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3192356发展心理学—1(儿童发展心理学).ppt
《2513192356发展心理学—1(儿童发展心理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13192356发展心理学—1(儿童发展心理学).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发 展 心 理 学,第一编 总 论第二编 发展的基础第三编 认知发展 第四编 情绪、人格和社会性发展 第五编 发展的生态学,第一章 导 论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第一章 导 论,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概述第二节 儿童发展心理学简史第三节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四节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几个基本问题,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概述,一、什么是发展心理学(一)心理发展包含三个方面的发展(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三)发展心理学的分支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二)研究任务(三)发展心理学的基本内容三、发展心理学的意义(一)理论意义:(二)实践意义,(一)
2、心理发展包含三个方面的发展,第一个方面是动物种系演进过程中的心理发展。科学研究已经证明,最高等的动物,包括人类在内,都是从最简单的动物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而成的。与这种演进过程相对应,动物的心理也逐渐地发展。恩格斯把这个漫长的演进过程称为“人类精神的史前时代。”认为“如果没有这个史前时代,那么,能够思维的人脑的存在就仍然是一个奇迹。”第二个方面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心理的发展,或者说是人类心理的历史发展。第三个方面是人的个体从受孕到衰亡的整个过程中心理的系统的连续的变化,也就是个体的心理发展。系统指的的是有序的的和模式化的和相对持久的;连续性指的是个体自身保持跨时间的稳定性或者说对过去反映的连续性
3、。,(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心理系统发生、发展的过程和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心理的发生是指心理的起源问题。如低等动物如何在有机 体的相互作用中,逐步演变成稳定的建立条件反射,具有学习能力,从而出现动物心理;又如人类祖先如何在已有的心理基础上,逐步在集体生活和劳动的相互联系中形成人的心理;再如,新生儿如何在先天的初级感觉运动能力基础上,在与周围环境、父母的相互作用中逐步成长为身心健康的婴儿、幼儿这些都是发展心理学所要研究的。心理发展是指心理在时间上的变化过程。在动物的演进中,在人类悠久历史中,在个体的一生中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这也是发展心理学所要研究的。,(三)发
4、展心理学的分支,比较心理学:研究动物心理如何演变到人类心理的发展历程。民族心理学:比较研究生活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各个民族的心理活动,探讨人类心理发展历史。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儿童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青年心理学成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儿童是指从出生到成熟之前的整个阶段的个体,心理学通常将从出生到17岁、18岁左右的个体称之为儿童。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所经历的时间,比任何哺乳动物幼仔所要经历的时间都要多。这个时期心理的发展是最迅速、也是最具可塑性的,是接受教育最有效的时期。从出生到成熟儿童的发展
5、变化,大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反映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发展;2.反映由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发展3.认知机能从认识客观事物直接的外部现象的认识事物的 内部本质发展;4.对周围事物的态度由不稳定向稳定发展。上述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不断地完善螺旋式上升的。,(二)研究任务:1.揭示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2.揭示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3.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4.探讨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5.提出帮助和指导个体发展的方法,(三)研究内容,1、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人类的心理和行为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人类对待环境的关系到底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人类心理的发展是分阶段的还是连续的2、生命全程心理
6、发展的年龄特征,四、发展心理学的意义,描述、解释和使发展最优化(一)理论意义1.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的一般理论;2.为辨证唯物主义提供理论依据。(二)实践意义1.为儿童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基础;2.为儿童医疗保健工作提供必要的儿童心理知识;3.为家庭教育(父母们)提供教育孩子的心理学知识,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简史,一、科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一、科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一)儿童观的演变 儿童观,即如何看待作为教育对象的儿童。1、中世纪以前,还不存在儿童的概念,人们只是把儿童简单地看成“小大人”。2、文艺复兴以后,许多思想家、教育家提出了自己的儿童观,代表人物有洛克,卢梭和
7、霍布斯等。(白版说)(性善说)(原罪说),(二)科学发展心理学的诞生,1、达尔文晚年进一步研究人类的起源,将进化论与发展结合,1826年发表了一个婴儿的传略,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儿童心理发展的观察报告之一,也是儿童心理引起人们广泛兴趣的开始。2、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普莱尔对自己孩子0-3岁进行系统观察和实验性观察。1882年出版儿童心理学一书,被公认是第一部儿童心理学著作。普莱尔被公认为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3、美国心理学家霍尔(G.S.Hall)首先用问卷法对儿童心理进行研究,第一次对发展中的孩子展开大范围的调查,人们把他作为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与他同时,法国的比奈(A.Binet)编制了第一个
