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九区城中村整合规划(方案篇) .ppt
《广州市九区城中村整合规划(方案篇)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九区城中村整合规划(方案篇) .ppt(10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广州市九区城中村整合规划 方案设计,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方案篇),现状基本情况,城中村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遗留问题。一直与广州这个城市相生相伴的城中村正在制约着城市的和谐发展,并加速了与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脱节。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广州市规划发展区范围内的行政区划的变更,“城中村”规划管理和建设实施矛盾的日益突出,原组织编制的中心村规划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建设发展的需求。为进一步加大“城中村”的规划管理力度,完善原有中心村规划,需要对“城中村”的规划进行整合。由于各村的区位不同、上层次规划的控制以及各村的改造意愿不同,各旧村面临不同的选择。,背景,工作目标,通过对七
2、区九村现状调研以及和股份公司的座谈,找出各村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区域影响因素、上层次规划以及公司意愿,以五年为时限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建议,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为了实现广州城市面貌“20l 0年一大变”工作的推进,对“城中村”的改造建设的关键问题进行探索,注重旧村改造的方式、方法,为广州市138个城中村的全面整治和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规划合理性原则(研究过程中重点坚持的原则);操作可行性原则(决策过程中重点考虑的原则);经营城市的原则;社会节约性原则;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协调发展原则;遵循上层次规划原则;符合村民意愿原则。,工作原则,工作方法与手段,区位示意,(
3、一)荔湾区:河沙村、东漖村(二)越秀区:寺右村、杨箕村(三)海珠区:琶洲村(四)白云区:同和村(五)黄埔区:横沙村(六)番禺区:石楼镇赤山东村(七)花都区:雅瑶镇岑境村注:因行政区划调整,该项目现为七区九村。,区域划分,现状数据汇总分析,分红收入占村民收入的1020,房屋出租收入占5080,有少量村民在外务工。,各类建筑面积比较,可见,各村整体拆建,全面改造的难度较大,可能性较小。,整体建设年代较近,现存建筑质量 较好,只有少部分四类建筑,占总 量的1。,整体建筑质量比较,1、城中村的空间环境状况建筑密度高,建筑密集、拥挤,采光、通风极差。配套设施不足,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同步,排水、消防、抗
4、震、抗台风等防灾减灾方面存在重大隐患。同时由于布局杂乱,交通、出行十分不便并影响救灾应急。卫生环境极差,成为城市卫生死角,极易滋生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人口稠密,缺少公共绿地、体育活动场地,使居住空间显得更加拥挤散乱。,现状普遍存在的问题,2、城中村的社会状况社区管理问题。土地、户籍制度以及行政管理上的城乡二元性使城中村发展未纳入城市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其发展具有很大的自发性、盲目性,集中体现在“出租屋经济”的畸形发展。治安问题。出租屋的低租金使城中村成为外来人口居住的首选场所。多元文化与生活方式在此交流、冲突、融合,管理滞后使城中村成为城市社会治安问题的“重灾区”。外来人口问题。外来人口的高流
