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交通信号灯模拟控制系统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LC交通信号灯模拟控制系统设计.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PLC交通信号灯模拟控制系统设计摘 要自从交通灯诞生以来,其内部的电路控制系统就不断的被改进。设计方法也开始多种多样,从而使交通灯显得更加智能化。可编程控制器(PLC)以微处理器为核心,普遍采用依据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电气原理图编制的梯形图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编程容易,功能扩展方便,修改灵活,而且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西门子可编程控制器指令丰富,可以接各种输出、输入扩充设备,有丰富的特殊扩展设备,其中的模拟输入设备和通信设备更是符合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要求与特点,能够方便地联网通信。本文选择西门子可编程控制器S7-200为核心部件,着重进行硬件接口设计,利用梯形图和语句表进行编程,实现了十字路口交通
2、灯控制系统的自动化。关键词 PLC;交通控制;自动化目 录第1章 绪论3第2章 可编程程序控制器(PLC)52.1 PLC概述52.1.1 PLC的发展历程52.1.2 PLC的发展趋势62.1.3 PLC的应用72.2 PLC的硬件结构82.3 PLC的工作原理9第3章 系统设计113.1控制要求113.2 系统硬件设计113.2.1十字路口的系统框图113.2.2工作原理图123.3、编程设计133.3.1流程图133.3.2信号灯控制编程元件表143.3.3梯形图15结论语17致谢18参考文献19第1章 绪论1.1课题背景1858年,在英国伦敦主要街头安装了以燃煤气为光源的红,蓝两色的机
3、械扳手式信号灯,用以指挥马车通行。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交通信号灯。1868年,英国机械工程师纳伊特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区的议会大厦前的广场上,安装了世界上最早的煤气红绿灯。它由红绿两以旋转式方形玻璃提灯组成,红色表示“停止”,绿色表示“注意”。1869年1月2日,煤气灯爆炸,使警察受伤,遂被取消。1914年,电气启动的红绿灯出现在美国。这种红绿灯由红绿黄三色圆形的投光器组成,安装在纽约市5号大街的一座高塔上。红灯亮表示“停止”,绿灯亮表示“通行”。 1918年,又出现了带控制的红绿灯和红外线红绿灯。带控制的红绿灯,一种是把压力探测器安在地下,车辆一接近红灯便变为绿灯;另一种是用扩音器来启动红绿灯,司机
4、遇红灯时按一下嗽叭,就使红灯变为绿灯。红外线红绿灯当行人踏上对压力敏感的路面时,它就能察觉到有人要过马路。红外光束能把信号灯的红灯延长一段时间,推迟汽车放行,以免发生交通事故。信号灯的出现,使交通得以有效管制,对于疏导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有明显效果。1968年,联合国道路交通和道路标志信号协定对各种信号灯的含义作了规定。绿灯是通行信号,面对绿灯的车辆可以直行,左转弯和右转弯,除非另一种标志禁止某一种转向。左右转弯车辆都必须让合法地正在路口内行驶的车辆和过人行横道的行人优先通行。红灯是禁行信号,面对红灯的车辆必须在交叉路口的停车线后停车。黄灯是警告信号,面对黄灯的车辆不能越过
5、停车线,但车辆已十分接近停车线而不能安全停车时可以进入交叉路口。1.2研究目的和意义在十字路口设置交通灯可以对交通进行有效的疏通,并为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原先的交通灯控制系统已经不能适应现在日益繁忙的交通状况。如何改善交通灯控制系统,使其适应现在的交通状况,成为研究的课题。 传统的十字路口交通控制灯,通常的做法是:事先经过车辆流量的调查,运用统计的方法将两个方向红绿灯的延时预先设置好。然而,实际上车辆流量的变化往往是不确定的,有的路口在不同的时段甚至可能产生很大的差异。即使是经过长期运行、较适用的方案,仍然会发生这样的现象:绿灯方向几乎没有什么车辆
6、,而红灯方向却排着长队等候通过。这种流量变化的偶然性是无法建立准确模型的,统计的方法已不能适应迅猛发展的交通现状,更为现实的需要是能有一种能够根据流量变化情况自适应控制的交通灯。目前,大部分城市中十字路口交通灯的控制普遍采用固定转换时间间隔的控制方法。由于十字路口不同时刻车辆的流量是复杂的、随机的和不确定的,采用固定时间的控制方法,经常造成道路有效利用时间的浪费,出现空等现象,影响了道路的畅通。为此,采用不依赖数学模型的模糊控制方法设计交通灯控制器,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另外随着众多高科技技术在日常生活的普遍应用,城市空中各种电磁干扰日益严重,为保证交通控制的可靠、稳定,选择了能够在恶劣的电磁
