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三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ppt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三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 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语文课要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吴忠豪点评2014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一、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 转型一 从原来以学习课文思想内容转变为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转型二 从以“教师讲读课文”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转变为以“学生语文实践”为主的课堂教学形态。语文教学要重视“运用”意识的培养,要有意创造丰富多样的语言文字运用的方法。二、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语文教学 本体性教学内容是指反映语文课程本质特征的这门课程承担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指语文知识、语文学习方法和语文技能等;所谓非本体性教学内容,是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科共同承担的教学
2、内容。语文课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应该渗透在语言文字学习过程中。思想认识的提高并不能代替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能力的提高。,崔峦教授支招:1.文中词语换一换。2.好的句式练一练。3.抓住留白补一补。4.观察插图写一写。5.段落内容归一归。6.文章结构理一理。7.顺着情节扩一扩。8.展开想象写一写。9.变换文体改一改。10.迁移写法仿一仿。11.加工信息编一编。12.学习所得记一记。,三、重视语言积累 小学课本,无论哪个年段,都应该把语言积累作为重要的目标:文化、知识能力、记语言积累,三者,语言积累应该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小学生处于语言发展的最佳阶段。语言材料的积累放在首位可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积
3、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可以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低中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小学生积累语言材料,除了识字、学词之外,还应该包括各种句型的积累,中高年级也不能忽略。语文课积累语言的基本方法是朗读和背诵。小学生朗读应该以追求“正确、流利”为重,强调熟读课文,熟读成诵,烂熟于心,脱口而出。四、改进习作课和口语交际课 习作课给学生书面写作的时间太短,学生严重缺乏动笔写作的练习。教师必须认识到,书面表达能力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书面表达实践才能提高,习作课必须保证学生动笔写作的时间。每次习作的方法指导严格说应该放在阅读课上,而不是放在习作课上。习作课应该是复习和迁移运用阅读课上学过的方法,方法指导的时间要尽可能控制在
4、10分钟左右,留时间用于学生的动笔写作,用于学生习作后的评讲和修改。口语交际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教师相教的方法过多,其实教学环节的设计不应过分追求形式变化,教师更应在乎的是学生口语交际质量的提高。语文教师要严格控制一堂课所教的知识、方法的数量,要研究怎么找准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如何更加适合学生的语文学习规律。,教材编排,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课文”、“习作”和“单元练习”组成。全册课本安排了8个单元,每单元安排“课文”34篇,共26篇。每单元安排“习作”1篇,共8篇。每单元安排“练习”1个,共8个。,一、习惯篇二、阅读教学(1-4单元教材简析)三、习作四、单元练习,
5、教材分析基本框架,一、习惯篇,自读、自学,教师指导、检查学生预习,教师提出预习要求,分组交流,做批注,查阅工具书,家长指导预习,查资料,写作业时的坐姿,执笔姿势,丰富的作业形式,不同的书写格式,优秀作业展示,1.适合学生的起点 预习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不适合,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预习的内容难易适宜,才能让学生能“思有所悟”、“悟有所获”。2.适合年段的目标 准确把握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各年段语文学习目标,使得我们的预习指导也能注重各个年段目标之间的相互联系。3.适合文本的特点 根据课文的不同体裁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如美丽的南沙群岛这类写景类文章,可以让学生在反复诵读、自学生字词的基础上欣赏积累
6、生动优美的语句,并试着搜集南沙群岛的相关图片等资料;而如花瓣飘香这类叙事类的文章,可以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思考文中写了什么人?什么事?哪里可以看出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好孩子”?文中最令你感动的是那个场景?,(一)预习内容的确定要适宜,把握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准确定位预习要求和方法。,三个不同学段的阶段目标,不同学段能力型预习单比照分析,1.读一读(有目的地读)2.想一想(在读通课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想文章的写作顺序;谈谈主人公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找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写写对文中语句的感受)3.问一问(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4.查一查(
7、学生在读、划、写的基础上,拓宽学习途径,利用网络、课外书籍、父母资源来进行作者简介、时代背景、其他相关作品的资料查找。),(二)预习方式的选择要多样,方法:预习单评价;课前了解;课堂反馈;结果运用:1.筛选重要的信息和典型例子,更准确地定位学生的学习起点;2.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教学预案,采取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3.增强课堂信息量,相互学习,彼此提高;4.增强学生预习成就感,提高学生预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三)预习要及时反馈检测,(一)各年段阅读教学要求的比较,二、阅读教学,(二)课后习题,课后习题与课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它的
8、设计蕴含了教材的编排意图,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是课堂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也是本年段教学重点的实践载体。,复述能力是小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年段又是复述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复述故事7:菩萨兵(抓时间,记住朱德的几段话)大作家的小老师(人物对比,语言特点)“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抓心情变化的词语句子)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角色、语言、场景)日月潭的传说寓言两则(故事的生动性、成语、动词的精妙)争论的故事复述课文:狼和鹿恐龙(围绕中心展开有序地复述)复述训练要因文而异,因教学目标而变;进行复述训练时,要渗透一些复述的方法;还可以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1.
