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评估(上课).ppt
《心脏评估(上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脏评估(上课).ppt(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循环系统的评估,一、心脏的评估 二、外周血管的评估,学习目标:1.熟悉心脏评估的内容;2.明确循环系统的正常状态和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3.熟悉心脏听诊的顺序和方法,能分辨第一、二心音;4.掌握杂音的发生机制;5.熟悉外周血管的评估内容和方法。,一、心脏解剖,1.心脏与大血管的体表投影 心尖部、心底部、心前区2.心脏与心瓣膜 心房、心室、瓣膜3.心包,心脏检查前注意,1.检查环境应隐秘、安静;2.光线亮度须充足,室温适宜;3.病人取平卧位或坐位,坐位端正。,视诊,一、心前区外形二、心尖搏动三、心前区其他部位搏动,一、心前区外形,正常人心前区与右侧相应部位基本是对称的。病理改变:心前区隆起 1 先
2、天性心脏病伴右室增大 2 风心病伴右室增大 3 大量心包积液,二、心尖搏动,心脏收缩时,心尖冲击心前区左下方胸壁,可引起局部肋间组织向外搏动,称为心尖搏动(apical impulse)。正常人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1.0cm处,搏动范围的直径为2.02.5cm。,1.心尖搏动位置的改变(1)生理因素:体型及体位对心尖博动的位置有一定影响;如:矮胖/瘦长型,卧位/坐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2)病理因素:心脏疾病,左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右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只向左移位;全心增大时,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心界向两侧扩大。,胸部疾病 凡能使纵隔移位的疾病,均可使心脏及心尖
3、搏动移位。腹部疾病凡能增加腹压而影响膈肌位置的疾病,影响心尖搏动的位置。,2.心尖搏动强弱及范围的改变 心尖搏动的强弱与胸壁的厚薄有关。搏动增强:发热、甲亢、剧烈运动、左心室肥大等搏动减弱或消失:心肌炎、重度心力衰竭、心包积液、肺气肿负性心尖搏动:见于粘连性心包炎或右心室肥大者。,三、心前区其他部位搏动,胸骨左缘第3、4肋间搏动:见于右心室肥大。胸骨左缘第2肋间搏动:见于肺动脉高压。剑突下搏动:见于右心室肥大或腹主动脉瘤。,触 诊,一、心尖和心前区搏动二、震颤三、心包摩擦感,一、心尖部或心前区搏动 1.触诊方法:2.触诊目的:进一步证实或补充视诊内容;确定心动周期。抬举性心尖搏动:左心室肥大的
4、重要体征。心尖部 心前区,二、震颤(thrill)又称猫喘,为器质性心血管疾病特征性体征之一。产生机制及与杂音关系:可分为收缩期、舒张期及连续性震颤。,震颤发生时期、部位与疾病的关系,强烈提示:,触诊有震颤的部位则听诊往往能听到杂音,但听到杂音时,不一定能触及震颤。能触及震颤则可以肯定心脏有器质性病变,多见于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及心脏瓣膜狭窄时。在瓣膜关闭不全时,出现震颤的机会极少。,三、心包摩擦感 产生机理:心包膜发生炎性病变触诊位置: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心尖内上方,坐位时或深呼气末更易触及。,叩诊,确定心脏大小、形状及其在 胸腔内的位置。,心脏绝对和相对浊音界,1.扣诊方法,指指叩诊法,从左到
5、右、从下到上、从外到内,2.正常心界,右界 cm 肋间 左界cm2-3 II 2-3 2-3 III 3.5-4.53-4 IV 5-6 V 7-9左锁骨中线至前正中线的距离8-10cm,3、心界各部的组成,4.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心脏本身病变 左心室增大:向左下,靴型 右心室增大:向左向右 双心室增大:向左下,向右 左心房及肺动脉增大:心腰消失,梨型 心包积液:向两侧,随体位变化,4.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心外因素:大量胸腔积液和积气:患侧心界扣不出、健侧心界外移 肺气肿:心浊音界缩小或扣不出 大量腹腔积液或晚期巨大肿瘤:心浊 音界向左扩大,听诊,一、听诊的方法、部位二、心率和节律
6、三、心音四、额外心音五、心脏杂音六、心包摩擦音,心脏瓣膜体表位置和听诊区,瓣膜听诊区:定义 心脏各瓣膜开闭时产生的声音,沿血流方向传导至胸壁不同部位,于体表听诊最清楚处,心脏瓣膜体表位置和听诊区,瓣膜听诊区:划分,二尖瓣区听诊区:心尖搏动最强点 主动脉瓣听诊区:胸骨右缘第2肋间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胸左3、4 肺动脉瓣听诊区:胸左2 三尖瓣听诊区:胸骨体下端左缘或右缘,一、听诊的方法与顺序,方法:1.环境安静,检查者思想高度集中;2.病人可坐位或卧位,必要时变换体位;3.必要时可采取改变血液速度的方法。,顺序:二尖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 区三尖瓣区,听诊器的使用方法:钟形体件
7、:用于听取低调声音 鼓型(膜形)体件:适用于听取高音调声音 钟形胸件必须轻轻置于皮肤上,鼓型胸件需要紧贴胸壁皮肤。绝不能隔着衣服听诊。,二、心率和节律,(一)心率(heart rate)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以第一心音为准。正常成人心率60100次/分钟。,窦性心动过速:成人超过100次/分钟,婴幼儿超过150次/分钟。窦性心动过缓:每分钟低于60次。,(二)心律(cardiac rhythm)心律:心跳的节律,正常成人节律是规则的。生理改变:窦性心律不齐,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心率减慢。常见于 健康老年或儿童。临床常见心律失常:期前收缩、房颤,期前收缩(premature beat)在原来规则心
8、律的基础上突然提前出现的心脏收缩,继之有一较长的间歇,称为代偿间歇。,听诊特点:提前出现一个心脏跳动,第一心音明显增强,第二心音大多减弱,并伴有该次脉搏减弱或消失。,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由于心房内异位节律点发出极高频率的冲动,使心房肌发生快速而不规则的波动,此时心室率也极不规则。,听诊特点:心室快慢不一,第一心音强弱不一,心率和脉率不一。,三、心音,正常心音有4个,第一心音(S1)、第二心音(S2)、第三心音(S3)和第四心音(S4)。,(一)心音产生机制和特点1.第一心音:标志着心室收缩的开始。主要是由于心室收缩开始时,二尖瓣、三尖瓣骤然关闭的振动所产生。特点
9、:音调较低钝,频率5558Hz,持续时间约0.1s,在心尖部听诊最强且清晰。,2.第二心音:标志着心室舒张的开始。主要是由于心室舒张开始时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关闭的振动所产生。特点:音调较第一心音为高,较清脆,频率62Hz、所占时间较短,约0.08s。在心底部听诊最强且清晰。,第二心音两个主要成分主动脉瓣成分(A2)在主动脉瓣区最清晰肺动脉瓣成分(P2)在肺动脉瓣区最清晰 正常儿童和青少年P2较 A2为强(P2 A2);老年人则相反(P2 A2);中年人两者大致相等(P2 A2)。,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的区别,区分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的临床意义 才能正常判定收缩期和舒张期 确定异常心音或杂音出现的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脏 评估 上课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37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