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工程事故预防及处理.ppt
《测井工程事故预防及处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井工程事故预防及处理.ppt(10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测井工程事故预防及处理,目 录,一、测井工程事故定义二、施工危险因素三、遇卡类型四、遇卡原因及预防五、测井一公司工程事故情况六、工程事故的预防七、事故的处理,一、测井工程事故定义,“测井工程事故”指在施工全过程中,发生的除交通事故以外的所有事故。包含危险品丢失、操作失误造成设备损坏、测井过程中的溢流、井喷(无论是否是有测井作业所诱发)等。今天与各位探讨的“测井工程事故”指测井队伍在井场作业时,测井仪器/工具在井下遇卡或掉入井筒所发生的事故。,一、测井工程事故定义,由于测井本身是在井筒内作业,井筒中的情况复杂多样,有出现各种各样工程事故的几率,但是只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就可以减少事故、杜绝人为
2、责任事故的发生,采用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可以把事故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因此测井工程管理理念应以“预防为主、科学处理”。,目 录,一、测井工程事故定义二、施工危险因素三、遇卡类型四、遇卡原因及预防五、测井一公司工程事故情况六、工程事故的预防七、事故的处理,二、施工危险因素,施 工 危 险 因 素,井筒不畅,不按操作规程施工,不良的通讯,施工设计不周密,疲劳施工,施工人员缺乏信心,对井筒情况了解不够,人员组织和过程控制不力,仪器组合不当,发生动力故障,二、施工危险因素,在这类井中进行施工,为防止仪器遇卡等事故发生,首先应做好施工方案设计,施工时,要结合电缆张力变化情况和其他测井信息,进行全面分析,
3、作出合理的判断,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井筒不畅,油田区块本身地层复杂,难以形成畅通的井筒,易造成测井仪器遇卡。,钻井方为了节约成本,压缩钻井过程中必要的资金投入,降低了钻井液的性能,井下情况复杂性增加。,钻井期间发生过复杂的钻井事故,造成井身质量差。,二、施工危险因素,由于对施工方案、操作规程不了解或是不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往往会发生各类意想不到的事故。经验表明,不按操作规程进行测井施工造成工程事故的比例占整个工程事故的80左右。,不按操作规程施工,随着石油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钻井、测井工艺及方法不断出现,配套的施工方案、操作规程也相应增多,了解并掌握这些施工方案及操作规程是保证
4、测井施工人员安全、优质完成施工的关键。,二、施工危险因素,不良的通讯 测井施工中,尤其是水平井施工时,良好的通讯是钻井方、测井操作、井口、地面协调工作的关键。施工中要使你发出的所有指令都非常清楚,如果有所怀疑就要停止作业,查看一下具体情况,因为不能建立起钻台和操作间有效的通讯,很容易发生工程事故。因此,施工前要对通讯设备各部分进行详细的检查,保证施工中通讯设施工作正常。,二、施工危险因素,施工设计的不周密表现在现场操作中对出现的各类意外情况不能及时准确地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导致事故的发生。,施工设计不周密,施工前,测井方要详细了解施工井的情况及施工目的,针对不同的测井任务及每口井的具体情况,做