5、动性造成社区归属感淡漠,而防范式(非服务式)的管理,使外来人口对社区更加缺乏责任感和归属感。,现状普遍存在的问题,3、城中村的经济状况由于城中村地理区位的原因,农业经济地位已不再重要,第二、三产业的经济比重越来越大,处于城市中心的村,没有了农业生产。在城中村,房产出租、分红,经营性劳动成为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对于村集体,有大量的厂房,房产的出租金收入稳定。城中村出现了一个十分明显的食利阶层,并且整个村落的经济呈现出一种浓厚的寄生经济状态。,现状普遍存在的问题,方 案 设 计,改造目标,结合前期研究成果,通过方案研究探讨推动旧改的有效方法,解决城中村存在的急迫性问题和上层次规划难以落实的问题,推
6、动新型社区的建设,创建和谐社区、和谐社会。,改造实施原则,整体性原则针对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沟通性原则有效性原则,策略分区的制定,规划针对城中村现状建设情况,针对不同片区制定不同的改造策略,具体如下:保留完善区特征:建筑质量较好,建筑空间秩序较好。措施:对重点地段进行穿衣带帽的环境整治,同时配建停车场库,解决片区停车问题。综合整治区特征:建筑质量较好,但建筑空间布局无序;缺少公共空间;可能涉及到部分道路的拆迁。措施:拆建还绿,积极主动扩大绿地,改善人居环境;在节约社会成本的前提下,开通必要的消防通道,解决消防问题;结合路网的开通和片区改造,对重点地段进行穿衣带帽的环境整治,同时配建停车场库,解决片
7、区停车难问题。,策略分区的制定,全面改造区特征:部分区域占用市政道路用地;拆迁改造难度相对较小。措施:结合区域影响因素,合理确定片区改造方向、定位;结合改造,开通市政道路,解决上层次规划难以落实问题;结合改造,解决村民的安置问题和片区配套问题。控制引导发展区特征:建设密度和强度过高,建筑空间布局无序,近5年内没有改造的可能性;现状为大面积未建设用地,但周边配套尚不成熟或不很成熟,需等待时机尚能发挥最大效益。措施:现状为建成区的,主要是控制其建设,防止违建抢建,等待何时的改造时机;现状为未建设用地的,禁止零星开发,严格进行重大项目的审批、评估,保证项目进驻的拉动性。,建设时序的原则,由城中村改造
8、涉及到大量的拆迁安置工作,必须进行分步建设。在分步或分期建设上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分期实施:解决急迫性问题原则 涉及到重大市政项目或重大项目引进的旧村和地块应优先考虑,优先解决。建设条件成熟优先原则 设施、交通条件好,房地产市场相对成熟的地块优先建设,便于提高改造的经济可性。便于用地腾挪原则 采取安置用地建设搬迁原用地拆建的用地腾挪方式。,全面改造区强度的判定,本开发强度判定过程中建议补偿原则为:工业补偿按照一次性补偿原则1000元/;住宅补偿15元/,周期为三年;商住补偿按照住宅补偿标准;建安工程费1500元/。注:1.本判定仅针对全面改造区;2.拆赔补偿依据文本建议拆赔补偿标准;3.道路拆迁问
9、题结合全面改造区一并解决,市政道路建设部分由政府出资,拆迁部分由各村自行解决(具体执行由各村和当地政府双方具体协商);4.建筑销售单价以区域调查楼盘售价为参考;5.地价以政府公布价格为准;6.为便于开发强度判定,本次判定商业部分按照住宅性质处理。本次开发强度判定为全面改造区域测算,根据全面改造用地面积、拆迁建筑面积以及区域地价、工程建设费用、拆迁成本,在控制利润率在10%既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又能保障具有可操作性的情况下,计算出容积率即为全面改造区的开发强度。,越秀区杨箕村,天河商业圈,东山口商业圈,五羊新城,珠江新城,越秀区作为广州传统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城区综合竞争力强劲。广州市城区的
10、东拓,周边商业区和CBD的发展,使得杨箕村的地理位置显得十分优越。根据广州市分区规划,杨箕村大部分用地为商业金融业用地。,分析篇,区位发展与上层次规划综述:,调查范围,杨箕村面临的突出问题:上层次规划道路难以开通;消防通道难以贯穿;缺少与广州大道中路和中山一路 商业特色街衔接的界面;旧村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对突出问题的解决思路与对策:结合股份公司意见,对村自行的 改造规划进行调整,提出更为切 合实际的方案;结合区位优势地处商业金融 中心,改造旧村成为城市化、社会化配套服务的社区。,村域范围,分析篇,建议改造范围(11.55ha),建议改造模式:全面改造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制定适应现阶段对城中村改
