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个人理财规划——住房养老.ppt(稿).ppt
《浙大个人理财规划——住房养老.ppt(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大个人理财规划——住房养老.ppt(稿).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以房养老”模式研究,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柴效武教授13588343780 chaixiaowu http:/2013.,介绍新理论宣传新思想,确立新理念 欢迎大家 提出宝贵意见!加盟研究队伍!,目前已经做出成果,发表以房养老和反向抵押贷款论文50篇出版以房养老系列研究丛书7部,共收录相关论文180篇,计230万字.名称为以房养老模式、以房养老理念、反向抵押贷款制度、反向抵押贷款运作、反向抵押贷款功用、反向抵押贷款运做与风险防范、反向抵押贷款产品定价。出版读物2本,如何用房子养老、以房养老漫谈,共计50多万字,专著反向抵押贷款,35万字。以此为题撰写硕士论文并论证通过18篇,本科论文8篇,博士
2、论文2篇。正在撰写6篇。翻译国外反向抵押贷款资料文献、手册计140万字。尚有以房养老、基地养老、反向抵押贷款方面书籍近10部,待筹措资金出版。,2006年全国两会提案开展以房养老的建议,引起很大社会轰动和媒体大肆炒做。2007全国两会提案开办养老基地的建议报刊媒体、网站电台、电视台宣传报道千余次。获取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以房养老模式研究,获取浙江省科学普及项目以房养老3个为杭州发改委做课题,提出建设养老基地,打造杭州养老天堂的口号,得到建德临安、安吉、桐乡响应。幸福人寿保险公司开业,将反向抵押贷款做为主打产品推出。其他银行、保险公司要跟风参与。以房养老、基地养老两大事项已经引起国家高层领导关注,将
3、来有望成为国策。以房养老已列在10多个省份的政府文件杭州市委、市政府文件将两大内容全面引入。浙江省将推出以房养老,建德市提出打造养老城口号,并付诸行动。国家部委领导、经济学家、高官、高管对此有积极表态,认为将来可以成为养老模式的一种积极选择。“60岁前人养房,60岁后房养人”已深入人心。,孟晓苏,原党中央办公厅二局副局长,万里委员长秘书中房集团董事长 总裁党委书记,目前为中房理事长幸福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硕士、博士若干大学兼职教授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学者、企业家、政治家住房按揭贷款的倡导者反向抵押贷款倡导者,国家建设部科技司司长,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赖明2006年以房
4、养老提案提交人,为什么研究这一课题,1.老龄化问题突出,60岁以上人口已经达到总人口的12.5%。到2030年,这一指标将上升到30%,京沪大城市将达到40%之多。2.人口高龄化,人均寿命上海已达80岁。退休后时间大大延长,独生子女的负面效应开始显现。3.我国未富先老,人均GDP只有1000余美圆(国外已经达到10000美圆或更多)4.养老资源短缺,欠账严重。养老保障体系初始建立,普及面过窄。5.增加养老资源,创新养老观念(将住宅和环境视为新的养老资源)。,问题的提出,1.许多老年人生前过得很辛苦,死亡后却遗留大量房产,端着“金饭碗讨饭吃”,能否将死亡后遗留房产的价值在生前使用,同时对其正常生
5、活又不带来任何负面影响?2.都市老年人养老环境很差,养老成本很高,而某些环境优美乡镇养老环境很好,养老成本很低,能否将都市老年人迁移于乡镇以求更好地实现养老的目标3.老人希望晚年能在适合养老的地段选购满意的住宅以舒适养老,但只能支持部分资金,贷款无望也不必要的状况下,如何满足这部分老年人的购房需要。购买新房的使用年限远超出自己余存寿命,多出价值又应如何处理?能否有较好方法?,问题的解决办法,将住宅也作为养老的重要资源,打一个时间差,身故后的钱财生前使用将优美环境作为养老的重要资源,打一个空间差,此地的钱财到彼地使用推出一种新型贷款,整贷整还,贷期内不必还本付息,老人身故后用住房还贷,住房,金融
