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doc
《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doc(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毕 业 设 计 论 文题 目: 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学 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飞跃发展,自动化程度的迅速提高,实现工件的装卸、转向、输送或操持焊枪、喷枪、扳手等工具进行加工、装配等作业的自动化,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 机械手是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模仿着人手的部分动作,按给定程序、轨迹和要求实现自动抓取、搬运或操作的自动机械装置。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机械手被称为“工业机械手”。机械手虽然目前还不如人手那样灵活,但它具有能不断重复工作和劳动、不知疲劳、不怕危险、抓举
2、重物的力量比人手大等特点,因此,机械手已受到许多部门的重视,并越来越广泛地得到了应用,生产中应用机械手可以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可以减轻劳动强度、保证产品质量、实现安全生产;尤其在高温、高压、低温、低压、粉尘、易爆、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等恶劣的环境中,它代替人进行正常的工作,意义更为重大。本文将通过PLC控制机械手,PLC是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的简称,是在继电顺序控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通用的工业自动化控制装置。该系统利用PLC,完成对机械手在搬运过程中的下降、夹紧、上升、右旋、下降、放松、上升、左旋等全过程自动化控制
3、,并可根据工件的变化及运动流程的要求随时更改相关参数。关键词:机械手, PLC, 控制AbstractAs Chinas industrial production leaps, degree of automation increased rapidly achieve workpiece handling, steering, transmission, or manage welding gun, spray gun, wrenches and other tools for automation of machining and assembly operations, are bec
4、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bot was developed in the mechanization and automation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NLP was part of the staffing action, by a given program, tracks, and requirements for automatic capture, handling or operation of the automatic mechanism. Manipulator application in ind
5、ustrial production is called industrial robots. Manipulator while currently also than staff as flexible, but it has can constantly repeat work and labor, and not known fatigue, and fear dangerous, and snatch weights of power than staff big, features, so, manipulator has was many sector of attention,
6、 and increasingly widely to get has application, production in the application manipulator can improve production of automation level and productivity; can reduce intensity, and guarantee products quality, and achieved safety; especially in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and cryogenic, and low
7、 voltage, and dust, and easy burst, and Toxic gases and radioactive and other harsh environments, instead of regular working people, even more significant. This article by PLC control robot, PLC is a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referred to, is based on the relay sequence
8、control using microprocessor developed as the core of GMs industrial automation and control devices. The system uses PLC for handling process down, clamped, rising, rising right, relax, spin, falling, l-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whole process, and may change according to the workpiece and change para