7、干扰环境下正常工作的PLC是必要的。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自动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原有的交通灯装置远远不能满足当前高度自动化的需要。可编程控制器交通灯控制系统集成自动控制技术、计量技术、新传感器技术、计算机管理技术于一体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集中监视、控制管理和分散控制;充分吸收了分散式控制系统和集中控制系统的优点,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系统化设计,配置灵活、组态方便。可编程控制器交通灯控制系统的特点:脱机手动工作;联机自动就地工作;上机控制的单周期运行方式;由上位机通过串口向下位机送入设定配方参数实现自动控制;自动启动、自动停机控制方式。近年来PLC的性能价格比有
8、较大幅度的提高,使得实际应用成为可能。本系统采用PLC是基于以下四个原因:PLC具有很高的可靠性,通常的平均无故障时间都在30万小时以上;编程能力强,可以将模糊化、模糊决策和解模糊都方便地用软件来实现;抗干扰能力强,目前空中各种电磁干扰日益严重,为了保证交通控制的可靠稳定,我们选择了能够在恶劣的电磁干扰环境下正常工作的PLC;根据交通信号灯系统的要求与特点,我们采用了德国西门子公司S7-200型PLC。西门子PLC有小型化、高速度、高性能等特点,是S7-200系列中最高档次的超小型程序装置。西门子可编程控制器指令丰富,可以接各种输出、输入扩充设备,有丰富的特殊扩展设备,其中的模拟输入设备和通信
9、设备是系统所必需的,能够方便地联网通信。本系统就是应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对十字路口交通控制灯实现控制。1.3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一章,回顾交通灯的历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管制的要求越来越高,采用可编程程序控制器来代替中间继电器和过程控制的微型机,设计开发了交通灯控制系统,才会满足稳定可靠的交通控制系统需求。第二章,叙述了可编程程序控制器的产生、发展、应用的历程,通过论述可编程程序控制器的各种优点、 卓越性能、结构、原理,有一个感性的总体认识。第三章,结合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要求,进行硬件、程序设计,从主要部件的选择、流程的分析、程序思路的产生来完成本次设计任务。第四章,通过对系统的调试和
10、检测,再进行系统性梳理,将隐藏的不足之处加以修正和完善,确保系统能顺利运行。第2章 可编程程序控制器(PLC)2.1 PLC概述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ie Logic Controller,缩写PLC)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计算机、通信、联网以及自动控制技术而开发的新一代工业控制装置。可编程序控制器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与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为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需要,生产.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工业控制装置。PLC从1969年问世以来,虽然至今还不到40年,但由于其具有通用灵活的控制性能.简单方便的使用性能,可以适应各种工业环境的可靠性,因此在工业自动化各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11、。有人将它与数控技术、CAD/CAM技术工业机械人技术并称为现代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四大支柱。可编程序控制器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已有30多年的历史,现在它已经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工业生产领域,成为提高传统工业装备水平和技术能力的重要设备和强大支柱。随着全球一体化经济的发展,努力发展可编程序控制器在我国的大规模应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应该是广大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2.1.1 PLC的发展历程在可编程控制器出现前,在工业电气控制领域中,继电器控制占主导地位,应用广泛。但是电器控制系统存在体积大、可靠性低、查找和排除故障困难等缺点,特别是其接线复杂、不易更改,对生产工艺变化的适
