯行走系统消防救护系统行走系统遥控操纵系统微机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传感系统行走机构行走机构行走机构行走机构行走机构行走机构行走机构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图2-1 壁面移动机器人系统组成框图Figure2-1 Wall mobile robot system diagram图2-2 多层框架式移动机构有几种可能的实现方案Figure2-1 Multilayer frame type mobile mechanism has several possible scheme其中a为内外吸盘组的整体驱动方案,这种机构的特点是可以用最少的
16、自由度(三个)实现移动机构的全方位运动,但在本次设计的壁面移动机构中应用重量较大,两组吸盘要保证较大的刚性有一定困难。图b为内、外两组吸盘全独立驱动方案,其优点是壁面适应性强,但驱动自由度太多,机构实现困难。图c为本次设计采用的机构,内吸盘组集中驱动,外吸盘组分别驱动。该机构有六个可控自由度,其中迈步运动自由度一个,盘转运动自由度一个,抬腿运动自由度四个。为框架上的四个足组肩上分别装有一个真空吸盘(为吸盘)。四个外吸盘和四个内盘分别与一个真空系统相连。外框架和中框架由导轨和滚轮可靠联结,允许一个方向上的相对移动。中框和内框架之间允许相对转动。外框架上的四个独立升降足组件的设置是考虑到爬行机构机
17、构一旦后仰或壁面有明显不平时仍能实现可靠的吸附。由此确定了机器人行走机构的传动路线和机构实现:当中框架上的主电机(直流伺服)工作时,电机的运动经两级圆柱齿轮传递给行走传动轴,从而驱动行走轮再为框架上的齿条上运动来实现外框架和中框架间的相对迈步运动。而总框架上的旋转由电机(步进电机)经两级直齿轮减速后带动一蜗杆轴旋转,与蜗杆啮合的蜗轮(安装于内框间的中心轴上)随之转动,从而实现中框和内框架的相对旋转运动。抬腿运动有安装在外框架四个角落处的升降足组件完成。当步进电机工作时,通过一对齿轮将运动传递到丝杠上,与丝杠啮合的螺母执行直线运动,从而带动与其骨节的外吸盘的抬腿运动。爬行机构整体的前进运动实现过
18、程如下:内吸附工作时,外吸盘充气脱开;步进电机通电正转使外吸盘抬离壁面;主电机正转,外框架向前移动一个行程;步进电机反转使外吸盘靠近壁面并吸附工作;内吸盘充气脱开,步进电机继续反转将内吸盘抬离壁面;主电机反转使内框架和中框架一起相对外框架向前移动一个行程,步进电机正转使内框架贴近壁面到吸盘吸附工作为止。第二个循环开始,这样周而复始,实现爬行机构整体的直线运动。当需要转向时,需在内吸盘工作的状态下,启动转向程序是为框架相对内框架转过要求的角度,从而改变行进方向。因为转向角度的是任意的,故该爬向机构具备在平壁上实现全方位移动的能力。2.3 机架总体尺寸及吸盘尺寸的设计爬壁机器人在壁面上行走的首要条
19、件实在任何时刻都能够附着在壁面上。这一点由机器人上处于吸附状态的足来保证。对于真空吸盘,吸力由吸盘内外的空去压差产生。再该机器人行走过程中的任一时刻,都有四个足处于吸附状态,机器人受到的外力分别为重力W,每只吸盘上吸力Fs,壁面法相反力Ni和切向反力(摩擦力)Ffi=1,2,,n图2-3 机架方案Figure2-3 Frame机器人在壁面上附着的安全条件包括不沿着壁面滑落和不离开壁面倾覆两方面,其中抗滑落安全系数S滑=,其中Ws机器人的实际重量,本次设计中设定其小于50kg;【w】定义为极限重力;它是吸盘于壁面处于临界摩擦状态时最大允许机器人重力。临界摩擦力状态的摩擦力Ffi=Nai(为摩擦系
20、数),有铅垂方向静力平衡方程【8】得 (公式1)式中单个吸盘摩擦力,N; 摩擦系数;单个吸盘的吸力。用水平方向静力平衡方程代入公式1得, (公式2)式中n安全系数摩擦系数在本设计中n取4,取0.60,这有,又知,其中n为安全系数,取其为2,则有上述两式可得2509.8,即。对于该壁面移动机器人来说,一种最不利的吸附状态即内外吸盘交换的瞬间时状态。此时内吸盘处于吸附状态,外吸盘对壁面已有一定压力但尚未吸附,这种压力对机器的吸附状态是有害的。列出绕O1的力矩平衡方程8: (公式3)在倾覆的瞬间时, 0, ,因此有 (公式4)其中,n=2,W=509.8=490N,取H=0.2m,a=2m,b=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爬壁式 机器人 设计 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41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