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教学课件PPT控制系统的校正.ppt
《自动控制原理教学课件PPT控制系统的校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原理教学课件PPT控制系统的校正.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14 32,2,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3,61 系统校正设计基础62 串联校正63 串联校正的理论设计方法64 反馈校正65 复合校正,主要内容,4,本章要求,1.熟练掌握串联超前、串联滞后、串联滞后-超前三种校正的特性及对系统的影响。2.掌握基本的校正网络及运算电路。3.熟练掌握运用(低、中、高)三频段概念对系统校正前、后性能进行定性分析、比较的方法。4.熟练掌握串联校正(串联超前、串联滞后)的频率域设计步骤和方法。5.正确理解反馈校正的特点和作用。能通过传递函数分解为典型环节的方法,比较说明加入反馈局部校正的作用。,5,6.正确理解对控制作用和对
2、干扰作用的两种附加前置校正的特点、使用条件及其作用,会使用等效系统开环频率特性分析或用闭环零、极点比较分析来说明前置校正的作用。7.了解其他一些改善系统性能的手段与方法。,6,61 系统校正设计基础,系统校正在系统的基本部分(对象、执行机构和测量元件)已经确定的条件下,设计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和调整系统放大系数,使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满足一定的要求。一、性能指标1、时域指标(对阶跃响应来定义的)超调量%调节时间ts上升时间tr无差度稳态误差和开环增益等,7,2、频域指标(开环)截止频率c相稳定裕度模稳定裕度h3、复数域指标(以系统的闭环极点在复平面上的分布区域来定义),振荡度:衰减度:,8,二、几
3、种校正方式,图62,在主反馈回路之内,在主反馈回路之外,9,三、校正设计的方法1频率法利用适当的校正装置的Bode图,配合开环增益的调整,来修改原有的开环系统的Bode图,使得开环系统经校正与增益调整后的Bode图符合性能指标要求2根轨迹法加入新的开环零、极点,使校正后的闭环极点向有利于改善系统性能的防线改变3等效结构与等效传递函数法由于前几章中已经比较详细地研究了单位负反馈系统和典型一、二阶系统的性能指标,这种方法充分运用这些结果,将给定结构等效为已知的典型结构进行对比分析,使问题变得简单。,10,62 串联校正,图64 系统的串联校正,系统不变部分,串联校正装置,11,一、相位超前校正(1
4、)超前网络特性,可解出,12,主要特点:相角超前,幅值增加,故称相位超前校正(2)串联超前校正实质:利用超前网络相角超前特性提高系统的相角裕度超前校正步骤(a)根据稳态精度要求确定开环增益K(b)根据确定的K值,作出未校正时系统的Bode图,记为L1,1。如果c和均小于要求值,可选择超前校正(c)选取校正环节的参数T、a。这里希望最大相位超前发生在新的截止频率处。根据c的要求在轴上取一点,在L1线上求出 处的分贝值L1(),由下式确定T、a,13,(d)验证校正后的结果,需作出校正后的Bode图L2,2,验证c和是否满足要求。,14,内容回顾,1、三频段理论低频段的特性反映了系统的稳态精度中频
5、段特性集中反映了系统的平稳性和快速性系统开环对数幅频在高频段的幅值,直接反映了系统对输入高频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高频特性的分贝值越低,系统抗干扰能力越强,2、相位超前校正主要特点:相角超前,幅值增加实质:利用超前网络相角超前特性提高系统的相角裕度,15,例6-1 单位负反馈系统原来的开环渐近幅频特性曲线和相频特性曲线如图6-6所示,它可以看作是根据给定稳定精度的要求,而选取的放大系数K所绘制的。,图66,在20lg|G(j)|0的范围内,相频特性曲线对-180o有一次负穿越,原系统不稳定根据稳态精度要求选取的K值会破坏系统的稳定性对系统进行超前校正超前校正,可以用在既要提高快速性,又要改善振荡
