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与新媒体发展南大课堂讲义.ppt
《媒介融合与新媒体发展南大课堂讲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媒介融合与新媒体发展南大课堂讲义.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媒介融合与新媒体发展,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研究员杜骏飞,演讲人简介,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社会学博士。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IAS)兼职研究员。中国网络传播学会会长。国家教育部20062010年新闻传播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网络社会的传播控制研究”首席专家;中国新媒体年鉴总主编;中国网络传播研究(学术集刊)主编复。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院长助理。南京大学网络舆情检测与分析实验室主任。,3,1理解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一、“媒介融合”新闻学的假
2、设,“融合媒介”可以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Nachison,2001)。,融合建立在四个层面上:业务形态融合、市场融合、载体融合以及机构融合,数字传播技术与媒介融合的观点,技术发展是一个叠加渐进的过程,而不是否定前者的过程,数字技术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模拟技术而独立存在;传播媒介的内容也体现出了相互交融的特点,数字技术将以往传播媒介承载的不同内容以“0”和“1”的排列组合起来,将以往不同的数据统一化存储、传播和管理。,传播技术支持下的传播媒介形态发展体现出了相互交融的趋势,新媒介不断涌现,但并不会简单的取
3、代旧媒介,新旧媒介将呈现交互融合,互相促进,甚至催生出更新的媒介的过程;未来的传播渠道将是各种传播网络的汇聚体,就像业界一直在追求的“三网合一”,未来传播必然是各种内容提供商共享公共传播网络。,二、媒介融合的尝试,以美国为例,媒介融合的尝试可以分为两类:结构性融合和素质性融合。前者是强调媒介组织结构的相互交叉,而后者则是以从业人员的传播素质能力的角度进行尝试。虽然将不同媒体置于一个集团之下,却仅仅是统一管理,资源贡献,新闻制作协同,并未实质性打破媒体之间的界线。,“融媒”媒介综合集团(the Media General company)新闻电讯集团(Dispatch Media Group),
4、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从2005 年开始新设了融合新闻专业:信息采集融合(Information-gathering convergence)能力新闻表达融合(Storytelling or presentation convergence)能力。,教育者希望从人才的角度为媒介融合创造有力的环境,然而,在传播媒介泾渭分明的时代,要培养“传播通才”存在相当的困难。,以上两种媒介融合的尝试都建立在数字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传媒之间的贡献与协同需要它们之间大量的数据交换,而数据交换的前提是使用同样的编码机制,这种交换在以往的传播技术环境下是无法实现的;对从业人员传播素养的教育主要是将新闻传播学的知识与数字技术
5、相结合,希望让业内人员掌握数字传播技术,从而在不同的媒体中“以不变应万变”。,“传播媒体的形态变化,通常是由于可感知的需要、竞争和政治的压力,以及社会和技术革新的复杂相互作用引起的”(罗杰菲德勒,2000)。,三、媒介融合的阶段性,媒介融合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媒介互动,即媒体战术性融合;第二层次是媒介整合,即媒体组织结构性融合;第三层次是媒介大融合,即不同媒介形态集中到一个多媒体数字平台上。,融合连续统一体媒介融合由弱到强、由简单到复杂划分为五阶段:1、交互推广(Cross-promotion2、克隆(Cloning),3、合竞(Coopetition)4、内容分享(Content shari
6、ng)5、融合(Convergence),Convergence的意思是:线条、运动物体会于一点,向一点会合、聚集。,1、模拟传播技术时期的媒介融合传媒互动合作2、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时期的媒介融合传媒渗透统一3、综合数字通信网络时期的媒介融合形态融合,托马斯鲍德温将未来的传播技术发展理解为各种网络(电话网、光纤网络、有线电视网络)的融合。“三网合一”是综合数字通信网络的重要方向,相对以往应具有如下特征(王利群,2007):(1)网络在物理层上是互通的,即一个网络的信号可以直接传递或者经过组织、变换,传送到另个一个网络中去,并且通过另外的网络传送到用户终端时,不改变信息的内容,也就是说,网
7、络之间要互相透明。,(2)用户只需一个物理网络连接,就可以享用其他网络的资源或者与其他网络上的用户通信。(3)在应用层上,网络之间业务是相互渗透和交叉的,但又可以相互独立,互不防碍,并且在各自的网络上可以像以往那样独立发展自己的新业务。(4)网络之间的协议兼容或者可以进行转换,这是因为各个网络都有自己的协议,因此信息从一个网传送到另一个网时它应该满足所转向网络的协议要求。,融合状态下的综合数字通信网络具有“透明”属性。网络的融合必然导致传播媒介之间差异性萎缩。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未来传播媒介的融合模式:,结语:媒介融合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当我们
8、认为“坦帕市的媒介综合集团”是融合媒介时,可能很快就会出现新的技术更加加深这种集团捆绑式的融合而当技术发展到上述综合数字通信网络的时候,可能又会出现新的技术来推动媒介形态的演进媒介融合不是媒介发展的结果,而应被视为媒介发展的过程和方向。,16,2BBC广电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策略(iplayer播放器),2007年12月25日,英国广播公司(BBC)的iplayer播放器正式上线在BBC节目首播一周后的任何时间,英国用户都能利用iplayer软件免费下载BBC广播台、电视台、网站上的所有音频、视频节目,然后用收音机、电视机、电脑、手机或者其他移动终端观看。至此,BBC首次从技术上打破了不同类型
9、的媒介之间的界线,实现了广播、电视、网站、移动终端等传播渠道的大融合。,一、“创造性的未来”计划出台的背景,BBC经营10条国内广播网和46个地方广播频道,及33种语言的全球广播 成立于1994年的BBC在线,也从早期BBC电台、电视频道节目的“推介员”发展成了全球访问率第六高的新闻网站,紧随Google新闻之后。,1994年,BBC成立了一个名为BBC环球公司(Worldwide Limited)的全资附属商业分支机构,以协调开拓BBC的一些商业活动并提升BBC节目及出版物的价值。从1994年环球公司成立后,BBC就开始多元化的经营策略。具体业务包括在国内外销售音像、印刷制品,成套销售频道;
10、向国外销售节目;品牌推销以及点播服务等,如:电视、出版、互联网及互动媒体服务。,危机,2005年,英国广播公司10个不同部门的成员联合开展了一项为期一年的受众研究 如今16-24岁的青少年中有1/4的人一周内不会收看任何BBC节目。而1994年,96%的英国家庭每周至少有2个小时收听BBC的节目,2006年1月份,BBC开展了一项关于“目前受众首选的主要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来源”的问卷调查BBC新闻网站32%名列第一(较2004年10月增长了8个百分点);BBC24小时新闻频道,以15%名列第二。,二、BBC开拓新媒体业务的优势,享誉世界的品牌 丰富的媒介资源,多媒体节目的制作经验,三、“创造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媒介 融合 媒体 发展 南大 课堂 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32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