12、应性差。196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为了适应汽车型号的不断更新,生产工艺不断变化的需要,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希望能有一种新型工业控制器,它能做到尽可能减少重新设计和更换电器控制系统及接线,以降低成本,缩短周期。于是就设想将计算机功能强大、灵活、通用性好等优点与电器控制系统简单易懂、价格便宜等优点结合起来,制成一种通用控制装置,而且这种装置采用面向控制过程、面向问题的“自然语言”进行编程,使不熟悉计算机的人也能很快掌握使用。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根据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这种要求,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并在通用汽车公司的自动装配线上试用,取得很好的效果。从此这
13、项技术迅速发展起来。早期的可编程控制器仅有逻辑运算、定时、计数等顺序控制功能,只是用来取代传统的继电器控制,通常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期微处理器技术应用到PLC中,使PLC不仅具有逻辑控制功能,还增加了算术运算、数据传送和数据处理等功能。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16位和32位微处理器应用于PLC中,使PLC得到迅速发展。PLC不仅控制功能增强,同时可靠性提高,功耗、体积减小,成本降低,编程和故障检测更加灵活方便,而且具有通信和联网
14、、数据处理和图象显示等功能,使PLC真正成为具有逻辑控制、过程控制、运动控制、数据处理、联网通信等功能的名符其实的多功能控制器。PLC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19701980年:PLC的结构定型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PLC刚诞生,各种类型的顺序控制器不断出现(如逻辑电路型、1位机型、通用计算机型、单板机型等),但迅速被淘汰。最终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现有PLC结构形成,取得了市场的认可,得以迅速发展.推广。PLC的原理、结构、软件、硬件趋向统一与成熟,PLC的应用领域由最初的小范围、有选择使用、逐步向机床、生产线扩展。19801990年:PLC的普及阶段。在这一阶段,PLC的生产规模日
15、益扩大,价格不断下降,PLC被迅速普及。各PLC生产厂家产品的价格.品种开始系列化,并且形成了固定I/O点型、基本单元加扩展块型、模块化结构型这三种延续至今的基本结构模型。PLC的应用范围开始向顺序控制的全部领域扩展。比如三菱公司本阶段的主要产品有F.F1.F2小型PLC系列产品,K/A系列中、大型PLC产品等。19902000年,PLC的高性能与小型化阶段。在这一阶段,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进步,PLC的功能日益增强,PLC的CPU运算速度大幅度上升、位数不断增加,使得适用于各种特殊控制的功能模块不断被开发,PLC的应用范围由单一的顺序控制向现场控制拓展。此外,PLC的体积大幅度缩小,出现了各类微
16、型化PLC。三菱公司本阶段的主要产品有FX小型PLC系列产品,AIS/A2US/Q2A系列中,大型PLC系列产品等。2000年至今:PLC的高性能与网络化阶段。在本阶段,为了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工厂自动化的需要,PLC的各种功能不断进步。一方面,PLC在继续提高CPU运算速度,位数的同时,开发了适用于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的特殊功能与模块,使PLC的应用范围开始涉及工业自动化的全部领域。与此同时,PLC的网络与通信功能得到迅速发展,PLC不仅可以连接传统的编程与通入/输出设备,还可以通过各种总线构成网络,为工厂自动化奠定了基础。三菱公司本阶段的主要产品有FX小型PLC系列产品(包括最新的FX3u系
17、列产品),Qn,QnPH系列中,大型PLC系列产品等。2.1.2 PLC的发展趋势从当前产品技术性能来看,PLC发展趋势仍然主要体现在体积的缩小与性能的提高两大方面。体积小型化。电子产品体积的小型化是微电子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PLC无论从内部元件组成还是硬件、软件结构都已经与早期的PLC有了很大的不同,PLC体积被大幅度缩小。性能的提高。PLC的性能主要包括CPU性能与I/O性能两大方面。可编程序控制器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如下: (1) 我国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发展与国际上的发展有所不同,国际上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发展是从研制、开发、生产到应用,而我国则是从成套设备引进、可编程序控制器引进应用、消化移