9、meters at any time at the request of the campaign process. Keywords: robot, PLC, control目录摘要IAbstract.II1 绪论11.1课题背景11.2 机械手的定义及分类21.3 机械手的应用及组成机构31.4 机械手的发展趋势41.5 总体设计要求52 机械手的结构设计62.1 机械手的结构概述62.2 机械手的运动自由度62.3机械手的各部分结构72.3.1手部的设计72.3.2 手腕102.3.3 臂部112.3.4 机身122.3.5旋转编码盘122.4 电源与传动整体132.4.1 控制电源13
10、2.4.2 传动整体153机械手的控制系统硬件设计163.1 PLC的特点163.2 PLC的结构功能163.3 PLC的选择183.4 PLC的I/O分配193.5控制面板223.6 PLC梯形图中的编程元件224 机械手的控制系统软件设计234.1 PLC的程序设计234.1.1 公用程序244.1.2 自动操作程序254.1.3手动单步操作程序314.1.4 回原位程序344.2 PLC程序模拟调试38结论39参考文献40致谢41附录421 绪论1.1课题背景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提前到来,近年来在东南沿海普遍出现了大量的缺工现象,迫切要求我们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人的劳动
11、强度,提高我国工业自动化水平势在必行,将机械手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生产线,把工业产品从一条生产线搬运到另外一条生产线,实现自动化生产,减轻产业工人大量的重复性劳动,同时又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机械手是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机械手发展较快,应用较多。目前主要应用于机床、模锻压力机的上下料以及焊接、喷漆等作业,它可以按照事先制定的作业程序完成规定的操作,有些还具备有传感反馈能力,能应付外界的变化。如果机械手
12、发生某些偏离时,会引起零部件甚至机械本身的损坏,但若有了传感反馈自动,机械手就可以根据反馈自行调整。应用机械手,有利于提高材料的传送、工件的装卸、刀具的更换以及机器的装配等的自动化程度,从而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加快实现工业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步伐。机械手技术涉及到力学、机械学、电气液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科学领域,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技术。近些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以及传感技术等在机械手中越来越多的应用,机械手已经成为工业生产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PLC由于采用现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采用严格的生产工艺制造,内部电路采取了先进的抗干扰技术,具有很高
13、的可靠性,此外,PLC带有硬件故障自我检测功能,出现故障时可及时发出警报信息;PLC采用光电隔离和滤波技术有效抑制外部干扰源对PLC的影响,此外PLC还可在较为复杂的环境下工作;具有编程简单,易于掌握;设计安装容易,维护工作量少;功能强、通用性好;开发周期短,功耗小等优点。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制的物料搬运机械手控制系统动作简便、线路设计合理、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保证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降低了维修率,提高了工作效率。综上所述,有效地应用机械手是发展机械工业的必然趋势。本课题对现代工业的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1.2 机械手的定义及分类机械手是五十年代末才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科技自动化生产设备。工
14、业机械手是工业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特点是可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任务,在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器各自的优点,尤其体现了人的智能和适应性。机械手作业的准确性和各种环境中完成作业的能力,在国民经济各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出现了数控加工中心,它在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的同时, 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数控加工中常见的上下料工序,通常仍采用人工操作或传统继电器控制的半自动化装置。前者费时费工、效率低; 后者因设计复杂,需较多继电器,接线繁杂,易受车体振动干扰,而存在可靠性差、故障多、维修困难等问题。机械手是一种能自动化定位控制并可重新编程序以变动的多功能机器,它有多个自
15、由度,可用来搬运物体以完成在各个不同环境中工作。机械手的迅速发展是由于它的积极作用正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其一,它能部分代替人工操作;其二,它能按照生产工艺要求,遵循一定的程序、时间和位置来完成工件的传送和装卸;其三,它能操作必要的机具进行焊接和装配。因此,它能大大地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显著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实现工业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步伐。因而,受到各先进工业国家的重视,并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加以研究和应用。尤其在高温、高压、粉尘、噪音以及带有放射性和污染的场合,应用得更为广泛。机械手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不需要人工操作的通用机械手,它是一种独立的不附属于某一主机的装置。它可以根据任务的需
