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概论(10)1.ppt.ppt
《美学概论(10)1.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概论(10)1.ppt.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美学概论,悲剧(Tragedy),“悲剧”(tragedy)起源于古希腊,原文最原始的意思是“山羊歌”(goatsong),指的可能是一个歌队环绕一只山羊唱歌跳舞,或者是以一只山羊作为优胜歌队的奖品。不论是那种情形,悲剧与一种载歌载舞的表演有密切关系。最早人们认为悲剧处理的是一些严肃题材,其中英雄人物扮演主角并面临不幸和灾难的考验。在这个意义上,悲剧指的是一种戏剧表演形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也会把一些悲惨不幸的事件称为“悲剧”。但美学意义上的悲剧概念和上面两种说法均有不同。美学意义上的悲剧指的是与“优美”、“崇高”等相并列的审美感性形态,它主要表现在以不幸的冲突性事件为题材的叙事性文艺作
2、品中。这一意义上的悲剧概念与生活中的“悲剧性事件”虽然有关,但并不一样。,古代哲人对待人生的不同态度,柏拉图认为,人能够避免生活中的悲剧。一个好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达永恒的本质,而这就超越了造成悲剧的那些偶然性。所以,好人是不会受到悲剧的打击的。除非他不是这种人或者不能正确认识人的本质。,王国维论生活之本质:“生活之本质何?欲而已矣。欲之而性无厌,而其原生于不足。不足之状态,苦痛是也。既偿一欲,则此欲以终。然欲之被偿者一,而不偿者什百。一欲既终,他欲从之。故究竟之慰藉,终不可得也。即使吾人之欲悉偿,而更无所欲之对象,倦厌之情即起而乘之。于是吾人自己之生活,若负之而不胜其重。故人生者,如钟表之
3、摆,实往复于苦痛与倦厌之间者。”,“文化愈进,其知识弥广,其所欲弥多,又其感苦痛亦弥甚故也。然则人生之所欲,既无以逾生活,而生活之性质又不外乎苦痛,故欲与生活、与苦痛,三者一而已矣。”王国维,尼采则认为,悲剧是人生的必要组成部分。柏拉图等人的观点其实是误解了人。在现实生活中,人是欲望的集合体,所以,人是脆弱的,人的生命也是短暂和有限的。人应该学会热爱生命。人对生命的爱不是要努力忍受或者克服那些不幸,而恰恰是为了那些不幸而热爱生命。,The task is to learn to love life,not in spite of its tragic character,but for its
4、 tragic character.人生有美好的一面,也有它悲剧性的一面。人生不仅充满幸福,也存在着不幸和荆棘。因此,学会体会人生的悲剧性,并能欣赏“悲剧”,是成熟人生和健全人格的标志。,“生命的苦恼未尝不是生命欢乐的一种体现。没有痛苦,人只能有卑微的幸福。伟大的幸福正是与巨大的痛苦相对抗所产生的崇高感。世上没有比那些无所用心的幸运儿更可怜了,相反,像拜伦、贝多芬这样的悲剧性灵魂,尽管比一般人感受了更多更强烈的痛苦,可是他们所感受的生命的巨大欢乐又岂是一般人所能想象。”周国平,文艺理论家关于“悲剧”的不同说法,(1)鲁迅说:“悲剧就是把人生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2)亚里斯多德认为:悲剧是对
5、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首先,悲剧中的主人公必须名声显赫、生活幸福。只有这样才能表现他的命运由好到坏、由盛而衰的过程。其次,悲剧主人公这种命运的变化不是由于罪恶,而是由于某种过失、错误或者性格中的弱点引起的。,(3)黑格尔认为,在悲剧冲突中,就各自的立场来看,互相冲突的理想既是理想,就都带有理性或伦理上的普遍性,都是正确的,代表这些理想的人物都有理由把它们实现于行动。但是就当时世界情况的整体来看,某一理想的实现就要和它的对立理想发生冲突,
6、破坏或损害它,那个对立理想的实现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所以它们又都是片面的,抽象的,不完全符合理性的。这是一种成全某一方面就必须牺牲其对立面的两难之境。,(4)舍勒指出:悲剧的实质是善与善的冲突,悲剧中不仅谁都有理,而且置身斗争中的每个人物,每股力量都代表着同样崇高的权力,或者都同样履行着同样崇高的义务。conflicts between two goods that are incompatible with each other in the sense that achieving,or even pursuing,one entail destroying another.这就是悲剧的两
