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景观设计.ppt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公园景观设计.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环境景观设计,12,16.1.1城市公园的发展历史城市公园是城市园林中的一大类型。它一般位于城市范围之内,经专门规划建设的绿地,供居民日常进行游览、观赏、休息保健和娱乐等活动,并起到美化城市景观面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城市防灾减灾功能等作用。按2002年我国颁布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公园绿地的定义为”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城市公园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市民的文化生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普遍采用”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指标来反映绿地建设水平。“公园必须继承该地域的地方景观与文化。公园在整体上作为一种文明财富存在,必须保持它所在地方的自
2、然、文化和历史方面的特色”(1995年世界公园大会宣言)。1.公园是从古代的城市公共园林逐步演变而来从历史上看,在17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之前,无论是外国还是中国,都存在着一些城市公共园林,它们是公园赖以产生的基础,早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在世界是很多城市中就把过去属于皇家和达官贵人的绿地变为供社会享用的公园。而作为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城市公园建设,则始于美国的纽约中央公园。2英美两国是西方国家中发展城市公园的先驱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叶迅速兴起的城市公园,是资产阶级革命所带来的”都市园林文化“影响欧美的结果。此后,由于各国的情况不同,城市公园的发展也就走向多样化。3我国较早的城市公园我
3、国较早建成的城市公园代表案例是上海的外滩公园,即现在的黄浦江公园。1866年开始建造的外滩公园,原址是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接处的一片滩地。外滩公园两面临水,视野开阔,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园景,成为上海最享盛名的游览地之一。16.1.2城市公园的功能与作用城市公园是一种为城市居民提供的、有一定使用功能的自然化的游憩生活境遇,是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它作为城市主要的公共开放空间,不仅是城市居民的主要休闲游憩的活动场所,也是市民文化的传播场所。1993年,国际公园与游憩管理联合会亚洲太平洋地区大会和日本公园绿地协会第35次全国大会在日本茨城县水产市联合召开,大会讨论的主题便是“公园能动论”,其主
4、要论点便是:公园不仅应为游人提供游憩设施,满足居民消费需要,而且应主动向群众宣传当前人类面临的问题,以及公园绿地在健全生态和提高城市化地区对社会的经济、人口增加所造成压力的支撑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提高群众对对公园绿地系统重要性的认识,进而达到从舆论、政治、规划、法律等方面,为公园绿地的保护与发展、为城市与自然的协调共存创造有利条件。即城市公园在城市中应具有多样的价值体系,如生态体系、环境保护价值、保健修养价值、游览价值、文化娱乐价值、美学价值、社会公益价值与经济价值等。对于如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来讲,城市公园无论在社会文化、经济、环境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城
5、市公园的社会文化功能(1)休闲游憩功能城市公园是城市的起居空间,是城市居民的主要休闲游憩场所。其活动空间、活动设施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大量户外活动的可能性,承担着满足城市居民休闲游憩活动需求的主要功能。这也是城市公园最主要、最直接的功能。,(2)精神文明建设和科研教育的基地城市公园容纳着城市居民的大量户外活动。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和社会文化的进步,城市公园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日益成为传播精神文明、科学知识和进行科学研究与宣传教育建设的重要场所。各种社会文化活动如歌唱、健身、交谊等在城市公园中展开,不仅陶冶了市民的情操,提高了市民的整体素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大众文化,同时也使得城市公园在社会主义
6、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不容忽视。2.城市公园的经济功能(1)防灾减灾功能城市公园由于具有大面积公共开放空间,不仅是城市居民平日的聚集活动场所,同时在城市的防火、防灾、避难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保安功能。城市公园可以作为地震发生时的避难地、火灾时的隔火带,大公园还可以作救援直升机的降落场所、救灾物资的集散地、救灾人员的驻扎地及临时医院的所在地、灾民的临时住所和倒塌建筑物的临时堆放场。据北京园林局统计,1976年唐山大地震期间,北京近200万人进入各类公园绿地进行避震。另外,如1993年的美国洛杉矶大地震和1995年的日本坂神大地震中,城市公园在灾难中的避难和灾后的安置重建中都起到至关重
7、要的作用,把上面所列的功能发挥到了极限。对于上海、北京这样拥有上千万人口的城市来说,城市公园的防灾,减灾功能更是不容忽视。(2)预留城市用地,为建设未来城市公共设施之用城市公园的兴建,在短期内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活动场所,在远期范围中,作为城市公共用地的公园又可以作为城市预留土地,为城市未来公共设施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可能性,从而作为城市土地急需之用的主要预留地。(3)带动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城市环境的恶化,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的主要绿色空间,在带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城市公园的最显著作用是能使其周边地区的地价和不动产升值,吸引投资,从而推动该区域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从报纸、电视