6、保险,养老,载体,手 段,目的,三个老太太的故事,中国老太太,终生储蓄,晚年购房,死亡,美国老太太,青年贷 款购房,终生居住还贷,死亡,N国老太太,青年贷款购房,终生居住还贷,晚年以房养老,死亡,模式宣传口号,60岁前人养房,60岁后房养人60岁前抵押贷款买房,长期生活居住货币资产 住房资产60岁后反向抵押贷款,晚年用房养老 住房资产 货币资产,基本宗旨,将老人身故后遗留房产的巨大余值,用一定的金融保险机制提前变现套现,取得一笔稳定持续可靠的终生现金流入,用来养度老人余生。避免“端着金饭碗讨饭吃”的现象出现。,以房养老功用,住房增加新功能(养老保障)养老增添新模式(住房养老)房产交易量增加激活
7、国民经济有了新增长点金融保险产品、业绩、利润新增加点养儿防老、遗产继承发生重大变革,家庭代际关系的革命,自立自强取代过度依赖家庭金融理财观念大改变(全方位全过程),住房功能:,生活居住(使用价值作用发挥)投资赢利(价值增值保值)融资流动(价值短期变现临时资金融通)养老保障(价值长期变现以实现晚年养老 保障),养老方式:,养老年轻时代创造并积累财富,供给年纪大时花销耗用家庭有儿子、票子、房子三大财富,就有三大养老模式养儿防老(儿子养老)传统社会长期流传,目前仍需要大发扬 储蓄保险养老(票子养老)目前社会运用普遍,但有相当缺陷和障碍 以房养老(房子养老)将来社会需要增加的新养老思路,家庭三大财富积
8、累与三大养老保障,1.生育抚养子女做人力资本积累,养儿防老(五六十年代家庭拥有的最大财产);2.货币金融性储蓄、养老寿险、社会养老保障,以用于晚年期的养老(目前家庭拥有的最大财产,占到家庭总资产的一半);3.购买住宅不动产实物积累,在晚年期用做养老保障(目前家庭拥有的最大财产,占到家庭总资产的半数)。,子女养老,子女赡养父母,住房作为遗产由子女继承,即传统意义的养儿养老。现代社会家庭养老功能急剧弱化,子女养老 受到相当局限 家庭内部的经济核算意识强烈,子女出于经济利益考虑,不乐意奉养父母现代社会竞争加剧,注重家庭被迫让位于首先注重工作与社会,儿女欲养力不支,父母赠房儿不欲,未来“四二一”家庭,
9、老年夫妇向中年夫妇遗留两套住房,并不为中年夫妇看重;中年夫妇同时养度四位老人,经济能力难支持。房产继承硬约束,赡养老人软约束房产继承是约定俗成,天经地义,自然而然地发生。很难以人为剥夺赡养老人则是良心活,是否赡养及赡养的状况是如何,都很难以计量界定,货币养老,包括养老储蓄、社会养老保障、商业养老寿险等,是目前养老主体形式养老资源严重短缺,缺口达3万亿元,远远不能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要养老保障体系不健全,覆盖面过窄通货膨胀,货币易于贬值养老金过多时只是个价值符号,不发挥实际作用加大养老金交纳比例,易于引起企业成本升高,投资效应降低,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购买力降低,国民经济增长幅度减缓,,房子养老,
10、住房是家庭的最大资产,应予很好利用住宅天然具有保值增值的功能,房价呈现持续上涨趋势住宅最为听话,随时听从主人的安排(养儿子不如养房子)住宅可直接提升家庭生活居住质量家庭可减少养老金存储,将较多资金用于购买住房,晚年再用房养老。住宅可在正常生活居住的同时,发挥价值提前变现套现以养老保障的双重功用,以房养老的缺陷,人们不能吃砖头啃瓦片过日子,住房存在价值变现的问题现行法律对此尚有众多缺陷,如70年土地试用期的法律改变遗产继承仍在日常生活及思想观念中仍具有重要位置具体操作繁杂,联系面众多,风险环生时期过长,长达10多年或更多,发生何种事项难以完全预料,以房养老的具体模式,(1)住房出售住养老院,住宅
11、在市场出售,自己住养老院,将 售房款积蓄用于养老。老人应具有较好理财能力,钱存银行易贬值。老人应适应群体生活,乐意去养老院养老 孤身老人的最好选择,单住一幢大住宅行同浪费,身边无人又乏人照管此种事项目前已经有较多存在,可望成一潮流。应对此行为大力倡导,并给予政策优惠,(3)住房出售+养老寿险,住房出售,自己居住养老院,将售房款项交办养老寿险。整个余存生命期间,由寿险公司负责款项返还,用于晚年期的养老用度和住养老院的用费。晚年生活可保终生经济无忧比较简单出售住养老院模式应更为妥善寿险公司应开发此项“房产养老寿险”产品,(3)反向抵押贷款,又称倒按揭,抵押房产,房款养老老年人将住宅抵押于银行,每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大个人理财规划住房养老.ppt 稿 浙大 个人 理财 规划 住房 养老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35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