18、植、合资生产到广泛应用。大致可划分为下述三个阶段: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初级认识阶段(70 年代后期到 80 年代初期)国际上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发展,首先引起了国内工程技术界的极大兴趣,所以我国对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认识始于 70 年代后期到 80 年代初期的成套设备引进中,当时的上海宝钢一期工程中有多项工程引进了十几种机型约 200 多台可编程序控制器。这些可编程序控制器用于原料码头到高炉、轧钢、钢管等整个钢铁冶炼以及加工生产线上,取代了传统的继电器逻辑系统,并部分取代了模拟量控制和小型 DDC 系统。继宝钢一期工程后,国内许多厂家陆续引进的设备和生产线大都配备了可编程序控制器,其应用范围包括电站、石
19、油化工、汽车制造、港口和码头等各领域。正是在成套设备引进过程中,我们打开了眼界,了解认识了可编程序控制器,这也促进了可编程序控制器在我国的发展。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引进应用和消化移植阶段(80 年代初期到90年代初期)80年代初期开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成套设备引进的同时,国外原装的可编程序控制器开始涌入国内市场。许多部门和单位相继引进可编程序控制器并自己设计组成控制系统,其应用范围也扩大到建材、轻工、煤炭、水处理、食品、制药、造纸、橡胶和精细化工等工业领域。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广泛发展阶段(90 年代初期到现在) 进入90年代,我国的可编程序控制器进入了广泛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20、方面:(2) 政府重视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当时机械电子工业部的领导下,于 1991 年成立了可编程序控制器行业协会。可编程序控制器行业协会在政府和企事业之间起到了桥梁作用,沟通了情况,为做出决策提供了依据。同时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标准化工作也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于 1993 年成立了可编程序控制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我国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2.1.3 PLC的应用1 PLC的应用领域PLC的初期由于其价格高于继电器控制装置,使得其应用受到限制。但最近十多年来,PLC的应用面越来越广,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由于微处理器芯片几有关元件的价格大大下降,使得PLC
21、的成本下降;另一方面PLC的功能大大增强,它也能解决复杂的计算和通信问题。目前PLC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钢铁、采矿、水泥、石油、化工、电力、机械制造、汽车、装卸、造纸、纺织、环保和娱乐等行业。PLC的应用范围通常可分成以下5种类型:(1)顺序控制 这是PLC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也是最适合PLC使用的领域。它用来取代传统的 继电器顺序控制。PLC应用于单机控制、多机群控、生产自动线控制等。例如:注塑机械、印刷机械、包装机械、切纸机械、组合机床、磨床、装配生产线、电镀流水线及电梯控制等。(2)运动控制 PLC制造商目前已提供了拖动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的单轴或多轴位置控制模块,在多数情况下,PLC把描述
22、目标位置的数据送给模块,其输出移动一轴或数据到目标位置。每个轴移动时,位置控制模块保持适当的位置和加速度,确保运动平滑。(3)过程控制 PLC还能控制大量的过程参数,例如:温度、流量、压力、液位和速度。PID模块提供了使PLC具有闭环控制的功能,即一个具有PID控制能力的PLC可用于过程控制。当过程控制中某个变量出现偏差时,PID控制算法会计算出正确的输出,把变量保持在设定植上。(4)数据处理 在机械加工中,PLC作为主要的控制和管理系统用于CNC和NC系统中,可以完成大量的数据处理工作。(5)通信网络 PLC的通信包括主机与远程I/O之间的通信、多台PLC之间的通信、PLC和其他智能控制设备
23、(如计算机、变频器、数控装置)之间的通信。PLC与其他智能控制设备一起,可以组成“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分布式控制系统。2 PLC在我国的应用虽然我国在PLC生产方面比较弱,但在PLC应用方面,我国是很活跃的,近年来每年约新投入10万台套PLC产品,年销售额30多亿人民币,应用的行业也很广。 在我国,一般按I/O点数将PLC分为以下级别(但不绝对,国外分类有些区别): 微型:32 I/O 小型:256 I/O 中型:1024 I/O 大型:4096 I/O 巨型:8192 I/O 在我国应用的PLC系统中,I/O64点以下PLC销售额占整个PLC的47%,64点256点的占31%,合计占整个P