8、、网上经常出现的广告词以楼盘毗邻某公园作为提高身价的宣传便可见了。如上海“公园2000”的广告词便是“住在公园2000就像住在纽约中央公园、伦敦海德公园、巴黎凡尔赛花园。”另外,城市公园也使得周边地区的工商业、旅游业、房产业、服务性行业等得到良好、迅速的发展。如在上海,鲁迅公园带动四川路的商业、旅游业、豫园带动城隍庙旅游商业街的发展;人民广场、人民公园带动南京路商业带的发展;中山公园带动中山公园商业中心区的开发;静安公园带动静安寺地区酒店服务业的发展;浦东世纪公园对花木地区行政、商业、房产等多方面都起了带动作用;和平公园和鲁迅公园等在带动周边地区房产的发展中都起到了至为重要的作用。(4)促进城
9、市旅游业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日益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城市公园已成为各大城市发展和都市旅游业所需的旅游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从旅游意义上讲,城市公园具有如下特点。从城市公园的发展历史来看,一些城市公园历史悠久,门类齐全,时空跨度大,既有传统的古典园林,又有具有地方色彩的近代公园,同时还有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公园。从园容、园景来看,城市公园为旅游者游览的参与性提供了一个动态的活动场所,这从近年来上海、北京、青岛、大连等城市的旅游节中,在公园内举行的各种诸如灯展、茶艺展示、焰火晚会、花展、风情展、音乐会等活动中便能看出公园在旅游业
10、发展中的作用。,3.城市公园的环境功能城市的生态平衡主要靠绿化来完成,二氧化碳的吸收、氧气的生成是植物光合作用的结果。城市公园由于具有大面积的绿化,因而在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降低辐射、杀菌滞尘、防尘、防噪音、调节小气候、降温、防风引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肺,在改善环境污染状况、有效的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美化城市景观城市公园是城市中最具有自然特性的场所,往往具有水体和大量的绿地,是城市的绿色软质景观,它和城市的其他如道路、建筑等灰色硬质景观形成鲜明对比,使城市景观得以软化。同时公园也是城市的主要景观所在。因此它在美化城市景
11、观中具有举重轻重的地位。4.城市公园的其他功能除以上的社会文化、经济、环境功能外,城市公园在阻隔性质相互冲突的土地使用、降低人口密度、节制过度城市化发展、有机的组织城市空间和人的行为、改善交通、保护文物古迹、减少城市犯罪、增进社会交往、化解人情淡漠、提高市民意识、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功能和作用。16.1.3城市公园的分类1.城市公园的分类由于国情习惯不同,世界各国对城市公园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分类系统,但一般按右图分类(16-1)2.中国现有的公园类型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建司1994年印发的全国城市公园情况表和有关资料反映,中国现有公园类型包括综合性公园、居住小区游园、带
12、状公园、儿童公园、少年公园、青年公园、老年公园、动物园、植物园、专类植物园、森林公园、盆景公园、风景名胜公园、历史名园、文物古迹公园、纪念性公园、文化公园、体育公园、雕塑公园、交通公园、科学公园、国防公园、游乐公园、主题公园等从统计资料来看,我国城市公园类型比较多,但却名园一个完整的城市公园分类系统,而且如少年公园、青年公园、老年公园、交通公园、科学公园,国防公园等数量很少,分析其构成和实质,则都属于专类公园之列。,16-1城市公园分类系统,表16-1 中国公园分类系统表,(1)居民区小游园 该类公园是居民活动的基干公园,是城市公园的最小单位,可以是居住区内的中心绿地或组团绿地(2)邻里公园邻
13、里公园是指在几个邻里单位之间形成的为满足邻近居民日常户外活动需求的公园,是服务区范围内居民的主要休闲活动场所。(3)社区公园社区公园是指在一定规模的社区范围内建立的游憩设施较为齐备的群众性的文化生活、娱乐、休息的绿化场所。该类公园是居住区基干公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居住区小游园、邻里公园的有机补充。(4)区级综合公园区级综合公园指在一个较大的城市中,为一个行政区居民服务的,满足居民或游人休憩的娱乐、文化、科普教育等方面需求的,有丰富内容和设施的城市公共绿地。(5)市级综合性公园市级综合性公园指为全市居民服务的全市公共绿地中集中面积较大、活动内容和设施最完善的绿地。(6)线性公园线性公园指依托水体
14、和道路等线性资源而发展起来的公园形式。(7)专类公园专类公园指具有特定内容形式,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地。,16.1.4 公园的规划标准(指标)1、影响标准(指标)的因素(1)城市经济状况,城市规模、性质以及气候等因素。(2)人体生理及城市环境卫生对绿地的要求。(3)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4)绿化和景观的要求。2.欧美相应绿地的规划标准 绿地规划在国际上尚无统一标准,欧美对类似城市综合公园的标准主要体现在绿地面积与规模上。(1)面积标准 研究面积标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决定该类绿地占市区用地的比例,另一种是根据市区的总人口与平均每人应有的绿地面积计算。20世纪60年代德国专家首先研究得出:每个居民需
15、要40m质量很高的绿地,才能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之间达到平衡,满足人类生存所需的生态平衡的结论。德国也因此制定了城市中公园绿地面积应达到人均40m以上的标准,近些年又提出新建城镇人均公园绿地应达到68m的新标准。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联合国生物圈生态与环境组织提出城市的最佳居住环境标准是达到每人拥有60m的公园绿地;苏联在1990年开始实行的最后一版中规定:“城市建筑区范围内,公园绿地比重不应少于40%”;美国自1928年以来,国家公园局和许多城市或相关组织先后提出的公园绿地建设标准是每人4080m;英国政府规定,旧城建设标准为人均20m公园绿地,新城建设标准为人均40m公园绿地。,(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公园 景观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37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