8、智力量表;美国的盖塞尔(A.Gesell)编制了婴儿“发育常模”等一批心理学家的工作对科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都是有影响的。,(三)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1、霍尔在1904年青少年一书的发表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了青春期,认为人们应该把青少年作为人生中的一个独特阶段加以关注。同时霍尔也研究老年心理,1922年出版了衰老:人的后半生。2、荣格(C.G.Jung)是最早对成年心理学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在20世纪20-30年代,荣格阐述了他的毕生心理发展的观点。如提出前半生和后半生的观点,重视“中年危机”;论述了老年特别是临终前心理。3、何林渥斯(H.Z.Hollin
9、g werth)和古德奈弗(F.L.Goode nough)在20世纪30-40年代先后发表了发展心理学概论和发展心理学,正式提出了“发展心理学”的名称,认为应该追求心理发展 的全貌。4、1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作章的名称,从而以“发展心理学”取代了长期惯用的“儿童心理学”名称,至此,“发展心理学”被明确为研究个体一生全过程的心理发展规律.,(四)我国儿童发展心理学 1、早在西方心理学传入中国之前,我国就有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思想。据正式文字记载:至少在2500年之前,最早在孔子、孟子、老子、荀子等思想家都有过对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毕生发展、婴儿发展的讨论。2、1949年以
10、前,20世纪20年代以后,一批留学欧美的心理学家翻译了西方的儿童心理学的著作并做了一些自己的研究。如陈鹤琴、黄翼、艾伟、肖孝嵘、孙国华、陆志伟、吴天敏.3、1949年以后,我国儿童发展心理学经历了“三起两落”五个阶段.,我国儿童发展心理学经历的“三起两落”五个阶段,19491958年为恢复、改造时期(前期学习苏联,后期受到批判)19591966年为初步繁荣时期(大批判后第一次繁荣)19661978年为破坏、停顿时期(政治原因,处于停止甚至倒退状态)1978至今空前活跃时期(又一次繁荣),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一)对新生儿研究的新进展(二)毕生发展的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发展心理学家所接受
11、。儿童心理发展趋势是毕生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三)儿童认知潜能的研究。(四)儿童社会化问题受到普遍的重视。(五)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儿童间的跨文化研究。,第三节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一)它专门研究个体心理如何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也就是说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发展是随年龄变化而变化的各种因素的函数(二)它的研究对象的范围跨度很大,从新生儿一直到老年(三)发展心理学研究是一个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矛盾性原则(三)层次性原则(四)教育性原则(五)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三、研究方式,(一)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1、横向研究:指在
12、同一个(段)时间内,对一个年龄组或数个年龄组的不同儿童所进行的研究。优点:经济 缺点:同辈效应、不能获得个体发展方面的数据2、纵向研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一个或几个儿童进行系统的定期的追踪研究。优点:系统详尽 缺点:样本脱落、反复测量、耗时3、聚合式交叉研究:在一段时间内对不同年龄段个体进行重复测量,从而把横断研究和追踪研究结合起来。P29,四、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一)观察法1、定义:研究者通过感官或一定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儿童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并由此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的一种方法。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最基本、最普遍方法(心理活动具有外显性)2、步骤:确定观察内容、
13、选择观察策略、制定观察记录表(观察代码系统)3、注意问题:观察目的明确、尽量使儿童放松、善于发现与观察目的有关的事实4、优缺点:优点:更客观、全面、准确 缺点:受观察者因素影响较大,(二)访谈法1、定义:研究者通过与儿童进行口头交谈,了解和收集他们相关心理特征和行为的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包括结构化和非结构化访谈、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2、注意问题:做好准备工作、建立友好的交谈气氛、把握交谈技巧、把握谈话方向3、优缺点:优点:针对性强、适用于所有有口头表达能力的对象 缺点:访谈结果受访谈者自身素质影响较大,费事费力、资料不易量化,效果受环境、时间和访谈对象特点的限制,(三)问卷法1、定义:研究者
14、使用统一、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儿童心理和行为的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2、特点:标准化程度高、高效(能在短时间收集大量信息)3、注意:题目不宜过多,内容具有熟悉度、要有预测过程、注意问卷的形式(封闭式为主)4、优缺点:优点:标准话程度高、处理分析简洁方便、经济性强、代表性强、匿名性强缺点:对言语水平有要求,不适合年幼被试 主观性强,需要其他资料加以印证,(四)测验法1、定义:通过测验量表来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即采用标准化的题目,按照规定程序,通过测量的方法来收集数据资料。2、步骤:编制测验题目、预测、项目分析、合成测验、取得信度与效度资料、建立常模等标准化过程。将儿童测试得分与常模