6、性的情况。,16,图6-7 无源微分网络,式(6-1)的传递函数可以用一个无源微分网络来实现。利用复数阻抗的方法求出图6-7所示网络的传递函数为,17,二、滞后校正滞后校正传递函数为幅频特性从=T-1处衰减,在(bT)-1处衰减了|20lgb|dB,称为滞后校正环节的高频衰减特性相频特性总为负值,故称为滞后校正,相位滞后主要发生在频率T-1和(bT)-1之间的区域,(6-5),18,例62 单位负反馈系统原有的开环Bode图如图6-9中曲线所示。曲线L1可以看作是根据稳态精度的要求所确定的开环放大系数而绘制。,20lg|G(j)|在c1附近斜率为-60dB/dec,系统动态响应的平稳性很差或不
7、稳定,对照相频曲线可知,系统接近于临界情况。滞后校正转折频率为T-1,(bT)-1设置在远离c1的地方,图6-9 例6-2对应的波特图,19,实质 利用滞后网络幅值衰减特性挖掘系统自身的相角储备滞后校正步骤:(a)根据稳态精度要求确定开环增益K(b)根据确定的K值,作出未校正时系统的Bode图,记为L1,1。如果小于要求值,可选择滞后校正(c)选取校正环节的参数T、b。根据 的要求,在曲线1上找出相移为-+时的频率值,在L1线上求出 处的分贝值L1(),由下式确定T、b(d)作出校正后的Bode图L2,2,验证c和是否满足要求。,20,注意:,由于校正环节的相位滞后主要发生在低频段,故对中频段
8、的相频特性曲线几乎无影响。校正的作用是利用了网络的高频衰减特性,减小系统的截止频率,从而使稳定裕度增大,保证了稳定性和振荡性的改善。可以认为,滞后校正是以牺牲快速性来换取稳定性和改善振荡性的。,21,例6-3 设单位负反馈系统未校正时的对数频率特性如图6-10中曲线L1,1所示,校正网络Gc(s)对应的幅频特性如图中曲线L2所示。Gc(s)G(s)所对应的对数频率特性为曲线L3、3。,由图可见,并未改变低频段的斜率与高度,这说明稳态精度并未由于滞后校正而直接改善。滞后校正提供了通过增加开环放大系数,提高低频区幅频特性高度的可能性。,图6-10 例6-3对应的波特图,22,通常式(6-5)的传递
9、函数可以通过下图所示的无源网络来实现。,23,三、滞后超前校正为了全面提高系统的动态品质,使稳态精度、快速性和振荡性均有所改善,可同时采用滞后与超前的校正,并配合增益的合理调整。鉴于超前校正的转折频率应选在系统中频段,而滞后校正的转折频率应选在系统的低频段,因此可知滞后超前串联校正的传递函数的一般形式应为,24,(67),式(6-7)的传递函数可用如图6-12所示的无源网络来实现。,图6-12,25,图6-12所示的无源网络的传递函数为,(6-10),26,式(6-10)中前一部分为相位超前校正,后一部分为相位滞后校正。对应的Bode图如图6-13所示。由图看出不同频段内呈现的滞后、超前作用,
10、图6-13 式(6-10)对应的波特图,27,滞后超前校正步骤:(a)根据稳态精度要求确定开环增益K(b)根据确定的K值,作出未校正时系统的Bode图,记为L1,1。如果超前、滞后校正都不满足要求,选择滞后超前校正(c)求G(s)在 处的分贝值L1(),由下式确定(d)求Ta(e)取1/Tb=0.1,保证相位裕度(f)作出校正后的Bode图L2,2,验证和是否满足要求,28,四、PID校正器1.PD校正器又称比例-微分校正器,其传递函数作用相当于式(6-1)的超前校正。,(6-11),29,2.PI校正器,PI校正器又称比例-积分校正器,其传递函数,(6-12),30,又称比例积分微分校正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动控制 原理 教学 课件 PPT 控制系统 校正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37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