9、关于“复述”,复述的基本方法:阅读原文抓思路关键情节要记清 特色表达要把握复述的基本形式 再现式(基本按照课文的思路和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书上的一些生动的词句,要善于日常的积累。)创造式(在原文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加以自己的补白语言、动作神情等,类似于饶有兴趣地讲故事。)缩略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训练学生抓课文主要内容,在四五年级用得较多。),中年段要培养学生详细复述的能力 1.内容要基本接近原文,人称、顺序不能做什么改变;2.一些重要的情节,精彩的部分,优美的语句要细致地叙述出来,有些地方可用文章的原句;3.要用自己的话叙述,不能背原文;4.表情、语气要自然,不要有读书或背书的腔调
10、。,总分构段:美丽的南山群岛庐山的云雾 恐龙海底世界时间先后:翻越远方的大山花瓣飘香 赶海并列式构段:荷花恐龙海底世界,教学基本方式:1.专项训练课(认识构段方式,教结构分析句群、熟悉句群运用句群,用结构,创设写作情境)2.随文教学(不重复教学,教学有重点,有梯度),2.关于“段落教学”,三上已经教学过的构段方式:总分构段、并列式构段、事情发展顺序,3.读写结合,阅读与写作之间存在很多共享知识,恰当的“读写结合”是重要的语文学习方式之一。目前语文课堂中流行的“读写结合”还存在着目标不明、落点不准、手段单一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泛滥、僵化和形式化。“读写结合”的几种课型:(
11、1)“促写”型“读写结合”:借助阅读来促进写作。阅读为写作服务,通过阅读为写作提供语言积累、素材资源、文本形式和写作技法等。这类课型包括信息提供类读写结合、写作借鉴类读写结合。前者侧重于为写作提供写作内容(赶海一课,在你的童年记忆里,发生过哪些趣事。)后者侧重于为写作提供文本形式和写作技法。(1.长城和运河:观察课文中万里长城或者京杭大运河的图片,写一段话。文本语言内化、细致地观察、想象、资料的运用或是诗歌形式创作的尝试;2.庐山的云雾:仿照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处景物。总分构段方式、比喻、排比修辞的运用、丰富的想象)(2)“促读”型“读写结合”:借助写作来促进阅读的读写结合课型。写作
12、为阅读服务,通过写作更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作品,“阅读”是最终的学习目标,写作不仅具有表情达意的交际功能,还有促进阅读的认知功能。(1.雪儿 默读第四自然段,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描述“我”和雪儿告别时的情景。(联系上下文、想象、第一人称、情境中的描述;2.“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狼和鹿联系生活实际写写你读了这篇课文后的感想)(3)“任务”型读写结合:借助阅读与写作的共同配合,完成某一任务的读写结合课型。阅读与写作有着深度的融合,交互作用。,1.祖先还创造哪些人间奇迹,说说奇异景象。长城与运河2.默读第四自然段,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描述“我”和雪儿告别时的情景。雪儿3.沙漠
13、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又见到了那匹小红马,他会怎么说,怎么做?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4.如果让你造水上飞机,你还想让它发挥哪些新的作用?水上飞机 联系上下文,搜集资源,拓宽思维,准确生动地表达。,4.想象说话,(三)1-4单元教材简析,教材解读:庐山的云雾的语言很有特色:两两对出的词语、四字词语、排比句、比喻句多次使用,一个段落中,长句短句交替,文章读起来非常上口。同时,所使用的语言的意蕴也很美。构段方式尤其值得一提。用中心句来建构重点段,两个重点段之间又互相融合,更增添了文字的意味。这些行文特点,都指向一点:表达庐山的秀美、庐山云雾的神秘。言与意相契合,意与言想依相生。就像课文最后所说的那样,读了之
14、后,“真令人流连忘返”。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它既可以成为一篇以欣赏为重点的美文,又可以选择其中的重点段作为学生使用语言的范例。针对这一定位,这一课的教学价值之一是通过对文字的诵读、观察、比较、品味真正感受到云雾笼罩下的庐山让人流连忘返。同时,必须关注到生字新词的使用及书写,并能以模仿的形式进行中心句构段的迁移运用。,例1: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感知云雾 1.交流名山云雾图片,看了这些云雾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2.欣赏庐山云雾。(播放视频)你认为庐山云雾有什么特点?3.激趣揭题,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的。二、读中品味,体验神秘(第一段)1.理解庐山的神秘。庐山给你什么印象
