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夏商两代.ppt
《第二章 夏商两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夏商两代.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主讲人:王双怀,第二章夏商两代(前21世纪前11世纪),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第一节,练习与思考,重点难点,1.夏族的兴起,夏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历史正式进入了文明时代。夏族,姒姓,是活动于中原地区的古老部落。到禹父鲧时,夏部族已是雄踞大河南岸的著名部落,称为有崇氏。,一、夏朝的建立与灭亡,2.夏朝的建立,(1)从禅让制到世袭制的过渡相传尧、舜、禹时,部落联盟间采用“禅让”制,但禹老时却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从此,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2)大禹治水与夏朝的建立禹是来自中原夏族部落联盟的首领,他因治水有功,被推为天下的“共主”。他组建军队,南征三苗,修建城
2、池,制定刑法,建立了夏朝。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左传哀公七年),启杀益取得了帝位,“禹传子,家天下”,从此王位世袭制度代替了原始民主制。启率军征讨有扈氏,誓师于甘。夏启建都阳翟,并在都城召集天下诸侯,举行了盛大的“钧台之享”。,文献中夏人活动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豫西和晋南,其中又以河南的洛阳平原以及登封、禹州一带和山西西南部汾水中下游一带为中心。考古工作者在上述地区发现了一种介于河南龙山文化和郑州二里岗早商文化之间的文化遗存,这类遗存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和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襄汾县陶寺遗址的内涵比较典型,被分别命名为“二里头文化”和“东下冯类型”、“陶寺类型”。,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复原
3、图,夏代宫殿遗址,3.夏朝的巩固,夏朝建立不久,太康失国,为羿所夺。羿信寒浞,为其所杀。四十余年,政局动荡。相子少康几经艰辛,在有虞等部帮助下,攻杀寒浞,使夏王朝得以复苏。此后,经几代努力,夏王朝日渐强大,以中原为中心,疆域东到大海,西到西河,北及燕山,南至长淮。,4.夏朝的灭亡,孔甲乱政,夏王朝江河日下。史记夏本纪说: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至桀时,统治阶级腐朽不堪,造倾宫、瑶台,宠妹嬉,不理政事,不听忠言,赋敛无度,民怨四起。商汤兴兵讨伐,桀逃往南巢而死。尚书汤誓是商汤在征讨夏桀前的誓师:夏王率遏众力,率割夏邑,有众率怠弗不协。夏桀自喻为太阳,百姓却说:时日曷丧,
4、予与汝皆亡。夏自禹至桀,历十四世十七王,存在了将近五百年时间。,夏朝世系表夏禹 启 太康 仲康 相 少康 杼 槐 芒 泄 不降 扃 廑 孔甲 皋 发 桀,二、夏朝的国家制度,1.夏朝的阶级结构,夏王朝是在原始父系氏族公社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保存了大量原始社会的制度和习俗,国家制度尚属初建,还远未达到完善的地步。从夏代开始,在众多邦国之上的王室拥有“天下”,诸侯(邦君)有“国”,大夫有“家”。各级贵族是统治阶级,从事田间耕作的劳动者,统称为“民”、“黎民”,又称为“庶民”或“庶人”,有时泛称为“众”,他们大多数是部众,也有相当数量地位低下且毫无人身自由的奴隶。另外还有“平民”,即一般的“自
5、由民”。,2.夏朝的政治制度,夏王朝国家结构带有父系血缘性质,具有家国同构的特点。王是最高统治者,王以下设百官称夏后氏百官。典章制度:夏礼、夏训;刑法:禹刑;官制:王之下有“六卿”、“六事”,有车正、庖正、牧正、乐正等,分管民事和军事;军队:禹征三苗有“济济有众”,启征有扈甘誓中有“六师”;监狱:圜土、夏台;贡赋制度。,三足铜鼎,1987年在二里头遗址出土被誉为“华夏第一鼎”,偃师二里头遗址宫殿区号大型建筑基址南院墓葬,迄今为止可确认的二里头文化最早的大型夯土基址,已探明的长度达150余米,主体部分至少由三重庭院组成。,二里头号基址中院主殿和西庑,夏朝国家机构示意图,1.夏朝的经济,夏文化遗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章 夏商两代 第二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37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