5、周密的施工设计,分析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有针对性地作出施工预案,对施工预案进行技术论证,确认其可行性后,在生产准备阶段备齐相关的设备及材料。,二、施工危险因素,疲劳施工 测井是超时、超强度施工作业,作业时间具有一定的不可预测性,长时间、夜间作业很容易导致施工人员疲劳。疲劳会导致操作人员思维迟钝、精力不集中,对突发事件反应迟钝。因此施工中要特别注意,合理安排人员值班与休息,避免因过度疲劳发生意外事故。,二、施工危险因素,施工人员缺乏信心 信心是一切成功的基础,在测井施工中同样重要。施工前要树立应对复杂情况的信心,详细了解施工井况、熟练掌握操作规程、总结积累经验,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否则应停止
6、施工作业,避免事故的发生。,二、施工危险因素,对井筒情况了解不够 了解井筒情况是测井施工人员的首要工作,有利于我们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对各种意外情况有一个全面的预测和综合考虑,为此需要了解的井况主要包括:井史、井斜、套管程序、钻井液性能、钻头尺寸、井径、工程事故、地层地质情况、井深、测井目的、测井项目、其他测井要求、井场环境、井场设施等等,只有详细了解施工井的情况,才能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做好充分的准备,保证施工顺利。,二、施工危险因素,人员组织和过程控制不力 测井施工过程需要周密的人员组织,人员分工明确、默契的配合是施工成功的重要因素。组织不力往往导致施工作业人员职责不清,造成人力浪费或关键
7、岗位无人值守,形成无序施工,容易发生事故。要按操作规程对关键环节的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严格控制,保证施工无缺陷、无漏洞。疏忽或考虑不周必然导致事故发生。,二、施工危险因素,仪器组合不当 在测井施工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根据施工井的具体情况及施工通知单的要求,配备施工所需仪器,确定合理的仪器组合方案。如果事故井、带有狗腿弯井,组合仪器就不能太长。如果仪器组合不合理,仪器串不能适应施工井的特殊情况,往往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施工前要对井筒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做好准备工作。,二、施工危险因素,发生动力故障 施工过程中仪绞车出现故障,就无法起下电缆,电缆和井下仪器在井中停留时间过长,造成吸附卡。因此施
8、工前要认真检修、保养动力设备,保证设备运转正常。,目 录,一、测井工程事故定义二、施工危险因素三、遇卡类型四、遇卡原因及预防五、测井一公司工程事故情况六、工程事故的预防七、事故的处理,三、遇卡类型,遇卡主要类型有:吸附卡 键槽卡 桥塞卡 损坏的套管造成的事故 损坏电缆造成的事故 损坏的下井仪器造成的事故,目 录,一、测井工程事故定义二、施工危险因素三、遇卡类型四、遇卡原因及预防五、测井一公司工程事故情况六、工程事故的预防七、事故的处理,四、遇卡原因及预防,备注:500磅/英寸2(psi)的压力差,在50英尺的砂岩地层范围之内,会在电缆上产生15000磅的力,泥饼平衡井眼和地层之间压力,1,吸附
9、卡:,电缆或下井仪器切入地层,压差迫使电缆或下井仪器压靠到井壁上,如果压差产生的力大于电缆的安全拉伸张力,电缆或下井仪器就发生吸附卡,所谓压差粘附是由于井筒中的钻井液和地层之间的压差较大,压差迫使电缆或下井仪器切入泥饼,当压差产生的力大于电缆的最大安全拉力就发生吸附卡。吸附卡多数是吸附电缆造成仪器遇卡。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钻井中使用了密度较高的钻井液或钻井过程中发生钻井液漏失,而测井时电缆在井中静止时间过长。在进行地层测试或井壁取心作业过程中,易发生压差粘附。,四、遇卡原因及预防(吸附卡),渗透层,Pf地层压力,Pm地层压力,泥饼,电缆,电缆吸附卡过程示意图,仪器吸附卡动画展示,四、遇卡原因及预