15、,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2.指导想象。读第三、四句,想象漫步在雾海中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作者怎样表达自己的感觉,找出有关的词语。3.以读悟情。师范读。生尝试把这种感觉读出来。三、合作交流,学法迁移(第二、三、四段)1.聚焦第二小节:(1)抓总起句、中心句。讨论这个句子在句段中的作用。(2)小组讨论:作者是怎样描绘出云雾的千姿百态的?(想象、比喻、动词的妙用等)读出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2.小结学法,自主学习第三小节,读出品出庐山的动态美。并想象补白:庐山的云雾还会变成什么样?“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转眼间就变成了();明明是(),还没等你看清楚,它又变成了()。3.作者为什么说庐山“令人流
16、连忘返”?四、总结升华,布置作业1.当一当小导游。2、作业:仿照第2.3自然段写法,选择一处景物写一写。,教学设计,第二单元:青少年篇,备注: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表达(1.抓住人物内心变化体会表达顺序;抓住明暗两条线索体会表达顺序;抓住表示时间的词体会表达顺序),例2:翻越远方的大山教学设计,课文选自刘翔自传我是刘翔,以第一人称口吻记录了刘翔从“不敢有朝一日能亲眼看到约翰逊”到战胜跨栏王阿兰约翰逊的经过。细读课文,两条线索十分清晰。第一条是时间线索,第二条是心理线索。在这一系列过程中,究竟能看到一个怎样的刘翔?学生要感悟一种怎样的精神?教学时可以重点关注这几个方面:1
17、.关注重点词句。对一些关键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课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2.关注信息提炼。对文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表达刘翔内心活动的句子,引导学生从大篇幅文字里筛选最有价值的信息。在了解信息的基础上学会概括文章内容,发现写作顺序。3.关注读中感悟。尤其是第2、第4、第7、第9、第11自然段的感悟。4.关注课文的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使用恰当的语调等。,教材简析:,一、导入新课,了解人物 1.看一组图片,说说对刘翔的了解。2.无数的鲜花与掌声背后,一次次成功与超越的背后,往往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与汗水。2004年年底,“亚洲飞人”刘翔出版了
18、自传我是刘翔,全书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他进入体校、学习跨栏、遇到教练孙海平等体育生涯,还曝光了大量鲜为人知的个人生活和成长经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选自我是刘翔。3.读题:翻越远方的大山在“亚洲飞人”刘翔心里,有一座远方的大山,那是谁?阿兰约翰逊。4.阿兰约翰逊是什么人?为什么会成为刘翔心里的“大山”呢?说说你对他的了解。补充资料。原来,约翰逊是个这么有名的运动员,难怪被刘翔视为一座“大山”。那么,刘翔是如何跨越这座大山的呢?让我们一起阅读刘翔的自传。【设计意图:刘翔和约翰逊,这是文中两个关键的人物,如果不了解他们,学生就无法真正理解文章内容。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并让学生试着“说
19、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信息”,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读完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抓住课题)2.交流: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刘翔靠不懈的努力战胜了对手阿兰约翰逊,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山”。3.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默读全文,圈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再用横线划出每一个时间段刘翔对阿兰约翰逊的看法。4.交流:很早刚练跨栏那会儿2001年2002年年2004年5月8日5.小结:在刘翔的眼中,阿兰约翰逊就是一座大山,从“遥不可及”到“站在山脚下”到“成功翻越”。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根据这个过程把全文分成三大段。,三、精读第一段