15、分数比较,可了解儿童发展水平。3、注意:作好准备、选择适宜测验环境、严格标准化、建立良好关系、选择适宜的测验方法。4、优点:量表编制严谨、结果处理方便、可以直接与常模进行对比 缺点:灵活性差、对主试要求高、结果难以定性测量、结果易受联系、测验经验影响。,(五)实验法1、定义:对研究的某些变量进行操纵和控制,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研究方法。分为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2、实验室实验:对实验情境和实验条件进行严密的控制,结果客观准确,便于定量分析。缺点是生态效度差。注意:实验目的、材料和方法应有助于儿童身心发展;实验室条件要接近自然、努力保持儿童积极情绪3、现场实验:整体情境
16、自然,对某些条件有目的、有计划控制。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都较高。缺点是不可控因素多,费时、费力,费用高。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相结合的趋势。,第四节 发展心理学的几个基本问题,一 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二 心理发展的历程与阶段,一、遗传与环境问题概述,(一)什么是遗传与环境问题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心理发展变化,要受到遗传、环境两类因素的制约。遗传因素是指那些与遗传基因相联系的生物体内在的因素。具体讲是通过遗传从上一代那里获得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机体的形态、构造、感官和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环境因素是指维持生存所必需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社会环境,包括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基本问题
17、,一、遗传与环境问题概述,(二)对遗传与环境问题认识的历史演变 从科学的心理学创建以来的心理学史来看,关于遗传 环境问题的争论,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1.绝对决定论“谁起决定作用”。20世纪中 2.共同决定论“各起多少作用”。20世纪中叶 3.相互作用论“如何起作用时期”。20世纪末叶,一、遗传与环境问题概述,(二)对遗传与环境问题认识的历史演变 1.绝对决定论 争论“谁起决定作用”。20世纪中叶以(英)高尔顿为代表的“遗传决定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完全是由遗传决定的。高尔顿运用“家谱分析法”调查了1768-1868年百年间977个名人家谱,发现其中333人很有名望,而在一般百姓中,4000人只
18、产生一个有名望的人。30个有艺术才能的家庭,其子女有艺术才能的比例是64%.150个无艺术才能的家庭,其子女有艺术才能的比例是21%.巴赫家族中有60名音乐家,其中20人的成就是较高的.莫扎特家族也出了5位著名的音乐家.由此,高尔顿提出了”天才出自遗传”的观点.,一、遗传与环境问题概述(二)对遗传与环境问题认识的历史演变 1912年,高德尔得发表了K氏家族调查,支持了高尔顿的观点 卡氏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一名军人.卡氏家族有两个世系.一个是卡氏与一名正常女子通过合法婚姻所生的后代;一个是卡氏与一名智力落后的酒吧女子通过不正当关系所生的后代.到1912年,与正常女子通过合法婚姻所生的后代人数有4
19、96人,与智力落后的酒吧女子所生的后代也有480人.结果发现,前者的后代中没有一个是智力落后的;而后者活者的189人中,只有46人是正常的,其余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落后.,一、遗传与环境问题概述,(二)对遗传与环境问题认识的历史演变 以华生为代表的“环境决定论”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完全由环境机械决定的。他曾夸口:“给我一打健全的体态良好的婴儿,和一个我自己指定的抚育他们成长的环境,我保证能从这些婴儿中随机抽取一个人,把他训练成我选定的任何一类专家甚至训练成乞丐和小偷,不管他们天资、爱好、倾向、能力和秉性如何以及他的祖先是属于什么种族。,一、遗传与环境问题概述,(二)对遗传与环境问题认识的历史演变2
20、.共同决定论 争论“各起多少作用“时期。20世纪中叶人们发现无论遗传或环境,都在对心理发展作出贡献,于是就进而考虑遗传和环境两种因素在心理发展中各起多少作用。代表人物是(德)斯太恩(L.W.Stern),他认为“心理发展不单纯是天赋本能的渐次显现,而是内在本性和外部环境辐合的结果。”他的理论称为“会合论”。(美)吴伟士则认为“遗传与环境的关系不似相加的关系,而较似相乘的关系,个体并不等于遗传与环境之和,而是等于遗传与环境的乘积。”这些人的理论被称为“二因素论”,是一种折中的观点,虽然没有什么创新之处,但都反映了人们对遗传与环境问题认识上的进步.,一、遗传与环境问题概述,(二)对遗传与环境问题认
21、识的历史演变3.相互作用论 争论“如何起作用时期”.20世纪末叶20世纪末叶,心理学家们较一致的认为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都具有重要作用,都是不可缺少的。他们关心的不再是两者各起多少作用,而是它们如何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共同决定心理发展的问题。代表人物有皮亚杰(瑞士)和瓦龙(法)(1)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2)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3)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一、遗传与环境问题概述,(三)心理发展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在心理发展中,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与渗透的关系。即一种因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同时受另一种因素的制
22、约或影响。1 实验研究结果(1)、血缘关系的研究(2)、行为遗传学的研究(3)、胎儿期环境的研究(4)、环境贫乏化与丰富化的研究,一、遗传与环境问题概述,(三)心理发展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2 经验观察表明(1)、儿童生理素质是影响教育与训练成效的一个重要条件(2)、遗传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在儿童的不同心理机能和心理发展 的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表现。(3)、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特殊环境。它在传授人类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引导促进学生心理的发展。3 通过主体的活动、实践才能把遗传因素和环境教育因 素两者统一起来,使心理得到发展。,二、心理发展的历程与阶段,(一)、心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513192356 发展心理学 儿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32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