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监测和中心静脉压监测.ppt
《颅内压监测和中心静脉压监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颅内压监测和中心静脉压监测.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颅内压监测与中心静脉压监测的护理,颅内压监测的护理,颅内压监测的分类,脑室外引流的适应症、禁忌症,颅内压监测的方法,脑室外引流的护理,4,1,2,3,一、颅内压监测的分类,1.有创颅内压监测,2.无创颅内压监测,(一).有创颅内压监测:,1.腰椎穿刺 2.脑室内监测 3.脑实质内监测 4.蛛网膜下腔监测 5.硬膜下或硬膜外监测,(一).有创颅内压监测:,(二).无创颅内压监测:,1.视网膜静脉压检测ICP 2.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检测ICP 3.耳鼓膜检测ICP 4.经颅多普勒检测ICP,二、脑室外引流的适应症,1.脑室注入造影剂,行脑室造影,明确脑室系统梗阻情况。2.取脑脊液标本,进行脑脊液各种
2、检查。(常规、生化、免疫及病理等),二、脑室外引流的适应症,3.了解及监测颅内压。4.脑室内注入染料后,从腰脊髓蛛网膜下腔 取脑脊液检查,了解脑脊液循环情况,判断脑积水性质,如交通性或梗阻性。,二、脑室外引流的禁忌症:,1.感染:硬膜下积脓、脑脓肿、穿刺点皮肤感染或颅骨骨髓炎的患者,以免由于穿刺使感染扩散或脑脓2.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在未明确出血原因前勿草率行脑室穿刺,以免误伤畸形血管而导致大出血。,三、脑室内颅内压监测的方法,以脑室导管法最常用,其次为硬膜外或硬膜下置管法,1.穿刺点:一般为前发际内2cm,中线旁开2cm.穿刺时向双外耳道假想连线方向,进针5-7cm.,三、脑室内颅内压监测的方
3、法,2.连接颅内压传感器,使传感器、患者侧脑室的额角(眼外眦和耳尖连线的中点)、引流瓶最高点在同一水平面上。3.“归零”后测压。,四、脑室外引流的术后护理:,1.术后应严格观察颅内压数值及波形。(1)颅内压正常值:0-15mmHg(2)正常波形是一个心动周期内三个脉搏波组成,振幅0.04kpa0.07kpa,并随心跳、呼吸上下波动。,四、脑室外引流的术后护理:,2.保持引流管通畅 仔细检查引流管有无受压、扭曲、折叠,保持引流有效。患者头部活动适当限制,避免管路脱出。如引流管通畅,肉眼可见引流管内液面,颅内压波形可随心跳呼吸上下波动,如波形近于直线或管内无波动,证明管路阻塞,及时通知医生做相应处
4、理。,四.脑室外引流的术后护理:,3.引流袋的高度平卧位:引流管开口需高出侧脑室1015(即外耳道水平)侧卧位:以正中矢状面为基线,高出1518,四.脑室外引流的术后护理:,4.引流速度及量术后早期:控制引流速度,若引流过快过多,易出现低颅压性头痛、恶心、呕吐此时抬高或暂夹闭引流管。引流液500ml/d颅内感染:引流量可适当增多,注意电解质补充,四.脑室外引流的术后护理:,5.脑脊液的颜色、量、性状颜色:术后12日可略呈血性渐变橙黄色量:500ml/d性状:正常异常:浑浊、呈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 提示颅内感染 置管时间:57天,四.脑室外引流的术后护理:,6.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颅内感染注意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颅内压 监测 心静 脉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35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