20、,感受刘翔对“远方的大山”的崇拜1.“很早就知道阿兰约翰逊的名字了。”你知道有多早吗?补充资料。2.刘翔开始训练跨栏的时候,阿兰约翰逊已经是世界跨栏冠军了,只能是自己崇拜的偶像。所以,刘翔这样描写了自己当时的心理读第2自然段。3.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奢望、遥不可及 4.朗读一、二自然段,感受刘翔对约翰逊的崇拜。四、精读第二段,感受刘翔对“翻越大山”的追求1.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刘翔训练跨栏的三年后,有了与约翰逊第一次碰面的机会,那是在2001年的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当时的比赛结果怎样呢?“那次我没能进入决赛,只能作为观众在一旁感受约翰逊风驰电掣般的速度。”理解“风驰电掣”。2.最终,约
21、翰逊夺得了冠军,而刘翔连决赛的资格都没有。此时,他暗暗地问自己:“刘翔啊刘翔,你将来能和他跑得一样快吗?”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此时,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刘翔?3.2002年,刘翔有了一次和约翰逊并肩跑步的机会。这次刘翔能缩小与“大山”的距离吗?读第五自然段。多么遗憾的一次比赛啊!此时,看着约翰逊的背影,刘翔又会想些什么?4.因为刘翔的刻苦训练,他进入决赛的机会越来越多,与约翰逊过招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整个2003年,我跟他的比赛近10次,竟没有一次超越他。但我跟他的差距越来越小,我屡屡拿第二,而约翰逊总是第一!”抓关键词“竟没有一次”“差距越来越小”“屡屡”“总是”,朗读体会。5.对刘翔来说
22、,总是第二的滋味真不好受。看来,约翰逊确实是一座大山!刘翔在自传中写道:“毫无疑问,那时候约翰逊仍然像一座大山横在我的面前,但我隐隐感觉到,我已经站在了山脚下!”理解“我已经站在了山脚下”。此时,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刘翔?(执着追求),五、精读第三段,整体感受文本的写作特点1.刘翔虽然屡屡拿第二,但他一直以约翰逊为目标,不断向自己提出挑战。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刘翔迎来了“翻越大山”的那一天。观看视频刘翔跨栏生涯:刘翔2004年第一次战胜约翰逊看看刘翔在自传里是怎样描写那激动人心的时刻的,读第8-11自然段,感受刘翔当时的心情。观看记者对这两位的采访视频田径室内世锦赛:刘翔与约翰逊英雄惜英雄
23、2.本文重点介绍了刘翔翻越前的失败,为什么不重点写翻越后的成功?六、总结提升,鼓励学生“翻越远方的大山”1.“翻越远方的大山”是刘翔给自己设定的目标,2004年之前,这座大山是阿兰约翰逊。之后呢?刘翔后来又有了新的对手,如比他小三岁的古巴运动员戴伦罗伯斯等。刘翔的跨栏生涯从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直到今天,他仍然在不断地超越自己。2.同学们,你的心中也有一座“远方的大山”吗?如果有,是什么?你打算如何翻越这座大山?3.推荐阅读我是刘翔。,一、以“图”为契入点,激发兴趣、调动积累、训练表达。(教师出示:课文插图)按序看图,整体感知。教师导语:看图要按一定顺序,谁能按顺序介绍图上有哪些景物?学生可以按
24、先后顺序介绍,也可按主次顺序介绍。赏图赞物,积词诱情。教师启发:多么美丽的月季花,谁能用词语或成语来描绘它们?赏图思人,以演带说。教师启发:可爱的小姑娘采花时会有哪些动作呢?请大家表演一下,再用一句话说说。忆图诵文,品词设疑。教师导语:这正是课文一、二自然段介绍的,让我们读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教师启发:图片欣赏到这里,我们自然会产生什么疑问呢?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引出教学重点第三段,即回答:小姑娘为什么摘月季花?为什么只摘一朵月季花?,例3:花瓣飘香教学设计,二、以“言”为中心点,分角色朗读,联系生活,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在说话练习中加深情感体验。解决问题,扣“言”悟情、悟法。教师导
25、语:请大家认真读文,找出答案并感情朗读。文章第三段虽是重点,但文字浅显易懂,找到答案极其容易,关键在于感情朗读小女孩的语言,体会小女孩的“懂事”:对盛开鲜花的喜爱、对生病母亲的亲爱、对戍边父亲的敬爱,实现言、物、情融为一体的目标。聚焦文中对话,学习对话的写作方法。角色表演,亲身演情。教师提议:下面,同学们两人一组,分角色表演。表演要带着想象进行,在全体学生参与的基础上选出一两个小组到台上表演,通过表演,做到“入境始与亲”,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深化提高,诗歌颂情。清晨/月季花上闪动着露珠/小女孩摘下一片花瓣/轻轻放在妈妈的枕边/表一份心愿/道一声祝福/妈妈的脸上漾起了微笑/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小学语文 三级 下册 语文教材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36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