24、LC销售额的78%。2.2 PLC的硬件结构PLC 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其硬件结构基本上与微型计算机从结构上分,PLC分为固定式和组合式(模块式)两种。固定式PLC包括CPU板、I/O板、显示面板、内存块、电源等,这些元素组合成一个不可拆卸的整体。模块式PLC包括CPU模块、I/O模块、内存、电源模块、底板或机架,这些模块可以按照一定规则组合配置。其结构如图2-1所示。中央处理单元(CPU)是PLC 的控制中枢,它按照PLC 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检查电源、存储器I/O以及警戒定时器的状态;并能诊断用户程序中的语法错误。当PLC 投入运行时,首先
25、它以扫描的方式接收现场各输入装置的状态和数据,并分别存入I/O 映象区,然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用户程序,经过命令解释后,按指令的规定执行逻辑或算数运算的结果送入I/O 映象区或数据寄存器内,等所有的用户程序执行完毕之后,最后将I/O 映象区的各输出状态或输出寄存器内的数据传送到相应的输出装置,如此循环运行直到停止运行。图22-1 PLC的结构图2.3 PLC的工作原理PLC的CPU则采用顺序逻辑扫描用户程序的运行方式,即如果一个输出线圈或逻辑线圈被接通或断开,该线圈的所有触点(包括其常开或常闭触点)不会立即动作,必须等扫描到该触点时才会动作。考虑到继电器控制装置各类触点的动作时间一般在
26、100ms以上,而PLC扫描用户程序的时间一般均小于100ms,因此,PLC采用了一种不同于一般微型计算机的运行方式-扫描技术。这样在对于I/O响应要求不高的场合,PLC与继电器控制装置的处理结果上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当PLC投入运行后,其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完成上述三个阶段称作一个扫描周期。在整个运行期间,PLC的CPU以一定的扫描速度重复执行上述三个阶段。1输入采样阶段在输入采样阶段,PLC以扫描方式依次地读入所有输入状态和数据,并将它们存入I/O映象区中的相应得单元内。输入采样结束后,转入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即使输入
27、状态和数据发生变化,I/O映象区中的相应单元的状态和数据也不会改变。因此,如果输入是脉冲信号,则该脉冲信号的宽度必须大于一个扫描周期,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该输入均能被读入。2用户程序执行阶段在用户程序执行阶段,PLC总是按由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地扫描用户程序(梯形图)。在扫描每一条梯形图时,又总是先扫描梯形图左边的由各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并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对由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进行逻辑运算,然后根据逻辑运算的结果,刷新该逻辑线圈在系统RAM存储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刷新该输出线圈在I/O映象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确定是否要执行该梯形图所规定的特殊功能指令。3输出刷新阶段当扫描用户程序结
28、束后,PLC就进入输出刷新阶段。在此期间,CPU按照I/O映象区内对应的状态和数据刷新所有的输出锁存电路,再经输出电路驱动相应的外设。PLC的扫描工作过程如图2-2、图2-3所示 用户输出设备输入端子输入锁存器输入映象寄存器输出映象寄存器输出锁存器输出端子程序执行用户输入设备写读读 图2-2 PLC的扫描工作过程图 输入刷新 程序执行输出刷新一个扫描周期输入刷新 图2-3 PLC的扫描周期图第3章 系统设计3.1控制要求(1)正常情况下A、B道(A、B道交叉组成十字路口,A是主道,B是支道)轮流放行,A道直行40秒,左道15秒,5秒用于警告,B道放行时间同A道。(2)A、B两道均有直行和左行道
29、,右行不设红灯。(3)有紧急车辆通过,(用按键开关KO模拟)时,A、B道均为红灯。(4)夜间23时至次日5时为黄灯。3.2 系统硬件设计3.2.1十字路口的系统框图为了确保车辆在十字路口顺利通过,往往采用自动控制的信号灯来指挥。其中红灯()辆,表示禁止通行;黄灯(Y)亮表示警告;绿灯(G)亮表示允许通行。交通控制器的系统框图如图3-1所示。系统控制电路南北方向 G Y R分频时标东西方向 G Y R手动控制图3-1交通等控制器系统框图3.2.2工作原理图工作方式满足图3-2所示顺序工作流程。图中设南北方向的红、黄、绿灯分别为NSR、NSY、NSG,东西方向的红、黄、绿灯分别为EWR、EWY、E
30、WG。两个方向的工作时序:东西方向亮红灯时间应等于南北方向亮黄、绿灯时间之和,南北方向亮红灯时间应等东西方向亮黄、绿灯时间之和。假设每个时间单位为5S,则南北 、东西方向绿、黄、红 左行道灯亮时间分别为40S、5S、40S,15S一次循环为60秒。其中红灯亮的时间为绿灯、黄灯亮的时间之和,黄灯是间歇闪烁。南北方向绿灯亮,东西方向红灯亮占 40s南北方向黄灯亮,东西方向红灯亮占 20s南北方向红灯亮,东西方向绿灯亮占 40s南北方向红灯亮,东西方向黄灯亮占 20s图3-2交通信号灯工作流程3.3、编程设计3.3.1流程图软件包括主程序、延时、显示子程序、中断服务程序,各程序流程图如图3-4所示。