10、防(吸附卡),预防吸附卡的有效措施:(l)在裸眼井内应保持电缆移动。对于旋转式井壁取芯或地层测试等特殊作业,也要经常活动电缆,不要让电缆在井中静止时间过长;(2)如有仪绞车出现故障,应用快速电缆卡卡住电缆,再用井队大钩上下活动电缆。,2,键槽卡:在斜井或狗腿井段,电缆会在井壁上摩擦出键槽,当下井仪器不能通过键槽时,就会发生键槽卡(如下图)。,四、遇卡原因及预防(键槽卡),预防的有效措施是:在仪器头附近加装间隙器,使仪器居中。,键槽卡动画展示,四、遇卡原因及预防(桥塞卡),3,桥塞卡:页岩的膨胀、地层的坍塌、碎屑的挤入等都会在下井仪器上方或仪器周围形成桥塞,发生桥塞卡。,井眼缩径或桥塞卡示意图,
11、预防的有效措施:(1)使仪器居中;(2)遇阻时不要使仪器快速下冲;(3)井队通井、循环泥浆。,桥塞卡动画展示,四、遇卡原因及预防(套管的损坏),套管的损坏:在损坏的套管处或破碎的套管处可能造成仪器遇卡。,4,套管损坏或套管鞋开裂,预防的有效措施:(l)上提仪器时缓慢接近套管鞋;(2)使仪器居中。,损坏的套管遇卡展示,四、遇卡原因及预防(套管的损坏),5,损坏的电缆:打了结的电缆造成鸟笼式损坏或铠装损坏的电缆都容易造成遇卡。,预防的有效方法:(1)电缆在井中下放不要超速;(2)新电缆一定要破劲后使用;(3)仪器遇阻时要及时停车不要使电缆遇阻过多,上提时速度要慢;(4)保持一定的电缆张力;,四、遇
12、卡原因及预防(侧钻开窗井的窗口处遇卡),侧钻开窗井的窗口处遇卡:对老井进行侧钻,通过在套管上开窗打斜井,测井时仪器经常在开窗处遇卡。大致分两种情况:(1)套管口钻穿过程中形成齿状裂口,不是标准的椭圆形,电缆或仪器易卡在裂口处;(2)开窗周围水泥环震动坍塌,加上钻井液冲蚀井眼扩大,在窗口处形成台阶。预防这种遇卡的措施:(1)上提仪器时缓慢接近开窗口;(2)在仪器顶部加装导角适中的间隙器。,6,损坏的下井仪器:推靠臂无法收回、井径腿、扶正器、推靠臂的断裂及仪器的损坏都会造成遇卡。,四、遇卡原因及预防,井底沉砂:由于井底沉砂过多,仪器快速冲至井底陷入沉沙中,造成遇卡。,7,8,井壁坍塌、碎块引起的遇
13、卡:测量过程中,下落的碎块等掉在仪器的上部后卡住仪器或井壁垮塌埋住仪器造成遇卡。,9,动画展示,10,井下落鱼:可能导致下井仪器被卡,目 录,一、测井工程事故定义二、施工危险因素三、遇卡类型四、遇卡原因及预防五、测井一公司工程事故情况六、工程事故的预防七、事故的处理,五、测井一公司工程事故情况,测井公司2000年-2008年工程事故统计,五、测井一公司工程事故情况,五、测井一公司工程事故情况,9年间共发生154起工程事故,其中打捞成功140起,为公司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是其中的14起事故打捞失败,损失达一千多万元。发生工程事故损失的仪器有:综合仪自然伽玛7支、高分辨率声波3支(均在吉林发生
14、,且全部为电极鱼类抽头造成,打捞时井队不配合)、73mm三参数1套、声波变密度1套、氧活化1支及核磁仪器1支、SDZ-3000声波探头一支、521感应探头一支。(这里还没有计算电缆损失),五、测井一公司工程事故情况,2000年-2008年9年间发生的154起事故中非责任事故100起,占发生事故的63.9%;责任事故54起,占发生事故的36.1%。按照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非责任事故主要分为三种情况:井眼不畅、损坏的套管或套管鞋开裂、井底沉沙;责任事故分为八种情况:电缆断、损坏的井下仪器、电极椎套抽头、绞车设备问题、仪器组合不合理、生产准备有问题、违章操作及信息反馈不及时等。,五、测井一公司工程事
