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传质与分离过程概论.ppt
《7 传质与分离过程概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 传质与分离过程概论.ppt(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通过本章学习,应掌握传质与分离过程的基本概念和传质过程的基本计算方法,为以后各章传质单元操作过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学习目的与要求,第七章 传质与分离过程概论,7.1 概述,7.1.1 传质分离过程,第七章 传质与分离过程概论,原料,反应产物,目的产物,副产物,分离过程,反应过程,一、分离过程在化工中的应用,示例:三氯甲烷的制备。,示例:炼油过程。,原料,目的产物,副产物,分离过程,二、相际传质过程与分离,分离过程,非均相物系分离,均相物系分离,可通过机械方法分离,易实现分离。,不能通过简单的机械方法分离,需通过某种物理(或化学)过程实现分离,难实现分离。,例 气固分离:沉降,液固分离:过滤,均
2、相物系的分离方法,均相物系,某种过程,两相物系,根据不同组分在各相中物性的差异,使某组分从一相向另一相转移:相际传质过程,实现均相物系的分离,相际传质过程,均相物系分离,二、相际传质过程与分离,空气氨,水,空气,氨水,示例:空气和氨分离,吸收塔,二、相际传质过程与分离,1、平衡分离过程 借助分离媒介(如热能、溶剂、吸附剂等)使均相混合物系统变为两相体系,再以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处于平衡的两相中分配关系的差异为依据而实现分离。,三、传质分离方法,三、传质分离方法,(1)气液传质过程,气液传质过程是指物质在气、液两相间的转移,它主要包括气体的吸收(或脱吸)、气体的增湿(或减湿)等单元操作过程。,吸收(
3、脱吸),增湿(减湿),(2)汽液传质过程,汽液传质过程是指物质在汽、液两相间的转移,该汽相是由液相经过汽化而得,它主要包括蒸馏(或精馏)单元操作过程。,蒸馏(精馏),三、传质分离方法,(3)液液传质过程,液液传质过程是指物质在两个不互溶的液相间的转移,它主要包括液体的萃取等单元操作过程。,萃取,三、传质分离方法,(4)液固传质过程,液固传质过程是指物质在液、固两相间的转移,它主要包括结晶(或溶解)、液体吸附(或脱附)、浸取等单元操作过程。,结晶(溶解),吸附(脱附),浸取,三、传质分离方法,(5)气固传质过程,气固传质过程是指物质在气、固两相间的转移,它主要包括气体吸附(或脱附)、固体干燥等单
4、元操作过程。,干燥,吸附(脱附),三、传质分离方法,相平衡常数(分配系数),分离因子,通常将K值大的当作分子,故一般大于1。当偏离1时,便可采用平衡分离过程使均相混合物得以分离,越大越容易分离。,xi、yi分别表示组分在两相中的组成,三、传质分离方法,2.速率分离过程,借助某种推动力(如压力差、温度差、电位差等)的作用,利用各组分扩散速率的差异而实现混合物分离的单元操作过程。,所处理的物料和产品通常属于同一相态,仅有组成的差别。,三、传质分离方法,(1)膜分离,膜分离是指在选择性透过膜中,利用各组分扩散速度的差异,而实现混合物分离的单元操作过程。,膜分离,超 滤,反渗透,渗 析,电渗析,三、传
5、质分离方法,(2)场分离,场分离是指在外场(电场、磁场等)作用下,利用各组分扩散速度的差异,而实现混合物分离的单元操作过程。,场分离,电 泳,热扩散,高梯度磁场分离,三、传质分离方法,三、传质分离方法,磁化精馏实验装置,钕铁硼永磁场,3.分离方法的选择,分离方法选择的原则,三、传质分离方法,被分离物系的相态,被分离物系的特性具有决定性作用,产品的质量要求,经济程度,7.1 概述,7.1.1 传质分离过程,第七章 传质与分离过程概论,7.1.2 相组成的表示方法,一、质量浓度与物质的量浓度,1.质量浓度,混合物的总质量浓度,kg/m3,密度,2.物质的量浓度,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浓度,kmol/m