11、造的相关政策;制定拆赔方案,明确异地安置选址。股份公司改造意愿:尽快明确分区规划路的拆赔方案;全部拆建,建一部分楼房安置拆迁居民,一部分留做集体发展,一部分作为商品房出售,筹集旧改资金;对城中村的改造要有政策倾斜,具体为:1)地块的高容积率;2)开发商介入或允许背后融资;3)允许多建的物业在市场流通;4)城建税费的优惠。,分析篇,一、改造策略分区图,保留完善0.81ha,分区依据:建设现状;改造条件的成熟性。改造策略:全面拆除、保留完善.其中:全面改造:占地10.10ha,占87.45%;保留完善:总占地1.45ha,占12.55%。,学校,二类居住建筑,全面改造10.10ha,保留完善0.6
12、4ha,规划篇,二、土地利用对比,上层次规划,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规划,部分文物古迹用地整体迁移于教育设施用地,商业用地沿街规划,提升居住区活力,工业用地进行功能置换.,改造范围-11.55ha,规划结构-“点、线、面”;以二类居住为主,用地5.16ha,占44.7%;商业金融业用地1.83ha,占15.8%。,规划篇,三、建筑拆迁示意图,全面改造拆除16.3万,道路开通拆除7.5万,规划篇,总拆迁量:23.8万。其中:道路开通拆迁量:7.5万,占31.5%;居住建筑拆迁22.58万,商业建筑拆迁2932,工业建筑拆迁4787。,3.结论分析 验证所得利润率高于估算假定利润率原因在于商业建筑
13、面积单独核算,其地价和售价均高于居住.为保证正常利润率的情况下降低开发风险,土地集约化开发,开发强度判定为不小于4.6,取4.7,2.开发强度验证设:在开发强度控制在4.6情况下,全面改造地块利润率为 X根据公式:销售总额-成本总额=利润率成本总额销售总额=(S居新-S居拆)M居+(S商新-S商拆)M商成本总额=RS占1500+S居拆1536+S工拆1000+(S工拆+S居拆+S商拆)100+S居新D居+S商新D商其中,S占=10.10公顷;S居拆=225780;S商新=2932;S工拆=4787;M居=9000元/;M商=16000元/;D居=2332元/;D商=4547元/;得:全面改造地
14、块利润率X为16%,1.开发强度判定设:在利润率控制在10%情况下,全面改造地块开发容积率为R根据公式:销售总额-成本总额=利润率成本总额销售总额=(RS占-S拆)M居成本总额=RS占1500+S居1536+S工拆1000+(S工+S居)100+RS占D其中,S占=10.10公顷;S拆=228712;S工拆=4787;M居=9000元/;D=2332元/;得:全面改造地块开发容积率R=4.6,开发强度判定,一、城市设计总平面,占地10.10ha,总建筑面积46.5万,容积率4.6,建 筑密度31.1%。其中,居住面积为43.4万。配套设施:体育健身中心、会所、幼儿园、社区中心等。,设计篇,二、
15、建设时序图,建设时序原则:建设的紧迫性;改造地块开发的成熟性;改造时序的均衡性;有利于滚动开发推动性。建设分为三期:一期主要解决村民回迁以及部分规划道路开通;二期利用周边有力自然环境-临近河流优势进行开发积累资金,同时完善路网。三期的建设则可顺利实施。三期占地2.59公顷,占全面改造总用地的25.7%。,二期建设3.74ha,三期建设2.59ha,一期建设3.77ha,设计篇,一期开通道路,三、城市设计模型(一),一期建设,三期建设,二期建设,设计篇,城市设计模型(二),设计篇,四、启动区总平面图,启动区位于广州大道中路,中山一路半围合区域,北紧邻规划范围内的教育设施用地;占地3.77ha,总
16、建筑面积18.3万,容积率4.9。其中,居住建筑面积为17.5万,主要解决全部道路开通拆迁7.5万问题的基础上,解决部分村民回迁问题;配套设施:会所、幼儿园。,设计篇,启动区分析图,道路系统:以通而不畅为原则,链接景观节点的轴线,打造景观步行系统。,绿化景观系统:采用核心绿化,绿化均质化结构.相互渗透,实现视线廊道的延伸。,功能结构系统:采用组团式布置,结构为“一线、两片、三组团”。即:一条景观轴线、两片商业带、三个组团半围合的结构。,功能结构分析图,绿地景观分析图,道路交通分析图,设计篇,白云区同和村,广州“北优”战略实施,白云区制定了创建现代化生态型山水城区的战略目标构想。作为广州传统商业