15、故情况,五、测井一公司工程事故情况,事故原因分析:,通过对这154起事故的统计分析,发生事故的频次较高的队伍相对集中在几个队长所带的小队,其中2个队发生7次事故、1个队发生5次事故、3个队发生4次事故、8个队发生3次事故,共计55次,14个队发生的事故占公司总事故的35.7%,而且有的队一年连续发生3次事故,说明该14个小队长在执行公司的标准和作业文件方面的执行力度不够,预防事故的能力较差。从事故发生的原因,也可以发现下面一些共性的情况:,1、一些队伍的执行力较弱,(1)生产准备工作不扎实,工作不能落到实处,五、测井一公司工程事故情况,公司为了把生产准备工作搞好,制定了“生产准备”作业文件,详
16、细规定了生产准备的项目、对应项目的准备频次以及准备达到的技术要求,为了使该作业文件能够得到落实,公司又专门制定了“关于加强生产准备工作的有关规定”管理文件,各分公司每月不定期都要对测井小队生产准备进行检查、生产作业部还要进行督促检查,虽然见到一些效果,但是有些队伍的准备工作仍然不扎实,停留在表面,结果造成事故连续发生。,(2)、贯彻落实的执行力度较差。,公司文件精神、两个体系文件及管理文件的要求得不到贯彻落实,所发生的54起责任事故都是这种情况成。,五、测井一公司工程事故情况,其中有4起仪器上天滑轮事故、2起井口掉伽玛源、3起井口刮掉仪器、9口拉断电缆以及井口掉大锤等事故是严重违章、不执行文件
17、要求的代表,并且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和巨大的经济损失。,(3)队伍的业务素质不高,a、对标准和作业文件的掌握不够,一些技术人员对标准和作业文件掌握不够,有的甚至根本不看标准和作业文件,一切全跟师傅学,把师傅的一些违规做法当成标准,造成自身违规后并不知道自己在违规操作,还以为自己是按标准操作。这样的事故发生9起。,五、测井一公司工程事故情况,b、事故的预防意识淡薄,事故的处理方法欠缺,在事故调查过程中,我们有些技术人员的预防意识淡薄,根本不按照文件中规定的预防措施进行事故预防,个别队伍为了追求效益进行野蛮施工,结果造成事故,而且在事故处理中采取了一些违规的方法,使后续处理更难。,以上分析了工程事故发
18、生的原因,但归结起来最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要求操作,而预防工程事故最好的办法也就是按章操作,下面就谈谈预防工程事故的一些具体措施。,目 录,一、测井工程事故定义二、施工危险因素三、遇卡类型四、遇卡原因及预防五、测井一公司工程事故情况六、工程事故的预防七、事故的处理,六、事故的预防,工程管理必须以预防为主,预防比处理事故更为重要,只要我们认真分析总结已发事故,严格执行标准、规范作业、做好各种预防、消除事故隐患,就能减少事故的发生,避免人为责任事故的出现。具体措施为:,1、按照要求做好生产准备。,大家都知道,测井作业要求是“三分生产,七分准备”。生产准备工作不到位,不但影响测井时效,同样也
19、很容易造成工程事故。就拿测井仪器准备工作来说,如果仪器没有准备好,本来下3趟能测完的井,结果下了5趟或6趟仪器,造成测井时间延长。而测井时间延长,使井况变得更加复杂,就很容易发生遇阻、遇卡事故。,a)井深、井斜;b)狗腿井段;c)钻具遇阻遇卡的深度;d)高渗透地层的深度;,六、事故的预防,(1)、查阅钻井记录了解井下情况,同样,如果电缆没有维护好,锥套、弱点没有按要求更换,张力没有按要求维修或校验,包括卡盘、仪器护帽,仪器绳没有按要求进行检查,都可能诱发工程事故。测井工程事故不是偶然发生的,都是由于一些小的隐患造成。所以,只有做好生产准备工作,消除各种事故隐患,才能更好预防工程事故。,2、施工
20、前工程事故预防措施:,五、事故的预防,(1)、查阅钻井记录了解井下情况,e)产生井漏的井段;f)大块泥岩岩屑的上返情况;g)未固结岩层的深度;h)钻井液比重、粘度;i)邻井测井时有无异常;j)钻具停留井段。,五、事故的预防,(2)、根据井况选择适当的仪器组合,对于大斜度井、带有狗腿弯井、事故井组合的仪器串不应过长,仪器串中尽量减少软联接,放射性、声波变密度测井严禁使用软连接加重。(目前公司只允许国产综合仪、高分辨声波、单电极测井可以使用软连接加重。)(3)、每口井仪器下井前必须检查推靠臂和极板的固定销,对带推靠臂的仪器进行开、收腿检查。(4)、根据井况及井眼大小选择合适的扶正器,不应将扶正器绑