6、3,一、质量浓度与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浓度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平均摩尔质量,一、质量浓度与物质的量浓度,1.质量分数,混合物的总质量分数,二、质量分数与摩尔分数,2.摩尔分数,混合物的总摩尔分数,液相,气相,二、质量分数与摩尔分数,摩尔分数定义式,质量分数与摩尔分数的关系,由质量分数求摩尔分数,由摩尔分数求质量分数,二、质量分数与摩尔分数,1.质量比:以惰性组分为基准,质量比与质量分数的关系,三、质量比与摩尔比,摩尔比与摩尔分数的关系,液相,气相,三、质量比与摩尔比,2.摩尔比,练 习 题 目,思考题,作业题:1、2,1.传质分离过程有哪些类型?2.何为相平衡常数和分离因子?3.选择分离方法应
7、主要考虑哪些因素?4.相组成有哪些表示方法,引出质量比和摩尔比有 何意义?,7.1 概述,第七章 传质与分离过程概论,7.2.1 分子传质(扩散),7.2 质量传递的方式与描述,一、分子扩散现象与费克定律,1.分子扩散现象,由于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而形成的物质传递现象分子传质。,播放动画31:分子扩散现象,分子传质又称为分子扩散,简称为扩散,分子传质只有在固相、静止或层流流动的流体 内才会单独发生,kmol/(m2 s),费克第一定律,DAB 组分A在组分B中的扩散系数,m2/s,一、分子扩散现象与费克定律,2.费克(Fick)定律,及,DBA 组分B在组分A中的扩散系数,m2/s,对于两组分扩
8、散系统:系统处于扩散的动态平衡时,一、分子扩散现象与费克定律,微分得,故此得,3.总体流动现象,示例:用水吸收空气中的氨,一、分子扩散现象与费克定律,设由A、B组成的二元气体混合物,其中 A为溶质,可溶解于液体中,而B不能在液体中溶解。这样,组分A可以通过气液相界面进入液相,而组分 B不能进入液相。由于 A分子不断通过相界面进入液相,在相界面的气相一侧会留下“空穴”。根据流体连续性原则,混合气体会自动地向界面递补,这样就发生了A、B 两种分子并行向相界面递补的运动,这种递补运动就形成了混合物的总体流动。,一、分子扩散现象与费克定律,二、气体中的稳态分子扩散,设由A、B两组分组成的二元混合物中,
9、组分A、B进行反方向扩散,若二者扩散的通量相等,则称为等分子反方向扩散。,1.等分子反方向扩散,气相相界面液相,易挥发组分,NA,NB,难挥发组分,蒸馏操作,对于等分子反方向扩散,NA=NB,二、气体中的稳态分子扩散,因此得,N=NA+NB=0,故此得,等分子反方向扩散,(1)z=z1,边界条件,cA=cA1(pA=pA1),(2)z=z2,cA=cA2(pA=pA2),二、气体中的稳态分子扩散,求解得,当扩散系统处于低压时,气相可按理想气体混合物处理,则,二、气体中的稳态分子扩散,据此得,设由A、B两组分组成的二元混合物中,组分A为扩散组分,组分B为不扩散组分(称为停滞组分),组分A通过停滞
10、组分B进行扩散。,吸收操作,液相相界面气相,溶质A,NA,NB0,惰性组分B,2.一组分通过另一停滞组分的扩散,二、气体中的稳态分子扩散,对于组分A通过停滞组分B的扩散,NB=0,整理得,二、气体中的稳态分子扩散,N=NA+NB=NA,(1)z=z1,边界条件,cA=cA1(pA=pA1),(2)z=z2,c A=cA2(pA=pA2),二、气体中的稳态分子扩散,一组分通过另一停滞组分的扩散,二、气体中的稳态分子扩散,求解可得,或,由于扩散过程中总压不变,二、气体中的稳态分子扩散,令,据此得,组分 B 的对数平均分压,二、气体中的稳态分子扩散,比较,反映了总体流动对传质速率的影响,相差,飘流因
11、数,二、气体中的稳态分子扩散,因为,故,总体流动影响,无总体流动,二、气体中的稳态分子扩散,三、液体中的稳态分子扩散,1.等分子反方向扩散,参照气体中的等分子反方向扩散过程,可写出,组分A在溶剂B中的扩散系数,m2/s,三、液体中的稳态分子扩散,参照气体中的一组分通过另一停滞组分的扩散过程:,2.一组分通过另一停滞组分的扩散,或,三、液体中的稳态分子扩散,其中,停滞组分 B对数平均物质的量浓度,停滞组分 B对数平均摩尔分数,四、扩散系数,1.气体中的扩散系数,通常,扩散系数与系统的温度、压力、浓度以及物质的性质有关。对于双组分气体混合物,组分的扩散系数在低压下与浓度无关,只是温度及压力的函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质与分离过程概论 传质 分离 过程 概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38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