16、要编制程序,以完成各项规定工作。它的特点是除具备普通机械的物理性能外,还具备通用机械、记忆智能的三元机械。第二类是需要人工操作的,称为操作机。它起源于原子、军事工业,先是通过操作机来完成特定的作业,后来发展到用无线电信号操作机械手来进行探测月球、火星等。第三类是专用机械手,主要附属于自动机床或自动线上,用于解决机床上下料和工件传送。这种机械手在国外称为“Mechanical Hand”,它是为主机服务的,由主机驱动,除少数外,工作程序一般是固定的,因此是专用的。本项目要求设计的机械手可归为第一类,即通用机械手。1.3 机械手的应用及组成机构目前机械手主要用于流水线传送、焊接、装配、机床加工、铸
17、造、热处理等方面,无论数量、品种和性能方面都能满足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在国内主要是发展各方面的机械手,逐步扩大应用范围,以减轻劳动强度,改善作业条件。在应用专用机械手的同时,相应地发展通用机械手,专用条件还要研制示教机械手、组合机械手等。将机械手各运动构件,如伸缩、摆动、升降、横移、俯仰等机构,以及用于不同类型的夹紧机构,设计成典型的通用机构,以便根据不同的作业要求,选用不同的典型部件,即可组成不同用途的机械手,既便于设计制造,又便于改换工作,扩大了应用的范围。同时要提高速度,减少冲击,正确定位,以更好地发挥机械手的作用。机械手主要由执行机构、驱动机构和控制系统构成。执行机构包括手部、手腕、手
18、臂和躯干。手部装在手臂前端,可以转动、开闭手指。机械手手部的构造系统模仿人的手指,分为无关节、固定关节和自由关节三种。手指的数量又可以分为二指、三指、四指等,其中以二指用得最多。可根据夾持对象的形状和大小配备多种形状和尺寸的夹头,以适应操作的需要。本设计采用二指的构造。手臂的作用是引导手指准确地抓住工件,并运送到所需要的位置上。为了使机械手能够正确地工作,手臂的三个自由度都需要精确地定位。总之,机械手的运动离不开直线移动和转动两种,因此它采用的执行机构主要是直线液压缸、摆动液压缸、电液脉冲马达、伺服液压马达、交流伺服电动机、直流伺服电动机和步进电动机等。躯干是安装手臂、动力源和各种执行机构的机
19、架。驱动机构主要有四种:液压驱动、气压驱动、电气驱动和机械驱动。其中以电气、气动用得最多,占90以上,液压、机械驱动用得较少。液压驱动主要是通过液压缸、阀、油箱等实现传动。气压驱动所采用的元件为气压缸、气马达、气阀等。一般采用46个大气压,个别达到810个大气压。本设计的手爪部分采用驱动机构驱动。电气驱动时,直线运动可以采用电动机带动丝杠、螺母机构。通用机械手则考虑采用步进电动机、直流或交流的伺服电动机、变速箱等。机械驱动只适用于动作固定的场合。机械手控制的要素包括工作顺序、到达位置、动作时间、运动速度和加减速度等。机械手的控制分为点位控制和连续轨迹控制两种,目前以点位控制为主,占90以上。控
20、制系统可以根据动作的要求,设计采用数字顺序控制,它首先要编制程序加以储存,然后再根据规定的程序,控制机械手工作。对动作复杂的机械手则采用数字控制系统、小型计算机或微处理机控制的系统。本设计的控制系统采用小型可编程控制器实现,具有编程简单、修改容易、可靠性高等特点。1.4 机械手的发展趋势机械手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问世以来,经过4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制造业生产自动化中重要的机电设备。目前,正式投入使用的绝大部分机械手属于第一代机械手,即程序控制机械手。这代机械手基本上采用点位控制系统,没有感觉外界环境信息的感觉器官,主要用于焊接、喷漆和上下料。第二代机械手具有感觉器官,仍然以程序控制为基础
21、,但可以根据外界环境信息对控制程序进行校正。这代机械手通常采用接触传感器一类的简单传感装置和相应的适应性算法。现在,第三代机械手正在第一、第二代机械手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它是能感知外界环境与对象物,并具有对复杂信息进行准确处理,对自己行为做出自主决策能力的智能化机械手。现在机械手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仿人型机械手、微型机械手和微操作系统(如细小工业管道机械手移动探测系统、微型飞行器等)、机械手化机器、智能机械手(不仅可以进行事先设定的动作,还可按照工作状况相应地进行动作,如回避障碍物的移动,作业顺序的规划,有效的动态学习等)。机械手的应用领域正在向非制造业和服务业方向扩展,并且蓬勃发展的军
22、用机械手也将越来越多地装备部队。国外方面:近几年国外工业机械手领域有如下几个发展趋势。机械手性能不断提高,而单机价格不断下降;机械结构向模块化、可重构化发展;控制系统向基于PC机的开放型控制器方向发展;传感器作用日益重要;虚拟现实技术在机械手中的作用已从仿真、预演发展到用于过程控制。国内方面:目前在一些机种方面,如喷涂机械手、弧焊机械手、点焊机械手、搬运机械手、装配机械手、特种机械手(水下、爬壁、管道、遥控等机械手)基本掌握了机械手操作机的设计制造技术,解决了控制驱动系统的设计和配置,软件的设计和编制等关键技术,还掌握了自动化喷漆线、弧焊自动线及其周边配套设备的全套自动通信、协调控制技术;在基
23、础元件方面,谐波减速器、机械手焊接电源、焊缝自动跟踪装置也有了突破。从技术方面来说,我国已经具备了独立自主发展中国机械手技术的基础。1.5 总体设计要求1.机械手结构示意图图1.1机械手示意图1.手爪张开闭合 2.手腕旋转 3.水平移动 4.升降 5.立柱旋转 6.手爪 7.手腕电动机 8.横轴 9.竖轴 10.竖轴电动机 11.横轴电动机 12.底盘 13.底盘电动机2. 机械手工作流程机械手工作流程是:开始运行后,如果机械手不在初始位置上,步进电动机开始运转(横轴向手爪方向移动,竖轴向上移动)。归位后首先横轴步进电动机工作,横轴前伸;前伸到位后,手爪电动机得电带动手爪旋转;当传感器检测到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PLC 机械手 控制系统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40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