7、难(tragic dilemmas)。事实上,我们从很多古典的悲剧作品中看到,即使矛盾的一方被另一方压制住或消灭了,但是被压制住或者被消灭的一方的要求仍然并没有就此完全泯灭和消失。,悲剧在历史上的三种类型:,(1)古希腊时期的“命运悲剧”。它认为人生是由神决定的,或由冥冥之中的某种命运所支配的,这种命运是与生俱来的、先天决定,无法掌握也无法逃脱。比如索福克勒斯的俄底浦斯王讲的是这样一个命运悲剧。,(2)性格悲剧,它诞生于欧洲文艺复兴中后期,并持续到19世纪。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性格即命运”。这个时期人物的性格成了艺术关注的中心。比如莎士比亚的奥塞罗、李尔王。(3)存在悲剧,即揭示人的本身就隐藏
8、着悲剧,它形成于19世纪末。这种悲剧观认为,悲剧不一定来自于流血的冲突,也不一定在刀光血影中呈现。日常生活中就有悲剧。,悲剧的特点:,(1)就是人物遭受到不幸,这种不幸或者是死亡,或者是失败,或者是陷入不能自拔的困境。就悲剧中的人物来说,他或许是英雄,或许是普通人,只要他存在不幸,都可以构成悲剧。(2)并不是生活中的一切灾难和痛苦都构成悲剧,只有那种由个人不能支配的力量所引起的灾难却要由某个个人来承担,这才构成真正的悲剧。,俄狄浦斯王与红楼梦,第一,俄狄浦斯王的遭遇说明命运是不可抗拒的,而且有捉弄人的意味。第二,俄狄浦斯王中的所有的人物都有意识地为避免神谕的预言的实现而做出了相应的选择,而恰恰
9、正是这些选择使神谕的预言得以实现。神谕的预言似乎是一个圈套和陷阱,正是事先让你知道这个预言而又要逃避它,才使预言得以实现。也就是说,知道预言是预言实现的条件。,第三,正是人的知识,造成了人的错误。人们总以为知识能使人避免错误,从而掌握自己的命运,实际上知识并不能使每个人避免错误,恰恰相反,知识是错误的条件。这就是希腊人体会到的人生的悲剧。第四,俄狄浦斯的本意并不想为恶,他的选择是为了避免为恶,但结果事与愿违,正是他的行动造成了恶的结果。就俄狄浦斯的本意来说,他本可以不承担责任,但事情的恶果终究是他的行为造成的,他又不能不承担责任。事实上他也承担了责任,做出了自我惩罚。这一方面显示出了他的崇高的
10、品质,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命运的 残酷。,第五,俄狄浦斯在开始时为了逃脱命运的安排而做出了选择,显示出他的自主和自觉的品质。在受到命运的捉弄,铸成大错后,他勇于承担责任,自愿受罚,说明他致死不放弃他的自主、自决的品质。这是悲剧英雄的感动人、震撼人的地方。第六,正是在这里产生了亚里斯多德所说的悲剧的恐惧、怜悯和净化的效果。恐惧在于命运不放过任何人。怜悯在于命运之不公,或滥施惩罚,或罚不当罪。悲剧英雄并不怨天尤人,而是在命运的捉弄面前保持自主自决的气概,接受命运的挑战,没有一丝怯懦的表现。正是悲剧英雄的这种独立自主保持自身人格尊严和精神自由的品质,给观众以巨大的震撼和激动,使观众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11、(3)剧中最明显的感受,就是由于人的不幸所带来的悲感。但悲剧中的这种悲感不是普通生活中的悲感,而是一种审美的悲感。因此,悲剧具有对人的情感的净化和升华作用。悲剧艺术不应该只有惨烈和绝望,要成为艺术,悲剧作品必须具有超越性和审美性。,The Paradox of Tragedy在悲剧的体验中有两种看似相反的情感。一种是悲伤、恐惧、焦灼,另一种则是愉悦和欢欣。表面上看来,人们在欣赏悲剧作品时是难过伤心的,但人们在欣赏的过程中反而能够体验到一种愉悦。而且,这种不幸感愈强,体验到的愉悦也就越强。(the more they suffer,the more they enjoy themselves)这
12、种这就是“悲剧的悖论”。,由此而言,悲剧艺术总是由两种情感构成的。仅仅只有悲感的艺术不能算是真正的悲剧艺术。有学者这样指出:“譬如战争的场面应该是铁石相击了吧,但无情的大破坏能说是美丽的吗?残酷的屠杀能说是绚烂的吗?只有加上对生命力的保护意义,艺术才可能成为真正深刻的艺术。”,“无论情节多么可怕的悲剧,其中总隐含着一点柔情,总有一点使我们心动的东西,使我们为结局的灾难感到惋惜的东西。这点东西就构成一般所说的悲剧中的怜悯”。朱光潜,中西悲剧意识的比较:,中国古代艺术作品中的悲剧并不像 西方艺术中的悲剧那样具有惨烈的毁灭性,我们从中感受到的主要是一种淡淡的愁绪和忧郁,其悲剧性格比较柔性化。,中国古
13、典诗词悲剧的“柔性化”,“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王安石)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看今朝树色青青,奈明朝落叶凋零。看今朝花开灼灼,奈明朝落红漂泊。惟春与秋其代序兮,感岁月之不居。老冉冉以将至,伤青春其长逝,中国儒家对生命的体会是不够的,所以对文学的领域,也发生不了多少积极的影响。佛教对生命体会较深,所以受佛教思想影响的红楼梦,成为中国表现生命最有深度的一部小说,同时也是表现悲剧最佳的小说。人类的生命中,深深浅浅,都无不表现着悲剧,这使中国的小说,也自然不能不表现悲剧。但中国人的思想却始终不愿向这方面深入,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美学 概论 10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39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