31、图3-4信号流程图3.3.2信号灯控制编程元件表输 入输 出机 内 器 件交通灯工作开关I0.0报警灯:Q0.0T33:南北红灯工作40S南北红灯:Q0.1T97:东西红灯工作40S东西绿灯:Q0.2T99:东西绿灯工作15S东西黄灯:Q0.3T100:东西绿灯闪烁15S东西红灯:Q0.4T98:东西黄灯工作5S南北绿灯:Q0.5T34:南北绿灯工作15S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南北黄灯:Q0.6T35:南北绿灯闪烁15ST36:南北黄灯工作5S3.3.3梯形图注:图中脉冲宽度均为0.05秒结论语当我知道我的课题是: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的设计,我想这个课题是很容易的,这样我更应该做的更好。当真正做
32、起来的时候,还是觉得有点困难的,有些东西以前学了,但现在用起来可能又有点疑问。就如画电气原理图吧,整体的构造脑海里都有一个整体的概念。而你要画出来的话,你可能会遇到细节上的问题,比如说按钮开关的方向是怎样,以及怎么划分区域等。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都能让你主动去翻书,复习这些陌生的知识。我认为这是一种最好的学习方法通过实践去检验自己的知识。这个只有你自己投入进去你才能发现自己知识点的欠缺。做为一名电气专业的学生对电器原理图的了解更应该有深刻的认识,知道它的重要性。要能看的懂,给你一张电气原理图,你要能够写出梯形图。查找资料也是一件繁琐的事情,虽说网上有资料但要找到一些真正有用的资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
33、事,需要耐心查找。在程序设计过程中,我对以前的编程方法做了归纳,之前我习惯用功能流程写程序,遇到难点的时候习惯翻书,对照例子提取点精华。现在能灵活运用经验设计法、电气原理图设计法、顺序控制设计法。特别多顺序控制设计有了一定的了解。这里面最经典我认为是单序列的编程方法、选择序列的编程方法和并行序列的编程方法这个三个是很值得研究的,也是一种格式。只要你能熟悉掌握,灵活应用的话,那么编程对你来说将变的非常容易。一个流程图无论多么复杂,都可以拆分上面的形式,然后就可以利用上面的方法编程了。当然对于简单的流程也可以用顺序设计。这种方法也是一种固定的格式,只要按照它的格式就可以写出正确的程序,它的优点可以
34、说易懂,条理清晰。但结构多。对于活动步多的设计我想用这个设计比较烦琐。更加体会到PLC的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通用性强,控制程序可变,使用方便等优点。更加熟悉了西门子编程软件使用方法与各种基本指令。这次的课程设计使我把可编程控制器的理论知识用在实践中,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中更懂得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又能检验理论的正确性,让我受益非浅, 对我以后工作中遇到问题或者继续学习将会产生巨大的帮助和影响。致谢本论文从11月份开题以来,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快2个月的时间了,这次毕业设计中,虽然都没太多的经验,但是在杨老师的指导下,同组的同学鼓励、帮助下,相互奋勉,最终圆满的完成了设计任务。在整个过
35、程当中,有许多人给了我启发和帮助,在毕业论文完成之际,我要在此表达对他们最诚挚的感谢。首先,最需要感谢的人是我的指导老师杨波老师。老师平日里工作繁多,但在我做毕业设计的每个阶段,从选题到查阅资料,方案可行的确定和论文纲领细节的修改,中期检查,后期详细设计等整个过程中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每一次的批评和教育,使我受益非浅,值此论文完成之际,谨向老师再一次向他致以衷心的谢意,感谢他为学生营造的浓郁学术氛围,以及学习上的耐心细致帮助!最后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与朋友,他们也给我很大的帮助,给我提供了不少的建议,让我少走了许多的弯路。参考文献1王曙光. S7-200PLC应用基础与实例.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2严盈富.西门子S7-200PLC入门.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3龙志文.SIMATIC子S7-200PLC原理及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4刘永华.电气控制与PLC,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7。5罗宇航.流行PLC实用程序及设计(西门子S7-200PLC系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7。6伊宏业. PLC可编程控制器教程. 航空工业出版社, 1997。7刘洪涛,黄海编. PLC应用开发从基础到实践.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31778.html