21、在仪器顶部两米之内。,五、事故的预防,(5)、在施工现场放电缆时,绞车要慢,电缆应在井口与钻台及绞车垂直方向呈蛇形或“S”形摆放。(6)、每口井施工前必须检查天滑轮、地滑轮的夹板固定情况、轴承转动情况及防跳槽装置。(7)、仪绞车摆放距离 a)有井架吊装时,仪绞车距井口25m以上;b)采油树吊装时,仪绞车距井口15m以上;c)无井架吊装时,仪绞车距井口15m以上;d)3500m以上的深井时,仪绞车距井口的距离应在30m以上。,五、事故的预防,(8)、工程车与仪绞车原则上应并齐摆放,相距1.5m-3m,如受井场条件限制,工程车摆放的位置应处于非危险区,便于沟通协调。(9)、对一些特殊井场(冰面),
22、仪绞车不但要打掩木,而且还要采取其他加固措施,防止后滑。,3、施工过程中工程事故预防措施:,(1)、正确使用张力计。张力计应安装在天滑轮上,如条件限制应安装在地滑轮上时,应设定正确的校正系数。(带张力计马丁代克除外)。(2)、安装天滑轮前应认真检查T型铁、H铁及固定销。天滑轮挂入吊卡内后,要锁好吊卡,同时得穿好吊卡销。,五、事故的预防,(3)、地滑轮应用断裂强度大于100KN钢丝绳(引进仪器、大串仪器测井,要用安全链条)固定到钻台大梁上。(4)、引进队应使用马笼头弱点保护器,国产小队应利用一体的鱼雷护帽、仪器帽吊仪器。吊仪器时,严禁将所有仪器穿串一起吊到钻台。(5)、国产队使用的鱼雷缠绕胶布后
23、直径不应超过48mm。测井小队严禁使用不带弱点仪器下井测量。(6)、国产仪器:在裸眼井内下速不应超过4000m/h,套管井内不应超过3000m/h;带推靠臂的仪器下放、空起速度不能超过3000m/h,其他仪器上提空起速度不应超过4000m/h。,五、事故的预防,(8)、新电缆启用至五口井次期间,电缆在井内运行速度不应超过2000m/h。(9)、在有问题井段或仪器距离井底50m,仪器下放速度要低于1000m/h;在靠近套管鞋或油管鞋处速度不能超过600m/h;仪器距离井口200m时,速度低于2000m/h,仪器距离井口50m时,要求上提速度低于1000m/h,通知井口组长拆除刮泥器。,(7)、C
24、SU、ECLIPS-5700、EXCELL-2000、LOGIQ、HH2530、EILOG测井仪器:下放速度不应超过3000m/h;带推靠臂的仪器空起速度不能超过3000m/h,其他仪器上提空起速度不应超过4000m/h。,五、事故的预防,(10)、仪器应缓慢地接触井底,达到井底后立即上提测井。如果在井底有遇卡显示,不要再次触底。对于像井径、微球、密度、电成像等需要开腿测量的仪器,到达井底后,应该在慢速上提的过程中开腿,尽量避免在井底停车开腿后再测量。(11)、遇阻后避免用仪器猛冲的办法通过,要平缓地下放和上提,不能快速往下冲。仪器遇阻只需以正常速度下放三次,如果仍遇阻,就记录遇阻曲线,要求井
25、队通井。(12)、重复曲线要选在井眼正常的砂岩井段测量。(13)、测井时操作员和绞车工应时刻观察张力变化及井口情况,应能随时说出当前的电缆张力和最大安全拉力。,五、事故的预防,(14)、垂直的裸眼井段测井时,仪器在井筒内停止时间不应超过3min;在斜井、斜直井、水平井中不允许停车,以防吸附卡。(15)、如果在测井过程中绞车出现了故障或电缆钢丝损坏,应利用井队大钩上下活动电缆,上下活动距离以15m-20m为宜。不应在处理问题时将仪器静止在井中。(16)、如果完成井径测井后,发现井眼不规则或测井过程中有明显的遇阻、遇卡现象,应与井队协商,要求井队通井。(17)、测井施工作业时,绞车滚筒上不下井的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测井 工程 事故 预防 处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38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