17、贸易功能的延伸、旧城功能的补充,将发展全市性的商贸物流业,开发低密度的居住区。同和村包括在白云山东麓居住发展区内,属于广州市中心城区的城市建设发展区,是综合发展区。,分析篇,区位发展政策:,同和村面临的突出问题:用地十分零散;规划路网的贯通。上层次规划路 网涉及建筑拆迁量26.3万,占地5.9ha。对突出问题的解决思路与对策:明确用地范围、用地权属,对村 用地进行整合;结合南方医科大 学、广东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对 产业功能进行转换升级,做到 产学结合、功能互补。使其成为 高等院校的配套组团,提供学生、教师公寓及其它后勤服务设施。,广东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南方医科大学,分析篇,村域范围,建议改造
18、范围(66.78公顷),建议改造区:,分析篇,建议改造模式:综合整治、局部拆建。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制定符合城中村改造的政策。股份公司改造意愿:综合整治,分析篇,局部拆除37.89ha,全面拆除18.92ha,保留完善9.97ha,总拆迁量:41.6万;全面改造拆迁量:12.4万,占29.9%;道路开通拆迁量:29万,占69.8%;其中居住(包括商业)建筑拆迁40.76万。,全面拆除占地18.92ha,占36.7%;判定开发强度为3.2,取3.5。,规划篇,一、改造策略分区图,二、建设拆迁示意图,改造范围-66.78ha;以村镇居住用地为主,用地24.57ha,占36.8%;另外,二类居住用地
19、有11.34 ha,占17%。,上层次规划,三、土地利用对比,用地功能升级成二类居住,用地功能升级成二类居住,用地整合,形成综合功能片区,土地利用规划,规划篇,一期启动区占地5.82ha;紧邻地铁站点和广州大道;现状建设少。,建议启动区(5.82ha),一、启动区区位,设计篇,建设分为四期:一期现状建设量小,且交通优势明显,开发条件最为成熟;二期针对其景观优势以及交通优势进行开发;三、四期建设主要是环境的整治,一、二期的开发为其积累资金。,二期建设,三期建设,四期建设,一期建设,设计篇,二、建设时序图,三、启动区总平图,启动区占地5.82ha,总建筑面积19.2万,容积率3.3。其中,住宅建筑
20、面积为17.4万,商业建筑面积为1.3万。主要解决主要道路开通拆迁和部分村民回迁问题。,一期开通道路,荔湾区东漖村,芳村区并入荔湾区,是“西联战略”的进一步深化落实,形成“广佛都市圈”强劲的核心发展磁场;根据广州市分区规划,该地区作为珠三角黄金枢纽和广州市三大物流中心之一,在花博园展销、拍卖、生态休闲、商务物流四大功能区的发展方向下,东漖村势要进行较大的发展。,分析篇,区位发展综述:,东漖村面临的突出问题:上层次规划道路开通问题。上层次规划路网涉及建筑拆迁量20.5万,占地6.8ha;河涌环境恶劣;村内环境问题较差。对突出问题的解决思路与对策:地处物流中心,结合广佛都市圈进行产业调整,发展经济
21、;结合河涌整治,拆建还绿,美化环境。,调查范围,规划道路,村域范围,建议改造范围(63.99ha),分析篇,建议改造模式:综合整治、局部拆建。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制定拆赔方案,明确异地安置选址;制定符合城中村改造的政策。股份公司改造意愿:局部拆建;对城中村的改造要有政策倾斜;1)地块的高容积率;2)土地开发的启动资金(开发商介入或允许背后融资);3)允许多建的物业在市场流通;4)城建税费的优惠。,分析篇,全面拆除 17.03ha,局部拆除41.56ha,保留完善5.4ha,总拆迁量:11.55万;全面改造拆迁量:2.22万,占19.2%;道路开通拆迁量8.98万,占77.8%;其中居住建筑拆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州市九区城中村整合规划方案篇 广州市 九区城中村 整合 规划 方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33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